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员现场操作_第1页
监理员现场操作_第2页
监理员现场操作_第3页
监理员现场操作_第4页
监理员现场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监理员现场操作 (应知应会,一、酒精燃烧法检测含水量,1.目的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快速简易的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土除外),适用于现场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过程中挖出土样含水率的情况,与土工试验规范略有不同。对于灌砂法检测中粗粒土的含水量,最好按照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T0921-2008,选用烘干法取样测试含水量。 2.仪器设备 2.1 称量盒 2.2 天平 :感量0.01g 2.3 酒精:纯度95% 2.4 火柴(火机)等,一、酒精燃烧法检测含水量,3.试验步骤 3.1 取代表性土样放入称量盒中(样品的数量如下:用小型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型灌

2、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对于现场快速测定使用酒精法测定时,粗粒土和水泥稳定材料约2000g) ,称量盒质量,称量盒和湿土质量,得到湿土重m,细粒土准确至0.01g,中粗粒土精确到0.1g。 3.2 用勺等小型的器皿添加酒精至称量盒内,直至盒内出现自由液面位置,晃动称量盒或轻轻敲击,使酒精与试样充分混合。 3.3 点燃盒中酒精,燃烧至火焰熄灭,将近熄灭时,可握住称量盒的手柄轻轻晃动,使盒内被覆盖的酒精充分接触空气,充分燃烧,直至熄灭,3.4 将试样冷却

3、数分钟,按3.2、3.3的方法再重新燃烧两次。 3.5 待第三次火焰熄灭后,盖好盒盖,立即称干土质量ms ,准确至0.01g。 4.结果整理 4.1 按下式计算含水率: W=100(m- ms )/ms w含水率(%),计算至0.1; m湿土质量(g); ms干土质量(g,5、酒精燃烧法检测含水量注意事项,5.1 称量时电子天平应放置水平; 5.2 第二次、第三次倒酒精时,务必确定称量盒内酒精燃烧完全,土样完全冷却,尤其在夏季,室外光线过强、温度高的情况下,易造成火已熄灭的假象;添加酒精时,千万不可使用酒精瓶或壶直接向热的称量盒内添加酒精,必须使用中间小型添加工具,如勺等工具。避免未燃尽的火苗

4、引起酒精壶爆炸,造成检测人员伤亡的事件。 5.3 每次加入酒精后必须保证酒精能够充分湿润土样,混合均匀。 5.4 酒精燃烧过程中,如有部分土颗粒受热不均跳出,或者摇晃如何时不小心使部分土样溢出,均会使含水率结果偏大,应重新取土试验,二、挖坑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含厚度测量,1、主要仪器设备,灌砂筒,基板,标定罐,2、标定罐容积的标定,2.1 设备:电子称,标定罐,玻璃板,2.2 步骤,2.2.1 称标定罐重量与玻璃板质量重m11。 2.2.2 称标定罐加满水,盖上玻璃板的重量m12。(标定罐内水面完全接触玻璃板,若出现气泡,则在气泡用洗耳球边加水边推动玻璃板,直至玻璃板完全盖住标定罐口,擦干外壁的

5、水分后称量),同时,测量标定罐内水温T,查出该温度下的水的密度。 2.2.3 计算标定罐容积V=1000( m12-m11)/ ,单位mL,精确至1mL,3 .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3.1 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的 距 离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和质量不变,3.2 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流砂、圆锥形漏斗上口圆孔及开关铁板中心的圆孔上下对准重叠,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3.3 不晃动灌砂筒的砂,轻轻的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

6、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流出时,关上开关,3.4 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的砂(m2)。 3.5 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4. 按下列步骤标定量砂的松方密度,4.1 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1mL。 4.2 在储砂筒内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到灌砂筒,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余砂的质量m3,准确至1g,4.3 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g): ma= m1-m2-m3 ma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 ;

7、 m1装入灌砂筒内砂的总质量(g) ; 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 ; m3灌砂装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 4.4 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4.5 按下式计算量砂的松方密度s: s= ma/V s量砂的松方密度(g/cm3); V 标定罐的体积(cm3,5. 现场压实度试验步骤,5.1 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5.2 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m5) 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

8、量(m6) ,准确至1g。 5.3 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回收,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5.4 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但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称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mw,准确至1g。 注:当需要检测厚度时,应先测量厚度再进行下一步骤,5.5 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陶瓷

9、盘中,测定其含水率(,以%计)。样品的数量如下:用小型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型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对于现场快速测定使用酒精法测定时,粗粒土和水泥稳定材料约2000g,称其质量md,准确至1g。 5.6 将基板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到要求质量m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

10、不在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 ,准确至1g,5.7 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2)和(3)的操作。在试洞挖好后,将灌砂筒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中间不需要放基板。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流出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并称量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 5.8 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经发生变化或者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6 . 计算 6.1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mb(g): 灌砂时,试坑

11、上放有基板: mb= m1- m4-( m5-m6) 灌砂时,试坑上不放基板: mb= m1- m4- m2 式中 :mb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g); m1灌砂前灌砂筒内砂的质量(g); 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 m4、 m4灌砂后,灌砂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m5-m6_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间砂的合计质量(g,6.2 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 w=mwS/mb 式中: mw试坑中取出的全部材料的质量(g); S量砂的松方密度( g/cm3)。 6.3 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干密度: d=w/1+0.01w 式中: w试坑材料的含水率(%)。 6.4 当为水泥、

12、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场合,可按式(T0921-7)计算干密度: d=mds/mb 式中:md试坑中取出的稳定土的烘干质量(g),6.5 按下式计算施工压实度: K=100d/c K测试地点的施工压实度; d试样的干密度; c由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 注:当试坑材料的组成与击实试验的材料有较大差异时,可 以试坑材料做标准击实,求取实际的最大干密度。 7 报告 各种材料的干密度均应准确至0.01g/cm3,8. 注意事项,8.1 量砂要规则,如果重复使用时要注意晾干,否则影响砂的松方密度,如果过于潮湿,可能会造成砂不能完全灌满试坑和灌砂筒下部的圆锥就停止流动的现象。 8.2

13、每换一次量砂,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数量也应该每次重新标定。因此量砂宜事先准备较多数量。切勿到试验时临时找砂,又不进行标定,使用以前的数据。 8.3 地表面处理要平整,只要表面突出一点(即使1mm),使整个表面高出一薄层,其体积便计算到试坑体积中去,将影响到试验结果,因此本方法一般采用先放上基板 测定一次粗糙表面消耗的量砂。只有在非常光滑的情况下方可省去此步骤,三、贝克曼梁检测回弹弯沉,1. 目的与使用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1.2 沥青路面的弯沉检测以沥青面层平均温度20时为准,当路面平均温度在20

14、 2 以内可不修正,对沥青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以温度修正。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 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下表要求。测试车应采用标准轴载BZZ-100的汽车,弯沉测定用的标准车参数,混凝土路面检测弯沉试验的一段视频,弯沉仪及弯沉检测的图片,弯沉仪,弯沉检测,3、检测前的准备工作,3.1 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制动性良好,轮胎胎压符合规定的充气压力。 3.2 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及单侧轮荷载,均应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3.3

15、 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在平整光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和一张方格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cm2,3.4 检查弯沉仪百分表测量灵敏情况。 3.5 当在沥青路面上测定时,用路标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5d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3.6 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情况,4、测试步骤,4.1 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应在路面行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标记。(实际

16、检测过程中,大多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频率进行检测,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不超过1K m)检查80100点,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 4.2 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35cm处的位置上。 4.3 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应稳定回零。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4.4 测定者吹哨命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

17、,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数L2 。 汽车前进速度宜为5Km/h左右,5 弯沉仪的支点变形修正,5.1 当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进行弯沉测定时,有可能引起弯沉仪支座处变形,在测定时应检验支点有无变形。如果有变形,此时应用另一台检测用的弯沉仪安装在测定用的弯沉仪后方,其测点架于测定弯沉仪的支点旁。当汽车开出时,同时测定两台弯沉仪的弯沉读数,如 检验弯沉仪百分表有读数,即应该记录并进行支点变形修正。当在同一结构层上测定时,如弯沉仪百分表有读数,即应该记录并进行支点变形修正。当在同一结构层上测定时,可在不

18、同位置测定5次,求取平均值,以后每次测定时以此作为修正值。 5.2 当采用长度为5.4m的弯沉仪进行测定时,可不进行支点的变形修正,6、结果计算及温度修正,6.1 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按下式计算: Lt=(L1-L2)2 Lt在路面温度为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m); L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百分表的最大读数。(0.01mm); 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的终读数。(0.01mm,6.2 弯沉仪支点修正 当需要对弯沉仪支点变形修正时,路面测点回弹弯沉值按下式计算: Lt=(L1-L2)2+ (L3-L4)2 L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百分表的最大读数。(0.01mm); L2汽

19、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的终读数。(0.01mm); L3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检验用弯沉仪百分表的最大读数。(0.01mm); 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检验用弯沉仪百分表的终读数。(0.01mm,7、注意问题,7.1 本次主要针对路基弯沉的试验,对于沥青路面的温度修正问题,择日再进行讲解。 7.2 对于路基弯沉读数,百分表安放好后调零时,内圈读数可不为零;读数时,应读出三位有效数字,应将百分表中心处小圈内的读数也出。如右图百分表的读数为990(0.01mm,百分表图,8、弯沉的评定,8.1 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不超过1Km)检查80100个点,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

20、加测点。 8.2 弯沉代表值为弯沉测量值的上波动界限,用下式表示: Lr=L+ZaS Lr弯沉代表值(0.01mm); L实测弯沉的平均值(0.01mm); S标准差; Za与要求保证率有关的系数,附表 Za 取值 8.3 当路基和柔性基层、底基层的弯沉代表值不符合要求时,可将超出L(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对舍弃的弯沉值大于L(23)S的点,应找出其周围边界,进行局部处理。 用两台弯沉仪同事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应按两个独立测点计,不能采用作于两点的平均值,8.4 弯沉代表值大于设计要求的弯沉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8.5 弯沉的检测和评定需要考虑非不利季节和

21、不利季节的影响,一般设计中会给出不同的弯沉允许值,注意查看设计图纸总说明部分,广西一般39月,四、混凝土强度回弹仪检测法,1、适用范围(依据标准JGJ/T23-2011,1.1 本方法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缺陷的混凝土强度检测。 1.2 适用回弹法进行检测的人员,应通过专门的技术培训。 2、仪器技术要求 2.1 仪器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计量检定证书。 2.2 仪器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为802; 2.3 回弹仪的使用时的环境温度为(-440,3、仪器的检定,3.1 回弹仪标定周期为半年,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由法定

22、计量检定机构按现行行业标准回弹仪JJG817进行检定; 3.1.1 新回弹仪启用前; 3.1.2 超过检定有效期(六个月); 3.1.3 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大于1; 3.1.4 经保养后,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3.1.5 受到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3.2 回弹仪率定所用的钢砧应每年送授权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4、检测的部分规定,4.1 混凝土强度可按单个构件或按批量进行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 对于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的检测应采用批量检测。按批量进行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抽检数量不

23、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4.1.2 单个构件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或受检构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时,每个构件的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 相邻两侧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3 测区宜选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的混

24、凝土浇筑表面或地面,4 测区宜布置在构件的两个对称的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对称的可测面上时,也可布置在同一可侧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 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 6 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7 对于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5、回弹值的测量,5.1 测量回弹值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并应缓缓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5.2 每一测区应读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精确值1.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

25、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只弹击一次,6、碳化深度值测量,6.1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当碳化深度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 6.2 碳化深度值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 可采用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6.2.2 应清除空洞中粉末和碎屑,且不得用水擦洗; 6.2.3 应采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空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经碳化与未碳化的界限清晰时,应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

26、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三次,每次读数精确至0.25mm,6.2.4 应取三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 0.5mm,碳化深度检测的视频,碳化深度检测的相关图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检测现场,碳化深度测量仪,7、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测区应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8、回弹值的计算: 8.1 计算测区的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三个最大值和三个最小值,取其余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精确至0.1。 8.2 当回弹仪为非水平方向或测试面为混凝土的非浇筑侧面时,相应对回弹仪进行角度修正或对修正后的回弹值进行浇筑面修正。 8.3 当回弹仪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

27、为混凝土的非浇筑侧面时,应对回弹仪先进行角度修正,再对修正后的回弹值进行浇筑面修正,9、混凝土强度的计算,9.1 根据所求得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按照混凝土强度换算表查出所对应的混凝土强度。 9.2 构件的测区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应根据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当测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还应计算强度标准差。平均值及标准差的计算按照数理统计公式计算。 9.3 构件的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9.3.1 当构件的测区数少于10个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取最小的测区混凝土换算值。 9.3.2 当构件的测区强度值出现小于10.0MPa时,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小于10.0MPa,记为f

28、cu,e 10.0MPa,9.3.3 当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应按下式计算: fcu,e= mfccu-1.645 Sfccu 9.3.4 当批量检测时,应按下式计算: fcu,e= mfccu-k Sfccu 式中:k为推定系数,宜取1.645.当需要推定强度区间时,可按国家有关标准取值。 9.4 对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 9.4.1 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MPa, Sfccu大于4.5MPa。 9.4.2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 Sfccu大于5.5MPa,五、砂浆试件制作方法(JTG E3

29、0-2005,T0570-2005,说明,1、该视频是按照JTG E30-2005,T0570-2005的方法制件,采用的是无底试模。目前,广西大部分项目使用的是带底的铸铁或者塑料试模,可参考JGJ/ T70-2009。 2、带底试模与无底试模区别: 2.1 带底试模砂浆试件每3个为一组; 2.2 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应为0.251.5KN/S; 2.3 抗压强度计算按照下式计算: fm,cu=K * Nu/A 式中: K为换算系数,取1.35,2.4 试验结果的取舍判定: 2.4.1 取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2.4.2

30、当三个测值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社区,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 2.4.3 当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验结果为无效,六、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1,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2,七、钢筋间距及钢筋保护层测量方法,http:/,钢筋安装工程的视频,钢筋安装工程的验收要求 主要参考规范JGJ T152-2008,1、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检测方法分类,1.1 根据对结构物是否造成破坏,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检测分为无损检测和局部破损检测,其中无损检测分为:电磁感应钢筋探测仪检测法、雷达仪检测法、现场直接量测法

31、(混凝土浇筑前钢筋验收时)。 1.2 根据检测仪器和方法分为:电磁感应钢筋探测仪检测法、雷达仪检测法、现场直接量测法(浇筑前直接量测,浇筑后需要凿开混凝土进行局部破坏检测)。 1.3 在日常监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电磁感应钢筋探测仪(钢筋位置测定仪或者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检测法、现场直接量测法。在混凝土浇筑前,钢筋验收过程中一般使用现场直接量测法,在混凝土浇筑后,一般使用电磁感应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在对数据有怀疑时,结合现场量测法(局部破坏)进行修正和确认;雷达仪检测法一般对结构进行大面积的扫描,进行分析确认,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知识,一般结合混凝土构件探伤进行,2、常用的检测方法一(现场量测

32、法,对于现场两侧法比较直观,在视频中,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一般使用钢尺和钢卷尺进行直接量测。在这里需要强调两个基本的概念: 2.1 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 2.2 钢筋间距:钢筋中心到钢筋中心的距离。检测过程中,箍筋间距、纵筋间距、加强筋间距等等,设计要求的都需要测量。在测量时一般不单独检测某几根的间距,更多时候需要结合结构物纵横向尺寸,各方向上钢筋总数量,平均间距是否也满足要求,3、常用的检测方法二(电磁感应钢筋探测仪法,3.1 检测前,检查结构物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是否在仪器量程范围内;仪器设备是否经过标定,运行正常; 3.2 对被测钢筋进行初步

33、定位; 进行钢筋检测时,探头有规律的在混凝土表面移动,直至仪器显示信号最强或显示保护层厚度最小时,结合设计资料判断钢筋位置,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基本重合,在相应的位置做好标记,用相同 的方法一一将周围的钢筋标出; 3.3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3.3.1 设定好仪器量程范围和钢筋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并应避开钢筋接头,读取钢筋保护层厚度C。每个钢筋位置重复检测两次,每次读取一个读数,注:大多数仪器要求已知钢筋直径方能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此时仪器必须按照钢筋直径进行设定。 3.3.2 当钢筋保护层厚度小于仪器的最小示值时,可使用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宜优先选用仪

34、器所附带的垫块,自制垫块不宜产生对仪器的电磁干扰,表面光滑平整,各方向厚度偏差不大于0.2mm。所加垫块厚度应在计算式予以扣除。 3.3.3 检测钢筋间距时,应连续将相邻的钢筋一一测出,不得有遗漏,并且不宜少于7根钢筋,然后量测第一根钢筋和最后一根钢筋轴线的距离,并计算其平均间距,3.3.4 遇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选取至少30%的钢筋且不少于6处(不足6处的全部抽取),采用钻孔、剔凿等方法验证: 1)仪器要求钢筋直径已知方能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未知的情况下或有异议; 2)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3)采用具有铁磁性材料配置的混凝土; 4)构件饰面未清除的情况下检测钢筋的混凝

35、土保护层厚度; 5)钢筋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材料有明显差异。 3.3.5 钻孔、剔凿时不应损坏钢筋,测量时采用游标卡尺,精确至0.1mm,八、砂取样方法及筛分试验,细集料视频1,细集料视频2,细集料视频3,九、粗集料取样及筛分试验,粗集料视频1,粗集料视频2,以上视频中与最新规范的试验方法主要不同,1、仪器设备:现在基本用台秤少,用电子天平多; 2、常用试验筛的各级筛孔分别为(单位mm):0.075、0.15、0.3、0.6、1.18、2.36、4.75、9.5、13.2、16、19、26.5、31.5、37.5。 3、试验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

36、土可采用干筛法,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4、干筛法和水洗法,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之差(损耗率)不大于0.3%。(视频中是0.5%) 5、目前集料筛分曲线,按规范要求多使用泰勒曲线(曲线图横坐标为x=di0.45,6、 JTG E42-2005中分计筛余百分率的计算公式(与视频中不同): Pi=100mi/(m0-m5) 式中:P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m0用于筛分的干燥集料总量(g); m5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7、视频与JTG E42-2005规程中筛分试验对比,视频中0.075mm筛的分计筛余和累计筛余不进行计算和记录,而JTG E42-2005规程中0.075mm筛的分计筛余和累计筛余都必须进行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