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描述(共8篇)_第1页
教学设计描述(共8篇)_第2页
教学设计描述(共8篇)_第3页
教学设计描述(共8篇)_第4页
教学设计描述(共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描述(共8篇) 第1篇: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说明与建议 想想议议课本图11.l-l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分别表示了几种不同的运动。在课文中也列举了许多物体做机械运动的例子。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结合思考以下问题,由浅入深地提高对机械运动概念的认识:足球场上正在进行比赛,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它们相对于

2、地面的位置在改变。)静止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吗经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动、静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为了加深这一认识,可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回答:a.选取课桌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选取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该怎么描述物体的运动呢? 一参照物事例:坐在行驶的汽车中,感觉路边的树木迅速后退,感觉车内的物体是静止的。路边的人觉得树不动,车运动得很快。为什么对物体的判断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既然运动是普遍的,为什么又常常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

3、等是运动的(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请同学们讨论师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板书 判断物体是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归纳选择参照物的注意事项(课件展示)学生活动(二) 试一试:通过练_让学生明白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大家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_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能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呢若能设计,说明理由。第4篇:

4、算法的设计与描述教学设计算法的设计与描述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第二节,通过1.1 节的学_, 学生已经了解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并知道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只要算法正确,就可以用任何一种语言编写程序,再加之本节的学_,更加加深的学生对算法的了解。为后续章节学_程序设计、算法的程序实现打下一定的基础。 (2)学情分析此阶段学生为高二第一学期的学生,在高一的基础上已经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信息的获取处理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数学方面也已经具备了函数、数列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解决计算机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我校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农村学生,基础

5、差,知识的掌握程度差,所以要更加注重基础,课堂用例不能太难,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分层教学。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算法,知道算法的多样性;能够对设计的算法做简单的评价;学会利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来描述算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算法描述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找出算法,分析算法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如综合、评价、分析、思辨。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描述算法难点: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教学方法及策略本节课主要通过大量实例及一题多解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_,对比式学_,问题引导,先实例展示,后讲解,后总结的

6、方法,适合学生的学_认知顺序,是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浑然天成。由易到难的顺序,不至于使学生产生思维跨度。知识点纲要、图文并茂、表格的形式使知识点形象直观容易理解。适当的讨论交流学_,让同学们很好的纠正自己的错误。以上各种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来描述算法。引课实例为“农夫过河”的趣味游戏,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清楚算法的概念,学会利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方法;第一个实践活动“找出1+2+3+100的方法”,让同学们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能对不同的算法做出评价,感受算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第二个实践活动“用自然语言描述求解ax+b=0的过程”,进一步巩固自

7、然语言的描述方法,为后面的学_用流程图描述做铺垫;流程图学_阶段,与自然语言描述进行对比,贯之以实践三“读解一元二次方程流程图,填空”,典型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伪代码学_阶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学_,冠之以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最后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完成课后实践五、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老师:由“农夫过河”游戏引入:算法的概念,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找到合适的算法是程序设计的前提 , 算法的设计分为两个内容:一是寻找一种方法;二是描述实现这个方法的步骤,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学_如何描述算法。 算法特征的讲解。学生:玩趣味游戏,找出解决农夫过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理解

8、算法的概念,特征,地位。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顺理成章的引入对本节内容的学_。适当的扩展算法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实践活动一学生讨论:学生找出求解“1+2+3+4+100”的不同算法,看看哪种算法的效率高,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老师总结结论。 3.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老师讲授:(1)自然语言 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2)自然语言的特点:通俗易懂,缺乏直观性,不简洁,且易产生歧义。如很多同学的描述语句和说法相差较大。使用自然语言的注意事项:描述要尽可能精确,详尽。学生活动: 实践活动二:用自然语言描述求解ax+b=0的过程,巩固所学,为学_流程图做一

9、定的铺垫。 4.流程图描述老师活动: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叙述冗长,容易产生 “ 歧义 ” 。 下面我们再来学_另外一种最常见的算法描述方式流程图。(1)给学生展示求解方程ax+b=0的流程,对比自然语言描述,产生共鸣。 (2)结合具体实例讲解组成流程图的各种元素,之后列出组成流程图基本元素。 (3)总结流程图优缺点: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直观易懂、逻辑关系清晰,不容易产生歧义。(4)结合求解ax2+bx+c=0的流程图,巩固讲解流程图相关知识。学生活动:(1)看解ax+b=0的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感受流程图描述的优势,完成对比表格。 (2)实践活动三:读解一元二次方程流程图,填空。设计意

10、图:由简到难,逐步引导,图文并茂,帮助理解,对比学_,产生共鸣。5.用伪代码描述算法老师活动:(1)伪代码表示举例讲解(2)两个实例讲解判断某个数是否偶数伪代码描述求解ax+b=0的过程 (3)总结式讲解伪代码 (Pseudocode) 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它也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描述算法的一种常用方法。没有严格的语法限制,书写格式也比较自由,描述的算法简单、易懂,容易修改,且容易转化为程序语言代码。学生活动:听老师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对两个实例的讲解,对知识点的掌握 6.课堂总结(1)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算法的特征 (2)描述算法的形式

11、有多种,常用的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展示同一个问题的三种描述方法,学生对比感受,起到对知识点升华的作用。 (3)好的算法需要我们分析、比较、挑选。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的教学好的地方在于:以游戏的方式引课,调动学生的学_兴趣。整堂课贯穿着大量的实例帮助学生学_巩固,实例都是由易到难,老师适当引导,帮助各类学生理解,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在讲解三类方法时,始终都是对比式学_,并没有把某个知识点孤立起来。适当的给学生扩展了一些知识点。整堂课程脉路比较清晰。再者就是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不足之处就是:课堂有些地方语言不够精炼。学生活动不是很充分,学生活动的设计不是很到位,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

1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较少,由于受到学生基础的限制,如打字,有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完成实践活动。有些知识点没有讲透。由于实践贯穿在课堂,学生做完后只是做了简单的评价,没有详细的评价,课后也没有系统的评价,没能给学生纠正出常见的错误,实践活动的重难点也没有突出出来,没有把知识点做出全方位的诠释。优点是可以看到的,但存在的缺点也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能够多多锻炼,慢慢的改掉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多多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希望自己的课能够越上越好。第5篇: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教案沪粤八下 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知道什么叫参照

13、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机械运动的多样性 (二)教学过程 一、复_提问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_。教师口述:千米=_厘米。(答:2104厘米)500微米=_米。(答:米)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二、新课教学1新课的引入组织同学阅读课本“活动1”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_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板书:“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一、机械运动”2机械运动(1)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

14、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组织同学看课本“活动1”,提问:图中的几号小孩运动了?生;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问: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他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小结:机械运动

15、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教师以行驶的小汽车为例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

16、什么为标准的。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提问: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教师追问:在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

17、况是怎样的?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教师小结:像受油机和加油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5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三、布置作业课本,练_1、2、3。第6篇:荷叶圆圆教学设计理论描述为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荷叶圆圆教学设

18、计理论描述荷叶圆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_,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

19、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一、精心的教学设计,提供想象的空间。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比如创设情景,“老师就是荷叶姐姐,你是小蜻蜓”,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引发学生想象。又如:如果让你拥有神奇的魔法,你希望自己变成什么再与荷叶一起玩耍呢?你可以把这些写成一段话或者一个故事与我们一起交流。二、精美的图片播放,激发想象的热情。创设一个良好的特定的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

20、想象力。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一开始,教师播放精美的图片,将学生的所有思维都凝固在画面的魅力中,为学生进一步思考,理解,想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始终用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在自己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渗入了自己的情感,激活学生想像画面的热情。三、精妙的语言渲染,促进想象的生成。教师的语言总是能够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教师最富有渲染力的语言,自然能够激起学生想象的生成。如在引导学生体会小水珠把荷叶当成摇篮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体会小水珠自由自在的心情时,我精心设计自己的导语,利用形象的语言拉近课堂与文本的距离:现在我们就是那

21、一颗颗漂亮的小水珠了,躺在这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上。这时候,风姐姐轻轻一吹,我们就随着风摇啊摇,像躺在摇篮里。(停顿)什么感觉?聪明的小水珠一边晃动着身子,一边眨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好像在说什么?很快,学生融入到想象的空间,兴致盎然的说出自己的理解。可见,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兴趣浓郁,能够充分体会到荷叶的可爱与美丽,并能够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的想象。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

22、能力。第7篇: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方案运动的描述 教学设计思想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如:乘坐车辆就经常出现判断上的错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采用“类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把生活实际中认识“判定高于矮”的方法、手段“迁移”到物理课堂上,使学生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找到判定运动和静止途径。 我从生活实际(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学_物理知识(理性认识),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

23、科学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根据物体运动路线把运动进行分类2.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 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3.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科书中的图片,来认识机械运动及其分类。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_。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四)重点与难点用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和重点。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分为三部

24、分:(1)运动的分类;(2)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的分类上节课我们已经学_过物理学中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写物体的运动。 观察课件上的四幅图片教师提问:图中的物体的运动路线有什么区别?可否根据物体运动的不同路线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当然这里是根据运动的路线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物体在运动中的快慢进行分类,这在下节课内容我们将学_。 2.参照物:现在我们坐在教室里,那我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静止,平时我们认为我们没有动就是静止。但是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本身自转又公转,那我们岂不又是运动的?”提问:那我们坐在教室里究竟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呢?:同学们

25、,你们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呢?“高,你有姚明高吗?;矮,你有何平平矮吗?(观察课件中高个子姚明和小矮人何平平的图片)” 通过判断高和矮要有一个比较的标准,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解释上面提的问题:我们坐在教室里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地面(或者是教室中的桌、椅等);我们坐在教室里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太阳 (外面行驶的汽车等)。参照物的选择学生应明确两点:(1).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方便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见课件判定图。(回忆机械运动的概念:物体位置的变化)物体参照物位置变化物

26、体是运动的 物体参照物位置无变化物体是静止的 根据课件上的“课堂达标”进行练_。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学们建立了参照物的概念,就不难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这种性质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生可通过课件中图片的一些应用实例来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设计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一、运动的分类 运动的分类:1.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二、参照物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物体参照物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物体参照物位置无变化物体是静止的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作业1.“小小竹排

27、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两句歌词中,分别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来表示什么物体的运动?2.直升机上飞行员看到地面的楼房竖直向上运动,则该飞行员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楼房C、直升机D、水平飞翔的小鸟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少,但一些学生对我们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观点有些根深蒂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不容易理解,是这节课的难点,需要老师多举贴近生活的事例,培养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拓展他们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8篇: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方案优质课教案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思想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如:

28、乘坐车辆就经常出现判断上的错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使学生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找到判定运动和静止途径。 从生活实际(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学_物理知识(理性认识),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参照物的含义2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情况和教科书中的图片,来理解参照物的选择。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和理解速度的含义。3、

2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生活现象开始学_。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重点与难点用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三.教学过程用问题导入利用本班学生设立物理情景(小明和小红送老师回家,当老师坐上公交汽车后,汽车开动了,小明对小红说,汽车开的真快,老师坐在座位上看了看旁边的乘客,觉得自己没动,反而是小明和小红在后退,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出示学_目标: 1.理解参照物的含义 2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出示自学指导:1.回忆机械运动的含义2.思考导入的问题判断老师的运动和静止,完成P23活动 3.判断一些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学生按自学指导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