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ppt_第1页
绪论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ppt_第2页
绪论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ppt_第3页
绪论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ppt_第4页
绪论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及意义,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园林美学原理和环境特点选择植物,合理配置创造景观优美及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功能的植物景观,1、植物造景的定义,3,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通过技术手段及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做植物景观,2、园林植物造景,通过艺术手法,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4,创造不同观赏风景 形成景观季相变化 衬托突出主景,3、植物造景的意义,5,植物造景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公园或风景点中,有些国家从国士规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了。 考虑到保护自然植被,并有目的地规划和栽植了大片绿带

2、(Green Belt)。,植物造景的意义时代进步的需要,6,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是四大造园要素之一。,英国造园家Clauston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 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 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植物造景的意义时代进步的需要,7,植物景观引入室内 。 宾馆级别、办公大楼、商业洽谈、游泳池、底层花园、屋顶花园、层间花园。,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植物造景的意义时代进步的需要,8,科学性+艺术性,4、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原则,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 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

3、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怎样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9,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对植物个体的生态作用,形成其生态习性,这是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之一。 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科学性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10,统一与变化,统一”就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艺术表现。 “变化”则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区别和多样性的艺术表现。,艺术性形式美,11,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在质或量方面区别和差异的各种形式要素的相对比较 。,调合就是适合,即构成美的对象在部分

4、之间不是分离和排斥,而是统一、和谐,被赋予了秩序的状态。,色彩对比,12,上海豫园一景,龙头配置了两株高大艳丽的银杏树,引人注目,从而将游人的视线引向围墙上部的龙头、龙爪装饰。还配置太湖石、腊梅、羽毛枫、杜鹃等花木 。,艺术性形式美,华盛顿纪念广场,13,艺术性意境美 例1,勇敢阿姆拉王子 美丽阿拉帕里仙女 嫉妒“众山之神” 巨大山石,芒果,14,艺术性意境美 例2,拙政园,富有浓厚的文化意味的匾额对联。 园中植物的人格象征意义。 空间布局的收放、虚实。,15,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 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y)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艺术性意境美 例2,16,苏州拙政园远香堂,取宋代学者周敦颐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7,苏州拙政园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座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湖内莲花亭亭净植,湖岸柳枝丝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