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少年闰土教材解读“深蓝的天空中”(配乐朗读这一段)这便是少年闰土最精彩的一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闰土教材解读。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安排了精读课文 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略读课文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中 第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少年闰土。1、关于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 日- 1936年10月19 日),字豫才。原名樟 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 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到1926
2、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 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 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2. 写作背景: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故乡写于1921年1 月,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它所描写的是从辛亥革命时代到第一次
3、国内 革命战争之前的农村情况。辛亥革命以后,地主阶级、北洋军阀政府对农民的剥 削压迫和苛捐杂税更重了,农民生活日益穷困。故乡的素材,是鲁迅 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它深刻地概括了 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 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 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 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 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 形容憔悴,讲述了 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 ”的悲惨处 境,引起
4、了鲁迅深切的同情。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故乡之 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通过“我” 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农民闰土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农民 被剥削的真实情景和当时农村急剧破产的情况。作品中,回忆了闰土少年时的形 象:活泼、聪明、勇敢、天真,突出了“我”和他的友谊。然而“我”三十年后 回到故乡时,闰土变得像个“木偶人”,见了 “我”不像以往那样亲热了,反而 恭敬地称“我”为“老爷”。说到生活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饥荒、苛税、兵匪、 官绅使他只觉得苦楚难言。作者就这样刻画了一个被重重剥削欺压的农民形象, 从闰土的少年到中年的对比中,
5、表达了对被剥削欺压的农民阶级的无限同情,对 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极大愤怒。但是要注意的是,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 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 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课文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异的。教材分析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名篇,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叫读者不可抗拒的。这 篇精读课文, 它在本单元中训练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通过对文中优美 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悟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讲
6、“我”印象中的闰土。用三句话描绘了一 幅在月光下的西瓜地里,一个少年刺猹的鲜明图画, 生动具体地勾画了闰土勇敢、 机敏的形象。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讲“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从中也交 代了两人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 “我”是当时家境还好的少爷,而闰土是在“我” 家做忙月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第三部分(第 4、5 自然段):回忆“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 其中用特写的方法勾画出了闰土的脸色、脸形、头上的小毡帽、颈上的银项圈, 把他那健康、朴实、天真、可爱的样子更加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第四部分(第 6 16 自然段):写闰土和“我”讲捉鸟雀、捡贝壳、看 西瓜、看跳鱼儿等有趣的事情
7、, 表现出闰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知识、 聪明能 干的农村孩子。其中还写了“我”听后发出的感叹。第五部分(第 17 自然段):写“我”和闰土分别时的情景和相互间的友 谊。这里简述了两人都“大哭” 、互赠礼物的场面,表现出难舍难分的情感。最 后一句中的“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充满了“我”对闰土无限怀念的深情。全文以“忆盼见佩思” 为线索分为五段。 课文先描绘 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 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潮汛看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 分别和友谊。 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 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 的形象,也反映“我”与他儿时
8、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表达 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阅读训练的好教材。2、教学目标 : 鉴于六年级学生的知识技能现状和本组课文 “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一重要的目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能力落实点: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 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生字、 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 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
9、殊感 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 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过程方法指引点: 新课程倡导积极倡导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引导者和参与者。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 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对比、 想像、朗读等多种方法, 进一步理解文本, 真正做到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心与心的情感共鸣。情感态度渗透点:新课标规定,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 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文是学 生初识鲁迅, 要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
10、成就。 本文通过“我”与闰土的对比, 流露出“我”对生活在“高墙大院”中的不满足,以及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 向往。渗透着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封建主义的批判。 要让学生体会这 些并能升华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 的特点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是本课的重点, 而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更是本课 教学的难点。【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会写 7 个生字。正确读写 “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 ”等词语。要正确区分多音字。 正”在正(zh e ng在厨房里”与正( zhe ng月” 以及 佛”在仿佛(f 0”与神佛(f 0”中的不同
11、读音。五行(xing)”供(go ng品”等词的读音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畜”读chQ不要错读成xa(二)词句理解。对文中一些鸟雀、贝壳、动物的名字的词语,不影响学生领悟内容的, 可不必深究。对一些半文半白的语句, 要加以指点,帮助学生明白这些语句在今天的 语言中的意思。如:如,供便是” ,就是的意思。 供没有知道”,就是不知道。 供无端地觉得 ”, 就是没有原因地觉得。 供素”,向来的意思。 供素不知道 ”是说向来不知道。 供如许” 就是供如此”像供这样 ”。供先前”,就是以前。 供单知道 ”,只知道。这些词语要在理 解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疏通。还有一些词,如, 供值年”祭供祀”五供行”闰供月
12、 ”, 老师可作通俗的讲解,学生大致了解就可以了。对“啊!闰土的心里”这句话,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这句话含义 深刻、感情真挚。意思是说:闰土知道的稀奇事真多, 供我”和供我”以往的朋 友都不知道, 这是因为闰土从小参加劳动, 对自然界了解很多, 而供我”和供我” 的朋友这些有钱人家的少爷, 过着不劳而食的生活, 只能供看见院子里高墙 上的四角的天空”,眼界狭窄、知识贫乏。这里用对比突出了供我们”与闰土的 不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闰土的敬佩、 尊重的感情。 是闰土打开了 供我”的眼界, 才知道院墙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天空, 才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对少年闰土 的喜爱。正因为这些,两人相处时间虽然
13、不长,却建立了纯洁、真诚的友谊。这 也为后面写分别时 供我”和闰土的不愿分离埋下了伏笔, 使人读起来感受到十分 真实自然。(三)领悟内容。注意遵循作者的思路, 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 去认识人物形 象,使其形象逐渐鲜明、生动起来,并产生如同作者对闰土的情感。第一步:开门见山,引入形象,初识闰土。( 1)谈话导入:闰土是供我”儿时的伙伴, 与他分别三十年了。 但供我” 时时想起他,常常惦着他。每当这时, 供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神异的 图画 (教师深情地范背第 1自然段, 将学生引入情境, 获得对人物的最初印 象。)(2)学生默读这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各写了什么之中用了哪个 词
14、把景、人、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生动的图画(抓“其间”这一词句。 )(3)演示闰土看瓜刺猹的课件画面,并结合观察图画朗读课文第1 自然段。(4)指导背诵方法:北宋时,我们先反复当度,让脑中出现一幅画面:圆 月海边少年捏叉刺猹; 然后抓住重点词句逐句背诵, 结合脑中图 像就会很快的背出来。第二步:抓住重点,体会外貌,喜爱闰土。(1)引读第 2、3 自然段,转入第 4 自然段。(2)默读第 4、5 自然段,这是本文重点。边读边想: “我”是怎样急 切盼望闰土来“我”家的“我”看见闰土是什么模样“我”心里怎么想的 可要求学生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 想想:从这些描写中可 看出闰土是一个怎
15、样的孩子再带着感受读读这些语句。学习外貌描写的技法: 作者用词准确,善于观察并捕捉要点,只寥寥几笔,就把一个淳朴的、个性 鲜明的农村少年刻画出来,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刻画人物外貌是应注意几 点: 1、切忌一写到人就写外貌。 2、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从读学写。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领悟这种写法, 迁移运用, 当堂 观察同桌或者老师, 就三言两语或一句话都行, 只是一次小小的练笔, 只写人物 的外貌,不必另加要求。第三步:抓住言行,深入了解,佩服闰土。(1)快速默读第 616 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具体写了几件事哪几 件事(2)这些事对“我”来讲,是什么样的事(理解“无穷无尽”和“稀
16、 奇”。)(3)你最感兴趣的稀奇的事是哪一件为什么(要发挥想象,说清楚明 白,说得有条理。)(4)“我”印象最深的稀奇的事是哪一件怎么体会到的(注意抓第11 14 自然段,并联系第 1 自然段,使学生明白“看瓜刺猹”这件事让“我”记 忆犹新。)可让学生精读这件事,留心闰土讲“看瓜刺猹”时的神情,说说从这事 看出他是怎样一个少年。 再读读有关段落, 还可像闰土那样绘声绘色地讲讲这件 事。结合“雪地捕鸟”,让学生练习用“连续动作法” ,说自己最喜欢玩的一种游 戏。(5)理解第 16 自然段的含义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步:首尾照应,深情诵读,记住闰土。 (1)朗读课文末段,从中体会“我”和闰土之间建立了怎样的感情。 (注意两人分别时的情景和后来的交往所表现出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 (2)总结全文,再读首段。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外貌、 语言、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综合类-中医诊断学-第六章 高中数学学科知识-方程、不等式、数列与极限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家庭卫生服务管理办法
- 安全环保设施管理办法
- 山西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 太原住宅绿化管理办法
- 富阳农村住宅管理办法
- 对外机械加工管理办法
- 大学高端会议管理办法
- 名单实行标签管理办法
- 学院宣传思想管理办法
- 岩棉施工方案改
- 钢筋配筋全套表格
- GB/T 1688-1986硫化橡胶伸张疲劳的测定
- 中医治未病课件培训课件
- 急性心梗后机械并发症课件整理
- 疯狂说英语句型系列120集笔记
- 声律启蒙课件《二冬》课件
- 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总平面图6
- 《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二级科目设置
- 带状疱疹病例讨论
- 广州小升初-学籍表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