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作为科研水平评价标杆的看法[精制研究]_第1页
SCI论文作为科研水平评价标杆的看法[精制研究]_第2页
SCI论文作为科研水平评价标杆的看法[精制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SCI论文作为科研水平评价标杆的看法SC17005016 近年来,SCI 论文评价体系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国内学术评价标准不合理的现状,有大学率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此后,中国学界竞相模仿,教育部门等有关机构也将SCI文章的多少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于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被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迅速上升,“大跃进”之势席卷全国。一个结果就是,职称评定、研究生毕业、评奖、经费申请乃至院士评选,无不与SCI挂钩。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尺度。在2011 年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

2、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还首次将国际论文(SCI 论文)及其被引频次列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到2015 年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由世界排名第8 位提高到前5 位。 在全球范围内,现在用SCI作科学评价的,不光中国大陆,还有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俄国、韩国、日本,包括欧盟等都在使用。首先SCI是个数据库,是个索引,作为科学研究与科研管理的基本工具之一,SCI收录最重要的学术期刊,反映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反映科学研究间的内在联系,而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反映科学研究的贡献与影响。科学研究贵在创新,没有创新,科学就不能前进与发展,但科学又是连续性的,所有的创新又必然

3、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统计结果显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产出率50倍于一般科学家,论文被引次数500倍于一般科学家。情报学上有个“二八法则”,认为20%的研究期刊大概收录了全世界80%以上的研究成果。引用索引也高度集中在最好的期刊、最好的文章中,这也符合“二八法则”。不可否认,SCI评价的引入对鼓励科研人员瞄准国际一流,促进我国科研水平有过正面的引导提升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由此带来的负面后果也凸显。多而不精,引用率不高现象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一些学校领导习惯于比“SCI”,仿佛有了几篇顶级SCI,学校整体水平就提升了。既满足了虚荣心,也获得了“政绩”实惠。对推动学术界整体浮躁起

4、到催化剂作用。所以说,用SCI作为科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合适的,但绝不能完全依靠它。在实际当中,由于学科、专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教师发表SCI论文的能力差异巨大,评价指标体系很难统一标准。所以近年来,大多数高校、科研院所以SCI论文数量作为科研水平主要评判指标饱受争议。 SCI 论文在科研评价中的优点:第一,SCI 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首先,影响因子采用论文的被引频次作为计算基础,利用了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这一规律,巧妙而客观地展现一篇论文的对以后研究的影响力,体现出很强的科学性。其次,SCI 对收录期刊的评审要求非常高,选刊原则明确,能通过评审并被收录的期刊从学术水平和出版

5、编辑水平上来说都是非常优秀的,因为评审专家是由挑剔的专家组成。最后,SCI 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它的动态性。每本期刊每年都根据其表现有不同的影响因子,这对期刊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同时,SCI 对其收录的期刊也实行动态监督,每年要新收一些好的期刊,同时也要淘汰表现差的。 第二,作为外来评价体系SCI 体现了对大多数人的公平性。SCI 之所以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拥护,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体现出最大限度的公平性。就国内的情况而言,由于科研成果评价中长期以来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更多地以专家教授和行政管理者的主观建议和看法作为评价标准,导致了走后门搞关系、不同学派对立。这些不但极大地伤害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6、,同时造成了科研工作者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不信任,而SCI 论文却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因素。第四,SCI 评价体系是唯一的全学科定量评价工具。所有学科都有SCI 期刊,在以往的所有科研评价工具中,还没有一个能像SCI 一样的指标能对所有学科进行简单的量化评价。让所有涉及其中的人对评估结果一目了然,这一点对行政管理者来说更有意义,让他们在不懂专业的情况下也能对科研成果进行有底气的评价,这也是SCI 能在中国获得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SCI 论文在科研评价中的缺点:第一,不能对个人进行全面评价,导致不公正现象。用SCI 对个人进行评价时,经常被认为只能评价一个人的科研能力,而不能对一个人进行全面评

7、价。 第二,SCI 客观上助长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潜在增加了科研不端行为。在我国,SCI 在评价个人和单位业绩时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因此和个人单位的利益甚至命运高度相关,这从客观上促进了浮躁的科研态度,导致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例如,社会上出现的买卖论文的现象。例如为了尽快完成实验,进行数据造假、剽窃他人数据;为了多发文章,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第三,单纯追求SCI 论文数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由于对SCI 论文数量的追求,导致了大量低水平重复的科研项目的出现。中国的国际论文数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学术质量指标令人尴尬。2011 年我国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但超过70%的论文

8、的引用情况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这些论文的背后是国家大量科研经费的浪费,还有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浪费。这是一个深层的矛盾,解决它需要一个过程。要依靠科研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政策的引导,从研究立项和基金申请源头把好关,不给低水平重复项目机会。因此,掌握不同部门、学科、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绩效考核体系。 经过分析,SCI论文发表能力在不同学科、不同机构和不同系部之间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即体现了学科之间的差异,也体现了学科内部研究方式方法之间的差异。如在制定绩效考核时将发表SCI论文作为硬性规定,不分院系,不分学科类别而实施统一标准,一是不符合实际,二是必然引起大部分教师反

9、对,从而导致政策无法实施。然而SCI论文是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优质科研成果的具体体现,对其实施评价是促进教师与科研人员提高科研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绩效评价中放弃对SCI论文的考核是不现实的,应该根据客观数据制定科学的符合现状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一个单位来说,SCI 论文的数量无法直接反映其科研的整体水平, 更谈不上在学科领域里的地位以及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 有时,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规律可能仅仅只具有哲学上的价值和意义。因此, 组织专家对研究人员、研究单位作系统评估, 同时又强调SCI 的核心量化指标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相互补充, 最终才可能做出正确评价。人才计划与职称评审的初衷是希望将最优秀或者最合适的人推选出来。人才多种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