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课件_第1页
朝花夕拾课件_第2页
朝花夕拾课件_第3页
朝花夕拾课件_第4页
朝花夕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朝 花 夕 拾,朝花夕拾,一、文学常识,1、最初以旧事重提为题,发布于莽原半月刊。1926年鲁迅在广州重新修订,添加了小引后记1928 年 9 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主要内容,1、1887-1912年,7岁到32岁,童年至青少年时 期生活经历。 2、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人物速记,1、长妈妈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外貌】黄胖而矮 【性格】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善良真诚,无知,淳朴,爱护关心孩子 【相关情节】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

2、字的睡相;懂得许多规矩;讲长毛”的故事;为“我”买山海经 2、藤野先生 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性格】和蔼亲切,正直热诚,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 【相关情节】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3、范爱农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他无法与 狂人(狂人日记)一样最终对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

3、(头发的故事)一样忘却,所以他内心痛苦、悲凉 【外貌】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 【性格】冷静,深刻,坦率正直,有一颗爱国心,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平等,内心苦闷 【相关情节】同乡会上因不同意发电报与鲁迅发生争执;在故乡的酒楼叙旧;报馆案风波 4、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但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从中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性格】严厉,慈爱,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是一个专制的封建家长 【相关情节】五猖会中“我”急切期盼着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我”背诵完鉴略才能去看;父亲的病中父请医治病,最终被

4、庸医治死,5、衍太太 衍太太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 出现。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 恶、自私自利的典型的市侩形象。 【性格】自私自利,外正内圆,多嘴多舌,尖酸刻薄,喜欢使坏 【相关情节】衍太太在冬天看见孩子们吃冰块时会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她和她的丈夫看不健康的书籍,还把书递给“我”看;衍太太怂恿孩子们转圈,摔倒了反而说“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孩子们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她用烧酒调水粉,搽在疙瘩上;她曾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卖钱,6、陈莲河 【性格】道貌岸然,贪婪、谨小慎微 【相关情节】开滑稽的药方,四处招摇撞骗 7、寿镜吾 【性格】极方正、质朴、博学

5、的人。在旧时的塾师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 【相关情节】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不太束缚学生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 8、无常 【性格】爽直而公正,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 【相关情节】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富有人情味。无常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鲁迅的儿童教育观,鲁迅看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许多问题,他曾在一篇杂文中写道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在朝花夕拾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并从中获得不少启示。 1.

6、要细心呵护儿童的求知欲,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我”从小就喜爱读书,在一个远房叔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这位叔祖跟“我”提过山海经,“我”对这本书念念不忘,苦于无处可得。阿长却留了心,为“我”买来了四本装的山海经。“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鲁迅后来成为一名大作家,这想必与周围人对他读书爱好的关心分不开。 2.批判封建礼教对儿童的荼毒,提倡保护孩童的天性。二十四孝图中鲁迅批判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里的孝道,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到私塾念书之前,“我”常常到百草园里玩,那里是一个充满奇趣的儿童

7、乐园,后来“我”却被送进全城最严厉的书塾去了。五猖会里,“我”原欢喜地想着去看五猖会,但父亲突然让“我”背熟鉴略,这令“我”十分扫兴,失去了看庙会的乐趣。父亲注重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初衷是好的,但也要给孩子时间玩乐、游戏,促进孩子身心的平衡发展,3.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琐记中,衍太太鼓励小孩子大冬天吃冰;怂恿“我”看不健康的书籍;鼓励孩子们比赛打旋子,阿祥跌倒后,见阿祥的婶母过来,却推说她曾劝孩子不要旋的。衍太太是儿童教育错误示范的典型鲁迅长大后,回想这些事,才明白衍太太是个人憎恶的人。大人们应该以身作则,以正向的言行来教育孩子,鲁迅对封建孝道的批判,20世纪初,中国的封建制度瓦解了,但是

8、许多落后的传统思想 仍根植于民众心里。鲁迅秉持一贯的以文救国的理念,深刻剖析封建孝道,清 除封建孝道的毒素。 二十四孝图中描绘的孝道文化,既有值得提倡的部分,如“子路负 米”“黄香扇枕”之类,也有应该批判甚至摒弃的部分,如“老莱娱亲”“郭 巨埋儿”等。鲁迅在文中集中批判了封建孝道的糟粕。“老莱娱亲”中的 老莱子以“诈跌”来取悦父母,“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 掉了”。“郭巨埋儿”中,郭巨家穷,为了奉养母亲,决定挖坑埋掉三岁的儿子,正挖着 坑,突然挖到了一釜黄金,才没埋掉儿。当时,鲁迅的家道日益衰落,他读了这故事,“不 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可见,

9、用封建孝道故事培养儿 童的孝顺意识,是有许多害处的,父亲的病也谈到了封建孝道对“我”产生的影响。父 亲在最后的时日,连喘气也很吃力。有一瞬间,“我”希望父亲快点走罢,免得受这许多苦。同时,“我”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想。在父亲快咽气时,“我”听从了衍太太的话,不停地大声呼喊父亲,直到父亲咽气。从父亲最后的话语可知,父亲并不希望“我”大声地呼喊,而“我”当时没注意到,一味地遵循衍太太信奉的传统孝道。由此可以看出:封建孝道过于在意形式上的“孝”,而忽视了子对父的真实情感;缺乏真情的“孝”是虚伪的,1、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 ) 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 (人物)。童年时 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二是(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