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四十二: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燃烧的条件 1.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 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片的作用是传递热量 B.热水的
2、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C.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D.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4.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5.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大气中氢气含量高达90%。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为了防止地球被木星吸引而导致解体,小伙伴们利用点燃木星上的气体混合物后发生爆炸产生的冲
3、击力,反推地球脱离木星引力。下列关于“木星爆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被木星吸引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B.C.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水 6.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
4、带 7.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8.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9.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 通入N,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2改通O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要先通入N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2D.对比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我市正逐步用天然影响了生态环境。,煤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环境就是民生”“10.: ,请回答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 (1) 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 (2)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有 (填一种)。 (3)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 。 考点二:灭火原理 1.下列关于燃烧认识错误的是( ) 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燃着
6、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 2.为了安全,在加油站、纺织厂和矿井内等场地,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3.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4.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在有限的作业空间C. ,但不能用玻璃瓶D.实验时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 5.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他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6.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
8、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7.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
9、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能够发生燃烧的是 (选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 是 (填字母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试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环保。 (2)图乙用水灭火和图丙摁灭烟头的灭火原理分别是 ; 。 (3)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极速燃烧可导致爆炸。
10、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沼气和空气 B.N和O 22C.CO和O D.H和O 222(4)了解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非常重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 B.夜间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室内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迅速离开 D.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考点三:燃料的利用与开发 1.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2.“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 B.鼓励乘
11、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D.植树造林 ) ( 下图是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3. 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A.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B.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4.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煤(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 。(填字母序号,下同) ,会影响环境 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C.A.酸雨 B.温室效应 PM2.5。下(2)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
12、染物为 。 PM2.5列关于的说法或减少PM2.5的措施错误的是 m 的颗粒物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C.PM2.5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下图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调整是 。 ? 5.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 、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 和水。 (2)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
13、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可减少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3)的污染。乙醇汽油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乙醇属于 (填“可 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四十二:燃料及其利用参考答案 考点一:燃烧的条件 1.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 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C【解析】烧柴禾时,把柴禾架空一些,可以增大柴禾
14、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 B【解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A不正确;将煤块加工成粉末状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B正确;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故C不正确;用水灭火,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
15、不正确。 3.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片的作用是传递热量 B.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C.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D.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答案】C【解析】金属铜具有导热性,能将热水的热量传递给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故A正确;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故B正确;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C错误;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D正确。 4.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A.B.玻璃棒不能
16、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答案】.A【解析】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分子中不含氧气,故A错误;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棒是可燃物,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故B正确;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比纯氧气中的低,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C正确;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故D正确
17、。 5.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大气中氢气含量高达90%。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为了防止地球被木星吸引而导致解体,小伙伴们利用点燃木星上的气体混合物后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反推地球脱离木星引力。下列关于“木星爆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被木星吸引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 C.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水 【答案】.B【解析】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正确;氧气不是可燃物,故B错误;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故C正确;氢气燃烧生成水,故D正确。 6.2019年5月1
18、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答案】A【解析】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故A错误;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有可燃性物质,所以要严禁烟火,故B正确;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C正确;扑灭森林火
19、灾,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故D正确。 ) (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7.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答案】D【解析】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产生,故A错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才会发生爆炸,故B错误;物质跟氧气也可能发生缓慢氧化,如铁生锈,故C错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是灭火的一种措施,故D正确。 8.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
20、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答案】C【解析】灯罩的材料是纸,是可燃物,A错误。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B错误。纸质灯罩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C正确。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错误。 9.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 通入N,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2改通O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
21、量白雾 B.实验过程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要先通入N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2D.对比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答案】A【解析】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A错误。实验过程的a中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故B正确。实验过程要先通入N正确。实验过程C故,才能验证氮气不支持燃烧,再点燃酒精灯,将空气排尽,一段时间2 ,b中红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D正确。通N,b中红磷不燃烧;实验过程通O22我市正逐步用天然10.“环境就是民生”。煤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 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请回答
22、(1) 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 (2)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有 (填一种)。 (3)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 。 【答案】(1)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 二氧化硫 (3) 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防止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解析】 (1)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2)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3)天然气具有可燃性,
23、与氧气或空气混合时受热可能会发生爆炸,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在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排净管道内的空气防止爆炸的发生。 考点二:灭火原理 1.下列关于燃烧认识错误的是( ) 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 【答案】.B【解析】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A正确;用水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错误;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C正确;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D正确。 2.为了
24、安全,在加油站、纺织厂和矿井内等场地,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燃放鞭炮,图中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B与爆炸有关,图中标志是易爆物A【解析】.C【答案】故,图中标志是禁止吸烟,与燃烧有关与燃烧无关时易引燃可燃物;C图中标志是节约用水,;D 。选C有利于保护人,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3.2019) ( 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A. 电话报警立即拨打119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 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C. 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25、从火场中逃生时,D.遇火;A正确,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故【答案】.C【解析】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其原理是降低可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故B正确;如果火势较大灾,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D正确。不能乱跑,故C故错误;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下列说法,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4.如图,) ( 不正确的是 ,氧气耗尽蜡烛熄灭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A. 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B. ,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 ,实验时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D. B错误。,一般不会降低,故【
26、答案】B【解析】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 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5.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他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答案】 A【解析】发生火灾时要根据可燃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故A错误;控制好B故,造福人类,就能使之为我所用,达到防火灾、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燃烧和爆炸的条件正确;在加油站、加气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发燃烧甚至引起
27、爆炸,故C正确;清新剂或杀虫剂是易燃品,遇到明火之后可能会引发火灾,故D正确。 6.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答案】C【解析】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A正确;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故B正确;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用湿布盖灭,能使酒精与氧气隔绝,故C不
28、正确;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故D正确。 7.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答案】A【解析】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使火熄灭,A正确;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极易引燃液化气而发生火灾,B错误;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C错误;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会使火势加大,D错误。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
29、正确的是?( )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错误。A故,能使煤充分燃烧,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析】煤做成蜂窝状D【答案】所以更容易持续燃,容易达到其着火点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火柴梗达不到其着火,不能给火柴梗预热烧。而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由于当金属丝圈罩在蜡烛火焰上时,容易熄灭,故B错误。金属具有导热性,是热的良导体,点,
30、从而使蜡烛火焰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金属丝吸热,致使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快速传递,正故D,故C错误。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熄灭 确。: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 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甲实验,原因可能”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 (选填“a”“b”或“ 能够发生燃烧的是 。 (填字母序号)是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从而使该实验绿色环保。(填化学式)进入空气,试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 ; (2)图乙用水灭火和图丙摁灭烟头的灭火原理分别是 (3)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极速燃烧可导
31、致爆炸。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填字母序号 O B.N和 A.沼气和空气 22 和O D.H O 和C.CO222 。(填字母序号) 了解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非常重要(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 B.夜间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室内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迅速离开 D.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答案】 (1)a B PO 25 隔绝空气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2)(3)ACD (4)B 【解析】 (1)可发生燃烧的是a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管内氧气耗尽;磷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32、。(2)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有清除可燃物;隔离空气(或氧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所以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摁灭烟头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3)沼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A正确;氮气不是可燃物,与氧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爆炸,故B错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C正确;氢气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D正确。(4)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以免电火花引燃可燃性气体,故A正确;夜间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以免电火花引燃可燃性气体,故B错误;室内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
33、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故C正确;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故D正确。 考点三:燃料的利用与开发 1.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答案】C【解析】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 2.“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 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D.植树造林 【答案】A【解析】A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不符合这一理念;B项,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减少了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这一理念;C项,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可以有效地防止白色污染,符合这一理念;D项,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符合这一理念。 ) ( 下图是碳资源的转化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
- DB63T 1599-2025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设计规范
- 煤气安全技术知识
-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复习资料
- 高年级写生课件
- 风量计算课程讲解
- 健全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检测机制
- 冻品供货合同在线阅读
- 狮子山区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模拟考试考题集及答案
- 全新代理合同
- 2023年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私募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版本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联系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新食品安全法相关试题及答案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攀枝花2025年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事业单位春季引才(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炼油厂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劳务派遣标书项目实施方案
- 手术安全管理课件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