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深圳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深圳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深圳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深圳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 /深圳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圳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泓域咨询机构报告说明向个性化定制业务转型对服装企业要求较高。向个性化定制业务转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前期资金改造原有生产线、重构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还需要企业能够在产品设计、物流配送、售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中熟练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先进技术,这种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企业智能生产线、柔性化供应链等方面的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在人、财、技术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7997.1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176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

2、的87.02%;建设期利息492.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3%;流动资金5738.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96%。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26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04067.88万元,净利润13282.2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8.60%,财务净现值2121.5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58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3、,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释放开放互动、绿色低碳的巨大潜能,汇聚协调均衡、共建共享的强大力量,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率先突破,在应对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服务发展大局中主动担当,继续种好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打造创新发展的高地、成为包容发展的示范城市。作为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报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依此就是否应该投资开发该项目以及如何投资,或就此

4、终止投资还是继续投资开发等给出结论性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第五章 选址方案第六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第八章 技术方案分析第九章 环境保护方案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分析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计划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方案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第

5、十八章 项目总结分析第十九章 附表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深圳服装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二、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

6、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编制依据1、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和长远规划;2、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建设单位规划方案;3、可靠的自然,地理,气候,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4、其他必要资料。四、编制范围及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五、项目建设背景由于国内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以及部分

7、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归,我国服装制造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订单外流趋势逐步显现。与此同时,诸多在研发设计、销售渠道和品牌运营等方面经验更为丰富的国际品牌,加速开拓中国市场,除一线城市之外,还向二、三线城市下沉,与国内服装品牌展开激烈竞争。国内服装企业在早期高速增长阶段采取的以外延式渠道扩张为重心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开始显露弊端,增长放缓、盈利降低、库存积压现象加剧,迫使服装企业应势而变,寻求转型和升级的机会。目前,传统服装产业面临着如何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难题,原先靠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生产和市场环境。从生产者角度而言,直接面对消费者实

8、行以销定产,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大幅减少企业的库存风险和资金占用;从消费者角度而言,直接对接生产者并参与产品的设计,能够将个人诉求精确、快速地传达到厂家,降低中间环节带来的价格加成,使消费者终物有所值,产品性价比增强,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这种企业与消费者共赢的经营模式有助于全行业降低库存,减少低价策略引发的无序竞争,是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释放开放互动、绿色低碳的巨大潜能,汇聚协调均衡、共建共享的强大力量,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率先突破,在应对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服务

9、发展大局中主动担当,继续种好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打造创新发展的高地、成为包容发展的示范城市。六、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103.79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服装2530000套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7997.1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17

10、6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02%;建设期利息492.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3%;流动资金5738.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96%。(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7997.1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7897.14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0100.00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26600.00万元(含税)。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04067.88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3282.20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8.60%。5、全部投资回收期(P

11、t):4.58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0712.87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69193.26约103.79亩1.1总建筑面积82339.98容积率1.191.2基底面积44975.62建筑系数6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7.631.4基底面积44975.622总投资万元47997.

12、142.1建设投资万元41765.932.1.1工程费用万元36532.97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4461.382.1.3预备费万元771.582.2建设期利息万元492.452.3流动资金5738.763资金筹措万元47997.143.1自筹资金万元27897.143.2银行贷款万元20100.004营业收入万元126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04067.886利润总额万元17709.607净利润万元13282.208所得税万元4427.409增值税万元4111.4810税金及附加万元4822.5211纳税总额万元13361.4012工业增加值万元31848.8713

13、盈亏平衡点万元20712.87产值14回收期年4.58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8.6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121.55所得税后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行业背景分析1、有利因素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始终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服装个性化定制子行业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符合国家提出的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等政策方向,符合服装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趋势,受到国家及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国内中产及富裕阶层的快速崛起,加快服装消费升级居民

14、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基础,宏观经济的发展带动居民收入的增长,过去多年我国居民收入保持增长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增长7.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比上年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此外,根据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数据,到2020年,我国上层中产

15、及富裕阶层(家庭可支配月收入在人民币12,500元以上)的消费将以1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为中国消费贡献1.5万亿美元的增量,占城镇家庭消费增量的81%,国内中产及富裕阶层的快速崛起对服装定制行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服装定制理念普及程度日益提升随着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服装行业逐渐由传统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在满足服装质量和款式的基础要求之上,消费者对产品是否能够满足更深层次的自我表达需求、是否能匹配个人性格、彰显个人品味表现出了更多的兴趣。消费者对个性化服饰日渐强烈的诉求促使服装定制理念普及程度提高,进而开启了服装个性化定制的市场帷幕。西服、大衣等正装产品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中国不断融入

16、全球政治经济,全球商贸往来活动增多,西方服饰文化也正在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不仅仅在各类重要场合人们需要穿着商务正装,在一般工作场景中或在一些聚会、婚庆仪式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以西装、衬衫、大衣等服饰出席,对于这一类服装产品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在未来预计将持续增长。2、不利因素行业标准不完善,规范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服装个性化定制行业尚处于发展早期,目前该细分行业的行业规范或行业标准尚不完善,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服装制造成本上升我国政府近年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工资分配、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如建立健全低工资制度、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建立健全社

17、保体系等,工资水平的调整和社保体系的建立导致用工成本上涨。此外,服装产品原材料价格在近年间也呈上涨趋势,人民币的贬值进一步增加了进口面料的成本。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同时增长导致服装制造成本不断上升。二、产业发展分析1、中国服装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加强服装基础科学研究,推进三维人体测量、服装3D可视化及模拟技术的精准性和实用化,加快服装基础数据库及有关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生产过程智能化为重点领域,全面加速服装行业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和综合应用,推动服装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广应用包括吊挂及其它单件衣片自动输送系统等在内的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高速化缝制设备,通过生产

18、工艺流程再造,加快生产流程单元自动化。加快柔性供应链管理系统和以RFID为核心的智能仓储物流配送系统建设,推进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提高经营决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广大规模定制技术及其制造模式,推动服装制造向服务化转型,全面提升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和综合应用水平。2、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十三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重点实施”部分中提到:重点研发服装、色纺纱、织物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开展个性化服装设计、服装人体信息库的建立和应用、服装样板定制技术研究,满足纺织品个性化消费需求。研究纺织智能化生产及管理技术,重点建立智能化纺纱、长丝、印染、针织、非织造布、服装和家纺生产线推广应用大规模定制

19、、电脑控制自动吊挂系统等服装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在服装企业的应用比例。“十三五纺织工业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中列示的相关技术包括:“多维度下个性化服装智能设计机理”技术力争在2020年实现建立个性化服装智能设计在线平台的目标,在2025年实现基于多通道协同的智能服装设计平台的目标。“基于三维、二维一体化的服装样板定制”技术力争在2020年实现构建三维服装模板库、实现基于服装三维CAD技术的标准号型系列样板和个性化样板的自动生成技术的目标,在2025年实现二维-三维服装CAD的一体化设计平台的目标。“服装人体信息库的建立和应用”技术力争在2025年解决小批量生产中对个性化产品生产技术控

20、制上的问题。3、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积极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

21、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4、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汽车、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家居、数字视听产品等领域,利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设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实现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提高企业快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与形势的重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担

22、当精神,在抢抓机遇中增强主动,在应对挑战中保持定力,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再创经济特区发展新优势。(一)国际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加快重构,贸易保护主义强化。国际分工格局深度调整,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我国制造业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经济正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深圳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前瞻思维,准确把

23、握世界经济格局新趋势,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在新的国际经济坐标系中谋划更高质量发展,建设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引擎。(二)国内环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国内经济步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开放共赢、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24、正在形成。深圳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率先开辟新常态下质量型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实现特区更大发展。(三)机遇与挑战深圳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率先进入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稳定增长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新、质量高、韧劲足、潜力大,有能力、有条件率先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实现特区新发展。深圳作为全国先行发展的地区,要向更高发展阶段跨越提升,就必须正视超常规发展和超大型城市建设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增速放缓常态化下,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剧,推进结构优化和保持较高经济效益难度增大;城市承载能力严重受限,优质公共资源供给不足,人口压力增大与高端人才

25、短缺并存;快速城市化遗留问题凸显,环境污染、公共安全和城市治理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突破思想观念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难度加大。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一、行业基本情况1、服装行业基本情况(1)服装市场规模庞大服装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消费产业之一,体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民服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服装行业快速成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服装协会的数据,截止2017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共计15,715家,累计完成服装产量

26、287.81亿件,企业销售利润率和毛利率约为5.77%和14.32%。在经历了行业快速发展之后,我国社会消费品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在2011年放缓,由37.12%降低到2017年的1.36%。然而,尽管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国内服装行业市场规模依然庞大,2006年至2017年间,全国服装类零售额从1,640亿元增长至10,356.4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8.24%。(2)国内服装行业预期继续增长近年来,我国居民用于衣着类消费的支出保持稳定增长,但城镇与农村居民在人均衣着支出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2013-2017年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类支出水平由的1,554元增长到1

27、,758元,复合增长率3.13%;农村居民人均衣着类支出水平由454元增长到612元,复合增长率7.75%。随着扩大内需与城镇化建设政策的稳步推进,以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增加,我国总体居民消费规模预期将继续保持长期、稳步增长,城镇及农村双方面都将为服装行业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IBISWorld预计,2017-2022年间我国服装制造行业收入年增长率约为4.4%,收入总额将达到3,923亿美元,国内服装行业发展前景广阔。(3)国内服装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我国服装产业的初期发展得益于国际服装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劳动力成本等因素,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服装加工业向发展中国家沉降转移,我国服装制造行业紧抓

28、机遇得以快速成长,企业数量急速增加。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服装企业已遍布全国,并形成了区域化集群式分布格局,服装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奠定了全球服装产业生产大国的地位。伴随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知识水平的提升,我国企业从初的低附加值代工环节,逐渐进入附加值更高的研发和设计环节,并涌现了一批发展自有品牌的服装制造企业。2000年以后,我国服装企业逐渐走向品牌化运营,设计师品牌、零售商品牌和特许品牌层出不穷,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然而,由于国内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归,我国服装制造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订单外流趋势逐步显现。与此同时,

29、诸多在研发设计、销售渠道和品牌运营等方面经验更为丰富的国际品牌,加速开拓中国市场,除一线城市之外,还向二、三线城市下沉,与国内服装品牌展开激烈竞争。国内服装企业在早期高速增长阶段采取的以外延式渠道扩张为重心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开始显露弊端,增长放缓、盈利降低、库存积压现象加剧,迫使服装企业应势而变,寻求转型和升级的机会。2、消费升级背景下服装定制市场兴起(1)定制观念深入生活随着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基本生活需求已得到极大满足,需求层次逐级攀升,对产品的要求从初满足简单的物质需要逐渐提升为满足物质和情感的双重需求,愿意为商品支付基本使用价值之外的其他附加价值,消费理念从生存型消费

30、转向服务式、体验式消费转变。在这样的消费升级背景之下,从众模仿型消费行为逐渐减少,个性化、差异化在产品整体价值中占据了更高比重,能够快速、准确地设计和制造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数据挖掘和分析、CAD等新兴技术,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深入融合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定制的服装、箱包、首饰、汽车、烟酒、电子产品,到私厨的定制菜单、特调饮品,再到定制旅游、定制家具、装潢,甚至定制住宅的户型,大批注重生活方式和产品特色的消费者已经接受并偏好个性化定制这一概念。(2)政策鼓励定制式消费在政策方面,我国

31、政府近年间多次发文鼓励消费升级,鼓励创新供给,释放消费潜力。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将“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列入重点工作,要求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消费品品质,“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提高了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切实实践。在未来,重整

32、消费层次,重塑消费环境,重建消费逻辑,使消费者的意愿和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和尊重,为消费者提供愉悦的个性化定制体验,是消费升级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3)服装定制受众增加就服装产品而言,定制服装这一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急剧增加,上层中产及富裕群体逐步成为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他们往往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希望消费和自身身份相匹配的产品,因而在服装方面的品质及服务要求较普通人更高,也更倾向于彰显个人品位,对非同质化的服装产品兴趣浓厚。同时,90、00后消费群体不断成长,一切式的产品也已经无法打动这些新兴消费者,能否展示个性成为购

33、买服装产品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消费群体的变化使服装的意义逐渐超越实体商品,成为表达时尚、生活品味、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在2020年泛90后群体(1986-1995年间出生)的消费规模预计占城镇消费总规模的比率约为35%左右,消费贡献潜力十分可观。另外,肥胖人群的增加、消费者对性价比、个性化以及合身的要求不断提高等因素,都有助于服装个性化定制市场快速发展,使定制服装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装定制化供给体系正在逐渐形成。3、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装行业概况(1)大规模个性化服装定制市场现状国内定制服装品牌多是指以高级定制为主营业务的工作室或设计师品牌(如Gra

34、ceChen等),服务方面强调高端、唯一,目标客户群体范围较小,不属于大规模个性化服装定制范畴。近年来,随着品牌发展的需要与消费者需求的日渐多元化,一些成衣品牌顺应市场需求将业务延伸到定制服装产品,推出了定制系列或定制子品牌(如报喜鸟、雅戈尔等);而以团装生产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虽然业务类型属于服装定制,但其主要针对团体客户提供小批量、复杂程度较低的定制服务(如校服定制业务),与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大规模个性化服装定制业务存在着差异。总体而言,受消费水平和发展时间较短的影响,尽管服装定制理念的接受度逐渐提升,但在大众服装定制领域,尚未出现全国性的品牌,国内市场尚不十分成熟。(2)大规模个性化服装定制

35、实施要求大规模进行个性化服装定制需要依赖智能生产线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就硬件方面而言,为了进行个性化定制生产,企业的生产线须进行自动化改造;就软件方面而言,为获取客户的定制需求,企业要实现数据驱动,搭建消费者与工厂的互动平台。在传统制造业中,信息的采集、传递成本高,工厂的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以及产品的消费者之间相互隔离,生产效率低。而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消费者下达的个性化需求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工厂的数据库,经大数据分析后,原始信息被拆分成具体指令并传送到各个生产节点,各个节点的工人或自动设备根据指令进行操作,从而实现个性化需求信息到定制产品的传递。向个性化定制业务转型对服装企业要

36、求较高。向个性化定制业务转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前期资金改造原有生产线、重构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还需要企业能够在产品设计、物流配送、售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中熟练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先进技术,这种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企业智能生产线、柔性化供应链等方面的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在人、财、技术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线上线下资源有机结合是个性化服装定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服装作为商品的特殊性体现在,消费者希望可以亲身触摸材料,观看款式和颜色,并且亲身试穿以感受服装的整体效果。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向数字化发展,网络技术如何深入,服装的实体店面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在个性化服装

37、定制领域中,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让消费者既可以在网上定制服装,也可以在网下的实际店铺定制。第一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在线了解商品,从数据库中选择喜欢的面料、款式等,自由搭配,随后在线直接提交订单,或去线下体验后再提交订单。第二种情况下,消费者在线下渠道接触到商品,挑选好喜欢的款式、颜色等,随后通过线上平台下单,进而完成服装的定制。(3)大规模个性化服装定制行业前景目前,传统服装产业面临着如何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难题,原先靠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生产和市场环境。从生产者角度而言,直接面对消费者实行以销定产,是减少无效供给、扩

38、大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大幅减少企业的库存风险和资金占用;从消费者角度而言,直接对接生产者并参与产品的设计,能够将个人诉求精确、快速地传达到厂家,降低中间环节带来的价格加成,使消费者终物有所值,产品性价比增强,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这种企业与消费者共赢的经营模式有助于全行业降低库存,减少低价策略引发的无序竞争,是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在。4、服装个性化定制行业进入壁垒服装个性化定制行业是服装行业中较为新兴的子行业,暂未有统一的行业规范或行业标准。虽然服装定制市场本身存在并运行的时间较久,但产品通常为批量或者单件的简单定制。就现有能够收集到的公开信息了解,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厂商可以实现大规模“一人一版

39、、一衣一款”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的厂商,产品交货期大约在10-20个工作日之间。进入本行业的壁垒主要包括:(1)大规模生产个性化定制服装的能力传统服装定制企业从量体、制版到剪裁、缝制、熨烫等工序都需要经过手工处理,生产效率低、制作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即便引入工业流水线生产,往往也无法在短期内交付大规模个性化程度高的产品。行业新进入者往往难以突破个性化定制服装规模化生产的制约。(2)数字化、智能化的产业链协同能力依靠数据驱动和网络化运作支撑定制产品从研发设计、交易、支付、制作工艺、生产流程、产品检验到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互动服务体验,需要企业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信息系统以及设

40、计开发体系,并与上游供应商有深厚合作基础。这种强大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产业链协同能力对于行业新进入者是一个重大的挑战。(3)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储备服装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是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结果,需要行业内企业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因此在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管理、及信息系统等关键环节,需要依靠具有复合经验和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但这一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行业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起高度复合型的团队并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4)设计研发能力设计研发能力对企业持续推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且符合流行趋势的产品尤为重要。高素质的产品设计研发团队不仅善于捕

41、捉时尚风潮,还应对服装工艺、面料特性等方面具有深刻理解,懂得如何在定制服装产品中恰到好处地突出客户个性化诉求,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5)完善高效的营销渠道营销渠道对服装定制企业、特别是在境内外同时开展业务的企业而言十分重要。高效且稳定的营销渠道不仅有助于维持企业客户的稳定,增强企业在境内外服装行业的知名度与认可度,有助于企业在服装零售定制市场中深化自有品牌的影响力。此外,营销渠道本身,如直营店面,还承担了为客户量体、提供产品建议、帮助客户下单等服务性工作,因此在服装的个性化定制行业建立起完善的营销渠道较传统服装行业更难,建立的周期也更长,行业新进入者面临的挑战更大。二、市场分

42、析1、行业技术水平服装定制与生产成衣的关键区别在于量体和制版。传统服装定制需要专业量体师获得用户体型数据,然后由版型师进行制版,再由熟练工人完成剪裁、缝制、熨烫等工序。量体和制版这两个关键环节主要依赖于量体师和版型师的经验,生产效率低、制作周期长,且生产成本往往较高。随着大数据算法和智能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部分服装制造企业开始进入服装定制业务。目前,从事服装定制业务的企业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服装定制的生产工艺进行柔性化改造,但改造程度参差不齐,导致产品个性化需求实现的精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多数企业进行的定制是在服装的部分细节之处依据客户喜好进行细微的修改与调整,服装本身的款式、面料、号码已经设定

43、成型,甚至已经在工厂完成初级缝制工序。在这种较为简单的定制方式下,消费者在被提供的各类产品组件(如衣领、衣袖、纽扣、绣线等)中进行有限度的自由组合,同时厂家根据消费者的体形特征作适当的三围和长短调校工作,目前大部分的职业装和定制服装均是此种制作方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全定制服装产品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为购买的产品选择任意面辅料、任意版型、任意款式、任意工艺,产品会完全按照消费者的身形尺寸及个人需求制作,即一人一版,一衣一款。这要求生产企业能够在为客户精确量体的基础上,寻找专属物料、匹配专属版型、专属工艺,并进行单件制作,只有极少数柔性化生产水平较高、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企业才能够大规模地完成复杂个性化服

44、装产品的生产。柔性化生产和信息技术应用包括:数据分析挖掘技术、3D成像、CAD设计、自动制版、智能排产系统等。2、行业经营模式服装定制企业会采用O2O方式开展业务。消费者直接在APP或电脑上进行设计并下单,通过门店或预约上门方式进行量体,产品通过物流或自取的方式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也会采用线下开设门店的方式开展业务。消费者通过去线下门店设计、量体并下单,生产完成后,通过物流或者自取的方式送到消费者手中。3、行业经营特点周期性。服装作为生活必需品和日常消费品,在整体上具有一定消费刚性,周期性较不明显,但对于价格高昂的服装,宏观经济和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波动对其影响较大。地域性和季节性。服装行业表现

45、出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各地消费者的衣着风格和体型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四季气候差异程度对服饰消费需求的影响较大。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城市收入水平较高,消费者购买力较强,并且对品牌、潮流、个性诉求方面要求更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消费者购买力相对较低,服装价格是更为重要的考虑因素。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9193.26(折合约103.79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2339.98。(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服装2530000套,预计年营业收入126600.00万元

46、。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第五章 选址方案一、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二、建设区基本情况深圳

47、,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截至2018年末,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27.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02.66万人,城镇人口1302.66万人,城镇化率100%,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48、、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清朝初年建墟,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三名。2019年12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与形势的重大变化,进一步

49、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抢抓机遇中增强主动,在应对挑战中保持定力,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再创经济特区发展新优势。(一)国际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加快重构,贸易保护主义强化。国际分工格局深度调整,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我国制造业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经济正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深圳必须强化

50、全球视野和前瞻思维,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格局新趋势,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在新的国际经济坐标系中谋划更高质量发展,建设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引擎。(二)国内环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国内经济步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开放共

51、赢、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深圳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率先开辟新常态下质量型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实现特区更大发展。(三)机遇与挑战深圳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率先进入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稳定增长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新、质量高、韧劲足、潜力大,有能力、有条件率先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实现特区新发展。深圳作为全国先行发展的地区,要向更高发展阶段跨越提升,就必须正视超常规发展和超大型城市建设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增速放缓常态化下,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剧,推进结构优化和保持较高经济效益难度增大;城市承载能力严重受限,优质公共资源供给不

52、足,人口压力增大与高端人才短缺并存;快速城市化遗留问题凸显,环境污染、公共安全和城市治理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突破思想观念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难度加大。初步核算,2019年本市生产总值2.69万亿元、增长6.7%,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辖区公共财政收入942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3亿元、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5%左右。全年新登记商事主体50多万家、总量超过320万家,新引进人才28万人,发展更具韧性和活力。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

53、的关键之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40年来,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艰苦创业,破冰开局,勇立潮头,推动深圳从一座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完成40项民生实事,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三、创新驱动发展(一)突出

54、创新驱动汇聚高端发展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突出开放创新、全面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之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基础支撑,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实现从跟随创新向自主创新、引领创新迈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知识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坚持开放创新,促进国内

55、外创新资源与深圳创新创业环境有机融合,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联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优势传统产业为重要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与商业模式、企业、文化、金融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集中涌现,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打造产业新引擎,构建世界级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创新作用,更加注重强化人才

56、激励机制,更加注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全面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并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海纳天下英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营造激励创新环境。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完善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协调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创新。弘扬特区创新文化,完善鼓励创新、支持创造、激励创业的政策措施,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构建更具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二)突出质量引领构建全面发展新优势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

57、把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第一追求,更加注重企业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推进质量、标准、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加快构建大质量大标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发展率先全面步入质量时代。加快实现质量型发展。坚持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质量自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消费与创新相互渗透,以新需求牵引新技术、催生新产业,以新技术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和技术含量,实现产业结构再优化再升级。创建国际一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标准体系,实施更广泛、更先进、更严格的质量和标准控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加快创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深圳标准,在若干重点领域成为国际标准引领者。把深圳标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率先在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制定实施更高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