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民营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现状、问题和对策林平凡 高怡冰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经济战略优势建设,把增强民营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长远性重大战略,出台了一批以推进自主技术创新为中心的扶持性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使全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内源型经济快速崛起,取得显著成效,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民营经济作为广东内源型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其直接动力就是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根本立足点,品牌是产品走向市场的关键点,产业集群是众多民营企业的“区域生态环境”,政府则对“生态环境”发挥调节作用。这技术、品牌和集群加上政府扶持是广东民营经
2、济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体系的四个重要维度。一、民营经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迅速提升(一)民营经济成为全省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是广东自主创新最活跃的群体,而民营科技企业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单元,对广东自主创新起到了支撑作用。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8100多家,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14%)、电气机械(11%)、专用设备制造业(7%)和化工业(7%)等领域。其中,年技工贸总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大概达到5000家,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约7800亿元,工业总产值7300亿元。总收入百万元以上民科企业的科研发展经费投入达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左右。2007年广
3、东民营科技企业生产的12771件主要产品中,高新技术类型产品占87.9%,独立开发类产品占79.2%,处于国内领先技术水平以上的产品占53.6%。可见,高技术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占较大比重。全省各市民营经济的创新能力迅速提升。深圳目前有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31家,形成了大、中、小三个层次的创新企业梯队。其中,华为、中兴等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经营企业;一批中小型民营企业,如比亚迪、迈瑞、腾讯、赛百诺、金碟等也成为国内相关行业或领域的龙头企业。200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824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198件,绝大部分申请主体是民营及中小企业。广州50%以上发明
4、专利、80%以上新产品开发由民营企业完成,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和信息咨询、创意设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目前,广州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近900家,其中90%为民营企业;全市民营企业拥有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占总额的55.6%;拥有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6个。汕头市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民营企业173家,占全市91%。80%以上的民营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民营企业科技成果占全市总量的60%以上。(二)技术改造大大提升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改造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数据显示,约有60%80%的新增工业产值通过技术改造取得。近年来,以产业结构优
5、化升级为主线的企业技术改造取得明显成效,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目前广东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规模相当庞大的生产技术体系,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基本立足国内生产,重点行业技术水平与国际间的差距有所缩小。各地市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汕头2007年上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共22个,19个技改、创新项目列入计划,获省扶持资金775万元。其中,技改项目共9项,计划总投资15545万元,省安排财政资金430万元,项目完成投产后,预计年可新增产值39521万元、利润4738万元、税金2631万元、创汇1685万美元以及就业456人。东莞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中小企业
6、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引导中小企业充分利用扶持政策去做大做强,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根据关于申报2006年东莞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共有53家企业申报53个项目,申报资金共4016万元。为鼓励中小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或工艺流程,东莞进一步加大“两税”减免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有效地减轻了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活动的投资压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三)民营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民营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传统产业中的骨干企业,还是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引进技术或装备来推动发展。通过对先
7、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些企业不仅解决了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中的技术问题,而且自身逐步发展壮大,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十五”以来,随着广东技术引进规模的迅速扩大,民营企业的技术引进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比重逐年增加。2007年19月,广东省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14.17亿美元,民营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占4.58%。广东从国外引进先进实用技术的同时,逐步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全省技术引进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从而推动了产业层次的升级调整。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在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广东的家电行业,从最初的引进生产线、产品替代进口到对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
8、新,企业实现了产能与质量性能的提高,获得了巨大的收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广东许多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长为大型骨干企业。(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扫清障碍民营企业由于实力相对较弱,难以实现产业发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然而这些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有助于民营企业跨越技术障碍,迅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此,广东省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联合科研机构和较有实力的企业,围绕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联合招投标工作于20022007年连续5年圆满完成。20032006年4年间共确定37项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7项重大
9、装备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加上2007年的追加财政投入,5年累计财政投入10.5亿元,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超过40亿元。一批有广东特色和优势的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共申请专利14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800多项,抢占了部分技术制高点。同时,带动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累计新增利润256亿元,新增税收46亿元。通过开展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进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在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高档医疗器械、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安全、环保与清洁生产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成果,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高端家电、生物医药等领域,则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例如由省经
10、贸委负责的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第三代移动通信专用芯片中的WCDMA基站基带处理套片(包括局端和移动终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标)目前已开发成功并投产,应用在华为的WCDMA/R5系列基站设备中,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壁垒。(五)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创新平台广东已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例如,广东软件研究公共创新平台、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精密制造研究院等18个研究开发服务平台面向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在推动行业和区域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创新机构进一步健全,建立国家级与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
11、企业技术中心408家,技术中心所依托的企业成为广东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排头兵。目前,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3家(其中国家级21家),技术中心已成为行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在全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方面,全省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公共实验室114家,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二、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快速发展(一)民营企业品牌众多截至2007年9月,广东获得的国家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个数,居全国第一位。在国家级或省级名牌、名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民营企业。广州35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有17个属于民营企业,214个省名牌产品中有128个属于民营企业。深圳已逐步成为以民营
12、及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名牌之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生产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获“中国名牌产品”的民营及中小企业有51个,占全市“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63.8;获“中国驰名商标”的民营及中小企业共17个,占全市“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68%。汕头民营企业有中国名牌产品9个,占全市中国名牌产品的90%;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含著名商标)143个,占全市的77.72%。韶关2007年民营企业具有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数量占全市名牌产品、商标总数的75%。惠州民营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15件、省著名商标28件。(二)名牌带动战略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广东民营企业在培养
13、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实现技术能力的积累和最终突破,打造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名牌、名标产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来,广东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和扩大名牌市场占有率的动力,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创新企业科技开发机制,围绕核心技术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建立、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同时,为调动企业自我创新的积极性,省政府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集聚科技人才,在关键技术领域紧密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加强研发,敢于超越,有效促使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
14、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从而不断提高名牌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由于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07年,依托名牌企业建立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59家,占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的82.8%。2007年上半年,这些名牌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达2796项,拥有发明专利725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63项;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5430项;累计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102个。(三)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突破名牌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瓶颈”名牌民营企业不断加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在创建名牌中,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发挥了巨大作用。2003年广东省获得的23个中国名牌
15、产品的企业中,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占10个。2004年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囊括了程控交换机、微型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子午线轮胎、家电燃气具、电冰箱、洗衣机、家电分体空调、微波炉等9个分类21个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共拥有46个国家名牌产品、119个省名牌产品,以及17个中国驰名商标、110个省著名商标。2006年,广东新认定5家国家级、3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40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其中超过70%的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企业为名牌企业。目前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总数分别达到133家(不包括深圳市)和247家,其中73%和60%的技
16、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企业为名牌民营企业。这些名牌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争创技术优势,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供技术支撑。三、产业集群成为广东民营经济创新的重要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已经形成了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大多数产业集群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目前产业集群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已形成竞争优势突出、产业特征明显、创新集中的空间集聚模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随着广东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集群的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通过企业间结盟或与院校、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17、使其产品及时升级换代,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广东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直接动力。但产业集群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所以,为了促使产业集群不断升级,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产业集群不仅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而且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一)产业集群成为推动民营企业成长的重要基地广东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有力地支持了单体的中小企业的成长。从目前来看,广东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具备地域化集聚、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的凸显,对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创新十分有利。一是以专业镇和开发区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山市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和
18、民营经济以产业为核心的集聚和扩张。近年来,中山市先后建成中国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和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等21个国家级基地以及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园区。古镇灯饰、小榄五金制品、沙溪服装、大涌红木家具、南头家电、东凤小家电、黄圃食品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吸引大量民间资金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集聚和扩张。二是利用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湛江发挥农、海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海产品加工业及特色产业,催生了水产品加工、饲料生产、小家电制造、羽绒加工、塑料鞋生产、蔗糖生产、果蔬加工等7个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市民营工
19、业的重要支撑。三是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经济作为佛山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发展形势,已成为传统产业集聚的特殊形式,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内在凝聚力的源泉。为了推动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佛山政府通过配置和集成资源,提供了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市场建设、集体品牌的创造、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交易会展等集群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各项公共要素,调整市场行为,调节关键环节,弥补市场缺失,培育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实施集约化园区建设这种产业集群的新模式,加快了产业集群发展的进程。四是产学研结合成为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途径。目前,产学研结合符合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情
20、况,是集群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广东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结合形式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推动产业集群科技进步、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市场化步伐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中山市大涌镇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南林业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统家具研究所、清华大学明式家具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研究所及国家、省家具协会等院校单位,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合作研究了“木材烘干”“红木家具的创新设计”“传统家具的应用与开发”“红木家具环保油漆的研制”等多项课题,推动了大涌镇家具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二)产业集群共性服务、技术平台推动中小
2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建设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是增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在省政府领导下,成立了“广东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联席会议”,召开了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交流会、产业集群建设现场会,推广了佛山市西樵建设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及中山市、江门市等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制定了关于建设产业升级示范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选择标准与推荐评价办法等措施,认定了一批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重点支持了一批佛山、中山等地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22、的建设,更好地提升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如东莞市长安镇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模具重点实验中心;由广东方达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出资、院企合作的综合性机械工程类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方达研究院;在长安镇成立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广州分院东莞工作站,可进行检测、测试、校准、产品检验、样机试验、认证、评审、考核、培训、考证以及咨询服务,从而提升长安镇五金模具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这些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有助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三)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着企业和区域品牌的建设广东的产业集群以创新为动力,大型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紧密合作,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培育了数量众多的区域性
23、品牌和企业品牌,极大地提升了集群的竞争优势,从而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比如南海盐步是中国最大的内衣生产基地之一,在中国内衣15个消费主导品牌中,盐步占了7个,产品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一批内衣品牌脱颖而出,如奥丽依、嘉莉诗、美思、依之妮、戴安娜、紫兰蒂、依曼丽等,成为内衣业界的知名品牌。由于产业集群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期望每个企业都去创建名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因此,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培育区域优势品牌成为重要的途径。解决中小企业创建名牌能力薄弱的有效办法就是创建区域品牌。2005年,省经贸委制定了关于创建区域品牌的指导意见,探索通过市场引导、法律支撑和行
24、政支持等多方面渠道,协助产业集群注册集体商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扶持产业集群内的龙头企业创立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创立区域品牌。迄今为止,广东已有“顺德家电”“大涌红木家具”“黄圃腊味”等11个产业集群申请或注册了集体商标。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联席会议还确定基础较好的潮州市枫溪陶瓷、东莞市大朗毛织、汕头市澄海玩具三个产业集群作为创建区域国际品牌的试点,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四、广东民营经济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广东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总体水平上与广东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与建设经济强省的要求不适应。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创新能力,难以有效开展创新活动。由于缺乏形成民
25、营经济主体自主创新的推进体系的环境,从而难以形成满足市场需求、具有竞争力产品的产业条件,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威胁。广东民营经济主体自主创新存在障碍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没有形成民营经济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体系自主创新需要企业从内部的各种功能性创新到外部的市场开拓,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功能性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的直接反映是品牌,所以,技术创新和品牌覆盖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环节,形成了一个创新的链条。而企业自身的链条,又根植于特定的产业基础,对于许多民营企业而言,这一产业基础就是产业集群。但广东并没有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体系和链条,有相当一部分企业
26、对自主创新的认识还比较孤立。对于企业而言,创新的直接动力来自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高认可度。品牌就是企业产品市场表现的一个综合评定。有了品牌,企业在市场上就有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就有了相对稳定的顾客群体。目前,许多企业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自主创新的体系并不完整。有些企业虽然树立了品牌,但仅局限于多种名牌、名标的获取,没有进一步推动企业在技术水平、质量、管理等方面向更高层次提升,没有利用品牌将企业导向技术创新。所以,自主创新的链条处于断裂状态。不完整的体系和断裂的链条使企业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创新。虽然企业可能处于集群之中,但多数集群并不能对企业自主创新起到强有
27、力的支撑作用。(二)企业自主创新长远意识不强、动力不足国内外大量的资料表明,优秀的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者,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者、指挥者,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广东民营企业家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经营思想急功近利。在经营过程中,长期依赖特定(如引进或模仿)的技术和产品以及特定的技术能力,利用外部资源的欲望及能力很低,根本不重视和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薄弱。民营企业轻型、外向、劳动力密集、低附加值的产业特点,使企业能够依托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土地成本和环境成本,以较低的技术水平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但是,这主要通过生产过程的成
28、本控制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投资研究开发缺乏动力,因为投资研究开发必定增加成本,增加企业风险性。引进设备和技术也只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没有动力去消化吸收新技术。相反,在低端市场的产品和价格下,企业要维持这一优势,必然限制技术改造投资,以免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此外,知识产权的风险已成为企业不重视自主创新的重要因素。比如,因仿冒问题带来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较大,严重阻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和动力。特别是在原始创新和发明专利方面,企业为此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一旦被他人仿冒,损失惨重。(三)缺乏创新型人才,制约企业长期创新活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自主创新最宝
29、贵的资源。目前,企业创新人才不足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中最突出的矛盾,制约着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高水平的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较少,科技人才队伍难以满足实施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和企业广泛开展技术创新的现实需要。广东从事科研开发的科技人员虽然大部分在企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少,人才短缺的状况十分突出。在一般制造类企业中,企业要能够良性发展,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至少应该达到20%,外资企业大都是这样一个比例。而在广东民营企业中,仅有少数大型科技企业超过这一比例,大多数民营企业远远达不到这一水平。(四)核心技术缺乏,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不足大量利用国外技术
30、资源,是广东长期以来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广东主导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企业历经多年发展仍停留在不断引进技术的水平上,在关键核心部件上拥有的专利寥寥无几,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广东是出口大省,但统计显示,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大部分的产品是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在粤企业生产,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CPU、集成电路、通用软件等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没有改善。例如在手机产业中,手机成本60%70%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完全依赖进口,众多手机厂家只为5%的组装利润竞争,50%的芯片
31、利润属国外公司。在技术引进方面,虽然技术引进较多,但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效果较差,特别是没有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不断重复引进,导致对国外技术资源的过分依赖,产业技术能力并没有相应增强。企业科技投入“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从而陷入“落后,引进,消化不了,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四、提升民营经济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民营经济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民营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体系的建设,民营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政府长期的政策扶持机制。主要思路如下:(一)培育扶持民营经济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自主创新财政投入,要求政府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区域发展战略的突出
32、位置,支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广东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规范政府财政投入制度,提高民营经济自主创新投入在财政经费投入总量的比例和逐年增长率;要调整财政投入的方式,各级财政投入要起到激发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和政策,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配置的积极性,扩大对民营经济自主创新经费的投入总量。(二)培育民营经济自主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创新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建立,首先是要消除各地区政府实施长期自主创新战略所带来官员风险,激发政府创新动力,鼓励政府加大创新投入,使政府官员消除由于支持区域自主创新形成的短期投入大、效益低的顾虑。要消除自主创新由于公共品特性而带来的市场失灵和由于技术不确定性带来的企业研发的高风险所导致的自主创新滞后,牵引自主创新需求。此外,要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防范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西安住宅租赁协议范本
- 2024年建筑用石材销售协议条款
- 2024至2030年中国铜蘑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度汽车托运服务协议样本
- 煤炭行业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考核试卷
- 《基于近-中红外光谱及气质联用的不同品系(品种)玉米的筛选》
- 化工工程设计软件批发考核试卷
- 《以重钙粉、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橡胶加工性能研究》
- 医药制造业的品牌管理与形象塑造考核试卷
- 新材料新技术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支持考核试卷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习单
-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说课稿)
- 金融服务礼仪讲义
- 图像质量调试工具使用指南
- 期杜仕明写作保分-h课前crack your grammar puzzles once and for all
- GA 1551.2-2019石油石化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炼油与化工企业
- 三九企业集团商标权资产评估报告书
- 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医院)课件
-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巨型水电站规划方案
-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表
- 城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