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基本知识_第1页
眼科学基本知识_第2页
眼科学基本知识_第3页
眼科学基本知识_第4页
眼科学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眼科学基本知识一、眼球的基本结构眼为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眼附属器组成,并共同完成人的视觉功能。视觉器官的组成如下表:眼的构造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膜缘眼球壁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球内层(视网膜):视网膜眼球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的附属器:眼眶、睫毛、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视路: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大脑枕叶视中枢眼球:略呈圆形位于眼眶内,其直径约为 24mm,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1 角膜解剖角膜占眼球前 1/6,为近似圆形的透明膜。横径约 11mm11.5mm,中央厚度 0.5mm0.7mm 周边部位约 1mm,角膜本身无

2、血管,感觉极为敏感。生理角膜是眼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人体极为珍贵的器官。角膜起到了主要的屈光作用,约为眼屈光度的 3/4(为 48.2D,眼的总屈光力约为 60D)。角膜需要氧气来维持生理平衡,角膜在缺氧时,会出现水肿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其透明度,使视力下降。角膜的上皮层有快速的复原能力,但创伤到达前弹力层或基质层时,再生的组织将变成不透明的疤痕,可严重影响视力。2 巩膜巩膜为质地坚硬、乳白色不透明组织,位于眼球的后 5/6 部分。是由相当硬且有弹性的致密的纤维所构成,这种结构使眼球能保持一定的形状。3 虹膜解剖虹膜为一横隔膜,位于角膜与晶状体之间,将房水腔分隔为前房和后房。虹膜呈圆

3、盘形, 直径约 12mm。中央有一个 2.5-4 毫米圆孔,即瞳孔。生理虹膜是一个可调节的隔膜,可调节瞳孔大小,虹膜内括约肌收缩时瞳孔缩小,开大肌收缩时瞳孔放大,两者相互作用和制约,控制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尽管虹膜本身对光线无感觉, 它的主要作用是对视网膜上光强度的改变作出反应。虹膜还对一些其他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死亡时会出现瞳孔开大的现象。4 睫状体:解剖虹膜后部逐渐变厚,形成一较厚的肌层,这就是睫状体,主要作用是分泌房水,维持眼内压力。其中睫状肌收缩对调节晶状体凸度起着重要作用。生理睫状肌的环形纤维的舒缩对晶状体的凸度起着调节作用,晶状体籍睫状小带悬在睫状肌上,当肌纤维收缩时,睫状小带放松,则

4、晶状体凸度加大,使眼睛看清近目标,称为调节。超过 40 岁,因睫状肌的退化,导致调节能力下降,形成老视。初戴隐形眼镜时,因不能调动足够的调节常发生视近困难。5 晶状体解剖晶状体位于虹膜的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直径约为 10mm,厚约 4mm。生理晶状体在眼的屈光系统中起调节作用,由于晶体凸度的不断改变,其焦距不断变化, 使人眼能够看清远近不同距离的影像。当年老时,晶状体核发生硬化,使其不能依照睫状肌的调节增加厚度,则发生老视。当因年老、外伤等原因导致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6 视网膜解剖为眼球壁的最内层,外附脉络膜,内邻玻璃体。视网膜的中央,相当于眼球后极部为黄斑区,距黄斑区鼻侧 34mm 为视

5、盘,视盘中心部有视网膜中心血管穿出。生理视网膜具有感受光线刺激并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视网膜含有丰富的视细胞,视锥细胞司明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司暗视觉。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锥细胞分布在黄斑区。7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透明组织,连同角膜共同构成眼的屈光系统。a) 房水无色、透明、液态、充满于前后房内,房水调解眼内压。b) 玻璃体为透明胶状体,主要功能使导光和固定视网膜与巩膜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关系。二、眼附属器眼球的构造非常精致、脆弱,需要周密的保护装置以防受伤。眼附属器包括:睫毛、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穹隆结膜(眼)球结膜(眼)睑结膜1、 睫毛位于上、下眼睑的边缘,

6、当外界灰尘异物碰到睫毛时,睫毛会异常敏感立即发生瞬目反应,将异物挡在眼外。2、 眼睑通过瞬目动作,使泪液散开,均匀地湿润角膜,填补角膜表面的不平之处。眼见闭合可以免遭外伤,有保护眼球的功能。还可以遮住光线。脸板的高度发育的皮脂腺,分泌泪液。泪液中含有油脂、蛋白质矿物质,这些物质加上环境的污染物都会在配戴隐形眼镜时沉淀在镜片上。所以,隐形眼镜的护理及清洁是非常重要的。眼睑关闭不全的人,由于泪液分布不均,不适宜配戴隐形眼镜。3、 结膜结膜为一薄形透明粘膜组织。闭眼时则形成结膜囊。a) 睑结膜:为眼睑的最内层,富有血管,不能移动。b) 球结膜:为覆盖眼球前 1/3 巩膜面的部分,薄而半透明。除角膜缘

7、外,可自由移动, 发炎是可引起充血。c) 穹隆结膜:是联接结膜的部分,较厚而松弛富有血管。结膜发炎时此处充血水肿明显。d) 结膜分泌腺:分泌粘液,维持角膜的亲水性。其功能在于湿润角膜表面使其维持透明性。4、 泪器由分泌部及排泄部组成a) 泪液泪液由外层脂质层,中层水质电解质层和内层粘液层三层组成。b) 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三、 影响视力矫正的常见眼病1、 角膜瘢痕半透明称为云翳,不透明成为白瘢。通常不会发展,位于瞳孔区影响视力,用光学的方法不能矫正。2、 白内障视力逐渐下降,用光学的方法不能矫正。早期老年核性白内障,由于晶状体屈光介质屈光指数的变化,可表现

8、为屈光异常。3、 玻璃体混浊近视患者常见,眼前有黑影飘动,重症影响视力矫正,眼前固定性片状黑影遮挡。4、 老年性黄斑退行性变性视力无法矫正,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黄斑部。5、 视网膜脱离视力急剧下降伴眼前黑影遮挡,视力无法矫正,应尽快手术治疗。6、 视网膜色素变性视力进行性下降,常有夜盲症状,不能用光学镜片矫正视力,可以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视网膜。7、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栓塞视力急剧下降,无法用光学眼镜矫正,属眼科急症抢救疾病。8、 视神经炎 视力急剧或逐渐下降,无法用光学方法矫正,药物治疗。9、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表现为眼痛、眼胀、头痛恶心、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虹视现象。开角型青光眼常发生

9、于双眼,病程隐蔽缓慢,表现为轻度眼胀,视野进行性缩小,眼底见视盘生理凹陷扩大。光学眼镜不能改善视力及视野,应积极控制眼压。第二章 眼镜光学基础知识 一、 光的基本概念我们所能看到外界物体就是因为光的作用。人眼直接看到的光都是可见光。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3108 米/秒。根据光波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1 纳米=10-9 米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根据不同的波长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等。光线在真空中进行的速度为 km/S。波长在 400nm760nm 为可见光(1nm 纳米= 一百万分之一毫米),自然界中见光是白色的,经三棱镜分光后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

10、色。波长在 760nm1000nm 为红外线。红外线虽然不能被人所看见,但能够释放大量热能。因此,过量的红外线照射可烧伤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眼组织。波长在 100nm400nm 为紫外线。紫外线长时间照射人的皮肤能使皮肤变黑或发生日光性皮炎。同时也能烧伤眼角膜、结膜、晶状体等眼组织。波长越短,其折射越大。红色波长最长,紫色波长最短。二、 屈光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之为“折射”,在视光学中把“折射”称之为“屈光”。为了表示方向改变程度的大小,我们用折射率(n) 来表示,又称为屈光指数。光在空气中折射率为 1,而在别的物质中折射率都比 1 大,譬如人眼

11、角膜屈光指数为 1.377。1、球面透镜球面透镜是由前后两个球面形成的透明体,可以聚集(凸透镜)或发散(凹透镜)经过其中的光线.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透镜(正)可以聚集光线,放在眼前时折射的焦距变短,用于远视眼、即可将焦点移至视网膜。因此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 凹透镜(负)可以发散光线,放在眼前时折射的焦距变长,用于近视眼、即可将焦点移至视网膜。因此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 球面透镜的度数用屈光度表示,屈光度与焦距的关系如下: D=1/f 例:焦距 25cm 的凹透镜屈光度 D=1/-0.25=-4.00 为区别球面透镜与圆柱透镜,度数后加 S 或 Sph。如以上例子中的度数就可以写为-4.00D

12、S。 球面透镜与接下来的圆柱透镜通常每 0.25D 为一级,凸透镜用+表示,凹透镜用-表示,透镜重叠起来即可形成新的度数。 例) 2 圆柱透镜 圆柱透镜是由两个圆柱面或一个圆柱面和一个平面构成的透明体,可以将通过其中的光线向特定方向聚集(凸透镜)或发散(凹透镜)。因此圆柱透镜可用于光线向一定方向的矫正, 也就是矫正规则散光。 1、球面透镜球面透镜是由前后两个球面形成的透明体,可以聚集(凸透镜)或发散(凹透镜)经过其中的光线.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透镜(正)可以聚集光线,放在眼前时折射的焦距变短,用于远视眼、即可将焦点移至视网膜。因此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 凹透镜(负)可以发散光线,放在眼前时折射

13、的焦距变长,用于近视眼、即可将焦点移至视网膜。因此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 球面透镜的度数用屈光度表示,屈光度与焦距的关系如下: D=1/f 例:焦距 25cm 的凹透镜屈光度 D=1/-0.25=-4.00 为区别球面透镜与圆柱透镜,度数后加 S 或 Sph。如以上例子中的度数就可以写为-4.00DS。 球面透镜与接下来的圆柱透镜通常每 0.25D 为一级,凸透镜用+表示,凹透镜用-表示,透镜重叠起来即可形成新的度数。 例) 2 圆柱透镜 圆柱透镜是由两个圆柱面或一个圆柱面和一个平面构成的透明体,可以将通过其中的光线向特定方向聚集(凸透镜)或发散(凹透镜)。因此圆柱透镜可用于光线向一定方向的矫

14、正, 也就是矫正规则散光。 棱镜的光学作用 改变光线的方向 不改变光束的聚散度 光线向底的方向偏折 透过棱镜视物,像偏向棱镜顶 眼用棱镜都很薄棱镜的单位棱镜度:光线通过棱镜,出射光线相对与入射光线在 100 单位距离处偏离 1 单位距离。1D = tgq = 0.01PD = 100tgq棱镜的表示方法 用棱镜的基底位置表示棱镜方向 用大写字母 B 表示 底朝上 BU 底朝下 BD 底朝内 BI 底朝外 BO第三章眼屈光学知识一、眼屈光系统的组成 眼屈光系统是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四种屈光介质所组成。其与空气的境界及各屈光介质相互间之境界面大约均为球面,因此眼的屈光系统可以看作是数个透镜

15、所组合成的共轴球面系统,二、眼屈光系统的光学常数眼轴长度 24.387mm;眼总屈光力(静止时) +58.64D。三、屈光异常的表现1、远视眼眼在调节松弛的状况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称之为远视眼。远视眼表现为远近视力下降、假性近视,常伴有内隐斜,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 2、近视眼 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称之为近视眼。远视力下降近视力可正常,视力通常可以矫正。高度近视者可能会产生眼前黑影飘动、眼球突出等表现。外隐斜或外斜视居多。3、散光眼 由于眼球屈光系统各经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形成焦点的一种屈光状态称之为散光眼。散光眼常有眯眼、歪头等表现, 视力下降,多有视疲劳症状出现。 4.、老视眼的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眼的调节功能逐渐减弱,出现视近困难,喜欢在光线强的地方阅读,甚至将灯光放在阅读物与眼之间使瞳孔缩小才觉得舒适,这种现象称之为老视。原来是远视或者是正视症状会更明显。老视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于病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 5、屈光参差双眼的屈光状态不相等称之屈光参差。表现为视物时重影。视近和视远可使用不同眼而形成交替视力。低度屈光参差为保持双眼融像,容易出现 。高度屈光参差的屈光度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