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基本概念_第1页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_第2页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_第3页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_第4页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医学心理学 黄学军 2004年4月13日,在一般人看来,心理学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心理学却要把这个不知的“心”都看透了。其实,这里面有不少的误解。科学的心理学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从日常现象谈心理学 1、“人心可测”心理学的科学性 (1)因果推断 (2)生理反应 (3)言行表现,说谎者的动作 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研究说谎的人会有下列动作: 1、 双唇紧闭 2、 微笑但不牵动眼睛周围肌肉 3、 悲伤时,前额缺乏感情 4、 面部同一表情持续10秒钟以上 5、 脸上神情一闪即逝,超过思想速度 6、 应可明确迅速答复问题时却犹豫不决 思索假答案

2、的信号包括谈话时眼神游移、段落间 停顿、重复说话内容、脸部和身体都缺乏生气,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动物的心理现象 个体的心理现象 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观察和分析行为,一)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1心理过程 2心理倾向 3心理特征 (二)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倾向性 3自我,2.动机: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三)意识和无意识 1.意识 正被人觉察到的心理现象。 外界环境;自己的行为目标;认识、情绪和意志行动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行为特点。 2无意识 意识不到的,也不能进行自

3、觉调节和控制的。比如自动化了的活动。无法回忆起的记忆或无法理解的情绪常属于无意识之列。偶尔,失言或说溜了嘴、笔误,会把自己无意识的愿望泄露出来,第二节 心理学的门类 一、心理学的门类 (一)基础领域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年龄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 (二)应用领域 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第三节 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四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二)调查法 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 (三)测验法 (四)实验法,第四节 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 一、古代

4、心理学思想 (一)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荀况:形具而神生。 桓谭:以烛火为喻说明形神的关系。 (二)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 得谟克利特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 柏拉图灵魂先于身体并独立于身体 亚里斯多德心理功能分为认识功能和动求功能,二、现代心理学派别,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性的理论 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性本能的驱使,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的几个阶段 1口唇期(岁)吸吮本能产生快感 咬手指吸烟饮酒 2肛门期(岁)排便产生快感 3前生殖器期(岁)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4潜伏期(岁)性的发展停滞或退化,平静 青春期(或岁开始)摆脱父母,与成人抵触,易产生性冲动,在性本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由爱自己(自恋情

5、结)到爱父母(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最后在青春期发展为异性相爱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或儿童对性感区(如口腔、肛门、性器官)的各种活动会受到父母的管教而引起冲突,这样就会导致某种人格特征的产生。例如,根据他的说法,婴儿期由于过多或不足的口部满足,就会产生口恋型的性格,如强迫性大吃大喝者、抽烟者、健谈者、自私贪婪者等。他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是追求性满足的无意识表现;精神病则是由于性欲过分受到压抑的结果,1.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 个性 第一节 能力和智力 一、能力 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 一切活动中所具备的基 本能力 (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 2.特

6、殊能力: 从事某专业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的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呈正态分布 2)能力的类型差异: 艺术型、思维型、中间型 3)能力表现的时间差异: 才华早露、大器晚成,二、智力 心理年龄(MA) 智商:IQ=*100 实足年龄(CA) 智商:intelligence 心理年龄:mental age 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IQ的意义及其在全人口中的分布,三、思维 创造力测验例举 1.不寻常用途:A牙签 B砖 C曲别针 2.图案的意思,3.非直接联想: A.老鼠蓝色农舍小屋 B.轮子电高 C.外面狗猫 D.惊奇线生日,第二节 气质的学说 1

7、.体液说: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 3.体型说 4.血型说,气质类型及其主要表现特征 气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主要表现特征 胆汁质 兴奋型 精力充沛直率易冲动 多血质活泼型善交际兴趣多变情绪稳定 黏液质安静型情感内隐固执情绪稳定 抑郁质弱型孤癖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第三节 性格 1.性格的分类 A型行为模式: 个性强 、过分的抱负、强烈的竞争意识、固执、好争辩、急噪、紧张、好冲动、大声说话、匆匆忙忙、富有敌意、具有攻击性,B型行为模式:安宁、松弛、抱负较少、顺从、沉默、声音低、节奏慢等 C型行为模式:忍耐、不自信、过分顺从和合作、易于

8、接受和忍受外界的干涉,过度压抑愤怒、怨恨等负性情绪,而对忧郁与绝望等情绪体验较多,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一)生物学条件 1、先天的活动水平,影响父母亲的行为反应 2、身高、体重、体型和外貌 3、生理成熟的早晚 早熟者:爱社交、关心遵守社会常规和社会规则,给人以好的印象 晚熟者:不大遵守社会常规和社会规则,一意孤行,似乎是他的言行依靠外在社会公意不如依靠他自己的态度和情感,三、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1.家庭经济的收入水平 2.家长的职业 3.家庭子女的多少 4.家庭结构的健全程度(是否有父母、或只有父或母,或由继父或继母哺养,5.家庭的气氛 父母的困难处境及其忧伤的言语与苦恼表情使孩子沉

9、默寡言、消极悲观,甚至玩世不恭或者锻炼得坚强、懂事和早熟) 6.儿童在家庭中的作用(孪生姐妹) 7.双亲的教养态度 母亲的亲密、温暖、柔和、密切及她的社会观点对儿童的社会化十分重要,附表 母亲的态度与儿童的性格 母亲态度 儿童性格 支配的 服从、无主动性、消极、依赖、温和 照管过甚 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胆怯 保护的 缺乏社会性、深思、亲切、情绪安定 溺爱的 任性、反抗、幼稚、神经质 顺应的 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粗暴 忽视 冷酷、攻击、情绪不安、创造力强、社会的,拒绝的 神经质、反社会、粗暴、企图引人注意、冷淡 残酷的 执拗、冷酷、神经质、逃避、独立 民主的 独立、爽直、协作、亲切、社

10、交 专制的 依赖、反抗、情绪不安、自我中心、大胆的,父母教养方式与职业选择,四、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1.课堂教学:培养坚定顽强的性格 2.校风、班风:积极性、独立性、自觉遵守纪律 懒散、无组织、无纪律 3.团队活动:品德、行为 4.教师: 有威信的老师思想进步、强烈的责任心 无威信的老师粗暴、偏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第三章 心理防御机制,第四章 人格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特点 1.早年开始 2.严重的人格缺陷:人格偏离正常,不协调,与他人格格不入。 3.严重的情感障碍:情感不稳定,易激惹,或强或低,或情感肤浅,甚至冷酷无情 4.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由偶然的动机、本能驱使,自制

11、力差 5.缺乏自知力 6.人格偏离的相对稳定性 7.矫正困难,二、人格障碍类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广泛猜疑;病态嫉妒;过分自负;归咎别人,自己正确;记恨别人,不宽容;固执 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冷漠;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规则与义务;人际关系保持不长;易产生暴力行为;易责怪他人不能吸取教训 3.癔症型人格障碍 行为夸张;暗示性高;自我中心;渴 望表扬和同情;需要引人注意 4.冲动型人格障碍 行为不可预测;爆发难以自控,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5.强迫型人格障碍 完美无缺;要求别人也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反复考虑、检查、拘谨吝啬,缺乏友谊往来,第五章常见的心身疾病,第五章 变态心理 第一节

12、概述 概念:个体在感知、情感、行为、人格等心理活动方面的异常表现。 医学心理学所讲的变态心理一般是指心理过程异常、神经症、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性变态和成瘾等,第二节 变态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 主要原因 2.素质 气质特点(躁郁症-强而不均衡型) (精神分裂症-弱型) 3.生化变化(抑郁症-皮质激素、17-羟皮质类固醇 ) (精神分裂症-乙酰胆碱含量 ) 4.脑部病变,二、心理因素 弗洛伊德: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儿童时期遭受的挫折 华生:学习、模仿不良行为而来 罗杰斯:生活挫折导致自我防卫和心理失调 三、社会文化因素 恶劣的社会环境:受歧视、失学、居住拥挤 家庭结构出现危

13、机 严重的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第三节 性变态 一、概念 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歪曲,即寻求性欲满足的对象和性行为的方式于常人不同,违反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二、类别,第四节 成隐 一、概念 又称依赖,主要特征为强烈渴望得到某些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物),以满足心身需要。 临床表现:有长期或反复使用某种依赖物的历史;对依赖物有强烈的渴求;为了使用依赖物而放弃其他爱好,难以自我控制;停用依赖物会产生戒断综合症;对依赖物的耐受性逐渐增加,二、成隐的分类 (一)、药物依赖 1.引起依赖的药物: 吗啡类(吗啡、鸦片、海洛因、杜冷丁等) 安眠药 致幻剂 镇痛药(阿司匹林、非那西林、消炎痛,2.、依赖性质: 1).精神依赖 对所依赖的药物往往具有引起愉悦和欣快感的作用,能解除紧张和焦虑,摆脱忧郁和顾虑,增强依赖者的活动能力。有的药物能改变人的知、情、意和思维,产生奇特的心理体验。所以一旦形成,就难以摆脱。 2).躯体依赖 反复使用依赖性药物使肌体发生某种生理变化一致需要药物维持,当停用即产生躯体症状,即戒断综合症。长期使用,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