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中XX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论文 谈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跨文化交际日益密切。由于中西文化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说话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因此这种差异体现在交际用语上差异也非常大;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交流日益密切,也出现很多文化交融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非常有必要。 :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必不可少,因此交际用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交际用语的差异与融合就慢慢体现出来,至今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点。为了更好加强中西方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本文将对此方面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寒暄用语的
2、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也体现在中 _寒暄用语中。例如:中国人喜欢用“你吃了吗?”这样的方式来打招呼。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对方想知道你是否真的用过餐,而是相当于“你好”的寒暄语。如果按字面直译成英语就完全就和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会使西方人非常不解而觉得尴尬。而由于气候的原因,西方人更喜欢用天气来打招呼。同样,它所表达的也并非字面意义。同样是打招呼但表达的方式不同。 (二)话题选择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谈论家庭状况,例如年龄、婚配、收入等情况。但你若与西方人谈论此类问题,会使西方人感到反感与不便。因为西方人受宗教的影响,比较注重隐私,对别人的家庭状况只表达关心但不
3、会刨根问底。他们更喜欢用Whatisyourfavoritemovieorprogram?Whatisyourhobby?Whatisyourfavoritesports?等此类话题。 (三)赞扬和恭维的差异 欧美文化较为开放,表达方式较为直接,而中国文化较为传统,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中国人就养成了谦虚的说话方式和习惯。所以,在和中国人交谈时,外国人时常感觉到,在他们 _人表达赞扬和恭维的时候,中国人自谦的表现令他们难以理解,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不坦然不自信。例如,当中国人被夸奖长得漂亮时,中国人总是说“没有,没有”或“你更漂亮”这种谦虚的话来作为回答。而当西方人被夸奖长得漂亮时,他们会欣然
4、接受并表达谢意。当中国人被夸奖学习好有学问时,总会说“过奖了”或“不敢当”。西方人认为这种谦虚是是不诚实。而当西方人收到同类夸奖时会乐于接受并为此感到自豪。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过于自满。 (四)餐桌上的用语差异 中华民族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宴请宾客时喜欢准备一大桌菜并会想方设法地劝客人多吃点。主人在餐桌上习惯说:“没准备什么,凑合吃点”或“多多包涵”等客套话。这让西方人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准备了这么大一桌还说没准备什么。而在西方,在请朋友来家中做客时,时常简单准备几道小菜,主人也不会劝客人吃饭。“Helpyourself”是西方餐桌上的常用交际用语,即“不要客气,像在家里一样”的意思。另外,用餐
5、过程中,当主人说再吃点的时候,中国人即使没有吃饱也会说:“不用了,我已经饱了”。而西方人若没吃饱则会说:“我还想再吃点牛排、披萨什么的”。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到别人家做客吃的太多是不礼貌的表现,即便很想再吃点也会碍于面子而不吃。而西方人则认为吃的多则是对主人的尊重。 (一)打招呼用语 例如在中国传统语言中,打招呼和告别用“你好”和“再见”。而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交融,英语中的“Hi”和“Byebye”也成为了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打招呼和告别用语。如今,走在街上,遇到熟人时,我们常常会脱口而出“嗨”。与人告别时不自觉的会说“拜拜”。这种反应甚至不需要大脑的思考而成为一种习惯,像说中国话一样的自然。而在
6、西方,人们最会说的一句汉语就是“谢谢”,像常识一般。当他们遇到中国人时,总会说这句“谢谢”来表示他们的友好。 (二)特殊用语 受美国“水门事件”的影响,中国对于一些热门事件也喜欢用“xx门”来形容。例如“泼墨门”、“诈捐门”。同样,在电视节目中,西方人喜欢称其为“xxshow”。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则喜欢将“show”音译为“秀”而出现了许多的“脱口秀”“真人秀”的节目。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交际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融合。另外,中国文化也影响着西方的词汇。例如,“龙”在英语中是“dragon”。但由于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象征,在文化交流中,“龙”的发音即“long”渐渐被西方所接受并流传,以致很多外国人也称龙为“long”。再例如,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人 _的传统功夫颇为着迷,但却并没有词能准确表达出功夫的意思。所以引入了“kungfu”这个词。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交际用语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若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会产生许多误解与不必要的麻烦。同样,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存在这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因此,了解与研究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用语的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分包协议书合同
- 车队承包合同
- 足浴店员工劳动合同
- 建设工程采购施工合同
- 商品房合同转让协议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物检疫检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2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武汉东湖学院《医患沟通交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2025年山东济南平阴县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齐鲁理工学院《汽车电机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数学1-6年级(含奥数)找规律专项及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同济大学简介》课件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文献的载体课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解析
-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
- 历年中考地理生物变态难题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