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册单元知识点复习题7_第1页
高二生物下册单元知识点复习题7_第2页
高二生物下册单元知识点复习题7_第3页
高二生物下册单元知识点复习题7_第4页
高二生物下册单元知识点复习题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h作业手册、I一、选择题1.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 下列关于种群的“ J”型 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 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 N。九第二 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入倍)B. 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C .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D. K值是固定的解析:生物学的许多知识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的形式表达,常见的 是曲线、表格和公式,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理 解生物学知识,有利于灵活掌握知识内部的含义。种群的“ S”型增长过程中,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

2、量是 K值。“J” 型增长是在理想条件下发生的,因此没有 K值。答案:D2. 如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变化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A .是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B. 与鹰有互利关系的一个种群C .群落的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D .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解析:由图可知b数量大于a,可知选项A错误;由图明显可知, 两种群其中之一的增加导致另一种数量下降,而后者数量下降又 导致前者减少,a的变化随b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是一种捕食关系,b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答案:D3. 下列几组图中,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 争关系的是()生存斗爭/生存斗争內爭 种斗一种罔斗争内爭

3、种斗间牛 种斗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四 概念的理解。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种内斗争和 种间斗争三种情况。而种间斗争又包括捕食、竞争和寄生三种情 况。答案:D4. (2018镇江模拟)下图表示蓝色太阳鱼捕食水蚤的模型及实验结果, 据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实际抽食卜鮎比例屮A .水蚤种群密度低时,太阳鱼捕食小型水蚤为主B.水蚤种群密度中等时,太阳鱼捕食中等体型水蚤为主C .水蚤种群密度高时,太阳鱼对三种体型水蚤的捕食基本相同D .实验数据支持太阳鱼选择猎物使能量摄入最大化的假说 解析:据题图可知,水蚤种群密度在三种情况下,太阳鱼均以捕 食大型水蚤为主

4、,故A、B、C均错。答案:D5. (2018聊城模拟)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下图是 Tilman等对两种淡水硅藻一一针杆藻和星杆藻的研究结果。图中 a表示单独培 养针杆藻、b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的情况,c表示两种硅藻在一起 的培养情况。针杆藻和星杆藻之间的关系是 ( )ID 口 .|30A .竞争B.捕食C.种内互助D .互利共生解析:两种淡水藻在单独培养时都生长良好,但混合培养时则有 一种被淘汰,因此两者之间是竞争关系。答案:A6.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 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 .曲线不重叠时,

5、M与N不存在竞争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 dv 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D. M、N将呈现“J”型增长解析:从图中可知,M、N有共同的食物资源,因此两物种之间 存在竞争关系,当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之间也存在竞争,竞争生存空间等。当b越大,生物M的取食范围扩大,适应环境 能力越强;当dv b时,即M与N对共同食物资源的竞争增强; M、N两个种群数量受环境因素以及其他生物因素的影响,呈现 “ S”型增长。答案:C7. (2018佛山模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 次生演替B.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 主要原因是

6、灌木较为高大, 能获得更多阳光C .群落演替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D .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 和速度进行解析:次生演替时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 保留;而冰川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结构更复杂的群落所替代, 资源的利用更加充 分有效,但人类的活动,如发展工农业生产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 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答案:A8.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解析:A项中的装置可造成类似高温、明

7、亮的效果,对土壤动物 造成不利刺激,使其趋向收集瓶,比较而言,是最合理的装置; 其他三个装置对土壤动物造成的影响均不如 A装置明显。答案:A9.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 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 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在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眾合产it恢刼力税定性IJ解析:在该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不会出现明 显减少的现象,因此A图错误。固定太阳能的总量也增加,不会 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因此C图错误。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后, 抵抗力稳定性增加,而恢复力稳

8、定性减弱, D图错误。答案:B10. 在生态演替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最不可能发生的()A .在生态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B.物种总数起始时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 .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总量下降D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质总量增加解析:在生态演替过程中随着物种数目和营养级数目的增加,生 物量总量只会逐渐增加而不会下降,因此生物量总量下降是生态 演替过程中最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A不符合题目要求,物种数目 将随着生态演替的进行而不断增加。 B不符合题目要求,因为生 态演替达到成熟群落时,物种数目便保持稳定不再增加。D不符合题目要求,非生物有机质总量的增多是生态演替的主

9、要趋势之。答案:C11.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有学者以“生产力假说”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 种丰富度。研究者在某山区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递减,而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物种数种)403020A .海拔1 000 m处物种丰富度低而生产力高B.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C .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D .此研究结果支持“生产力假说”解析:由于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由题图分析可知, 海拔1 000 m处生产力高而物种丰富度低,此研究结果不支持“生产力假说”;物种丰富度

10、最高的地区是3 000 m处。答案:A12. 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 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 是()浮游生物 底栖牛物潜底动物 诲洋盘类的負物分布A .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解析:从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区域不相同,表现出 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它们的生存区域和食物有重叠部分,存在 竞争;三种鱼主要食物有所不同,有利于各种群的生存。答案:D13. 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 响了农田生物

11、之间的()A .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C .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解析:农作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减少 作物为争夺阳光、水分、矿质营养等而发生的种内斗争;草与农 作物属于不同的物种,除草是为了防止产生种间斗争 (竞争);虫 和作物之间是捕食关系,属于种间关系。答案:C14.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一200 m3 800 m的海拔高度内, 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200 m-3 8 00 id的海抿高度内三个 不同的自然区城內推

12、物的分布状况阔叶林针叶林A. 在一200 m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 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 具有垂直结构C . 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 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 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又由于A处的阔叶 林和针叶林生长在不同的地段,因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 是水平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 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

13、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答案:C、非选择题15. 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甲(1)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 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 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2。 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叫、敗、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 株/m2。(2) 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14、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 结构。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 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解析:群落由不同的物种组成,样方法不仅可用于种群密度的研 究,也可用于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研究,且物种丰富度的计算方法 与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一样,也只求平均值。群落的结构中植物 的分布由非生物因素所决定,而植物的分布又决定了动物的分 布,在结构调查中,既要注意物种组成,又要注意不同种群的密 度。答案:(1)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只要合理均给分)样方法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So (厲+敗+ n3)/3So(2)光 垂直 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

15、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 类和种群密度等 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 组成和种群密度等16. (创新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 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1) 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 .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D .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2)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 ,后者一般适用于勺群落。(3) 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 开

16、40 W60 W 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中。(4) 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小 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6) 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 物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 该池塘()A .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 .可能存在的食物链D .常见的小动物类群(7)小动物类

17、群丰富度越大,土壤通气状况越好,越有利于农作物 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化肥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 有机肥作用慢而持续时间长。联系生产实践,你会如何根据土壤 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情况指导农民施肥?解析:(1)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一般 不同,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 法,而是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结果往往通过设计表格来统计。后一种方法适合(2)丰富度统计方法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 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土壤小动物一般具有趋暗、趋湿、避咼温的特性。(4) 在设计数据统计表时,要注意是两个地区,因此要区分清楚。(5) 此外,也可以探究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或是白天或 夜晚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6)物种丰富度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 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小动物的丰富度,无法判断食物链关系。(7) 动物类群丰富度大的土壤,土壤通气状况较好,为了使植物在 短期吸收更多的无机盐,可以适当使用化肥;在丰富度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