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昌医药现代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1页
云南东昌医药现代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2页
云南东昌医药现代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3页
云南东昌医药现代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4页
云南东昌医药现代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东昌医药现代物流交易配送中心云南东昌医药现代物流交易配送中心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云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二 O 一三年十二月一三年十二月 目目 录录 1 前言前言.1 1.1 工程概况.1 1.2 勘察任务、目的和技术要求.2 1.2.1 勘察任务、目的.3 1.2.2 勘察技术要求.3 1.3 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4 1.4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4 1.4.1 勘察工作方法.4 1.4.2 完成工作量.5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6 2.1 场地交通位置及地形、地貌.6 2.1.1 场地位置.6

2、 2.1.2 地形地貌.7 2.2 气象及水文.8 2.2.1 气象.8 2.2.2 水文.8 2.3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9 2.3.1 区域地质构造.9 2.3.2 工程区地质构造.10 2.3.3 地震.10 2.4 场地地层岩性.11 2.5 水文地质条件.13 2.5.1 地下水的基本特征.13 2.5.2 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14 2.6 场地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16 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9 3.1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9 3.2 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的分析与评价.19 3.3 地基土工程性质评价.20 3.4 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22

3、 3.5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22 3.5.1 建筑抗震地段划分.22 3.5.2 建筑场地类别.22 3.5.3 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23 3.5.4 地震液化土层和软土震陷判别.23 4 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形式分析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形式分析.24 4.1 基础持力层分析.24 4.2 基础形式分析.24 5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28 5.1 结论.28 5.2 建议.29 6附表部分附表部分 序号 名称张数附录号 1勘探点一览表1附表 1 2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4附表 2 3岩层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附表 3 4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1附表 4 5土的膨缩等级计算表1附表 5 7 7 附件部分附

4、件部分 1 、土工实验成果表(1 份) 2 、地震波速测试报告(1 份) 8 附图部分附图部分 序号 名称张数 图号 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A-01 2工程地质剖面图23B-01B-23 3钻孔柱状图66C-01C-66 4工程地质图图例1TL-01 1 1 前言前言 1.1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受云南东昌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由我云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 院承担其呈贡工业园区七甸片区内现代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场地详细勘察任 务,该项目位于昆明市呈贡工业园区七甸片区小哨箐,本工程占地面积约 为 50.427 亩,建筑面积约为 33670.37m2,各拟建建筑类型特点如下:表 1.1-1: 拟建(

5、构)筑物结构特征一览表拟建(构)筑物结构特征一览表 表表1.1-11.1-1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版)的规定,本工程 中办公楼和倒班房等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其余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重要性等 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 ,地基等级二级(中等复杂 地基) ,故综合判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基础载荷 筑名称 及 编 号 建筑物占 地 面 积 (m2) 重要性 等 级 结构 形式 层 数 基础 型式 整平 标高 基础 埋深 一般最大 建筑敏 感程度 1#交易结算及 产品展示中心 776.48二框架结构3筏板2018待定/待定一般 2#仓库8963.3

6、6二钢结构2筏板2021待定/待定一般 3#仓库2730.08三钢结构2 2筏板2021待定/待定一般 4#值班室及 消防控制室 36.19三框架结构1筏板2018待定/待定一般 5#办公楼582.82二框架结构7筏板2020待定/待定一般 6#倒班房640.78二框架结构6条基2020待定/待定一般 7#值班室10.24三框架结构1待定2020待定/待定一般 1.21.2 勘察任务、目的和技术要求勘察任务、目的和技术要求 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按设计提供的勘察任务书及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 (GB500212001,2009 年版)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勘察的任务、 目的和要求如下。 1.2.1

7、1.2.1 勘察任务、目的勘察任务、目的 根据相关规程、规范详细查明场地内的地基土、岩层结构、构造、 岩性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分析测试,评价场地建筑 适宜性、地震效应、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比较各种基础型 式的适宜性及比选方案,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详细验证,为施工设计提供 详细资料,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内容提出建议。 1.2.21.2.2 勘察技术要求勘察技术要求 根据拟建建(构)筑物特点,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年版)的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勘察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查明拟建物场地内有无影响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并对场地 的稳定性

8、和适宜性进行评价; (2)查明拟建场地的地层结构、成因、分布特征及岩土的物理力学 性质,并提供地基土承载力建议值; (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 埋藏物; (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渗透性以及对建筑材料有无腐蚀 性; (5)查明场区内有无液化土层,并对液化可能性做出评价,判明场 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防有关参数; (6)对拟建工程地基基础方案作出分析论证,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基 础方案和施工方法; (7)评估桩基沉降可能性,论证桩基施工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提 供桩基设计参数。 1.31.3 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 1) 岩土工

9、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 年版) ;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 4)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 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 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 7)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标准 (JGJ/T872012) ; 8)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 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99) ; 10)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 11)建

10、设方提供的总平面图(1:500) 。 1.41.4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1.4.11.4.1 勘察工作方法勘察工作方法 (1)勘探点布置及勘探深度:根据建筑场地地形及地质复杂程度等 情况、并结合建筑物结构特点、现场勘察及收集的相关资料,本次勘察勘 探点间距按 721m 进行布置,共布置 66 个勘探点;勘探点深度根据场地 工程地质条件及岩体完整程度的不同,具体深度由现场控制,一般性勘探 点深度 12.7021.40m,控制性勘探点深度 21.4031.20m。 (2)勘探点测放:由甲方现场指定控制点,采用南方 RTK 仪器测放 勘探点位,钻孔孔口标高为绝对高程,各控制

11、点坐标见下表,钻孔坐标见 附表 1.4-1。 控制点坐标一览表控制点坐标一览表 表表 1.4-11.4-1 控制点X 坐标Y 坐标H 高程备注 1.927.3512018.43 打钉 2.087.9052015.19 打钉 (3)钻探及原位测试:本次勘察主要以钻探为主,辅以标准贯入试 验等原位测试手段勘察,选用 XY150 型钻机,硬质合金钻头,回转钻 进,全断面取芯。采用泥浆护壁,确保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工作的质量。 钻探过程中,要求上部每回次进尺不超过 1.5m,重要部位及主要持力层中, 每回次进尺不超过 0.50m,下部不超过 2.0m,粘性土的岩芯采取率不少于 85,无岩芯钻进不超过

12、0.50m;同时进行分层取样(原状土样为、 级)和土质描述。 (4)现场取样:样品分为原状样及岩样两类。现场钻探施工时,在 技术孔中每变层均采取原状土试样,做到主持力层每层有足够样品且不少 于 6 个,采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及时密封和送回试验室进行测试。取土 试样的目的是进行室内常规物理性质试验以便了解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5)室内试验:对场地内各土层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以测定地基 土物理力学指标;场地内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没有揭露到地下水,故未取到 水样做腐蚀性试验。 1.4.21.4.2 完成工作量完成工作量 接受任务后,我院于 2013 年 11 月 5 日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踏勘,针对

13、勘察目的、任务编制了云南东昌医药现代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岩土 工程勘察方案 ;并下达勘察施工任务书。投入钻机(XY-150 型)3 台套, 完成工作量见表 1.4-2。 完成实际工作量统计表完成实际工作量统计表 表表 1.4-21.4-2 序号项目单位完成工作量备注 1钻探进尺及野外编录m/孔1634.60/66 2标准贯入试验次66 3岩石样试验组16 4土样试验件186 5土腐蚀性试验件4 6勘探点测量孔66 7钻孔水位测量孔66 8波速测试孔2 9地微振观测点1 2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2.1 场地交通位置及地形、地貌场地交通位置及地形、地貌 2.1.12.1.1 场

14、地位置场地位置 拟建工程区位于昆明市呈贡七甸乡广南村小哨箐,位于七甸乡北边, 周边在交通较发达,距离村委会 3.55 公里,距离乡镇 2 公里。西邻吴家 营片区的环滇铁路,顺南昆铁路东西蜿蜒,国道 324 线位于场地南侧 30m 处,园区内公路为宽 8m 水泥路面双车道,从场地北侧经过。详见图 2- 1(交通位置图) 。 2.1.22.1.2 区域地形地貌区域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区域处于昆明断陷盆地东部边缘,地貌类型属洪积缓坡台地 地貌。拟建场地位于一原自然山丘上,场地内多数地段原为树林及少量耕 地,现已完全平整。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场地南部,高程约 2018m,最低点位于北部,高程约

15、2022m,相对高差 5m,整个场地为阶梯 状,地形坡度约 35,总体场地整体地形较平缓。 2.22.2 气象及水文气象及水文 2.2.12.2.1 气象气象 评估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年温差不大,四季不明 显,干、湿季分明,降水形式以降雨为主,霜雪量很小,受东南及西南两 股暖湿气流的影响,降雨主要集中在 59 月,形成夏秋湿热雨多、冬春 干旱少雨的特点。据呈贡气象站的资料,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782.0mm,年最大值为 8 月份 161.0mm,最小值为 1 月份 11.0mm。区内气 温具有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特点。多 年平均气温 14.6,最

16、大值为每年 6-7 月,平均气温 19.6,最小值为 每年 12 月,平均气温 7.9;极端最低气温-9(1975 年 12 月 15 日) , 极端最高气温 30.4(1983 年 5 月 24 日)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2086mm, 年最大为 4 月份 276mm,最小为 11 月份 111mm。 2.2.22.2.2 水文水文 拟建场地区域属金沙江水系,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游的滇池流域。 区内发育有瑶冲河,该河流发育于小龙潭山,高程 1946m,流经三丘田、 小哨箐、三家村等地后于石夹子山南侧山脚处的落水洞转入地下暗河,高 程 1886.5m,相对高差 59.5m。该河流在地表出露段全

17、长约 12.3km,河道 宽约 4.05.0m 平均纵坡降约 4.8,最后于大新册村东侧以泉的形成出 露于地表。该河流径流面积约 31.48km2,年均经流量 661.05104m3。 经调查得知,拟建场地及周边未发现稳定地表水系,仅有季节性小型 冲沟和排水系统。 2.32.3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构造及地震 2.3.12.3.1 工程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区域地质构造 拟建场区地处大新册一朵云断裂(F4)西北侧:由一朵云南延至 大新册一带,交于白邑横冲断裂,全长 20km 以上,断层走向北东 45, 倾向东南,倾角约 60。断层东南盘上古生界地层逆覆于北西盘宝象河水 库向斜玄武岩之上,断层线

18、与地层走向大体一致,东南盘地层常见层间挤 压现象,层间节理发育,灰岩呈薄层状,断层角砾岩带宽约 30m,径 1.05.0cm,与碎裂岩呈渐变关系。大新册一带断层向西南分成数枝,走 向逐渐转为南南西,断层性质由压型转为张性,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加 强了个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该断层距评估区直平距约 2.5km,属于区域 性主干断裂,拟建场地主要受该断裂控制,对拟建场地内的地形地貌及地 层岩性及稳定性影响较大。详见图 2-2(构造纲要图) 。 2.3.22.3.2 地震地震 拟建场区区域上位于川滇经向构造带南段和云南“山”字型构造脊柱 复合部位,处小江地震带内,属构造强烈活动带,小江断裂在更新世至现

19、 代左行走滑,北强南弱,常有地震发生,具有长期连续活动特征,属强烈 全新活动断裂。区内地震震中多位于小江断裂带上,而断裂带与其它构造 体系的交接复合部位或断裂本身性质发生枢纽转折的地带,则是有利的孕 震地区。受区域活动性断裂影响,区域内地震活动较频繁、强度大、烈度 高,强震较多。据地震史料,在拟建场区及周边地区共发生 5.05.9 级 地震 12 次,6.06.9 级地震 9 次,大于 7.0 级地震 4 次,最大地震 8.0 级。东川至宜良段已发现 10 余处古地震遗迹, 1833 年 9 月 6 日发生的 8 级大地震,波及云贵 10 余县,地震损失重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20、18306-2001)划分及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 (GB50011-2010)规定,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 0.65s,对应地震 基本烈度为 8 度区,设计第三组,勘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0g。拟 建场地属区域地壳属次不稳定区。 2.42.4 场地地层岩性场地地层岩性 经工程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在 31.20m 深度范围内分布地层有:表层 为第四系填土层(Q4 ml),岩性主要为素填土;局部为第四系坡洪积层 (Q4dl+pl)岩性主要为粘性土及砾石;其下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 , 岩性主要为红红粘土;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 q+m),主 要由石灰岩组成,根据揭露地层的

21、成因类型、岩土名称、物理力学性质, 将地基土大致分为四大层,现将各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填土层(Q4 ml) 素填土(单元层代号):褐红棕红色,稍湿,较松散,主要为红 粘土回填,局部夹碎块角砾及砂粒(含量约为 3%10%) ,少量黑色腐殖 质组成,土质松散,物质组成不均匀,切面粗糙,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 等,韧性差,物理力学性质差。该地层分布于本工程中展示厅和水泵房地 块,揭示厚度 1.10-7.30m。 (2)第四系坡洪积层(Q4dl+pl) 第四系坡洪积红粘土层(单元层代号):褐红褐黄色,稍湿,硬 塑可塑状,稍有光泽,主要为红粘土,局部夹碎块角砾(含量约为 5%) 、 强全风

22、化砂岩(含量约为 5%12%) 、中强风化灰岩(含量约为 3%8%) ,少量圆砾组成,物质组成不均匀,切面粗糙,中等压缩性,干 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粘性一般,无摇震反应。局部颜色杂乱,层顶埋深 1.107.30m,层厚 1.0010.20m,平均层厚 5.30m,场地内基本有分布, 仅局部地段未揭露该层。 (3)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 第四系残坡积红粘土层(单元层代号):褐红褐黄色,局部褐灰 色,稍湿,可塑状,有光泽,主要为红粘土,局部夹灰白色强中风化灰 岩(含量约为 3%8%)组成,切面光滑,高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 中等,粘性较高,无摇震反应。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顶埋深 1

23、.1012.40m,层厚 1.2013.80m,平均层厚 6.75m。 (4)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 q+m) 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石灰岩(单元层代号):灰白青灰色中厚 层状构造,砂屑结构,中风化,局部含方解石(约 4%) ,石英岩脉,岩芯 采取率约为 80%90%,RQD 值约 30%65%。上部岩心节理、风化裂隙发育, 多为闭合状,岩心为碎块状,厚度为 0.100.30m,岩心表面有溶隙、溶 孔,充填物为红粘土,下部岩心较完整,节理、风化裂隙发育一般,呈碎 块状短柱状,属较硬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场地内均有分 布,但因岩体的差异风化较明显,该层顶板埋置较深,且埋深变化较大, 起伏较

24、大,本次钻探未揭穿该层,岩层产状约为 16322。 2.52.5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2.5.12.5.1 地表水特征地表水特征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分布有排水沟及季节性小型冲沟;现场 勘察后场区附近未发现地表河流发育,场区内未发现其它地表水体。 2.5.22.5.2 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1)含水层类型及特征 拟建工程区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坡洪积与残坡积层,下伏基岩为二叠系 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白云质灰岩,根据含水层(组)岩性、地下水赋存 条件、水理性质、特征,将区域内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含水层(组)、基岩岩溶水含水层(组)二大类,工程区地下水主

25、要为第四 系松散层孔隙水和(P1q+m)白云质灰岩岩溶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人工 填土层中;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白云质灰岩中,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 水、生活污水的补给。 松散土层孔隙水 松散土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谷地及低洼地带的第四系土层内,由于工 作区局部地势低洼,大气降水囤积于场地中,少量地表水下渗入土层的孔 隙中,形成地下水,含水介质为粘性土层。 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 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古生界二叠系下统栖霞矛口组 (P1q+m)灰岩裂隙发育和岩溶发育带,基岩裂隙水水量受大气降水量、 构造裂隙、发育状况、运移通道的贯通程度等因素影响,水位变化幅度较 大,无统一地下水水位。 (2)地下水

26、 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埋 置较深,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小。经周围调查及区域水文地质图和区域工程 地质资料得知:该场地水位埋置较深,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根据拟建建 筑场地揭露地层红粘土、红粘土层均为弱透水层,透水性较差,在雨 季局部地段可能存在上层滞水。 (3)补、径、排条件 拟建场区场位于山体斜坡地段,地形切割程度中等,山顶浑圆,地处 地下水补给区。地下水在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后,顺坡向沿基岩裂隙面从 地形高处向低处迳流排泄至沟谷、山脚等地形低洼地带。场地已被开挖平 整,无植被发育,总体地形坡度较缓,大气降水部分垂直下渗补给地下水, 其他形成地表径流沿地势低洼的沟

27、谷排泄。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 水位变化较大。区内地下水总体流向为西南东北方向。 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地下水位埋藏一般较深, 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以裂隙面或构造面为补给、迳流通道, 排泄于临近沟谷或地形深切割处。附近山区地形切割较大,降水量大,部 分地段植被较发育,地下水补给条件一般。 2.5.22.5.2 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1)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没有揭露到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埋置较深,场 地内未发现有地表水体,未取得水样作水质分析,故未做水的腐蚀性试验。 (2)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

28、分别在钻孔 ZK01、ZK06、ZK20、ZK41 处取四组土样进行土 的易溶盐测试,详见地基土对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见表 2.5-1。 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表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表 表表 2.5-12.5-1 依据上表结果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年版) 第 12.2 条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及钢结构均具 微腐蚀性。 2.62.6场地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本次勘察采用标准贯入、室内土工试验等测试手段获取地基土的物理 力学性质指标。并对上述成果进行数理统计与回归修正。 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选取原则: (1)天然密

29、度、孔隙比、天然含水量、液性指数、压缩系数与压缩模 量、标准贯入试验依据数理统计的算术平均、回归修正值选取。 (2)抗剪强度依据数理统计的算术平均值进行回归修正后选取。 (3)地基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常规土工试验成果、原位测试成 果及地区性经验综合确定。 评价类型腐蚀介质测试值 环境 类型 评价 标准 腐蚀 等级 评价 结果 SO42- (mg/kg) 1.562.16200微 Mg2+(mg/kg ) 2.566.461.0微 按环境类型 Ca2+ (mg/kg) 5.9615.26 按地层渗透性PH 值6.97.7A6.5微 对砼结构 具微蚀性 对砼结构中钢 筋腐蚀性 Cl-(mg/k

30、g) = Cl-+SO42- 0.25 0.921.83 w20%的土 层 250微 对砼中的 钢筋具微 腐蚀性 对钢结构腐蚀 性 PH 值6.97.75.5微 对钢结构 具微腐蚀 性 岩、土室内试验 本次勘察取土样 186 件进行了常规物理力学实验,岩样 16 组进行了 常规物理实验和抗压试验。为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根据现场测试及室内试 验成果,结合相关规范、规程和当地经验,本工程主要岩土体的物理力学 参数建议值见表 2.6-1 及附表 3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 表表 2.6-12.6-1 层号地层名称 天然 重度 r (kN/m3) 压缩 模量 E

31、s (MPa) 内聚力 c (kPa) 内摩擦 角 (度) 饱和抗 压强度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ak (kPa) 备注 素填土 16.54.9332.910.68/60 红粘土 17.54.7831.0910.54/180 红粘土 17.84.5528.728.99/210 石灰岩 26.4/40.74000 标准贯入试验 本次勘察在整个场区分别对层红粘土及层红粘土共进行了 66 次 标准贯入试验,通过钻孔取芯可见。层红粘土层中局部含有一定数量的 角砾和卵石,故在某些孔中,试验锤击数偏高,具体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 表附表 4。 3.3.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3.

32、1 场地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场地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拟建场地区域处于昆明断陷盆地东部边缘,地貌类型属洪积缓坡台地 地貌。拟建场地位于一原自然山丘上,场地内多数地段原为树林及少量耕 地,现已完全平整完毕。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场地南部,高程 约 2018m,最低点位于北部,高程约 2022m,相对高差 5m,整个场地为阶 梯状,地形坡度约 35,场地整体地形较平缓。另外、工程区西北侧 2km 处有一条断层通过,该断层对场区地层完整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 和破坏的程度较轻。 经走访调查并结合勘察成果显示:本场地内无古河道、墓穴、防空洞、 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但场地内可能存在地下隐伏岩溶,有可

33、能对 工程建设造成影响。 场地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地貌单元单一,场地无断裂、滑移等 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故场地总体属于基本稳定区,场地基本 适宜建筑。 3.23.2 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的分析与评价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的分析与评价 3.2.13.2.1 特殊性岩土特殊性岩土 场地内主要存在的特殊性岩土主要为填土和红粘土。 (1)素填土:场区素填土主要分布于场地南部和北部地段。褐红色, 稍湿,松散状态,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风化碎块,含量约 3%10%,物质组成不均匀,物理力学性质差。 (2)红粘土:拟建场地除零星基岩出露的范围外广泛覆盖着相对较 厚的第四系红粘土,

34、红粘土的颜色主要为棕红色和褐黄色,在竖向上总体 呈现上硬下软的现象,并含有一定量(约为 5%23%)的风化碎石和角砾, 空间分布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钻探和工程地质测绘表明:该区红粘土的 厚度受原始地形和下伏基岩面的高低起伏因素影响很大,而且水平分布也 不连续,红粘土地基不均匀性的问题较突出。根据钻探和工程地质测绘资 料,拟建场地的红粘土主要可能引发如下的工程问题: 红粘土具有大孔隙比、高含水量的特征,红粘土的这种物理性质 导致其易失水干裂,形成网状裂隙;反之,受水结构强度急剧下降,工程 性能急剧降低的特征,水稳定性差。红粘土作为挖方边坡土层时,一旦暴 露于地表,很快失水收缩开裂,进而发生坍塌等

35、边坡稳定性问题。当作为 填料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系数小,难以达到压实的目的;由于 基岩面起伏不平,红粘土厚度变化大,在相距不到 5.00m 的距离内,上覆 红粘土的厚度相差可达十余米,当作为构筑物地面地基时,上硬下软,容 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变形,给地基土处理带来难度。 对该层红粘土的膨胀性试验结果以及本次选取试样做膨胀性试验的 结果看,该地区大部分红粘土自由膨胀率大于 40%,但经综合判断分析, 该层土具有弱中膨胀潜势。从工程地质调查结果表明:勘察区红粘土的 膨胀性对建(构)筑物的影响较大,在红粘土分布范围内未发现建(构) 筑物被破坏的迹象,但红粘土胀缩性以收缩为主,风干后易开裂的特性

36、对 施工和边坡稳定有一定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以消除其胀缩性带来 的不利影响。复浸水时,根据统计经验方程 Ir=1.4+0.0066 Wl=1.793, 以此对红粘土进行复浸水特征分类,液塑比 Ir=wl/wp=2.009,即 Ir Ir,属类,收缩后复浸水膨胀,能恢复到原位。 另外,红粘土具膨胀性,共选取了 113 组红粘土试样进行自由膨胀率 试验,试验结果汇附表 2。试验结果显示,该部分土样自由膨胀率范围为 3568%,其中有 104 件样试验结果为自由膨胀率大于 40%,具膨胀土特 性。呈贡地区的大气影响深度 4.30m,急剧深度 2.70m。 (2)膨胀土:该场地内地层中,膨胀土主

37、要为第四系坡洪积层 (Q4dl+pl)红粘土、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红粘土,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故膨胀土对场地地基强度有一定影响,但较小,注意其不均匀性的影响。 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膨胀土的膨胀潜势 为弱潜势。其具体见数据表 3.2-1。 膨胀土测试成果表膨胀土测试成果表 表表 3.2-13.2-1 测试指标 统计项目 50kPa 压力下 膨胀率 ep(%) 膨胀力 pe(kPa) 自由膨胀率 ep(%) 收缩率 s 频 数242410424 范 围 值0.020.1535.246.541640.420.52 平 均 值0.07343.70850

38、.6830.458 标准差 s0.0342.7025.6140.023 变异系数 0.4620.06180.1110.051 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该场区地基土 为膨胀土,膨胀等级为级,土的膨缩等级计算具体见附表 5。 3.2.23.2.2 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作用 该场地无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场 地内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到岩溶发育,但局部地区可能存在地下隐伏 岩溶,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如下: 拟建场地内岩溶较发育微弱,主要表现形式:地表岩溶以溶孔、溶槽 为主,地下岩溶可能为小型溶洞;岩溶发育规律、发育强度、发育规模受 场区地质

39、构造、地貌单元及岩性、地下水的控制、场地内未见地表岩溶; 受构造运动影响,该场区底部岩体(灰岩)发育有垂直裂隙,裂隙宽度变 化较小,地下岩溶因大部分场地为干燥场地,地表水的下渗形成垂直裂隙 发育,为此确定场区岩溶的发育以裂隙为主,局部有斜向垂直溶洞发育, 故危险性小,危害小,对拟建筑物稳定性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3.33.3 地基土工程性质评价地基土工程性质评价 鉴于拟建场地地基土的成因较复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填土层(Q4 ml) ; 局部分布第四系坡洪积红粘土层(Q4dl+pl) ;其下为第四系残坡积红粘土层 (Q4el+dl) ;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 q+m):岩性主

40、要为石灰 岩;由于场地位于缓坡地带修建,层厚变化也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 匀性,属不均匀地基。根据野外岩芯鉴别、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及现场原位 测试成果等,对地基土各土层自上而下评述如下: (1)第四系填土层(Q4 ml) 素填土(单元层代号):主要为红粘土回填,局部夹碎块角砾及砂 粒(含量约为 3%10%) ,土质松散,物质组成不均匀,切面粗糙,中等 压缩性,干强度,韧性差, 物理力学性质差。该地层分布于本工程中展 示厅和水泵房地块,揭示厚度 1.10-7.30m。因局部地段厚度较小,且厚度 变化大,属不均匀地基土,故该层不宜作为拟建物的地基基础持力层。 (2)第四系坡洪积层(Q4dl+pl)

41、 红粘土(单元层代号):局部夹强全风化砂岩(含量约为 5%12%) 、中强风化灰岩(含量约为 3%8%)碎块及角砾,含少量 圆砾,切面粗糙,高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粘性一般, 无摇震反应。局部颜色杂乱,层顶埋深 1.107.30m,层厚 1.0010.20m,平均层厚 5.30m,场地内仅局部地段未揭露该层。该层物 理力学性质较好,标准贯入击数平均击数 4.9 击,可作为拟建物地基基础 持力层,但须对其进行验算,看是否能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 (3)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 红粘土(单元层代号):局部夹灰白色中强风化灰岩碎块(含量 约为 3%8%) ,中密状,切面光滑,中等压

42、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 等,粘性较高,无摇震反应。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顶埋深 1.1012.40m,层厚 1.2013.80m,平均层厚 6.75m。总体上物理力学性 质较好,标准贯入平均击数 8.2 击,该层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 (4)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 q+m) 石灰岩(单元层代号):中风化,局部含方解石(约 4%) ,石英岩 脉,上部岩心强风化,节理、风化裂隙发育,多为闭合状,岩心为碎块状, 厚度为 0.100.30m,岩心表面有溶隙、溶孔,充填物为粘性土,下部岩 心中风化,较完整,节理、风化裂隙发育一般,呈短柱状柱状,属较硬 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场地内均有分

43、布,但因岩体的差异风 化较明显,该层顶板埋置较深,且埋深变化较大,起伏较大,本次钻探未 揭穿该层,最大厚度为 15.40m。该层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亦是 良好的桩端持力层。 3.43.4 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 拟建场地区域处于昆明断陷盆地东部边缘,地貌类型属洪积缓坡台地 地貌。场地地基土在平面上成因、岩性、空间展布情况均变化较大,根据 钻孔揭露情况,场地地基土厚度、埋深空间变化较大,均属中压缩性土; 地基土层面坡度部分大于 10%,下伏基岩面起伏极大,根据钻探揭露情况, 持力层风化不均匀,场地内均分布有填土及红粘土,其结构状态及力学强 度不一,场地分布不均匀,厚度不均匀

44、,取样试验结果各土层压缩模量 Es1-2的变异系数为 0.160.20,表明场地土层性状的变异性中等,因此场 地地基土的均匀性中等,对拟建建筑物而言,应视为均匀地基土,但应适 当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差异沉降的不利影响。 综合分析拟建场地地基属均匀地基。 3.53.5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3.5.13.5.1 建筑抗震地段划分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工程区北东侧 2km 处有一条断层通过。建设场地及周边 500m 范围内 无已查明的断裂构造分布,可不考虑活动断裂影响。同时,拟建场地处于 抗震设防烈度 8 度区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第 4.1.7 条规定,拟

45、建场地可忽略地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表 4.1.1 的有关条,本场地处于 对建(构)筑物抗震一般地段。 3.5.23.5.2 建筑场地类别建筑场地类别 (1)场地土的类型判定 场地岩土层主要由填土、红粘土、石灰岩组成:层素填土属中软土; 层红粘土及层红粘土均属于中软土;层石灰岩属于较硬岩。 (2)场地类别判定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第 4.1.36 条规定, 并结合本次勘察成果与地区勘察经验,本场地内的各类土层的相关参数按 4.1.3 估计剪切波速,进行场地等效剪切波速计算确定场地类别,其判定 成果详见下表 3.

46、5-1,3.5-2: 地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及场地类别判定成果表地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及场地类别判定成果表 表表 3.5-13.5-1 土 层 层 号 测试 深度 () 土层 名称 天然 重度 (kN/m 纵波 速度 Vp (m/s) 剪切波 速度 Vs (m/s) 动泊 松比 d 动弹 性 模量 Ed 动剪 切 模量 Gd 传播 时间 ti (s) 累 计 时 间 3) (MPa)(MPa)t (s) 2.4 红粘土 19.0 5792140.42247870. 3.6 红粘土 18.5 5652070.42226790. 5.6 红粘土 18.5 5782130.42239840. 7.6 红

47、粘土 18.5 5782020.43216750. 0.0 37 5 10.4 白云岩 24.0 17169350.29540820980. 12.4 白云岩 24.0 274615240.281424155740. 14.4 白云岩 24.0 312818060.251957078280. 16.4 白云岩 24.0 336319460.252269190890. 中 风 化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Vse=216.1m/s 场地土类型和 建筑场地类别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500112010 划分本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士,根据钻探资料与 波速测试资料分析覆盖层厚度大于 3m 小于 50m,故建筑场地为

48、类。 土 层 层 号 测试 深度 () 土层 名称 天然 重度 (kN/m3) 纵波 速度 Vp (m/s) 剪切波 速度 Vs (m/s) 动泊 松比 d 动弹 性 模量 Ed (MP a) 动剪切 模量 Gd (MPa) 传播 时间 ti (s) 累 计 时 间 t (s) 1.8红粘土19.0 5972260.42275970. 3.8红粘土19.0 6152310.422881010. 5.8红粘土19.0 6032220.42266940. 7.2红粘土18.5 5882130.42239840. 9.2红粘土18.5 5722070.42226790. 11.2红粘土18.5 58

49、12150.42243860. 13.2红粘土18.5 5602060.42223790. 0.0 618 16.5 白云岩 24.0 18259780.30596222960. 19.5 白云岩 24.0 302717420.25 1824 2 72830. 21.5 白云岩 24.0 320018750.24 2090 1 84380. 中 风 化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Vse=220.0m/s 场地土类型和 建筑场地类别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500112010 划分本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士,根据钻探资料与 波速测试资料分析覆盖层厚度大于 3m 小于 50m,故建筑场地为类。 根据上表估算成果,本

50、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 218.0m/s,场地土 类别为中软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版)附 录 G 表 G.0.1,场地类别为类建筑场地,处于建(构)筑物抗震一般地 段。 3.5.33.5.3 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附录 A 查证:拟建场地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七甸乡,其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 加速度值为 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 标准(GB50223-2008),本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3.5.43.5.4 地震液化土层和软

51、土震陷判别地震液化土层和软土震陷判别 场地所测钻孔中所有土层剪切波速值皆大于 8 度设防的临界值 140m/s。构成场地土的主要结构为坡洪积,残坡积层红粘土,中风化石灰 岩,不存在地震液化问题;场地内无软土分布,可不考虑软土震陷问题。 3.5.53.5.5 场地卓越周期场地卓越周期 在场地选择了 1 个点进行场地地微振观测,依据各次地微振观测成果 (参见附图)统计见下表 3.5-2。 地微振观测成果统计表地微振观测成果统计表 表表 3.5-23.5-2 设计时请避开场地卓越特征周期,以避免地震时产生共振而加大对建 筑物的损坏。 测点位置测试方向 Ts(S) 常见变化范围 全场地 Ts(S)变化

52、范围 场地平均 Ts(S) 水平 SN0.2440.256 水平 EW0.2380.256 测点 1 (场地中) 垂 向0.2380.256 0.2380.256 0.247 4 4 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形式分析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形式分析 4.14.1 基础持力层分析基础持力层分析 (1)素填土(单元层代号):揭示厚度 1.10-7.30m,埋深浅,厚 度较小,强度一般,中等压缩性,属不均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60KPa,不宜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 (2)红粘土(单元层代号):稍密中密,局部夹强全风化砂 岩(含量约为 5%12%) 、中强风化灰岩(含量约为 3%8%)碎块及 角砾,含少量圆砾,

53、切面粗糙,高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粘性一般,无摇震反应,物质组成不均匀,揭示层厚 1.0010.20m,承载 力特征值 fak=180KPa,可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但该层力学性质受大气降 水渗入影响大,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宜作为桩端持力层。 (3)红粘土(单元层代号):局部夹灰白色中强风化灰岩碎块 (含量约为 3%8%) ,土质密实度中密,切面光滑,中等压缩性,干强 度中等,韧性中等,粘性较高,无摇震反应。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揭 示层厚 1.2013.80m,承载力特征值 fak=210KPa,总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是良好的地基础持力层。 (4)中风化石灰岩(单元层代

54、号):薄中层状构造,砂屑结构, 中风化,局部含方解石(约 4%) ,石英岩脉,上部岩心节理、风化裂隙发 育,多为闭合状,岩心为碎块状,厚度为 0.100.30m,岩心表面有溶隙、 溶孔,充填物为红粘土,下部岩心较完整,节理、风化裂隙发育一般,呈 短柱状柱状,属较硬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场地内均有分 布,但因岩体的差异风化较明显,该层顶板埋置较深,且埋深变化较大, 起伏较大,本次钻探未揭穿该层,最大厚度为 15.40m。岩体相对完整,场 地内均有分布,部分区域基岩出露,物理力学性质较好,承载力特征值 fak=4000KPa,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若采用桩基础,是良好的桩端持力 层。 土的物理力

55、学性质主要数据见附表 2、3;地基岩土层设计参数见表 2.6-1。 4.24.2 基础形式分析基础形式分析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情况,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年版)及拟建工程情况,现对拟建工程作如下建议: (1)天然地基 清除上部覆土层,开挖至一定深度,采用层红粘土、层红粘土作 为拟建物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开挖后局部第层埋置较浅的地段,可 直接采用红粘土层作为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但应注意两层土之间的变 形差异,基础开挖后应及时封底,避免太阳长时间暴晒或雨水长时间浸泡 影响其自身强度,基础形式建议采用交叉条形基础或独立柱基础,消防水 池等采用板式基础即可。但

56、须对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进行验算,看是否能满 足上部荷重和变形要求,同时注意红粘土的膨胀性对建筑的影响;该方案 为推荐方案。 (2)桩基础 若天然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建议采用钻(冲) 孔灌注桩,选用层中风化石灰岩作为拟建筑物桩端持力层,因场地内基 岩埋置深度不一,会存在桩长有较大差异,应以实际施工桩长为准。设计 时建议桩端进入中风化灰岩层不小于 0.5m,同时注意桩的嵌入深度以及桩 端底部基岩的破碎程度以及岩溶的发育问题。 基础持力层的选择 从工程地质剖面得知:层中风化灰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好,层位较稳 定,总体上,该层是桩端良好的持力层,但因埋置深度变化较大,亦存在 桩长不易控制的

57、问题。现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第 5 条中表 5.3.5-1、表 5.3.5-2 提供有关桩基础参数(详见表表 4.2-2) 桩桩 基基 础础 参参 数数 表表 表表 4.2-24.2-2 钻(冲)孔灌注桩 单元层号岩土名称极限侧阻力标准 值qsik(KPa)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KPa) 素填土60/ 红粘土180/ 红粘土210/ 石灰岩7003300 桩基沉降可能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若采用钻(冲)孔灌注桩,选择层中风化灰岩作为桩端持力 层时,局部地段桩身需穿过厚度较大的红粘土、红粘土层,该层土风 化差异较大,局部中风化灰岩基岩出露,裂隙、节理发育,

58、钻孔过程中可 能局部地段不易成孔,同时因中风化灰岩层顶板高差变化较大,故桩长不 易控制,建议桩基成桩过程中要做好泥浆护壁,防止孔壁坍塌,同时需做 好泥浆的清运工作。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对承载力影响巨大,而影响成桩 质量的因素较多,故建议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加强管理, 确保施工质量。 本工程远离市中心,拟建场地较空旷,桩基施工时,振动的噪声对环 境影响不大,但须注意施工污水的排放处理,以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及 影响。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 根据剖面,采用钻孔灌注桩,因基岩埋置深度变化大,故在建筑物下 面不同位置桩长不一致,本场地以进入中风化基岩 0.7m 及以上为准,下 面针对勘察成果中的部分钻孔情况对单桩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