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可修改甘肃省武威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漆器源自中国。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发现漆的神奇,并开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应用。中华先民曾在不断试错中发现漆的胶粘、防腐等功能。自禹起,在祭器上用漆作为髹饰,并进行彩绘,漆的功用开始超越了材料属性,进入到审美创造的文化之旅。漆艺术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刻的精神追求。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因材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周期性,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位;而化学材料聚酯漆的广泛使用,似乎替代了人们对天然漆的认知,以致概念混淆到“漆”好像就是指“
2、聚酯漆”,人们对天然大漆的认识甚至需要重新启蒙。可以说,传承漆工艺、重续漆文化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文化命题。传统漆工艺,是现代漆艺术的源头和基础。自2006年,全国各级文化部门通过非遗项目申报、非遗传承人培训等,全方位对大漆传统工艺进行保护与推广,形成了多种传承与传播的方式,如非遗传承人“师带徒”,非遗传承人走进高校开展技艺教学,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学习、进修等,这些都增强了传统手艺人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和对行业、对技艺传承的信心。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持续开展j遗传承人研培的基础上,设立了非遗保护基金,主办了展览等系列活动,与各国、各地不同技法的传承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漆树种植与材料应用、行业发展与工
3、艺振兴、漆艺教学与非遗传承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传统漆工艺生产、创作、交流的学术生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们以各自的文化视角和技法实践对传统漆艺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我们从近年来的展览中可以发现不少成功实践。如湖北举办的“时序-2016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福建举办的“新时代新漆境-2018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等。艺术家们在尝试运用当代艺术的策展路数,为漆艺术的当代发展探索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对漆语言回到材料本身进行实践检验,希望用国际化的视野引导和推进漆艺术的当代化进程。当然,漆艺术在当下的重新唤醒,与水墨画的当代实验或西洋油画的中国化是迥然不同的,它不
4、仅是在传统媒材上寻找当代表达、拓展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力,而且呈现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们从自身的学养出发,对传统艺术风格、美学思想展开的实验性探索。而这正源于这些艺术家们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以博大的胸怀和恢宏的气度,指明中华文化在同世界各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秉持的态度和发展的基本路径。毫无疑问,“漆”不单单是一种工艺材料,它已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一种东方精神的传达。当代跨界艺术家对漆材质美感的认知与髹漆过程中漫长等待而升华出的对“道”的体悟,已经从艺术层面触碰到“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正如唐诗对“佛”与“道
5、”的参悟,他们正日臻“脱胎换骨”的艺术境界。(摘编自邱志军脱胎换骨:漆艺术的当代传承)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漆器源自中国,漆的应用较早。漆的功用经历了利用其材料胶粘、防腐的属性到进行审美创造的过程。B.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漆在人们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位,于是人们广泛使用化学材料聚酯漆。C. 漆工艺的多种传承与传播的方式,能增强传统手艺人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和对行业、对技艺传承的信心。D. 部分艺术家们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漆艺术传统艺术风格、美学思想展开了实验性探索。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介绍了漆器和漆
6、艺术的悠久历史、文化价值,再介绍了传统漆艺术在当代的境况,引出后文的议论。B. 文章举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例子,举例论证了一种良性的传统漆工艺生产、创作、交流的学术生态的可能形式。C. 文章将漆艺术与水墨画、西洋油画进行对比,是为了证明当下漆艺术家们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D. 文章由漆艺术的现状谈到保护推广,再谈到创新探索、中外交流等,体现出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代人对漆的概念模糊不清,对天然大漆的认识没有启蒙,使漆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位。B. 我国近年来的漆艺术展览,是艺术家们在尝试运用当代艺术的策展路数,为漆艺术的当代发展进行
7、的一种有价值的探索。C. 漆艺术在当下的重新唤醒与水墨画的当代实验、西洋油画的中国化不同,因而在与外国文化交流时的态度也截然不同。D. 从艺术层面触碰到“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就会了解漆这种工艺材料,认识到它已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一种东方精神的传达。【答案】1. B 2. C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于是人们广泛使用化学材料聚酯漆”强加因果,根据原文“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因材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周期性,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位;而化学材料聚酯漆
8、的广泛使用,似乎替代了人们对天然漆的认知”可知,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漆的式微,与广泛使用化学漆无先后、因果关系。故选B。【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根据原文“当然,漆艺术在当下的重新唤醒,与水墨画的当代实验或西洋油画的中国化是迥然不同的,它不仅是在传统媒材上寻找当代表达、拓展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力,而且呈现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们从自身的学养出发,对传统艺术风格、美学思
9、想展开的实验性探索”可知,不是将这三种艺术样式对比,不是为了证明当代漆艺术家具有自觉自信,是为了证明漆艺术在当下的重新唤醒与后两者有不同方式。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当代人对漆的概念模糊不清,对天然大漆的认识没有启蒙,使”因果关系不成立,根据原文“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因材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周期性,在人们
10、的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位”可知无因果关系;C项“态度也截然不同”有误。有相同之处,如博大的胸怀和恢宏的气度是都需要的;D项“就会了解漆这种工艺材料”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了解漆这种工艺材料”不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故选B。【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1、。材料一:2017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上海等46个试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要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提高居民分类投放准确性是关键。目前,各地推出不少措施保证垃圾“分得清”。2018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居住区),编制并投放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一些方便市民查询垃圾分类信息的小程序也纷纷上线。不少地方都规定,违反垃圾强制分类规范的各类主体将面临包括罚款在内的多种处罚。上海、合
12、肥等地还将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与个人征信挂钩。厦门、广州多地将相关内容纳入各区党委、政府和街(镇)党工委的工作考核。垃圾分类涉及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生活垃圾混装、混运,既伤害公众的分类积极性,更破坏垃圾分类回收效率。为解决“混装混运”问题,北京要求垃圾运输车辆“亮出身份”,并通过智能技术进行精准管理,居民可通过电话监督举报。垃圾源头分类是大趋势,让错配的废物变成财富,市场潜力巨大。有机构估算,固废全产业链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规模。(摘编自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地,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9年7月2日)材料二: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分类的历史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从
13、1900年的污物清扫法到1954的清扫法,再到1970年的废弃物处理法,2000年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法律经过了多次修订。日本政府认为,解决废弃物回收问题,需要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提出,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规定了减少产生、再利用、再生利用、回收热量、适当处理等的优先顺序,从而实现了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的法制化。日本的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在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的整个链条中,两个关键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14、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从幼儿园阶段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到了小学,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学校会系统性教导学生垃圾分类知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摘编自突破垃圾分类难点有哪些国际经验可借鉴?,新华网2019年7月3日)材料三: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6亿吨,基本属于没有分类的混合垃圾。混合垃圾基本不具有利用价值,如果进行人工分类,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环境欠佳,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发达国家的垃圾前端分类清晰,资源化
15、利用相对容易。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我们研发了应用于垃圾分拣的机器人,它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三维视觉识别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垃圾分选工艺和生产线智能化水平。”中城绿建总经理李玮说,通过借鉴应用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垃圾分拣机器人能同时获取流水线上待分拣物质的二维、三维多模态信息,来模拟人类观察认识事物的行为;对于多种材质组合的垃圾,还能有效计算分割待分拣物质,使分割平均绝对误差小于3%;设计多受力点自动协调手爪,极大地提高了垃圾分选的质量和效率。(摘编自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使环卫更智慧,科技日报2019年5月20日)4. 下列不属于材料三中垃圾分拣机器人的特点的一项是A. 运用了世界领先
16、的三维视觉识别人工智能技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B. 能够模拟人类观察认识事物的行为,有效计算分割多材质组合垃圾。C. 借鉴了应用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可回收垃圾处理量极大D. 适合流水线工作环境,多受力点自动协调手爪,提高了分选的质量和效率。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每年产生数量巨大的生活垃圾,这些不分类的混合垃圾,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但经过分拣机器人分拣后的垃圾则可以回收利用。B. 垃圾分类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基本环节,其中居民准确地分类投放是关键,其他环节也很重要,否则会影响最终的回收效率。C. 为了让居民“分得清”生活垃圾,试点城市推出了不
17、少便民措施,出台了违规处罚办法,还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基层党政部门的考核。D. 我国采取试点城市强制分类基本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步骤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6.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垃圾分类应采取的策略。【答案】4. C 5. A 6. 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强和完善垃圾分类的法制化建设,循序渐进,从小培养孩子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避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让更多的企业在垃圾分类与回收再利用中得到发展,同时也要发
18、挥现代科技在垃圾分类宣传与垃圾处置中的作用。【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不属于材料三中垃圾分拣机器人的特点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属于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三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可回收垃圾处理量极大”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材料三表述中只是说“极大地提高了垃圾分选的质量和效率”,但并不能看出“可回收垃圾处理量极大”这一信息。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
19、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A项,“这些不分类的混合垃圾,没有任何利用价值”错误,材料三中说“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6亿吨,基本属于没有分类的混合垃圾。混合垃圾基本不具有利用价值”,选项A中丢掉了限制语“基本”,造成说法绝对化。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垃圾分类应采取的策略”,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如材料一中,“垃圾源头分类是大
20、趋势,让错配的废物变成财富,市场潜力巨大。有机构估算,固废全产业链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规模。”因此,想办法让更多的企业在垃圾分类与回收再利用中得到实惠、得到发展是推进我国垃圾分类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一些方便市民查询垃圾分类信息的小程序也纷纷上线”,说明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帮助宣传垃圾分类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再如材料二中,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借鉴日本与德国的成功经验,比如借助法制的力量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垃圾分类,比如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从小培养国民的垃圾分类的意识,比如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等;再如材料三中,从垃圾分拣机器人的相关内容来看,借助现代化
21、高科技的手段来参与垃圾处理的过程也是我国垃圾分类应采取的策略之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目送龙应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
22、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揶。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
23、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
24、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
25、,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肴,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有删改)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构思精巧,看似散漫,实则严谨绵密。前半部分叙写了“我”对儿子
26、成长的关注,后半部分叙写了父亲的“渐行渐远”,直至生命的终结。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叙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B. 文章全部采取了写实的手法,记述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几段情景,作者于其中做了深刻的思索,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别有境界。C. “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被雨湿了的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不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使描写与抒情自然地融合到一起。D. 龙应台这篇目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
27、起点和终点的深刻思索与关怀。8. 作者围绕“目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9. 文中出现两次“不必追”,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7. B 8. 目送儿子上幼稚园。儿子十六岁,去美国做交换生,目送儿子登机。儿子上大学,目送儿子坐公交车去上学。父亲送自己到大学报到,目送父亲回去。父亲生病,在医院,目送父亲的轮椅被推进自动玻璃门。父亲去世,目送父亲的棺木被推进炉门。 9. 第一次:内容上,是感慨儿子与自己感情的疏离,“不必追”是一种果断的抉择,也是基于理性的一种放手: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是对前文的小结,又有引起下文的作用。第二次:内容上,是感慨与渐渐老去的父亲之间的离情,“不
28、必追”是基于理性的一种告别,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收藏;结构上,收束全文,深化主题,引人深思。【解析】【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全部采取了写实的手法”错误,文章中还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手法,如“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故选
29、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从题干的提问来看,本题问的是“作者围绕目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然后要到文中找到与“目送”相关的情节,抓住人物、事件进行概括。如第一到四段,这个片段是“我”目送儿子华安上幼稚园,“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如第五到七段,这个片段是“我”目送儿子到美国去,“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揶”;如第八段“我”目送儿子坐公交车上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
30、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如第十一、十二段是写“父亲”送“我”到大学报到,“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第十三段写“我”目送父亲的轮椅,“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如第十五段写“我”目送父亲的棺木推进炉门,“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考生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文中出现两次不必追,在内容和
31、结构上各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然后到文中找到这两处“不必追”,再分别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作用。第一次出现在第九段,而第九段之前都是写“我”目送儿子,伴随着儿子的成长,儿子离“我”越来越远,“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此时是以母亲的心态目送孩子的成长,这里的“不必追”是放手,让儿子去闯自己的世界,内容上,既感慨与儿子情感的疏离,也表明果断放手的态度,结构上来看,下文写“我”目送“父亲”,此处的“不必追”起到过渡作用,既
32、是对上文目送儿子的总结,也引出下文目送父亲离去。第二次的“不必追”出自文章最后,“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肴,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里是以子女的心态目送父亲的渐渐老去,这里的“不必追”是与父亲的告别,与上文形成呼应,同时深化主旨。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历知益都、余姚二县。擢御史,巡按宣、大。三十三年,出按浙江。时歙人汪直据五岛煽诸倭入寇,而徐海、陈东、麻叶等巢柘林、乍浦、川沙洼,日
33、扰郡邑。时柘林诸倭移屯陶宅,势稍杀。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宗宪乃与文华定招抚计。文华还朝,盛毁总督杨宜,而荐宗宪,遂以为兵部右侍郎代宜。初,宗宪令客蒋洲、陈可愿谕日本国王,遇汪直养子滶于五岛,邀使见直。宗宪与直同乡里,欲招致之,释直母妻于金华狱,资给甚厚。洲等谕宗宪指。直心动,又知母妻无恙,大喜曰:“俞大猷绝我归路,故至此。若贷罪许市,吾亦欲归耳。但日本国王已死,各岛不相摄,须次第谕之。”因留洲而遣滶等护可愿归。宗宪厚遇滶,令立功。滶大喜,以徐海入犯来告。亡何,海果
34、引大隅、萨摩二岛倭分掠瓜洲、上海、慈溪,自引万余人攻乍浦,陈东、麻叶与俱。宗宪壁塘栖,与巡抚阮鹗相掎角。会海趋皂林,鹗遣游击宗礼击海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三十六年正月,阮鹗改抚福建,即命宗宪兼浙江巡抚事。至明年春,新倭复大至,严旨责宗宪。宗宪惧得罪,上疏陈战功,谓贼可指日灭。所司论其欺诞。帝怒,尽夺诸将大猷等职,切让宗宪,令克期平贼。时赵文华已得罪死,宗宪失内援,见寇患未已,思自媚于上,会得白鹿于舟山,献之。帝大悦,行告庙礼,厚赉银币。(选自明史,有删改)注:汪直,南直隶(今安徽歙县)人,本名锃,号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贸易商人,海盗。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35、 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B. 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C. 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D. 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擢是提拔的意思。古代官职的变动有些特殊称谓,如,升官常用“升、擢、拔”等,贬官常用“贬、谪、左迁”等。B. 嘉靖是明世
36、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除帝王年号纪年外还有一种常用的纪年方式为干支纪年。C. 庙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因天子供奉七庙,所以有时用“七庙”代指国家。D. 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臣子向皇帝发表意见常用的文体有表,如陈情表。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宗宪进士出身,做过知县、御史等职,后在与倭寇的激战中闻名,因赵文华的举荐而升职。B. 胡宗宪在倭寇大举进攻上海、慈溪时,与阮鹗互为掎角,并在崇德三里桥与徐海激战,三战三捷。C. 胡宗宪在处理倭寇时,剿抚并用。他为了招抚汪直,从监狱
37、释放了汪直的母亲、妻子,并友好地对待其养子。D. 胡宗宪在朝中失去内援和倭寇祸患不止的形势下,为了讨好皇帝,迸献白鹿,受到了皇帝的赏赐。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2)帝怒,尽夺诸将大猷等职,切让宗宪,令克期平贼。【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恰逢苏州、松江巡抚曹邦辅在浒墅歼灭倭寇,赵文华想窃取功劳,没有成功,非常(不满)生气,于是进攻、剿灭陶宅的残敌。(2)皇帝愤怒,全部撤销俞大猷等将领的职务,严厉责备胡宗宪,让他限期平定倭寇。【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断
38、句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前提是粗通大意,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把握句子特征,结合上下文的理解断句;其次,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如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最后还应注意选项特征以及文体的语言风格。断句完毕,再回读一遍审查。本句断句先注意几个名词,如“宗宪”“倭”“锐卒”“砖桥”“浙东诸州县”,围绕这几个名词,再找相应的动宾短语,适时断句。“将锐卒四千/营砖桥”正确,排除AB项;“倭殊死战”停顿正确,根据语意,“杀文武吏甚众”的应该是“倭”,而非“诸州县”,“而倭犯浙东诸州县”停顿正确,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
39、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查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官职和科举、姓名和称谓、宗法和礼俗等,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课下注释的相关内容。D项,“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表述正确,但是陈情表应该是李密向皇帝陈述自己的实情的文章,而不是“向皇帝发表意见”,选项以陈情表为例,说“表”的特征,表述不正确。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
40、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选文细节的理解,一定要把选项与原文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看其中存在哪些异义与分歧。B项,张冠李戴。从原文看,“在崇德三里桥与徐海激战,三战三捷”的不是胡宗宪,而是宗礼。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理解;(1)会:恰逢,正赶上。攘功:窃取功劳。恨:生气。遂:于是。(2)尽夺:全部撤销。切:严厉地。让:责备。克期:限期。【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
41、,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胡宗宪,字汝真,绩溪人。嘉靖十七年考中进士。历任益都、余姚知县。被提拔为御史,巡查宣化、大同。嘉靖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查御史,当时歙县人汪直占据五岛,煽动倭寇入侵,而徐海、陈东、麻叶等人巢居柘林、乍浦、川沙洼等地。每天在骚扰郡县。当时柘林中众多倭寇转移屯据陶宅,势力逐渐衰弱。恰逢苏州、松江巡抚曹邦辅在浒墅歼灭倭寇,赵文华想窃取功劳,没有成功,非
42、常生气,于是进攻,剿灭陶宅的残敌。胡宗宪和他一同进攻,带领精锐士兵四千人驻扎在砖桥,约定曹邦辅一起夹击,倭寇殊死抵抗,胡宗宪的士兵死了一千多,同时倭寇侵犯浙江东部诸多州县,杀死很多文武官吏。胡宗宪于是和赵文华制定安抚计策。赵文华回朝,极力诋毁总督杨宜,并且推荐胡宗宪,胡宗宪于是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替代杨宜。当初,胡宗宪让幕僚蒋洲、陈可愿告诉日本国王,在五岛遇见汪直的养子汪滶。汪滶邀请使者去见汪直。胡宗宪和汪直是同乡,想收罗他。从金华监狱里释放了汪直的母亲和妻子,资助很丰厚。蒋洲等人向汪直宣告了胡宗宪的想法,汪直内心动摇,又知道母亲和妻子安然无恙,非常高兴地说:“俞大猷断了我的归路,所以才到这地步
43、。如果免除罪过准许海上贸易,我也想归顺,只是日本国王已死,各岛不能相互统摄,必须一个一个地宣告。”于是留下蒋洲而派汪滶等人护送陈可愿回去。吴宗宪优待汪滶,让他立功。汪滶非常高兴,把徐海入侵的消息告诉了胡宗宪。不久,徐海果真带领大隅、萨摩二岛的倭寇分头抢掠瓜州、上海、慈溪,自己带领一万多人进攻乍浦,陈东、麻叶同他一起进攻,胡宗宪坚守塘栖,和巡抚阮鹗形成夹击之势。正碰到徐海急奔皂林,阮鹗派游击将军宗礼在崇德三里桥攻击徐海,三战三胜。嘉靖三十六年正月,阮鹗改任福州巡抚,就任命胡宗宪兼任浙江巡抚。到第二年春天,新来的倭寇大量增加,皇帝严厉责备胡宗宪。胡宗宪惧怕皇帝治罪,上奏陈述战功,说敌寇能够在短时间
44、歼灭。主管官吏判他欺骗罪,皇帝愤怒,全部撤销俞大猷等将领的职务,严厉责备胡宗宪,让他限期平定倭寇。当时赵文华已经犯罪死去,胡宗宪在朝中没有了内援,看见倭寇的祸患不停,想讨好皇上,恰逢从舟山得到白鹿,献给皇上。皇上很高兴,施行告庙礼,馈赠给他许多银币。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明张楷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B. 张诗善写
45、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15. 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而供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张诗的“雨”描绘春夜和风细雨、杏花悄然绽放的美丽景象,既渲染酒阑人散时闲适惬意的氛围,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映衬和呼应,饶有余韵。(意思对即可)【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
46、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错误,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
47、。故选C。【15题详解】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答题时,先要解词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本题,“座上相看泪如雨”,意思是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雨”运用比喻手法,席间胡笳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门外萧萧杏花雨”,意思是门外杏花飘落一地。酒喝完才感觉到春夜雨中的一丝丝凉意,风吹杏花,纷纷落下。酒宴结束,宾客尽欢,
48、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呼应。分点整理答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名句名篇默写16.(1)蜀道难中,诗仙先以大胆的夸张描绘蜀道山势的高峻“_ ,_。”然后描
49、写水流湍急: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韩愈在师说中,批判一些人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句子是“_ ,_”。(3)登高中,杜甫用“_ ,_”两句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长江秋日图。【答案】 (1). 连峰去天不盈尺 (2). 枯松倒挂倚绝壁 (3). 小学而大遗 (4). 吾未见其明也 (5). 无边落木萧萧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盈”“倚
50、”“遗”“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薛荔”是古诗史中_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薛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晚康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薛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薛荔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薛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_,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薛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籐条_,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
51、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椰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_。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闻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往B. 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C. 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D. 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B. 古代文人仕途多闲惑或怀才不
52、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C. 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倍薛荔抒情,以解心愁。D.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价当的一项是A. 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B. 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C. 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窀去仿佛一片彩霞D. 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答案】17. A 18. C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53、。第一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第二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第三处,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根据语境,是说薜荔显出一片生机,向上攀爬,用“扶摇直上”更恰当。第四处,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
54、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注意上下文的承接和内部逻辑关系,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文中画线句子“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三者不能并提。D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C项的修改最恰当。故选
55、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语句补写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仔细阅读文中括号上下文内容与四个选项,根据括号所在的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说“天气晴朗”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故选C。【点睛】解答成语辨析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20.下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庆祝中华
56、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请指出活动标识的设计核心元素,并分析活动标识设计的视觉效果及其意蕴。【答案】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活动标识中,“70”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
57、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徽标解题方法: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外形、特征;解说画面依一定的顺序:空间、逻辑; 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联想(行业特点)象征义、寓意;语言表述准确规范得体:准确、简明、平实、清晰(说明性语言)。 规范答题:构图元素 ( 外形 ) 象征义 ( 寓意)。题干中要求指出活动标识的设计核心元素,并分析活动标识设计的视觉效果及其意蕴。本题构图要素包括数字符号“70”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周年,“19492019”表示建国时间和今年的时间, “”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整个图案呈鲜红色,既与国旗的颜色一致,也增加了喜庆色彩。寓意结合各个要素的含义综合思考。意思对即可。【点睛】图文转换题技法点拨1.仔细读图,准确捕捉信息。对试题中的图表要认真观察,先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其主题。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对于表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标准食品物料采购协议书样本版
- 2024年林地环境规划与设计合同
- 2024年度PVC地胶材料进口代理与施工安装一体化合同2篇
- 2024年度鱼塘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合同2篇
- 2024年度重庆南岸区出租车经营权承包合同纠纷处理条款3篇
- 2024版个人跨境电商资金借款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定制款文件柜设计、生产及销售合同3篇
- 2024年商业地产物业代收租金管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规划方案
- 2024年某科技公司与某大学关于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合同
- 医德医风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东省高三一模英语试题答案讲评词汇积累课件
- 垃圾箱施工方案
- DB21-T 2961-2018双条杉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 公众场所人流密度分析报告
- 学校宿管员培训课件
- 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课件-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1)2
- 经济法课件:企业破产法
- 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经典文学与价值观的传承
- GB/T 43565-2023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篮球场地
-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实操试卷(一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