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十六章 医学真菌学_第1页
医学免疫学:第十六章 医学真菌学_第2页
医学免疫学:第十六章 医学真菌学_第3页
医学免疫学:第十六章 医学真菌学_第4页
医学免疫学:第十六章 医学真菌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六章 医学真菌学,真菌(fungus):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大 多数有益:如发酵、生产抗生素等 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 医学(病原)真菌400种 常见的有50100种 目前真菌症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原因: 1.抗生素、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滥用 2.器官移植、介入性治疗等新技术的开展 3.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造成宿主免疫低下,组成:核膜和核仁(细胞核) 完整的细胞器(胞浆) 几丁质、甘露聚糖、葡萄糖(胞壁) 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非植物) 单细胞(少数)或多细胞(多数) 生存方式:腐生 或 寄生 繁殖方式:有性 或 无性,概 述,第一节 真菌概述,一、生物

2、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根据形态结构将真菌分为两大类 (一) 单细胞真菌 (二) 多细胞真菌,单细胞真菌,形态:圆形或椭圆形 1.酵母型真菌 菌丝:无 繁殖方式:芽生 菌落:与细菌相似 2.类酵母型真菌 菌丝:假菌丝 繁殖方式:从母细胞芽生 菌落:类酵母型菌落,多细胞真菌,组成部分 1.菌丝 2.孢子,(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常用沙氏培养基(SDA) 生长速度:较慢 培养温度:酵母和类酵母型真菌37 丝状真菌2228 酸碱度pH:4.06.0 菌落形态:3种类型的菌落,一、生物学性状,1.酵母型菌落 :单细胞真菌菌落 菌落柔软、光滑、湿润。镜下可见单细胞 性的芽生孢子,无菌丝。如新型

3、隐球菌菌落 2.酵母样菌落:单细胞真菌菌落 和酵母型菌落相似,镜下可见假菌丝。如白 色念珠菌菌落 3.丝状菌落:多细胞真菌菌落 由菌丝体和孢子组成的絮状菌落,见于大多 数丝状真菌,菌 丝 分 类 隔膜有无:有隔菌丝 无隔菌丝 生长部位: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生殖菌丝:部分气中菌丝可产生具有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孢子,真菌的有隔、无隔菌丝(400),气生菌丝与营养菌丝,形态多样,可作为真菌鉴定和分类的依据,菌丝形态,繁 殖 方 式,依靠孢子及菌丝进行繁殖: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 1、芽生: 酵母菌及类酵母真菌 2、裂殖: 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3、芽管: 萌发芽管,伸延后形成菌丝 4、隔殖:分

4、生孢子梗形成隔膜,原生 质浓缩形成新孢子,孢 子,孢子是由生殖菌丝产生的圆形或卵圆 形结构,是真菌的生殖结构。也是真 菌鉴定和分类的依据。 (1) 无性孢子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而产生 (2) 有性孢子 细胞间配合后产生,无性孢子:多见于致病性真菌,1)叶状孢子 由菌丝细胞直接形成 芽生孢子-单细胞真菌常见 关节孢子-多见于陈旧培养物 厚膜孢子-真菌的休眠细胞 2)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的顶端或侧面 大分生孢子-体积大、多细胞、壁厚 小分生孢子-体积小、单细胞、壁薄 3)孢子囊孢子,叶状孢子,分生孢子,孢子囊孢子,变异性:容易变异 ,双向型真菌 (四)抵抗力 对热敏感:孢子一般60经1h即被杀灭

5、 抗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多种化学药物 对1%3%石碳酸、2.5%碘酊、0.1%升汞 及10%甲醛液较敏感。,(三)变异性与抵抗力,(一)致病性,(一)真菌感染:真菌病 (二)真菌性超敏反应:哮喘 (三)真菌毒素中毒 (四)真菌毒素所致的肿瘤,二、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真菌感染,致病性真菌原发性感染 机会致病性真菌继发性感染,真菌性超敏反应,按性质分: 感染性超敏反应:感染后,型 接触性超敏反应:吸入或食入,I型 按部位分: 皮肤超敏反应:皮炎、湿疹、荨麻疹等 呼吸道超敏反应:哮喘以过敏性鼻炎 消化道超敏反应,真菌毒素,农作物、食物或饲料上 表现: 1. 肝、肾、神经、造血系统损伤 2. 致癌性

6、: 黄曲霉毒素肝癌,三、 微生物学检查,取材:浅部:鳞屑、病发或甲屑 深部:分泌物、排泄物、体液、 痰液及血液 直接镜检: 粘稠或含角质的标本:先加10%KOH, 微加温后镜检 液体标本:离心后镜检 培养: 含抗生素的沙保弱培养基 25 (丝状真菌) 37 (酵母型真菌),皮肤癣菌: 注意清洁卫生,避免接触 深部真菌病:去除各种诱因,提高抵抗力 真菌性食物中毒:严禁食用发霉食品 治疗药物: 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多烯类:两性霉素B 核苷类:5-氟胞嘧啶 棘白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一、 浅部感染真菌,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组织的真菌; 一般不侵入皮下组织和内脏; 多因接触感染; 分

7、为皮肤癣菌和角层廯菌。,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真菌,一、皮肤癣菌,是指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 引起皮肤癣。,脚 气,真菌性白甲,头皮廯,皮肤癣菌的种类、侵犯部位及传染来源,二、角层癣菌,是指寄生于皮肤角层或毛干表面的浅部真菌, 引起角层型和毛发型病变。,花斑癣,二、 深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是指侵犯皮下组织和内脏的 病原性真菌或机会致病性真菌。,一、白假丝酵母菌,(一)生物学特性 菌体圆形或卵圆形,G+ 繁殖方式:芽生 组织内: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体外培养:厚膜孢子,白假丝酵母菌的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1000),白假丝酵母菌的孢子(1000),白假丝酵母菌类酵母型菌落,(二)致病性,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是其侵入机体的主要原因 皮肤黏膜、内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直接镜检:酵母型细胞及假菌丝 2.分离培养:菌落特征,二、新型隐球菌,隐球菌属,分布广泛,鸽粪中大量存在 (一)生物学特性 菌体圆形,菌体外有肥厚荚膜 染色方法:墨汁负染 繁殖方式:芽生,无假菌丝 SDA培养:酵母型菌落,致病物质荚膜多糖 机会致病菌,引起隐球菌病 初始感染多在肺部,愈后良好。,(二)致病性,播散后可累及各个脏器,最易侵犯的中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