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安徽省微量元素协会_第1页
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安徽省微量元素协会_第2页
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安徽省微量元素协会_第3页
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安徽省微量元素协会_第4页
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安徽省微量元素协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郭少祥 朱同贵 顾振飞 尹雪斌 张尧 周维金 朱景幻(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公司 中国科技大学)摘要:通过应用配方硒肥、增施有机肥及强化种植管理等生产过程中一系列技术与方法,对水稻中的有机硒含量富集机理及技术进行集成与应用,制定了技术规程和企业标准,提高了稻米中有机硒含量,使较大面积生产的稻谷含硒量稳定达国标富硒稻谷要求,其中有机硒含量达70%以上,并实现了稻米中硒含量定量控制,保证了富硒稻米的食用安全,满足了人们通过主食安全、经济、有效补充硒元素的需求。关键词:富有机硒稻米 生产技术 研究与应用2009年5月,在时任安徽省赵树丛副省长的重视下,省参事室将中国科

2、技大学从事硒元素研究的博士团队引进我省,该团队在省科技厅、省农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光明槐祥集团建立富有机硒大米生产基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光明槐祥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和中国驰名商标拥有企业。稻米生产加工是公司主导产业之一,已建立通过国家级验收的标准化水稻生产基地30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7万亩,年加工稻谷近30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理念的转变,对营养、安全和功能稻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能够通过主食安全经济有效地补充人体硒元素的富硒稻米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此,在对市场富硒食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定“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课题,利用中

3、科大硒与人体健康实验室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设备先进,利用光明槐祥公司生产基地面积大、加工基础设施完善等有利条件,开展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2/3的国土为国际公认的缺硒,涉及22个省(市、区),其中苏、浙、皖等地区为严重缺硒区,全国约7亿人硒摄入量长期严重不足。我国人均硒摄入量仅为36微克/天,明显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最低推荐值每日50微克和60微克,不到日本、美国的1/3,营养专家于若木呼吁“要像抓补碘一样抓好全民补硒工作”。研究证明,人类的克山病、大骨

4、节病是缺硒引起的,心血管、肝脏、肿瘤等疾病也与缺硒密切相关。硒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防衰老、提高免疫力等特性,被誉为“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人体的垃圾清道夫”、“心脏的守护神”、“天然解毒剂”、“人类保持年轻的第一元素”等。硒元素不能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只有通过植物吸收利用或食草动物食用富硒牧草后转化为硒蛋白,才能为人类所吸收利用。开发富有机硒稻米是人类补硒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国外,富有机硒稻米的开发及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创新是发达国家一直关注的产业领域,例如美国、芬兰等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政府立法来推动硒营养剂的应用。芬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已成功地应用含硒化肥和富硒饲料,对作物、饮料、牧草、

5、禽畜等进行补硒。芬兰居民日常饮食的硒摄入量由39微克/天提高到92微克/天。在国内,硒健康产业最初是以药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的,现在基本上定位为药食同源的一种微量元素,已逐步形成以北大富硒康为代表的保健品,同时进一步延伸至农业、畜牧业、食品业。农业、畜牧业的研究从90年代开始,到2005年左右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湖北恩施、江西丰城、陕西紫陌、贵州开阳等天然土攘富硒区,黑龙江、吉林、哈尔滨、江苏、南京等人工富硒区都已开发了许多富硒农产品,市场反应良好。由于目前大多数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或成套技术不成熟或没有制定地方标准,产品不同程度地存在硒含量超标或不达标现象

6、或无机硒含量低。因此,通过安全、可控的富有机硒技术发展中高端富有机硒稻米,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1.2 研究意义近年来,我省坚持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积极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随着水稻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的逐步普及和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稻米营养化和功能化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加快开发富有机硒稻米,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富硒功能化,将会为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开辟一片新天地,成为农业发展的一股新动力和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我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新需要。1.2.1 发展富有机硒稻米产业,可进一步拓展我省农产品销售市场,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当前,由于工业、农业

7、、城市现代化加重了自然环境的污染,再加上现代人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迫使越来越多的人群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生活健康面临多重考验。富有机硒稻米具有“既好吃又好看,既营养又保健”的突出特点,市场需求空间极大,特别是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中高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富有机硒稻米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食用富硒健康农产品已成为消费时尚,开发富有机硒稻米成为当前高档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潮流。在我省发展富有机硒稻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不仅能满足人们膳食结构对硒的需求,使人们吃出健康,还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的商业经济价值。加上当前农业生产经营已进入了品牌化时代,应进一步

8、提升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迅速拓展销售市场。2010年是湖北恩施富硒马铃薯在武汉5公斤售价30元,双河富硒玉米最高已卖到3元1斤,全州蔬菜外销都打硒牌,销往国内10多个大城市和东南亚国家,年销售50万吨,刚起步的硒多多公司,8个富硒杂粮深加工产品在北京、上海、长沙供不应求,乌云冠牌“恩施富硒茶”走俏国内市场。1.2.2发展富有机硒稻米产业,可丰富农产品内涵,为全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注入新元素当前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正处于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部分优势特色农产品已初具规模,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特色度不高、产品包装及品牌宣传尚不到位等原因,产品上不

9、了高档次,市场售价较低,再加上运距长,销售成本高,竞争优势不明显,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我省所具备发展富有机硒稻米的有利条件,通过科学实施富硒技术,大力发展富有机硒稻米,可以有效丰富我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内涵,为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注入新元素,可进一步塑造产品及品牌特色,大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1.2.3发展富有机硒稻米产业是加快全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升级换代的一条绿色途径富硒农业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创意农业,是当前和今后现代农业向高端发展的一个方向。农产品营养化和功能化已被列入中国科学院2010-2050年农业发展规划。在我省大力发展富有机硒稻米产业,是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0、、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若我们能够抓住当前我省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这个战略机遇,充分利用水稻资源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资源,遵循全面规划、重点突出、典型引路的开发原则,着力打造富有机硒稻米品牌,做好富有机硒稻米这篇大文章,将会有效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产业档次,推进产业升级换代。1.2.4发展富有机硒稻米产业,可有效促进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我省依托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富有机硒稻米产业,进一步提高这些产业的经济效益,有力支撑农业增产增效,不断提高其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

11、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比如,2011年湖北恩施产的富硒杂粮、富硒茶叶、富硒食用油、富硒保健品、富硒食用菌、富硒魔芋等畅销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富硒食品产业已成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湖北恩施拥有富硒食品产业基地100万亩,实现营销收入10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富硒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95以上。1.2.5发展富有机硒稻米产业,是我省全面推进全民科学补硒工程的新举措在缺硒地区,天然食物中的硒,根本不足以满足人体需要,可通过食补(富硒食物)和药补(含硒药物或保健品)两种途径补硒。相比药补,食补是目前人类补硒最科学、最安全的途径之一,越来越为消费者所接受。卢良恕、李振声等院士指出,

12、提高食物链硒水平是从源头上调控硒营养和预防有关硒缺乏疾病的根本出路。2 研究任务指标2.1 富有机硒大米种植技术的试验根据安徽巢湖地区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及水稻品种对产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其富硒能力,筛选品质好、产量高、抗病耐虫害的品种。按照硒肥施用量的不同设计试验梯度,根据富硒效果确定最佳用量和施肥时机。2.2 土壤改良和施用配方硒肥技术的研究研究通过施用配方硒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如发酵秸秆等)、减少化肥用量等措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恢复土壤肥力;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和茬口安排,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对营养需求的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对土壤起到养护和修复作用,从而提高土

13、壤的生产能力,通过优化品种、加强营养以及间套轮种等技术,建成能够有效防控水稻重金属污染的种植体系。2.3 构建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技术革新为契机,引导种植户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规模化经营,实现种植业增效、种植户增收。在基地的带动下,引导种植户进行大米富硒技术标准化生产。同时成立富有机硒大米种植综合办公室,聘请具有农业栽培、土肥营养、植保、新技术、新品种、产品贮存、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专家技术服务咨询团队,定期指导种植技术,组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种植的积极性,帮助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改善交易环境,促进产品销售。2.4 技术指标富硒效果大

14、米总硒含量符合gb/t 22499-2008,其中氨基酸有机硒含量达到70以上;制定一套完善的富有机硒大米生产技术规范和富有机硒大米地方标准。3 主要研究工作开展情况3.1 成立研发机构为保证本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领导小组,集团公司总经理郭少祥任组长,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同贵及中国科技大学尹雪斌博士任副组长,集团信息中心及硒谷公司共十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我公司信息中心。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宏观管理、系统组织和综合协调。办公室负责项目方案制定和落实,包括基地和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和观察记录、硒肥施用、土壤和水稻生长过程植株及稻米中硒含量

15、检测、生产技术规程起草等各项具休工作。3.2 制定工作方案在深入分析、认真总结近年来公司在新技术研究应用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本项目研究科技含量高、受气候等外部环境影响大、对含硒量要求严格等因素,制定了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根据项目区土壤类型和水稻分布特点,制定了项目区土壤与水稻取样方案。这两个方案作为指导性文件,内容全面、目标明确、任务细化、措施有力、要求具体、可操作性强,为本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3.3 制定技术方案3.3.1 种子选择选用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良种:嘉花一号、香繁103,种子质量达到gb44

16、044409标准。3.3.2 田块准备(1)耕翻。播种前10天左右进行,为控制杂草和稆稻对稻米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采取翻耕、旋耕、深松相结合的方法,即翻耕一年、松旋二年。(2)泡田、平田。上薄皮水泡田,待田土软化后,耙耖平田,使之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3)开沟。田块整平后,每隔2.53.0米以及田四周开好丰产沟,然后排干厢面水待播。3.3.3 精确播种(1)播期。5月中下旬播种,最迟不超过6月15日。(2)播量。每亩大田需干种:杂交籼稻1.52.0公斤,杂交粳2.53.0公斤,常规粳稻45公斤。(3)种子处理。种子浸种前需晒12个太阳,然后用25%的施保克40005000倍液浸812小时,再

17、在清水中泡23天。(4)催芽。将吸足水的种子沥干,置35左右的高温中破胸,之后降至25左右催芽,当芽长半谷粒、根长1谷粒时,即于室内摊开晾芽6小时待播。(5)匀播。播时做到带称下田,分厢定量,稀播匀播,播后塌谷,使种子三面入土。3.3.4 大田管理(1)平衡施肥用肥原则。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肥料用量。每亩需纯氮1820公斤,五氧化二磷5.56.0公斤,氧化钾12.514.0公斤,硒肥5公斤,根据跟踪检测结果,适时进行补施。施肥时期和方法。基肥:应采取全层施肥法,即有机肥在稻田耕翻前施下,之后将总量50%的氮肥、100%的磷肥、7080%的钾肥,在耙耖前施下。断奶肥:于秧苗2叶1

18、心期施下,每亩用量为氮肥总量的10%;5公斤富有机硒农副产品营养剂。壮蘖肥:于秧苗4叶期追施,每亩用量为氮肥总量的20%。穗肥:于拔节后倒3叶期(据抽穗还有25天)追施,每亩用量为氮肥总量的15%和剩下的钾肥(2030%)。(2)科学管水好气育秧。播后至2叶1心期,由于秧苗通气组织还未健全,应保持沟内有水、厢面湿润即可。这样,秧苗既不缺水,又不缺氧,从而有利于根、芽协调生长,使之根粗根壮,根系下扎。期间如遇暴风雨,应及时上水护芽,雨停放干厢面水。浅水促蘖。2叶1心后,结合追肥灌浅水,此后,随着秧苗长高,保持35厘米水层,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超前烤田。当亩茎蘖苗达到20万(即预期穗数80%左右)

19、时,应及时进行分次烤田,直至烤到田中不陷脚,田边开小裂即可。湿润孕穗。烤田复水后至抽穗前15天,坚持间歇灌溉,即前水不断,后水不进,当中间隔12天。有水抽穗。抽穗前15天至扬花期,保持田间有45厘米水层,以利颖花发育和扬花授粉。干湿到老。灌浆至成熟期间,应采取干干湿湿方法灌水,即前水干后,停23天,再灌后水,这样,不仅能达到养根保叶、活熟到老的目的,而且还可以缩短叶长和茎基部节间长度,增强植株抗倒能力。(3)病虫草害防治用药准则。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并做到合理混用和轮换交替使用,以克服或推迟病虫草害抗药性的产生。防治方法。坚持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治对象。

20、防除杂草。要掌握除小、除了的原则,严把三关:播前为第一关,可结合整田,做到以水诱草,以泥压草。如杂草种子和落粒稻较多的田块,在放水泡田后,待杂草和落粒稻全部发芽出齐后,亩用10%草甘膦700800毫升或40%农达150200毫升,对水40公斤喷杀,用药23天后播种。播后芽前为第二关,期间亩用30%扫氟特75毫升或40%直播净50克,对水40公斤,在厢面湿润情况下,喷雾封闭。秧苗45叶期为第三关,待杂草约有23叶时,可喷施12种广谱性除草剂,如36%的二氯苄、96%禾大壮、10%吡嘧磺隆、2.5%稻杰等,在有水情况下,对水喷雾补杀。最后,可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彻底根除残余的杂草、杂稻。防治病害。

21、稻瘟病:早期出现叶瘟中心病团时,用药12次;穗瘟发生时,于破口前5天防治一次,齐穗时再防治一次。药剂依据gb/t15790规定,每亩可选用三环唑2025克或稻瘟灵2840克,对水40公斤喷雾。纹枯病:在水稻分蘖盛期,病丛率达15%、孕穗期病丛率达20%以上时,依据gb/t15791规定,亩用20%井冈霉素506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12次。稻曲病:该病是一种气候性病害,一般应防治两次,一次是破口前7天,一次是破口时,每次可选用20%井冈霉素50克,对水40公斤,喷施穗部。条纹叶枯病:防治好灰飞虱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方法:一是在小麦抽穗期,亩用吡虫啉有效成分3克,对水4050公斤,对小麦田及

22、其四周田埂上的杂草进行喷雾;二是分别在秧苗34叶期和67叶期,用上述用量的吡虫啉各喷施一次;三是当大田因二代灰飞虱为害出现病株时,亩用毒死蜱加吡虫啉再加菌克毒克进行混喷,以控制病毒进一步蔓延,并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防治虫害。二化螟:依据gb/t15792及ny/t59的规定,在分蘖期,当田间卵块达150块时,亩用苏云杆菌250300克加杀虫单50克,对水40公斤,防治枯鞘;在破口前后,当田间卵块达100块时,亩用三唑磷50克加杀虫单70克,对水40公斤,防治白穗。三化螟:根据病虫情报,在田间卵块达50块时,用药防治 。药剂及使用方法同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依据gb/t15793的规定,分蘖期百

23、丛幼虫100头、孕穗期百丛幼虫4060头,亩用杀虫单50克加48%毒死蜱5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褐稻虱:依据gb/t15794的规定,当百丛虫量分蘖末期1000头、穗期1500头时,亩用10%噻嗪酮70克加敌百虫25克,对水50公斤喷雾。3.3.5 收获、运输、贮藏及副产品处理(1)收获。实行无公害富有机硒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禁止在公路以及沥青路面和粉尘污染的地方脱粒、翻晒。(2)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并有防雨设备,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3)贮藏。在避光、清洁、常温、通风、干燥、无鼠雀虫害为害、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

24、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如进行仓库消毒、薰蒸等处理,所用药品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4)副产品处理。无公害富有机硒水稻副产品包括秸秆、垄糠、米皮糠等,应进行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提倡秸秆还田,严禁焚烧或胡乱堆放、丢弃和污染环境。3.4 全面完成1万亩水稻土壤和稻谷取样检测鉴定工作公司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重点实验室加强合作,严格按照土壤硒含量检测取样标准,抢抓进度,利用1个月的时间,高效、高质量地依据当地的水稻产业布局、地质地貌特征、自然气候条件、农业区域规划及发展方向,在巢湖南岸槐林镇、坝镇、巢湖市水稻良种场、白湖农场等科学地选取了80个点进行土样采

25、集,土样样品采集后,严格按照样品处理要求先进行预处理,及时送到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重点实验室,进行硒含量等指标相关的检测,出具了检测报告,为下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确定采样点。采样面积约为1万亩水稻田,根据基地面积大小,以300-500亩作为一个采样点,每个点采集样品20个左右。下图为巢湖市水稻良种场一个采样单元样品采集点分布图。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在小麦收割后,每50亩采集土壤样品2个,每个土壤样品取样深度为0-15厘米;在水稻成熟时,在与土壤样品基本相同的位置,采集稻谷样品。样品处理。土壤样品预处理。土壤置于室内自然风干,用陶瓷研钵研磨,然后过100目尼龙筛,备用。稻谷样

26、品预处理。将装有稻谷样品的牛皮纸袋及时置于水泥晒场上晒干,备用。样品测定。总硒测定用afs-9230型(北京吉天)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测定。试验参数为:光电倍增管负高压270v;原子化器温度200;原子化器高度10mm;a道灯电流80ma;载气流量400ml/min;屏蔽气流量800ml/min;测量方式为标准曲线法;读书方式为计算峰面积;延迟时间为1s;读数时间为10s;进样体积为0.5ml。硒形态测定用sap-10高校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度计连用形态分析仪。下表为巢湖市水稻良种场一个采样点检测结果。样品来源采样区硒含量(mg/kg)生产基地水稻土壤土壤hx1

27、205.3土壤hx2206.1土壤hx3195.2土壤hx4174土壤hx5192土壤hx6207.3土壤hx7223.5土壤hx8193.2土壤hx9206.1土壤hx101203.8土壤hx102210.8土壤hx11178.2土壤hx12192.8土壤hx13211.6土壤hx14216.4土壤hx15184.2土壤hx16238.8土壤hx17185.2土壤hx18196.1土壤hx19189.6土壤hx201186.9土壤hx202195.93.5 制定富硒优质米企业标准和富有机硒大米地方标准根据这次土壤与农产品硒含量取样检测鉴定结果,结合我市特色农产品发展需要,公司与苏州硒谷科技有

28、限公司、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合作,制定了富有机硒大米企业和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已发布执行,地方标准相关材料上报省市卫生部门,正在组织专家鉴定。这是我省首个富有机硒大米地方标准,标志着富硒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3.6 开始建设万亩富有机硒大米标准化示范基地公司计划用3年时间,在水稻种植优势区,逐步建立万亩富有机硒大米示范基地,其中核心示范区5000亩,通过加强中心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进度为:2011年建3000亩,2012年建3000亩,2013年各建4000亩。今年4月初,公司已将实施方案分解到基地,并与相关乡镇签订了合同书,各项

29、工作正在有序开展。3.7 开展富有机硒大米统一包装及标识的设计和制作公司已抓紧设计和制作了系列化的富有机硒大米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并已投入使用,产品已进入部分市场和超市,为省富硒优势特色农产品向品牌化、标准化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3.8 完成项目查新工作公司委托安徽省科学技术情研究所对本项目创新点进行查新。创新点包括:一是项目选用的技术是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通过精准根施纳米硒肥的方式,获得富含有机硒的大米;二是该技术选用的植物营养剂是经纳米技术和靶向引导技术处理后得到的产品,具有吸收转化率高、施用安全的特点。查新结果显示,国内未见相同文献报道,填补了低硒土壤生产富有机硒大米的科技空白。5 研究取

30、得的主要成果5.1 完成了预定技术研究指标和通过省级成果鉴定2010-2011年,公司建立的富硒稻示范基地,稻谷样品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和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应用富硒技术后,大米中硒含量平均为0.2mg/kg,符合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中规定的总硒含量在0.040.3 mg/kg之间的富硒大米的要求,其中有机硒占总硒比例70%以上,为对照区普通大米硒含量0.04mg/kg的5倍。本技术研究成果于2011年8月顺利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本研究成果在有机硒富集机理及技术集成应用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可实现标

31、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将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2 制定了企业和地方标准及技术规程制定1项企业标准和1项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正在申请批准。制定1套富有机硒大米生产技术规程。5.3 经济效益显著根据生产基地、加工厂和销售公司及财务部等部门测算,非有机硒大米、有机硒大米生产成本及效益情况如下:种植农户生产成本及效益。香繁103品种非富有机硒稻谷,每亩投入1200元(包括田租500元),亩产稻谷500公斤,收购价3元/公斤,亩总收入1500元,亩纯收入300元;应用该技术生产富有机硒稻谷,每亩投入1700元,收购价4.4元/公斤,亩总收入2200元,亩纯收入500元,每亩增收200元。加工企业成本及

32、效益。非富有机硒香繁103大米市场批发价5.0元/公斤,毛利润0.2元/公斤,富有机硒香繁103大米市场批发价8.8元/公斤,毛利润0.8元/公斤,增收0.6元/公斤。预计规模化推广后,技术投入成本将会降低,收益将会随之增加。5.4 社会效益良好5.4.1 让人们更健康,社会更和谐我省及珠三角、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杭州、广州等均处在严重缺硒区,通过发展、推广富有机硒稻米,让富有机硒稻米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可帮助人们有效补充有机硒,提高免疫力,大大降低心血管、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从而让食用富有机硒大米的人们更健康,让社会更和谐。5.4.2 拓展劳动力就业渠道发展富硒特色农业,不仅可以做强做大农业,还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链,如富有机硒稻米深加工行业、贸易行业和物流行业等,形成产、加、供、销、服一体化的产业链。按15亩基地需增加1个劳动力就业岗位计,3年至少增加660多个就业岗位,可大大拓展我省农民工就业渠道。6 研究成果的创新点6.1 自然富硒,营养安全通过在土壤中增施纳米富硒营养肥料,利用水稻根部吸收,经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硒转化成容易被人体利用的有机硒,通过调节硒肥施用量提高和控制大米产品中含硒量,使之符合大米的硒强化标准,保证其安全性和功能性。6.2 生产标准化,便于形成规模通过总硒含量和硒形态两个因素形成富有机硒大米标准和技术规程,直接接轨国际标准,有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