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宵节的习俗研究报告_第1页
2021年元宵节的习俗研究报告_第2页
2021年元宵节的习俗研究报告_第3页
2021年元宵节的习俗研究报告_第4页
2021年元宵节的习俗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元宵节的习俗研究报告 民俗是一种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定的族团和群体在长时间的生活实践进程中构成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和思惟模式。风俗之端,始于致微,博之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互成举国之人习以为然。 民俗就是在这类 _场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续的进程中构成的。虽然说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一定心理状态的产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形态,又会构成不同的民俗。即便在同一文化区内,如客家文化区内,也会构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精华;客家

2、围龙屋也被赞为客家独占的伟大建筑。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以外,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风俗。客家上灯风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情势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一、 客家上灯 风俗 1.客家上灯 简介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每一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求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圆、祝愿。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素

3、以兴宁为最盛,其礼节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化,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热灯(是上灯进程中的一项活动, _是热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庆贺之气氛。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缘由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厅举行。老屋,又称祖祠,是上灯活动的场所。老屋即祠堂,当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依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缮过的。老屋的设计很简单,呈长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门,从大门进是一个15平方

4、米左右的厅堂,俗称下堂,从下堂进往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两边是过道,通往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称作上堂。上堂正面的墙壁的中间开设了一个壁橱,祖宗的牌位就摆放在这里。壁橱下面还有一个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显示上堂的重要性。 2. 客家上灯风俗缘由 客家,顾名思义,即是旅居他乡的意思。客家人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是具有明显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移民群体。 据记载,客家人自秦朝以来,有六次南迁的进程: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份中原居民辗转迁进闽粤赣边区。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

5、。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 清初时期。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粤北一带的客家人都分别从这六次南迁而来。如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进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自赵佗建制以来,龙川分别容纳了六次南迁的客家人。 特定的社会通过自己的文化生产出特定的需要(法兰克福学派),并且同时设计满足需要的常规途径。上灯是为了满足客家族团的特定需要产生的。 首先,从客家人六

6、次南迁的时间来看,都发生在战乱时期。客家人为避烽火或自然灾难而南迁。烽火、自然灾难在古代经常会夺走无数人的性命,还有可能使整个族群灭尽。客家人阔别故土,客居他乡。因此客家人的先人们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宗族血液不能长流。 其次,无情的烽火、没法猜测的自然灾难,个人是没法克服的,需要一个团结的集体共同奋战。客家人希看全族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自然灾难与战争。客居他乡,更需要宗族团结,克服新环境下碰到的新的窘境。 再次,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移民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客家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

7、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和对先人的眷恋。 最后,客家人性情仁慈、质朴,老实、敦厚。客家先人教育后代要念祖恩,不忘祖宗,爱国爱乡;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先人,隆师道;团结奋进,自食其力,艰苦创业。 灯是客家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希看、光明的意味。灯灯相续意味种族繁衍的绵绵不尽。因此,为了让后代不忘记自己的先人;为了本族的团结,共同抵抗窘境;为了让先人得到安慰宗族血液并未消失;和客家人从小构成的念祖恩,尊祖的优秀品德,借灯来庆祝添丁的祭祖、慰祖活动也因此而诞生了。每一年,将族里添丁的情况通过上灯的情势上报给先人,让先人得到安慰。最重要的

8、是,同一宗族的人有机会每一年聚到一起促进了团结,构成了一种以老屋为中心的凝聚气力,同时还可以保存客家人独有的传统文化。 上灯的风俗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已无从稽考,大约是随着客家人南迁逐步构成的一种民俗。上灯的流传族群很广,因每一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先人,所以每一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上灯活动。上灯散布的地区也很广,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如河源,梅州,兴宁等地都有自己的上灯活动,其复兴宁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隆重。 3. 上灯与元宵节的联系 上灯多是元宵节的派生物。元宵节自古有之,每一年正月十五举行,自古是全国上 下都举行的节日,而赏灯是元宵节的一部份。 从灯的意蕴上看,元宵节

9、又称灯节,其外表看来,是欣赏花灯的游乐;实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上,它带给人们一种希看添丁,即人丁兴旺。因此,以灯来寄托丁,客家上灯风俗与元宵节的赏灯有相同的内涵。 从日期上看,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而上灯则在正月十五前后举行。客家人自秦从中原南迁,对元宵节固然熟习。现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视元宵节,由于上灯节一样可以赏灯,还可以同族人一起庆祝添丁的喜悦。 从灯的制作来看,客家上灯所用的灯与元宵节所制的灯有很大类似的地方,元宵节的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客家上灯所用的灯一样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结合上灯的由来与元宵节灯的意蕴,日期,制作来看,上灯节极可能是客家先人继续了元宵节赏灯的风俗,同时又结合宗族

10、的实际情况,将灯的意蕴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流传至今。因此,上灯多是元宵节的派生物。 二、繁琐热烈的上灯活动 每一年,春节前后,热衷于本族事务的老人,通过打听,顺次记录从本年正月十三挂灯后至下年正月十三挂灯前的添丁家庭,并将其组织起来,在春节前后每一个家庭各派一个代表召开上灯祭祖的会议,分派任务。比如,上灯活动资金的准备、用处题目,上灯前后谁负责打扫老屋,上灯当天谁负责膳食等题目,在会议中都有具体的分工。 1. 灯的预备 会议以后,定制灯是必要的一步。客家各个地方所制灯的材料大体相同,一般由竹篾制成中空的框架,由彩纸糊成,都能挂起来。另外,灯外糊都有福、禄、寿一类的吉祥图案的彩带。灯中安有固定的油

11、碟,可加油点亮照明。但是它们的外形又有所不同,有举式的,也有扛式的。如河源龙川县的灯都用举式的,而东源县及兴宁市的灯多数用扛式的。以龙川举式的灯为例,灯一般可以看做有三层。上层经常是一个彩纸糊成的约20多厘米高,直径约 1.5米的大圆柱。圆柱的侧面一般会写上风调雨顺等寄语。圆柱底面的边框上,贴上富有传统剪纸艺术的约1米长的彩带。灯的第二层是比第一层稍小的、约高0.5米多边形柱,中凹两头 铁场镇新和村的灯 大,其中上边大底边小,均由彩纸糊成,最底面的边框是一样贴满约0.5 米长的彩带。多边柱的上侧面,可以写上百子千孙等寄与人丁兴旺的词语。灯的第三层,是一个比第二层稍小的多边形柱,侧面会写上 五谷

12、丰收等吉语,希看来年是个好收获,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从整体来看,灯的大小可以说是遵从了3:2:1的格式,上大下小。 由于上灯这类风俗重视的是丁,而不是灯,所以对灯的制作不讲求一概相同、不可更改。不但每一个地方灯的制作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灯的制作也能够不同。只要美观,耐用(要挂到端午节),能体现上灯添丁这类活动的意蕴就是可以的。 需留意的是,在当年正月十三到次年正月十三之间,谁家最早诞下男孩,这家就被称作头灯;谁家最后诞下男孩,就被称为尾灯,他们与其他诞下男孩的家庭都被称为灯子。有的地方有多少灯子就制多少盏灯;有的制两盏,两盏外形如出一辙,但头灯大,尾灯小;有的只制一盏。灯的多少都是

13、可以变化的。 2. 资金的准备 筹集资金是上灯活动最关键的一步,资金是不是充足,直接关系到上灯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据客家老人先容,上灯的资金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封建财主或公众资产承当;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各个添丁家庭均匀承当。固然,村民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自由捐款。据老人先容,捐款的村民每一年都很积极,有时达几千元。这些钱一般用来买香、红烛、三牲、鞭炮,条件答应还可以请乐队、请人在祖祠放电影等,目的是增加喜庆的氛围。 另外,依照会议的安排,由灯子承当上灯活动期间的一切事务,如预备上灯日的膳食,接待外来职员等。 3. 上灯的进程 上灯这天的早上,制灯人会把制好的灯放在离祖祠不远的地方,为下午接灯做好预

14、备。这时候,在老屋的上堂,已供奉上了三牲,还有各添丁家庭送来的酒及糖果。在摆放祖宗牌位的壁橱两旁和下面的土地神位两旁已贴上了对联。如铁场镇新和村邹氏的是这样的,橱窗两边祖德源流芳百世,宗业兴盛子孙昌,土地神位两边工能生白玉,便可发黄金,横批是土主神位。其主题,都是希看祖业兴荣,子孙兴盛的。 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村里的老人会带领灯子及刚出生的小男孩来到祖屋行跪拜礼,向祖宗汇报祖里添丁的情况。跪拜礼完,三牲中的整猪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个盘,盘里装有小量的三牲,猪被送到老屋侧边的临时厨房,由灯子负责预备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动主要是祭祖,下午才是真实的、最重要的上灯活动。族人吃过午餐后都集聚集到老屋

15、来看热烈,也能够到祖宗牌位前烧香,行跪百礼,希看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点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点就是接灯的时刻了。据铁场镇新和村的老人先容,接灯的时间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取决当天的天气。天气晴朗,宜四点左右接灯;阴雨天气可以早点,但都集中在三四点左右。这时候,以舞狮和锣鼓在前面带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盘 三牲,带领灯子及小男孩向不远处的灯进发,道路的两旁早已摆满了鞭炮。 到了灯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满三杯酒,在地上烧好香和红烛,并把香给每一个灯子分发一支。预备终了,老人一声令下,接灯开始,狮子舞动,锣鼓、鞭炮齐叫震耳,所有灯子向灯行跪拜礼。礼毕,头灯取灯迎回。这时候,其

16、余灯子跟随头灯在后,老人、舞狮、锣鼓紧随其后。到了祖祠大门前,舞狮先上前拜三拜,灯这才迎进门。所有灯子随灯进进了祖祠上堂。这时候,还要在灯最上层的圆柱的底面边框上,贴上几幅字,如添福添寿添贵子,灯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贵曰荣华,竹后结出状元郎,接着点着油灯(条件许可可以放一个电灯泡)。然后,把早已挂在房梁上的绳索与灯顶端绑好。预备终了,老人一声令下,灯缓缓升 起,所有灯子跪下行礼。这时候锣鼓、鞭炮再一次齐叫。 需特别留意的是,在灯进进祖祠时,女人决不能比灯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则将惹来不好的兆头,惧怕明年生女多。 灯挂上,上灯活动就进进尾声了。族里每家派一个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晚饭的食品,是白天

17、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灯子送来的酒等。客家人以为,吃了这些供品,能够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饭结束,上灯活动进进最后阶段。请来的电影将在此放映;请来的礼炮、乐队将在此作最后的出色表演;买来的鞭炮将在此阶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灯活动就算美满结束了。 从上灯活动整个活动来看,上灯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家独有的民俗活动。灯的制作体现了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这类手工艺通过上灯活动一代传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继续。通过这类活动,让同一族人更加团结,让族人永久记住自己的先人,永久也不要忘记先人们跋山涉水迁移到此的艰巨历程。 三、 客家上灯风俗折射出的客家精神 1. 上灯折射出客家人的尊祖意识 前面谈到,从秦代以来

18、,客家先人经历了六次大范围的南迁进程。客家先人们或是躲避烽火,或是躲避自然灾难,或由于当地人口过于稠密没法生存而南迁。从这六次南迁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客家先人所遭受的艰巨历程,和生存的险境与不幸。但是,生存 的不幸并没有压垮客家先人。也正是由于客家先人在很长一段漂泊流离的经历中及到达定居地以后所面临的种种窘境,锤炼出客家先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开辟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正是由于他们在不断迁徙进程中求得了生路,寻觅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出了人唔辞路,虎唔辞山、命长唔怕路远、树挪就死,人挪就活的价值观念。 客家先人们以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屡次辗转迁移,使自己的

19、血液得以延续;自己的族群得以扩大,自己的传统品德、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客家的后代无不为有这样的先人而感到自豪,同时,对他们表示深深的尊敬和爱戴。客家的家谱里详载着先人在文学、艺术、战功、政界领域中的经历和业绩,并还有对先人的诸如仁爱,美德之类的个人性情的称赞。可以看出,客家人对先人的深深尊敬与爱戴。祭奠先人,成为客家人代代相传的神圣使命。客家是一个移民族群,千年、百年背井离乡,因此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民俗文化得不到继续。而客家先人又以温顺、仁慈的性情和尊老的优秀品德影响后代。因而,后代以某种方式告慰先人,成了一种当仁不让的责任。 客家上灯风俗既是一种祭祖活动,又

20、是一种告慰先人的方式。从上灯的预备,进程等无不体现了客家人爱戴先人,尊敬先人的优秀传统。现代的客家人,很多离开故土,在外打拼,在外定居成家到添丁,春节可以不回故乡,但只要上灯,都会回乡参加,给祖宗行跪拜礼。这些都表现了客家人对先人的尊敬与崇拜。 上灯风俗中的村民向祖宗行跪拜礼,看起来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采,有其庸俗的一面,但是把它上升为一种对先人的尊敬、崇拜之情,这类礼节又是多么的通情达理。 2. 上灯风俗体现了客家人强烈的宗族意识 梁漱溟曾概括地说,中国事伦理本位的社会,在中国式的家庭中,外则相和答,内则相体念,心里共叫,神形相依以为慰由是家庭与宗族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极重要的位置。上灯是客家人

21、强烈宗族意识的最好体现。通过这类仪式,同族人能够周期性地和子侄族众欢聚一堂,不管各安闲何方,上灯这天一定是一家人。 客家人先人都希看自己的血脉死后还生生不已,族众都相信,自己身上的血源于炎黄或其他先人,已流淌数千年,并将通过自己传给子孙,永无止境。梅县约亭村刘氏族谱序词说:溯我刘氏,系出炎黄,中原华胄,两汉帝王。梅州姚氏族谱谱序:吾姚始自舜帝,历载四千,繁衍百三十余世,源远流长。每一年举行的上灯节就是客家宗族意识的最好证明。灯子就是宗族的血脉,就是宗族源远流长的纽带。 3.上灯风俗折射出客家人的团结意识 客家精神内涵丰富多彩,其核心在于团结互助和拼搏奋进。这些在客家南迁的历史和客家文化风俗中可

22、以看到。团结就是气力。客家先人在南迁的进程中遭受到苦难和险境是必定,然而没有一个团结的集体是没法克服不幸的遭受的。客家人先人及其后人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关系的团体主义精神。由于这些,都是为了确保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需要。 客家上灯活动正体现了客家人的团结互助的良好传统。通过上灯本族客家人能够聚集到一起,为本族谋发展,同时又促进族人的感情。上灯活动即是维护团结的重要举措,又是体现客家人团结的重要情势。比如铁场镇茅畲村,在十年前,利用上灯活动村人聚到一起的机会,商讨在村里修水泥路的假想。果然全村捐款,有钱的出钱,没有钱的可以出

23、力,终究村里通了水泥路,成为铁场镇较早实现通水泥路的村落。可以说这是一条团结之路。 4. 上灯活动体现了客家人优秀的文化继续意识 客家上灯风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这类风俗假如没有良好的文化继续意识,那末就会走向边沿化,终究被历史所吞噬。客家上灯风俗不但没有被吞噬,而且还更加丰富多彩,深入的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续意识。比如灯的制作,是从一代又一代继续下来的。另外,上灯出现了很多对联,有寄语好年景的,有寄语人丁兴旺的等等。上灯的这些情势很好的体现了客家人有些的文化继续意识。 从灯的制作上看,客家人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灵活多变,不断丰富灯的外形以精美为动身点,自由制作,只要不偏

24、离框架、能够反映上灯风俗内蕴就行。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愈来愈富裕,上灯风俗中必要的的锣鼓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添丁的喜悦之情。因而,请乐队,请人在祖屋播放电影等现代文化在近几年也加进了上灯风俗的行列,既增加了上灯的喜庆气氛,同时是上灯风俗内容的丰富,也让上灯风俗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从上灯的内容和情势的变化,我们就能够看出客家人具有对传统文化既继续又丰富的意识。 四、 客家上灯风俗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固然,客家上灯风俗也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上灯,灯字与丁都是客家化的同音,顾名思义,上灯这个风俗,看重的不是灯,而是丁,是客家人借助灯的情势,来表达添丁的喜悦及希看。 因

25、此,不但能从字义上看出上灯风俗的重丁现象,从上灯活动的整个进程来看,客家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暴露。比如,在迎灯,接灯的队伍中,只有男人,女人只是路边看热烈的闲人;另外,灯在被迎进祖祠时,女人不准到上堂。由于客家人看来,男人先到上堂意味着下年会添更多的丁,大吉;而女人假如这时候到了上堂多是个阻碍添丁的隐患,是不吉祥的。这些礼节规定,明显具有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在客家人看来,生女叫加口,生男才叫添丁,所谓人丁兴旺,只是指男丁兴旺。多男丁才是福,即便是生活困难也会觉得家族繁华强大。反过来,家族男丁少,则意味着家族有可能衰落,即便现在生活很富裕,男丁少是本家族的最严重的灾难。为了不使本家

26、族有缺陷,计划生养这项国策在有些客家地区显得无能为力。 就如铁场镇茅畲村来讲,第一胎或第二胎生男则好,假如几胎都没有男孩,村民会一直生到男孩为止。村里一曾氏家庭,一共生了九个,第九个就是男孩。有很多家庭有五六个孩子,都是第五或第六个才是男孩。即便是倾家荡产,为了生男孩,村民也乐此不彼。 自家在老屋添一灯,那是何等光荣,何等扬眉吐气的事。 在客家人从古就有一个误区,女孩是泼出往的水,男孩才是家族的栋梁。上灯风俗深入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区的重男轻女的的落后思想。 让人幸喜的是,在有的客家地区,开始抛弃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女孩也能像男孩一样,成为上灯活动的主角。如梅州的一些客家地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赞

27、美和学习的现象,既保存了上灯风俗,又打破了重男轻女的陋习。但是,这类现象还不普遍,向完全改变客家人重男轻女的陋习任重道远。希看其他客家地区能够跟上时代的脉搏,找出一条既可以保存上灯风俗、宏扬客家文化又可以往弊杨利的好方法,让上灯风俗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结语 客家上灯风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上灯活动有其独特的由来和重要的文化内涵。从上灯风俗中我们可以看到客家人所具有的尊祖意识,团结意识及优秀的文化继续意识。但上灯风俗也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区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劣根。找出一条既可以保存上灯风俗、宏扬客家文化又可以往弊杨利的好方法,让上灯风俗发扬光大,跟上时代的脉搏,源远流长。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

28、元宵节的调查报告xx-01-05 18:51 | #2楼 一、调查原因及目的 课提的题出: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失去应有的魅力,元宵节全家人围在一起大吃特吃的饺子,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失去往常的鲜美滋味;元宵节国人共享的传统文化习俗猜灯谜,随着人们娱乐水平的提高也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中国传统节日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正视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去了解、关心我们的传统节日。 目的与意义: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外 _节日,而且一些外国人都很少过的宗教节日,中国人也过,说明中 _文化传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如果我们自身的文化现在不好好保护,以后肯定会埋没

29、掉。因此,我们小组决定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传统节日,了解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本小组成员能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锻炼并提出一些合理且可行 _供有关部门参考。 二、基本情况的调查 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祭月、赏月的日子,也象征著春天的到来,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供佛的习俗。而道教中,上元节视为天官大帝(尧)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天、地、水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节乃天官华诞,故燃灯以庆。终唐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以下是各地元宵节的

30、一些习俗: 1.上元祈福 民间将自然界分成三界,即天界、地界和水界,并予人格化。因此称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称三官大帝正月十五上元为天官大帝生日。 天官的主责是赐福,所以,民间在清晨备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祈求赐福,信徒中以漳籍移民最为虔诚。 2.元宵祭祖 上元节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过当时称做浮圆子,到明朝才改称元宵每家做元 宵、煮元宵。古时为年头佳兆,吃汤圆以象徵家福。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然后阖家团聚,吃元宵,已是团圆幸福。 3. 迎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所以花灯是元宵节的中心活动。民间称花灯为鼓子灯,因为过去小朋友所提的灯 型似鼓锣。 元宵花灯种类很多,如寺庙的彩灯、店铺的走马灯及儿童的鼓仔灯

31、等。式样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一是形象灯如关刀灯、兔灯、水果灯、半灯等;另一是活动灯,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现在多为电动花灯,如状元游街、八仙贺寿、桃园结义等表现. 4.赏灯诗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 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5.跑旱船 跑旱船,也称荡湖船、 划水船, 是中国许多地区都盛行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有的单独表演,有的与“地秧歌”混同表演,有的与“小车会”混同表演。在农村,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中,农民们便会自动组织起跑旱船。 关于跑旱船,一定要边舞边唱。其所唱的歌曲,各地都不相同。其中能影响全国、最为被音乐界推

32、崇的,当属陕北地区的这首跑旱船了。这首民歌结合了山歌的某些特征,曲调高亢,旋律线起伏大,情绪热烈,词句形象具体,鲜明,把跑旱船的演员角色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在曲调的.构成上,它不囿于一般歌舞曲中常用的方整性结构和单一的舞蹈节奏,而是灵活、自由地随意发展。灵活、自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音可以随意延长,可以随意滑抹;二是可以随意加入插入句,可以随意地反复某一小节。它的节奏看似凌乱,但由于有很强的讲述性,故也很贴切。奴得吊一句完全由虚词衬字组成,一方面显示了边歌边舞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是在摹拟着锣鼓点,更体现了民间歌舞的特征。由于它欢快、诙谐,故这首民歌现在仍常被当作歌舞曲伴唱曲在节日晚会上使用

33、。 6.放爆竹 放爆竹是燃放烟花鞭炮的一种活动,是华人社会流传至今的一种传统民俗。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汉族和少数民族节庆娱乐都以放爆竹来庆祝,流行于全国各地。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等。 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7.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

34、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吃汤圆,忆亲人,这个习惯就一直传到现在。 8.舞龙舞狮 人们在元宵节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

35、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一件花团锦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9. 猜灯谜 灯谜,在中国习俗的活动上会称做猜灯谜,每年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会将灯谜结合赏花灯,变成许多人可共同参与的猜谜游戏

36、。与谜语一般的谜语相比,具有更严格的规则。方法是将谜语贴在灯上,多数谜语都是诗词,猜中谜语的人,有时可获得奖品。随着时代改变,现今的灯谜活动未必都将灯谜写在灯笼上。猜灯谜有时又说为,因此多会在谜语之后看到:“射一个字,某某格”之类的提示。 灯谜的结构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谜面”、“谜目”和“谜底”。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它好比几何学中的“假设”。而“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务”,是答案所属的范围,它就好比几何学中的“求证”。“谜底”就是答案了。它就象几何学中证明的结果。举个例子说吧“书山有路勤为径”(猜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其

37、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谜面;“学科名”就是谜目;“应用力学”就是谜底。再比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个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谜面“科技术语”是限定的谜目,而“最新成 果”则是此谜的“谜底”了。 以上是元宵节较为常见的九种庆祝方式,它们各有特色,不过这些庆祝方式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不过形式基本一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正趋于多元化,元宵节的这些传统节日却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些元宵节传统的庆祝形式也在慢慢被淡化,真正能够了解元宵节的人也越来越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五十名学生进行了采访调查,以下是调查的问题: 1、你对于元宵节

38、的认识如何?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怎么了解 2、你觉得现在和以前过元宵节热闹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A.比以前热闹 B.和以前差不多 C.没有以前热闹 调查数据如下: 三、比较分析 由图表数据可知,大多数学生对元宵节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只有极少数人对元宵节有比较多的了解。 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讲究时尚,也不知几时开始,崇洋媚外俨然成了一种时尚。在大学生活中,过外 _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等,已经成为一种大学生生活习俗。而从反向来看,大学生 _的传统文化却缺少热情。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中 _文化传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从另一方面有可看出中国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忽视。 崇洋媚外不是

39、不好,但我们心中要有自己的一把尺,去衡量我们所崇的“洋”和所媚的“外”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崇洋媚外,我们要取“洋”之精华,弃“外”之糟粕。如果我们自身的文化现在不好好保护,以后肯定会埋没掉。因此,我们应该中西结合,在追求时尚的基础上,不要忘本,不要忘了本该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 四、建议与措施 1、重视传统节日应从政府做起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应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应当立即采取相关措施予以重现!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对于传统节日,立法者怀有敬畏之心才是最根本的。 传统节日的形成,除了民众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也非常重要,它的兴衰也许是由历代的政府提倡和反对决定的。就看政府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节日文化里面应该有什么东西,不应该有什么东西。政府在这个过程里面应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扶植传统节日,因为它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在政策上要明白地表明,可以这样过下去。另外,政府应该注意文化的保护。人们在过这个节日时,那就要通过研究看看这个节日形成的历史、它的发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