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后的两岸经贸关系与对策(ppt 18).ppt_第1页
WTO后的两岸经贸关系与对策(ppt 18).ppt_第2页
WTO后的两岸经贸关系与对策(ppt 18).ppt_第3页
WTO后的两岸经贸关系与对策(ppt 18).ppt_第4页
WTO后的两岸经贸关系与对策(ppt 1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TO後的兩岸經貿關係與對策,陳 添 枝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後的兩岸經貿關係與對策,前言 兩岸貿易 對大陸投資 高科技產業的互動 未來展望及對策,2,前言 自2000年以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從未突破4,但失業率節節升高,並突破5。國內投資不振,但對中國大陸投資則十分活躍。不僅資本不斷外流,而且人才和技術也跟著外流,台灣面臨嚴重的產業空洞化風險。在兩岸加入WTO後有必要重新檢視兩岸經貿關係,並提出對策。,3,兩岸貿易 2002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294.7億美元,占我國全體出口的22.5,使中國大陸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超越多年來位居首位的美國。 2003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達355億美元,

2、占我國全體出口的24.6,若加計對香港的出口,則大中國占台灣全體出口比例達35.4。 2004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達449.6億美元,占我國全體出口的25.8,若加計香港,則占37.4。,4,兩岸貿易 2003年,台灣出口占中國大陸全體進口的11.9,是中國大陸第2大進口來源國,僅次於日本的17.9。 但台灣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的份額卻有下降的趨勢,2002年時台灣占有率為12.9,2003年下降一個百分點。韓國則快速崛起,2003年占有率已升高到10.5。2004年台灣之市占率為11.5,韓國為11.1。 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以原料及零組件供外銷加工用為主(2004年對中國大陸出口以電機設備、光

3、學產品、機械用具、塑膠、鋼鐵、有機化學品、人造纖維、銅、工業用紡織物等為主,合計占84),拓展內銷市場的能力相對落後日韓等國。,5,表 1台灣對中國的貿易,6,兩岸貿易 台商在中國大陸的生產方式不斷本地化,採用本地生產的材料及零組件比例不斷提高,減少對台灣的進口依賴。 自中國大陸加入WTO後,因內銷市場的開放,國營企業失去市場保護的屏障,和台商的關係逐漸由合作轉為競爭。 加入WTO前中國政府發動了32件反傾銷案,並無一件針對台灣廠商。加入WTO後迄今共發動18件反傾銷案,其中7件涉及台灣廠商,提出控訴的都是國營企業。,7,對大陸投資 中國加入WTO後,在2002年吸收了527億美元的外人投資,

4、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吸金國。在2003年,中國在SARS的影響下,仍吸收了535億美元的外人投資。2004年吸收外資606億美元。 台商和其他外商一樣持續增加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但台商在大陸的投資排名已由早期的第2位降為第6位,次於香港、日本、美國、韓國和Virgin Islands。但Virgin Islands的許多投資案,可能是台商的化身。,8,對大陸投資 中國在加入WTO後,取消外人投資的限制,包括股權限制、自製率限制、營業範圍限制、外匯自給自足限制等,進一步吸引外資的進入。 台商在WTO後的投資由外銷導向型轉為內銷導向型;服務業的投資案明顯增多,但兩岸的不正常關係使台商在金融、航運、通

5、路等領域的投資受到限制。,9,對大陸投資 台商的投資地點在2000年左右已經轉移到上海地區,在加入WTO後有向上海周邊擴散的趨勢。江蘇省占台商投資的比例已超越廣東省。 電子業的投資比例愈來愈高,近年更擴及高科技領域。,10,表 2台灣對中國及東協的投資,Source: Taiwanese statistics are from Statistics on Overseas Chinese & Foreign Investment, Outward Technical Cooperation, Indirect Mainland Investment, Guide of Mainland Ind

6、ustry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Taiwan). Chinese statistics are from Almanac of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ASEAN statistics are collected from host-country government investment authorities. Note: * ASEAN-6 includes Thailand,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Indonesia, Si

7、ngapore and Vietnam.,11,表 3台商在中國投資的產業別分佈, 1991-2004,Source: Statistics on Overseas Chinese & Foreign Investment, Outward Technical Cooperation, Indirect Mainland Investment, Guide of Mainland Industry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Taiwan). * Percentage is based on amount of investment.,1

8、2,表 4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區別分佈, 1991-2004,13,Source: Statistics on Overseas Chinese & Foreign Investment, Outward Technical Cooperation, Indirect Mainland Investment, Guide of Mainland Industry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Taiwan). * Percentage is based on amount of investment.,高科技產業的互動 中國政府在十五計畫中提

9、出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策略性計畫,並以資金、土地、租稅等各項優惠加以推動。 台灣的資金和技術自2001年開始進入大上海地區,使中國半導體產業由小型內需的運作模式走向大型外銷的模式,並仿台灣以代工方式進入國際市場。 我國政府被迫採取因應措施,開放八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牽動產業板塊的移動。,14,高科技產業的互動 迄今為止,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已造成台灣資金和人才的外流,尤其是具生產管理經驗的資深技術人員。此舉造成兩岸科技人才的大競爭。中國雖然在資深技術人才方面短缺,但在年輕技術人才供給面則居於優勢,未來的發展對我不利。 中國半導體代工產業的興起,使台積電和聯電面臨嚴峻的價格競爭,不能不有所因應。 中國

10、對半導體產業所採取的租稅優惠措施,有違反WTO規定之嫌,已引起美國的控訴。,15,高科技產業的互動 中國除半導體產業外,大力吸引台灣的筆記型電腦廠商及TFT-LCD廠商前往投資。我國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已有一半以上來自大陸。 中國對無線通訊產業以管制品牌的方式控制市場進入,我國廠商缺乏銷售許可,只能以貼牌或代工方式在大陸行銷,居於不利之競爭地位。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無線通訊市場,手機用戶超過2億門,力圖自訂技術標準以形成市場進入障礙,台商必須有所因應。,16,未來發展及對策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進口國和第三大出口國,對全球貿易影響力日增;目前中國已成全球第一大鋼鐵消費國、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僅次於美國)。 中國外銷導向的發展策略已面臨瓶頸,出口價格不斷下降,進口價格(原料為主)不斷上升;國內經濟明顯過熱,但地區不平衡情況嚴重,未來可望轉向內需型發展模式。 台商擅於利用中國低廉勞動力出口外銷,未來應加強內銷市場的拓展,才能享受中國經濟成長的果實。,17,未來發展及對策 台灣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程度雖高,但其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