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器研讨.ppt_第1页
中国古代饮食器研讨.ppt_第2页
中国古代饮食器研讨.ppt_第3页
中国古代饮食器研讨.ppt_第4页
中国古代饮食器研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组仰韶 文化陶器 一组大 汶口文 化陶器,陶炉箅(上海)青浦崧泽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存出土,距今约6000年。陶炉箅长31.6厘米。,最古老的炊煮法,陶器的发明与饮食的变化,陶罐(炊器,残高18cm,厚0.71.2cm ),陶釜 (炊器复原后高29cm ),河姆渡遗址的釜,仰韶文化的红陶釜、灶,河姆渡遗址的釜、灶,良渚文化扁足陶鼎,高31.6cm 浙江吴兴钱山漾,1955,先秦陶鼎,龙山文化陶鼎,大汶口文化彩陶钵形鼎,大汶口文化彩陶涡纹鼎,宽檐夹砂红陶釜(上海)青浦崧泽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存出土,距今约6000年。双耳红陶釜高30厘米,直筒腹红陶釜高28厘米。,新石器时代 马家浜文化 陶釜(约公元

2、前4500-前3900年)高36.5、口径16.7厘米;1985年江苏常州圩墩出土;夹砂红陶,侈口,深腹,圜底,腹上部一周腰沿,既有实用性,有具有装饰作用。,云南澄江县抚仙湖水下古建筑遗址中发掘出水的一件古陶釜,口径29公分,高19公分,厚厚的水垢是陶釜厚度的3倍。,陶釜 夏商时期,网纹灰陶釜,带盖陶釜 公元前2世纪;1986年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新石器时代; 福州,作为炊煮器的鼎,龙山文化 白陶鬶,海岱龙山文化袋足陶鬹,大汶口文化狗(猪、兽)形陶鬹,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500年)白陶鬶,良渚文化黑陶鸟形鬹,怀宁县孙家城遗址出土,甑,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

3、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仰韶文化甑,甘肃临洮寺洼山商周文化期的甑,甗,甗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所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关的语汇,东周之前的甗无论是陶还是铜,多是上下连为一体的,东周及秦汉则流行由两件单体器物扣合而成的甗。鬲、鼎与甑相合的甗可直接用于炊事,而釜、甑相合而成的甗仍需与灶相配才能使用。汉代有时径直将甗称为甑。,绳纹甗(夏时期公元前21前17世纪 山西省太原市杨家堡出土,商朝陶甗,龙山文化陶甗,商代晚期的妇好分体甗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代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