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治原则与治法,诊疗疾病的流程:(用药如用兵,侦察 四诊 (望、闻、问、切) 靶子 辨证 (病因、八纲、脏腑、气血 ) 武器 论治(治则) (标本、同异、虚实、寒热) 射击方式 (治法) (八法) 弹药 方药,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 有普遍指导意义,中医治疗学,中医治疗学,分为治则和治法两大部分,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则的具体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第一节:防治原则,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作用。 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清心泻火治疗 口舌糜烂,导赤散。 肝开窍于目,清肝泻
2、火治疗目赤肿痛等,龙胆泻肝丸等。 治疗原则是从长期临床实践中,在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来的治疗规范,第一节 防治原则,养生预防,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病治异同,三因制宜,一、养生与预防(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已晚乎” 孙思邈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一)未病先防,1 注意调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讲究饮食起居、锻炼身体、避免劳逸过度,进行 适当药物预防等方面的调养。 2 注意防止邪气损害 人痘法防止天花,板蓝根预防感冒; 3 养生保健 精神情志
3、调养、饮食调养、运动调养、 药物调养等,未病先防总纲,素问,上古天真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二) 既病防变,1 早期诊治 上感 急支、肺炎 慢支、肺气肿 肺心病 心衰、呼衰 死亡。 2 控制病情(先安未受邪之地)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难经-七十七难,二、治病求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其本”。即谓治疗疾病时,必须针对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是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但是这些显
4、露于外的征象,还不是疾病之本质。医者必须透过现象找到疾病之本质所在,亦即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只有从根本上除去了发病原因,疾病的各种症状才会得以彻底消除,一)标本缓急,标与本,是中医治疗疾病时用以分析各种病证的矛盾,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的治疗理论。 本 标 本质 现象 涵义 正邪 正气 邪气 疾病 病因 症状 病位 内脏 体表 发病 原发病 继发病,外延,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次要方面 次要矛盾,治标 治本,头痛,玄胡 止痛,外感 解表 血虚 养血 肝阳上亢 平肝潜阳 痰湿 燥湿化痰 淤血 活血化瘀,天麻 止晕,眩晕,肾精不足补肾生精 气血两虚益气养血 痰湿 - 燥湿
5、化痰 肝阳上亢平肝潜阳,疾病的发展变化,尤其复杂的疾病,常常是盘根错结,矛盾万千。因此,在治疗时就需运用标本的理论,借以分析其主次缓急,便于及时合理的治疗。 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标本同治,标本缓急,1 、急则治其标,急则治其标:指标病危急,若不及时治之,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此时标为主要矛盾。 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先热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治疗本病,例如:胀满、大出血、剧痛等病证,标为主,皆宜先除胀、止血、止痛。 悬饮-十枣汤 出血-十灰散 癌痛-吗啡 呼衰-吸氧、兴奋呼吸、呼吸机等,2、缓则治其本,缓则治其
6、本:指标病不甚急的情况下,采取治本的原则。即针对主要病因、病证进行治疗,以解除病之根本。 故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乃治其他病。,例如: 阴虚发热滋阴养液治其本,发热 标乃不治自退。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治其本,发热标乃不治自退。 五更泻-脾肾阳虚-补肾而泻自止,3、标本同治,标本同治:指标病本病同时俱急,在时间与条件上皆不宜单治标或单治本,只可采取同治之法。 咳喘、胸闷、腰痛、小便不利、一身尽肿,本肾虚水泛,标风寒束肺,治宜发汗、利小便,表里双解。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为糖尿
7、病,标为酮症酸中毒,治疗以降糖纠酸,疾病的标本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临证中要认真观察,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正确地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治疗。 阴虚 热(邪) 阴虚,二)正治与反治,证象 = 本质 正治法(逆治) 证象 = 本质 反治法(从治) 归结于“治病必求于本,正治:是指疾病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征象是相反的,又称为“逆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 适用于病情发展较为正常,病势较轻,症状亦较单纯者
8、,反治:是指疾病临床表现与其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征象是相顺从的,又称为“从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大凡病情发展比较复杂,处于危重阶段,出现假象症状时,多运用此法。 其具体应用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就是以热治热,以寒治寒。前者用于阴寒之极反见热象,真寒假热的患者;后者用于热极反见寒象,真热假寒的患者。二者治疗的实质上仍然是以热治寒,以寒治热。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即指以填补扶正之法治疗胀满痞塞等证候,以通利泻下之法治疗泄利漏下等证候。前者适用于脾虚阳气不足而不健运者,
9、后者适用于内有积滞或瘀结而致腹泻或漏血者。二者治疗的实质上亦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此外,还有反佐法,即于温热方药中加少量寒凉药;寒凉方药中加少量温热药;此虽与上述所讲不同,但亦属反治法之范畴,多用于寒极、热极之时,或有寒热格拒现象时。如是,可以减轻或防止格拒反应,提高疗效,三、 同异治则,病治同异 包括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病邪或机体反应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疾病本质,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痢疾,湿热 湿热痢 清热利湿 寒湿 寒湿痢 温中燥湿,2异病同治:是指在不同的疾病病变过程中,如果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都可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 久泻久痢 子宫脱垂 脱肛 胃下垂
10、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其实质都是治病求本。以辩证论治为基础,气陷 补中益气,四、三因制宜,因时制宜 季节的气候特点 因地制宜 不同的地理环境 因人制宜 人的年龄、体质、 性别、习惯等,一)因时制宜,春天 风温宜辛凉解表 夏季 暑热夹湿宜清热解暑化湿 秋天 外感秋燥宜辛凉润燥 冬季 风寒宜辛温解表 春夏气候由温渐热,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 秋冬气侯由凉变寒,人体腠理致密,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四季解表,二)因地制宜,西北寒冷,腠理多致密,多重用辛温解表 药,常选用麻黄、桂枝;
11、东南温热,腠理多疏松,用辛温解表药不可太重,防风、荆芥。 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如大江以南之人,其地气候温暖,人之生于其地者,其肌肤浅溥,麻黄至一钱即可出汗,故南方所出医书有麻黄不过一钱之语;至黄河南北,用麻黄约可以三钱为率;至东北三省人,因生长于严寒之地,其肌肤颇强厚,须于三钱之外,再将麻黄加重,始能得汗。此因地也,外感风寒,三)因人制宜,老年人气血亏虚,脏腑功能衰弱,发生病变后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故治疗时以补为主,即使有实邪,也要顾及老人虚弱的特点,攻邪要慎重,用药量要比青壮年少,并中病即止。 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发生病变后,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故治疗小儿
12、疾患,少用补益剂,也不宜用峻攻之品,用药量宜轻,时间宜短。 妇女月经期,慎用破血逐瘀之品,以免造成出血不止;妊娠期,慎用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以防伤及胎儿,综上所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强调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相关性,疾病与人的整体和不同个体的相关性。三因制宜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五 扶正祛邪,含义: 正与邪是疾病机体损害与抗损害的矛盾斗争的两个方面,也是决定着疾病虚实反应的两种病变性质。所以临床常用的补虚、泻实,实际上就是扶正祛邪这一大法的具体应用。扶正与祛邪,主要是解决正邪矛盾,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的两个治疗原则,扶正:就是使
13、用补法扶助正气,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抗御和驱逐病邪的目的。 正虚 扶正:益气、养血、滋阴、助阳 祛邪:就是使用攻法逐邪气,有利于保存和恢复正气,达到邪去正自安的目的。 邪实 祛邪:发汗、攻下、清热、消导、化淤,扶正与祛邪两个治则的关系是:扶正是为了祛邪,“正足邪自去”;祛邪是为了存正,“邪去正自安”。使用扶正与祛邪原则的指导思想是:注意观察正邪双方的相互消长盛衰情况;区别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先后,灵活掌握(或以扶正为主,或以祛邪为主,或扶正祛邪兼用)。现将各种方法分别叙述如下,1、扶正,扶正法的原则是;用于正虚邪不盛,以正虚为其主要矛盾的病证(虚症)。 例如,久病胃脘疼痛,症见脘腹隐痛,得热
14、则减,大便溏薄,日行二、三次,每因遇寒而痛泻加重,形寒肢冷,面白,舌淡嫩,脉沉缓。 此病以中阳亏虚为主要矛盾,当以温补中阳之法,理中汤是常用方剂,中阳得复,寒邪自散,痛泻自止。这就是扶正以祛邪,“正足邪自去”的具体运用,2 祛邪,祛邪法的原则是:用于邪气盛而正气未衰,以邪实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实证) 例如,外感热病过程中,热结肠道,气机闭阻,症以腹胀腹痛,大便不通,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数有力为主。 此病以邪实为主要矛盾,治当以大承气汤急下,实热一去,阴液自复,大便则通,腹痛亦止。这就是祛邪以存正,“邪去正自安”的具体运用,3、扶正祛邪兼用(攻补兼施,应用本法的原则是:正气已伤,邪气盛实的病证。
15、此时,若单纯扶正,则易留邪;单纯祛邪,又更伤正气 。 举例来说,热在阳明,里实热不解而阴液大伤,表现为腹满硬痛,大便燥结、身热、口干唇裂、苔黄厚焦燥等。此为正虚邪实、标本俱急的证候。治当泻下与滋阴同用,标本兼顾。泻热是祛邪、治本,滋阴是扶正、冶标。若仅用泻下,则有进一步耗竭津液之弊;单用滋阴,又不足以泻其里热之实。故两法同用,则泻热即可存阴,滋阴又能润下,这样就可达到邪去液自复的目的,攻补兼施要有主次之分,一般说来,正虚较重,则扶正为主,兼顾祛邪;邪实较重,则祛邪为主,兼顾扶正。所谓“为主”和“兼顾”,就是说在制方时是以补法为主的同时,配用祛邪的药物;而以攻法为主的同时,配以补正的药物。 例如
16、,夏月中暑症见身热、口渴、汗多、脉大无力。此为阳热充盛,津气两伤,治宜清气泄热,益气生津之法,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此方以清气泄热为主、为攻;益气生津为次、为补。这就是“以攻法为主,配以补正药物”的例证,扶正防止留邪,祛邪防止伤正,邪去正自安 正足邪自去 祛邪 扶正 过量 过久 过早 过多 损伤正气 留邪 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把握扶正与祛邪的尺度,做到取舍适当,增减适宜,才能收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六 调整阴阳,阴、阳对立统一 阴阳学说的内容: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互相转化,调整阴阳以平为期,含义:根据阴阳盛衰来制订纠其所偏的治疗法则,就叫做调整阴阳。 调整阴阻阳的范围:由于
17、阴阳是辨证的总纲,上下升降 寒热进退 邪正虚实 营 卫 气 血,失 调,升清降浊 温寒清热 补虚泻实 调和营卫 调理气血,调整阴阳,调整阴阳治则示意图,阴阳平衡 阴(阳)盛 阴(阳)衰 1 阴(阳)盛 阴阳两虚 伤阳(阴) 2 阴(阳)不 制阳(阴) 损 + 补,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双补,1、损其阴阳偏盛 损其有余,阳盛则热,阳热盛而 阴未伤,实热证,以阴泻阳 (苦寒泻热法,阳热盛而 耗及阴液,实热伤阴 阳胜则阴病,上法 + 益阴 (阳病治阴,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若相对的一方还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若相对的一方出现了偏衰的情况时,则当配合补益虚损之法,此不可不辨,
18、阴盛则寒,阴寒盛而 阳未损,实寒证,以阳泻阴 (温散阴寒法,阴寒盛而 损及阳气,实寒伤阳 阴胜则阳病,上法 + 扶阳 (阴病治阳,2、补其阴阳所衰 补其不足,阴虚阳亢 虚热证,以阴制阳 (滋阴潜阳法,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降火,阳虚阴盛 虚寒证 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以阳制阴 (益火消阴法,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阴阳互根互用在阴阳偏衰证中的应用,阴虚 阳中求阴 (左归丸中用鹿胶、菟丝子等补阳的药物,补阴时 +补阳药,阴得阳升而 泉源不竭,阳虚 阴中求阳 (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肉桂、附子,补阳时 +补阴药,阳得阴助而 生化无穷,第二节 治 法,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治疗大
19、法也叫基本治法,它概括了许多具体治法共性,在临床上具有普遍意义,基本的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具体治法是针对具体病证而拟定的治法,属于个性的,根据自已特定应用范围的治疗方法,一、汗 法,1.概念:汗法,也叫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 开泄腠理,调和营卫,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2.适应证:一切外感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症见恶寒 发热、头痛身疼、苔薄、脉浮等,3.临床应用:根据外感表证的表寒、表热的性质不同, 可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4.应用汗法的注意事项 汗法的应用,宜汗出邪去为度。 (2) 对于表邪已解,热病后期津亏者,均不宜用。 (3) 上述诸
20、证必须用汗法时,需配伍加用滋阴、养血等药物。 (4) 凡用发汗剂时,服药后应避风寒,忌食厚味及辛辣食物,第二节 治 法,二、吐 法,1.概念: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利用药物涌吐的性能,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2.适应证:适用于食积停滞胃脘、顽痰留滞胸膈、痰涎阻塞于气道而病邪有上涌之势者,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等病证,3.临床应用:寒药吐法,适用于热邪郁滞于上的病证;热药吐法,适用于寒邪郁滞于上的病证;峻药吐法,适用于邪实于上,病势急迫的病证;缓药吐法,适用于邪实正虚,病在上焦,4.应用吐法的注意事项: 吐法是一种急救的方法,最易伤正气,故必须慎用。 (2) 临床中凡见病势危笃,老
21、弱气衰,幼儿、孕妇或产后气血虚弱者,均不得用吐法。 (3) 吐法,一般以一吐为快,不宜反复使用。 (4) 凡给予催吐剂时,吐后宜进稀粥以自养,并加强护理,第二节 治 法,三、下 法,1.概念:下法,也叫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以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大法,2.适应证:适用于寒、热、燥、湿等邪内结在肠道,以及水结、宿食、蓄血、痰滞、虫积等里实证,3.临床应用: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之大便不通、热结旁流以及肠垢结滞之痢疾等病证;温下,适用于寒痰结滞、胃肠冷积、寒实结胸及大便不通之病证;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润下,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阴亏血少的大便不通证;还有
22、通瘀、攻痰、驱虫等,4.应用下法的注意事项: (1) 峻下逐水剂,极易损伤人体正气,故应用时务须注意。 (2) 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以邪去为度,应中病即止。 (3) 高龄津枯便秘或素体虚弱、脾胃虚弱者以及新产后营血不足而 便秘者,皆不宜用下法;妇人经期、妊娠期,均应慎用下法,第二节 治 法,四、和 法,1.概念:和法,也叫和解法,是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大法,2.适应证:外感病中的往来寒热之少阳证,以及内伤病中的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及肝气郁结的月经不调及肝木乘脾土之痛泻等脏腑不和病证,4.应用和法的注意事项: 凡病邪在表,尚未入少阳者,慎用和
23、法。 (2) 邪气入里、阳明热盛之实证者,不宜用和法。 (3) 症见三阴寒证者,均不宜使用和法,3.临床应用:和而兼汗,适用于病偏表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下,适用于病偏里实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温,适用于病偏寒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清,适用于病偏热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消,适用于内有积滞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补,适用于正气偏虚而又需和解者,第二节 治 法,五、温 法,1.概念:温法,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大法,2.适应证:适用于里寒证。用以治疗寒邪侵及脏腑,阴寒内盛的寒实证;亦用于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的虚寒证,3.临床应用:温中散寒,适用于寒邪直中中焦,或阳虚中寒证;
24、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脉不畅的寒痹证;回阳救逆,适用于亡阳虚脱,阴寒内盛的危候。另外,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温肺化饮、温化寒痰、温肾利水、温经暖肝、温胃理气等治法,亦都属于温法的范围,4.应用温法的注意事项: (1) 凡素体阴虚、血虚以及血热妄行的出血证,禁用温法。 (2) 内热火炽、挟热下痢、神昏液欲绝脱者,禁用温法。 (3) 孕、产妇,均应慎用或禁用,第二节 治 法,六、清 法,1.概念:清法,也叫清热法,是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大法,2.适应证:凡外感热病,无论其热在气分、营分、或血分,只要表邪已解而里热炽盛者,均可应用,4.应用清法的注意事项: (1)清热法,易损伤脾胃阳气,故一般不宜久用. (2)凡体质素虚、脾胃虚寒,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热者因气虚 或血虚引致虚热证,皆不宜用清法,3.临床应用: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属于实热的证候;清热解毒,适用于时疫温病、热毒疮溃等证;清热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的证候。清泻脏腑,适用于邪热入于脏腑,分别有泻肺清热、清心降火、清肝泻火、清泻胃火等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大棚养殖技术培训合同
- 地方公费师范生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中外合资企业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 标准石材供货合同协议
- 太阳能路灯招标准备工作
- 二零二四年股权转让合同标的为科技公司股权
- 劳动合同部分修改协议
- 广告服务代理协议书模板
- 网络安全采购合同
- 代理记账与财务咨询服务协议
- 校园网络监控系统调试及试运行方案
- 2024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读后续写 告别鹦鹉 讲义素材
- 中班游戏教案坐传球
- 桑树种植行业分析
- 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应用
- GB 43472-2023灯具及灯具用电源导轨系统安全要求
- 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 婚姻法结婚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 2023年电大行政组织学试卷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亚洲-东南亚航运港口
- 幼儿园大班音乐《建筑之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