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推断题综合试题及详细答案_第1页
备战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推断题综合试题及详细答案_第2页
备战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推断题综合试题及详细答案_第3页
备战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推断题综合试题及详细答案_第4页
备战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推断题综合试题及详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战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推断题综合试题及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 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3 段位移,在这3 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3 s,这 3 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3 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A1 8 27;1 2 3B 1 827; 1 49C 123; 1 11D 1 3 5;1 2 3【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 x1 at 2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 x11 a 12a ;222又前 3s 的位移减去前1s 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x21 a (1 2) 21 a

2、 124a ;22又前 6s 的位移减去前3s 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x31 a(12 3)2 1 a(1 2) 213.5a ;22故 x1: x2: x3=1: 8:27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1x1,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2x2 ,t1t2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3x3,故 v1 : v2 : v31: 4 : 9 ;故选 Bt3【点睛】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2 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 l 1 3 m, B、 C 之间的距离 l2 4 m若

3、物体通过l1、 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 O、 A 之间的距离 l 等于 ()A3B4mm43C8D25mm258【答案】 D【解析】【详解】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通过 O、 A 之间的距离 l 的时间为 t,通过 l1、 l2 每段位移的时间都是 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l 1 at22l l1 1 a(t T)22l l1 l2 1 a(t 2T)22l2l1 aT2联立解得25lm83A. m,选项 A 不符合题意;44B. m,选项 B 不符合题意;38C. m,选项 C 不符合题意;2525D. m,选项 D 符合题意;83 某人在 t =0 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

4、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该质点在第3 s内及第 7 s 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B不能求出任一秒内的位移C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不能求出第 3 s 末到第 7 sD能求出该质点的加速度【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设测出该质点在第3s 内的位移为x3,第 7s 内的位移为x7,由逐差法可得:x7-x3=4at2, t=1s,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故 D 正确根据第 3s 内的位移,得出第3s 内的平均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以求出第2.5s末或6.5s末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v=v 0+at,可以求出质点的初速度v0,

5、从而可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任一秒内的位移,当然也能求出第末到第 7s 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故 A、B、 C 错误3s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及推论掌握和灵活运用,通过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两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通过逐差法求得加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得初速度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 x1 到达 A 点,紧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 x2 到达 B 点,则物体 ( )3x2 x1B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2x1A在 B 点的速度大小为T2T2 x1x2x1C运动的加速度为2D运动的加速度为2TT【答案】 A【解析】【详解】根据 V

6、xaT 2得,物体的加速度ax2x1 ,故 C、 D 错误 A 点的瞬时速度T 2vAx1x2,故 B 错误由 vBv A aT 可知, B 点的速度2TvBv A aTx1 x2x2 x1T3x2x1 ,故 A 正确 2TT 22T【点睛】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A 点的速度 ,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B 点的速度 .5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 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 ,则第 2s 内通过的位移是()A0.5mB 1.5mC 2.0mD 3.5m【答案】 B【解析】【详解】第 1 秒位移是 0.5m,

7、有:x11 at122解得:a1m/s2前 2 秒位移为:x21 at22,2第 2 秒内位移为:xx2x1 ,联立解得:x1.5m故 ACD错误, B 正确【点睛】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即可求解,本题可用前来求第 2 秒位移比较简单。2 秒位移减第1 秒位移6 如图, a、b、 c、 d 为光滑斜面上的四个点。一小滑块自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bc、 cd 各段所用时间均为T。现让该滑块自b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该滑块()A通过 bc、cd 段的时间均大于TB通过 c、 d 点的速度之比为1 2C通过 bc、 cd 段的位移之比为13D通过c 点的速度等于通过bd段

8、的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分析】质点从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光滑斜面上的三段位移时间相等,运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进行分析,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详解】当滑块由a 点静止下滑时,滑块沿光滑的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假设ab 段的间距为 x,则 bc 段、 cd 段的间距应分别为3x、 5x, x x 35, C 错误;如果bccd滑块由 b 点静止释放,显然滑块通过bc 段、 cd 段的时间均大于T, A 正确;滑块在c 点的速度应为 v12a 3x ,滑块在 d 点的速度应为v22a 8x,则 v1 v2 3 :8 , B错误;因为 xbc xcd

9、 3 5,显然通过 c 点的时刻不是bd 的中间时刻,则滑块通过c 点的速度不等于 bd 段的平均速度, D 错误。故选 A.7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 ;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 ,由此可求得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答案】 C【解析】【详解】C.设第一次到第二次位移为x1=2m;第三次到第四次闪光为x3=8m,则有:x3x16m2at 2;则at 23m ;而第二次

10、闪光到第三次闪光的位移x2x1at 25m ,故 C 正确;B.但由于闪光时间末知,故无法求出加速度,故B 错误;AD. 由于时间及加速度无法求出,则初速度及第一次闪光的速度也无法求出,故AD 错误;8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A v1 : v2 : v21: 2 : 3B v1 : v2 : v23 : 2 :1C t1 : t2 : t21:2 1 :32D t1 : t2 : t232 :2 1 :1【答案】 BD【解析

11、】A、 B 项: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2=2ax 得,可知v1 : v2 : v33 :2 :1 ,故 A 错误, B 正确;C、 D 项: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根据x= 1 at2 知,在通过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2间比为 1:2 1:32,则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t1 : t2 : t332:21 :1 ,故 C 错误, D 正确点晴: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小到零,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2=2ax 求出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的速度比;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为1:

12、21 :32,根据该推论得出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9 如图所示,物体从O 点开始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T 内通过位移为s1 到达A 点,紧接着在第二个时间T 内通过位移为s2 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2s1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T 2s2s1C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2T【答案】 BC【解析】【分析】s2s1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T 22s2s1D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T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物体在A 点的速度,根据v=v+at 求解 B 点的速度 .【详解】根据 s2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13、为:a= s2 s1 故 B 正确, A 错误;根据某段时间内2- s1 aTT 2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vA s2s1 故 C 正确 ;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2TB A3s2s1 ;故 D 错误;故选 BC。v =v +aT=T【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并能灵活运用10 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石块从塔顶自由下落,它在最后一秒内位移是30 m, (取g=10m/s2),则 ( )A石块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是30 m/sB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 4 9C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 3D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

14、个5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1) ( )【答案】 ACD【解析】【详解】石块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是,选项 A 正确;根据h= gt2 t2 可知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前1s、前 2s 和前 3s 内位移之比是1 4 9,则选项B 错误;根据v=gt t 可知,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 2 3,选项 C 正确;根据 h= gt2 得,则物体在开始的5m, 10m 和 15m 的时间之比为1:,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5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1) (),则选项 D 正确;故选AC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

15、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11 一质点在连续的6s 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最后 一个2s 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C第 2s 末的速度大小是【答案】 AD【解析】【详解】3m/s 212m/s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D第 1s 内的位移大小是2m/s 24.5m设第一个 2s 内的位移为x1,第三个2s 内的位移为x3,根据 x3-x1=2aT2,可得,故 A 正确 ,B 错误;第 1s 末的速度等于第一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则:,则第 2s 末速度为 v=v1+at=6+3 1m/s=9m/s,故 C 错误;在第 1s 内

16、反向看为匀减速运动则,故 D 正确。所以AD 正确, BC 错误。12 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国家地理频道实验证 实:四个水球就足够!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 起水平排列 ,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 运动 恰好能穿出第四个水球 ,则可以判定 ( )A由题目信息可以求得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比B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C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量相同D子弹穿过每个水球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依次增大【答案】 AD【解析】【分析】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来解决此题【详解】设水球的直径为d,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

17、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最后1 个、最后2 个、以及后 3个、全部 4 个的位移分别为d, 2d, 3d 和4d,根据 x= 1at2 知,所以时间之比为21:2 : 3 : 2,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 4 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2- 3 ):(3 - 2 ):( 2 -1 ): 1,故 A 正确,B 错误;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 v=at 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由于子弹依次穿过4 个水球的时间依次增大,则子弹

18、穿过每个水球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依次增大,故 C 错误 , D 正确;故选AD【点睛】本题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应用,只要能掌握运动情景及正确应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即可顺利求解13 如图,长度之比为1: 2 的 A、B 两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0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B 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A穿过 A、 B 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32): 2B穿过 A、 B 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21):1C射入 A、 B 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3 : 2D射入 A、 B 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3: 2【答案】 AD【解析】【详解】将木块 B 看成两块与A 长度相同

19、的木块1、2、 3,则子弹匀减速穿过三木块,末速度为零,我们假设子弹从右向左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子弹依次穿过3、 2、 1 三木块所用时间之比: t3: t2: t 1=1:(2 -1):( 3 -2 );得子弹依次穿过AB 木块所用时间之比: t 1: (t 2+t 3)= (3 -2 ):2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根据 v=at 可知,射入 A、 B 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 vA : vB (t1 t2 t3 ):( t2t3 ) (322): 23 : 2 ,则 D 正确, A 错误;故选 AD.【点睛】在研究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时,合理运用逆过程可以使题目变得简单易做要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4 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AB 位移中点速度为 v3, AB 时间中点速度为 v4,全程平均速度为 v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A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