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实验一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实验一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实验一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实验一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实验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Wireshark的安装与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Wireshark的基本使用;2、熟悉并掌握GNS3的基本使用3、了解网络协议实体间进行交互以及报文交换的情况。4、了解PC、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安装有Wireshark、IE、GNS3等软件。三、预备知识1、Wireshark要深入理解网络协议,需要观察它们的工作过程并使用它们,即观察两个协议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序列,探究协议操作的细节,使协议实体执行某些动作,观察这些动作及其影响。这种观察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或在因特网这样的真实网络环境中完成。观察正在运行的协议实体间交

2、换报文的基本工具被称为分组嗅探器(packet sniffer),又称分组捕获器。顾名思义,分组嗅探器捕获(嗅探)你的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报文。图1.1显示了一个分组嗅探器的结构。图1.1 分组嗅探器的结构图1.1右边是计算机上正常运行的协议和应用程序(如:Web浏览器和FTP客户端)。分组嗅探器(虚线框中的部分)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是分组捕获器,其功能是捕获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链路层帧的拷贝;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分组分析器,其作用是分析并显示协议报文所有字段的内容(它能识别目前使用的各种网络协议)。Wireshark是一种可以运行在Windows, UNIX, Linux等操作系统上的分组嗅

3、探器,是一个开源免费软件,可以从下载。备注: 64位和32位的区别,主要是针对CPU而已的。其实32位和64位的区别有很多,具体的我就不说太多了。主要有2点1.CPU处理器的处理机制不同 相对而言,64位对计算机处理器在RAM(随机存取储存器)处理信息的效率比32位做了优化,更加高效快速。2. 操作系统可支持的有效内存的容量不同64位版本可以处理的物理内存(RAM)在4 GB以上,高达128GB,而32位版本最多可以处理4 GB的内存。(对于我们普通用户而言这点最重要啦)假如你的电脑配置有4G 或更多的内存,同时CPU又支持64位,那么久建议安装64位系统,不要浪费资源了。如何查看:计算机右键

4、 ,属性 ,64位操作系统或者:运行- cmd -systeminfo加载完成命令之后,输出的信息,如下图找到 如果是X86就是 32位系统,如果是 显示X64 就是64位系统2、GNS3:GNS3是一款具有图形化界面可以运行在多平台(包括Windows, Linux, and MacOS等)的网络虚拟软件。Cisco网络设备管理员或是想要通过CCNA,CCNP,CCIE等Cisco认证考试的相关人士可以通过它来完成相关的实验模拟操作。同时它也可以用于虚拟体验Cisco网际操作系统IOS或者是检验将要在真实的路由器上部署实施的相关配置。简单说来它是dynamips的一个图形前端,相比直接使用d

5、ynamips这样的虚拟软件要更容易上手和更具有可操作性。GNS3整合了如下的软件:Dynamips:一款可以让用户直接运行Cisco系统(IOS)的模拟器Dynagen:是Dynamips的文字显示前端Pemu:PIX防火墙设备模拟器。Winpcap:windows平台下一个免费,公共的网络访问系统。开发winpcap这个项目的在于为win32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底层的能力。设计优秀的网络拓扑结构模拟Cisco路由设备和PIX防火墙仿真简单的Ethernet, ATM和帧中继交换机能够装载和保存为Dynamips的配置格式,也就是说对于使用dynamips内核的虚拟软件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支持一

6、些文件格式(JPEG, PNG, BMP and XPM)的导出四、软件界面介绍运行Wireshark程序时,其图形用户界面如图1.2所示。最初,各窗口中并无数据显示。Wireshark的界面主要有五个组成部分:命令和菜单协议筛选框捕获分组列表选定分组首部明细分组内容左:十六进制右:ASCII码图1.2 Wireshark主界面l 命令菜单(command menus):命令菜单位于窗口的最顶部,是标准的下拉式菜单。l 协议筛选框(display filter specification):在该处填写某种协议的名称,Wireshark据此对分组列表窗口中的分组进行过滤,只显示你需要的分组。l

7、捕获分组列表(listing of captured packets):按行显示已被捕获的分组内容,其中包括:分组序号、捕获时间、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协议类型、协议信息说明。单击某一列的列名,可以使分组列表按指定列排序。其中,协议类型是发送或接收分组的最高层协议的类型。l 分组首部明细(details of selected packet header):显示捕获分组列表窗口中被选中分组的首部详细信息。包括该分组的各个层次的首部信息,需要查看哪层信息,双击对应层次或单击该层最前面的“”即可。l 分组内容窗口(packet content):分别以十六进制(左)和ASCII码(右)两种格式显示被捕

8、获帧的完整内容。GNS3界面介绍四、 实验步骤1、Wireshark1. 启动Web浏览器(如IE);2. 启动Wireshark;3. 开始分组捕获:单击工具栏的按钮,出现如图1.3所示对话框,options按钮可以进行系统参数设置,在绝大部分实验中,使用系统的默认设置即可。当计算机具有多个网卡时,选择其中发送或接收分组的网络接口(本例中,第一块网卡为虚拟网卡,第二块为以太网卡)。单击“Start”开始进行分组捕获;图1.3 Wireshark配置界面4. 在运行分组捕获的同时,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某个网页的URL,如:5. 当完整的页面下载完成后,单击捕获对话框中的“stop”按钮,停止分

9、组捕获。此时, Wireshark主窗口显示已捕获的你本次通信的所有协议报文;6. 在协议筛选框中输入“http”,单击“apply”按钮,分组列表窗口将只显示HTTP协议报文。7. 选择分组列表窗口中的第一条http报文,它是你的计算机发向服务器()的HTTP GET报文。当你选择该报文后,以太网帧、IP数据报、TCP报文段、以及HTTP报文首部信息都将显示在分组首部子窗口中,其结果如图1.4。2、GNS3:1.首先对 GNS3做些设置。第一步:点击 EditPreferences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右侧选择 Dynampis进行测试,测试成功方可使用。第二步:在 working direct

10、ory 中随便安排一个目录,这个目录将用来存放运行模拟器的时候产生的一些文件。设置完毕后点击 OK。 (略)第三步:点击 EditIos image and hypervisors。在 image file 中导入你的cisco IOS。IOS命名规则:eg:c3640-ik9o3s-mz.124-10.bin,那么 platform就是 3600,Chassis 就是 3640。然后点击 Save 按钮就可以了。(纯英文目录)第四步:画图。直接拖曳相关原件到界面就可以,然后按照拓扑点击添加接口的按钮。第五步:运行设备,计算IDLE值。打开任务管理器,也就是 ctrl+alt+del。然后观察

11、任务管理器的 cpu 使用率应该非常大,这是因为模拟器模拟的是路由器的结构,因此他不知道路由器的 cpu 什么时候会空闲,所以一直是满载,这个时候我们进行如下处理:右击,选择IDLE值计算(该 value 可以让 cpu 空闲,其目的就是降低 cpu使用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就是可能的 idlepc value,我们只要选 内数值最大的那个(系统推荐的打*的数字最有可能合理的 idlepc alue,但是不够理想)。这个时候观察你的 CPU使用率,如果没有下降,那么输入 idlepc计算,重新选一个编号,然后观察,如此反复。其他略,详见实验配置。五、 实验报告内容1、Wireshark:在实验

12、基础上,回答以下问题:(1) 列出在分组列表子窗口所显示的所有捕获数据包的协议类型;ARP, HTTP, TCP, NBNS(2) 从发出HTTP GET报文到接收到对应的HTTP OK响应报文共需要多长时间?(分组列表窗口中Time列的值是从Wireshark开始追踪到分组被捕获的总的时间数,以秒为单位) 28.54-28.43=0.11秒(3) 你主机的IP地址是什么?你访问的服务器的IP地址是什么?主机ip地址:5 服务器ip地址:2、GNS3:DEVICE ID IP-ADDRESS INTERFACE NEIGHBOR R1 12.1.1

13、.1 FASTETHERNET 0/0 R2 R2 FASTETHERNET 0/0 R1 实验步骤和相关配置 1.由console口登入路由器2.设置路由器主机名,设置系统时间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 ”表示用户模式,”#”表示特权模式,”config#”表示全局配置模式-3.路由器必敲三命令:关闭域名解析,配置console永不超时,配置console的日志同步Router(config-line)#no exec-t/exec-t 0 0 Router(config-line)#logg

14、ing synchronous Router(config-line)#exit Router(config)#no ip domain lookup 4.配置接口IP 6.1两台路由器的基础配置Router(config)#hostname R1 R1 (config)#no ip domain lookup R1(config)#line console 0 R1(config-line)#no exec-timeout R1(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R1(conifg-line)#exit Router(config)#hostname R2 R

15、2 (config)#no ip domain lookup R2(config)#line console 0R2(config-line)#no exec-timeout R2(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R2(conifg-line)#exit 4.2进入接口,配置IP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1(config-if)#ip address 52 R1(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2(config-if)#ip address 52 R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