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称谓语及社交常用语对比_第1页
英汉称谓语及社交常用语对比_第2页
英汉称谓语及社交常用语对比_第3页
英汉称谓语及社交常用语对比_第4页
英汉称谓语及社交常用语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英汉家庭称谓和社交称谓的语用对比称谓是人们在相识或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的看似简单的问题。家庭称谓是指在家庭范围内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称呼语;社会称谓是社会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在言语交际中的称呼语。它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英汉语言中是如何运用称谓进行交际的。1. 英汉家庭称谓差异在用英汉语言进行交际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称谓的词语常常在交际双方理解称谓意义方面造成很大的难度,。汉语中的很多称呼语表达了较具体的关系,而英语却没有这样的对应词。因而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英汉家庭称谓对照表:汉语词英语词英 语 释 义祖父G

2、randfatherpaternal grandfather外公maternal grandfather祖母Grandmotherpaternal grandmother外婆maternal grandmother伯伯Unclepaternalunclefathers brotherelder brother叔叔younger brother姑父husband of fathers sister舅舅maternalunclemothers brother姨夫husband of mothers sister婶子AuntWife of fathers younger brother伯母Wife

3、of fathers elder brother叔母Wife of fathers younger brother舅母Wife of mothers younger brother姑妈fathers married sister姨妈Mothers married sister堂姐CousinElder sister of paternal grandfather堂妹younger sister of paternal grandfather堂哥Elder brother of paternal grandfather堂弟younger brother of paternal grandfath

4、er表哥Elder brother of maternal grandmother表弟younger brother of maternal grandmother表姐Elder sister of maternal grandmother表妹younger sister of maternal grandmother哥哥BrotherElder brother弟弟younger brother姐姐SisterElder sister妹妹younger sister从上述英汉对照表可以看出,汉语当中家庭称谓远比英语家庭称谓详尽繁杂得多。就拿汉语中的堂、表亲属关系来讲。从以上对照表可以看到,汉语

5、有八个不同的称呼,而英语却只有一个词“cousin”统称之。实际上,以上只是部分亲属关系,还有很多的亲属关系,比如,“姨奶奶”、“嫂子”、“弟妹”、“小舅子”、“外甥”等更细繁的方式来区别亲属关系,给英汉言语交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是英汉家庭称谓的差异之一。英汉家庭称谓的第二个差异是:汉语中,同辈家庭成员和亲戚的称谓需要根据年龄的不同加以区别。比如有大哥、二哥;大姐、二姐等的区别。英语当中则非常简单,不分年龄,同辈男性通用同一称呼:“brother”,同辈女性都称呼为:“sister”。汉语称比父亲年长者为“伯伯”,称比父亲年轻的为“叔叔”,但英语中一律用“uncle”这个词。2. 英汉社会称

6、谓差异社会称谓理所当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同一社会群体中,任何言语交际都无不面临相互间约定俗成地、适当地称呼问题,而交际双方的关系因此得到建立和维护。但是,在跨文化的英汉言语交际中,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称谓已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而受到重视。我们先来看看在英语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在称谓上的变化:在英语社会里,人们初次见面或刚开始相识的时候,常常使用“Sir”、“Madame”、“Mr. Smith”、“Mrs. Smith”、“Dr. John”等,但一般不用“comrade”或“master”。当交际双方比较熟悉后就去掉名,而直呼其姓,如:“Peter”、“John”等。这点与汉语情况略

7、有差别:汉语是直呼其名;英语却直呼其姓,如某人姓名是:Jacob Mey,初次见面或在正式场合介绍此人时称他为:Mr. Jacob Mey。当双方熟悉后,称呼就用作:Mey。有些中国人在英语国家时被称作“Zhang”或“Chen”,便误认为对方不懂礼貌。实际上,这表明交际双方的关系已经很熟悉。在汉语中,当人们初次见面或刚开始相识的时候,通常称呼“同志”、“师傅”、或称呼经人介绍的职务,比如,“王主任”、“张所长”、“江先生”、“王女士”、“蔡小姐”等。当人们熟悉后会互称对方“老李”、“小赵”等。如果双方关系非常熟悉后可去掉姓,而直呼其名,甚至称呼他们的绰号、外号、小名等。而且,在汉语的社会群体

8、中,人们已经把家庭亲属称呼扩大到社会交往中,比如,根据年龄的大小称呼“大哥”、“大姐”、“小妹”、“大叔”、“大爷”、“大妈”、“大娘”等等。汉语社会称谓在社会交往中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很多变化。请看下面的汉语社会称谓变化情况表。英汉语社会称谓对照表汉语称谓英语称谓使用称谓的群体英语释义同志无对应称谓社会成员comrade; 师傅无对应称谓Master同志无对应称谓会议或公务活动群体comrade师傅无对应称谓一般场合Master老王小张Mr. WangMr. Zhang熟人或同事之间Lao WangXiao Zhang大哥无对应称谓农村或邻里之间elder brother大叔无对应称谓Unc

9、le大妈Auntaunt.先生Sir; Mr. 城镇群体Sir太太Madame; Mrs; MsMadame夫人MadameWife女士LadyLady小姐MissA young lady老板Boss工商界Boss老总DirectorDirector李主任Director Li公务员之间Director Li张会计无对应称谓Accountant王处(长)无对应称谓Section chief张教授Prof. Zhang专业技术人员Professor Zhang; 王工(程师)无对应称谓Engineer Wang从以上对照表可以看出,英语社会称谓中没有像汉语社会称谓那样的详细繁杂。汉语称谓之所以这

10、么复杂是因为礼教中“长者为尊”的观点密切相关。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是“长幼有序”。如此,人们的权利、义务、职别也随之各异。然而,英语社会较重视个人意志、个人自由、个人价值以及个人独创精神。英语社会中没有像汉语社会那样复杂的等级观念、名分观念,人际关系也就比较简单。3. 英汉称谓运用原则了解了英汉之间家庭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差异之后,我们应该逐步在英语学习中以及在英汉言语交际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进行交往,努力掌握跨文化的交际原则。称呼问题是我们进行交际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任何两个人如果一开始就无法解决相互间适当的称呼问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建立和维持,因而,言语交际也就不能顺利

11、进行下去。在每一次的交际中,双方都希望这种言语交流顺利进行。如果我们解决好称谓问题也就意味着成功的交际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英汉交际中称谓的差异,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跨文化的交际技巧,我们应当掌握英汉交际中称谓的运用规律。3.1 英汉称谓差别 社会文化不同,英汉交际中的称谓肯定会有区别。了解到英语当中不像汉语那样强调“长者为尊”的观念。所以我们不应当照搬汉语的称谓运用规律。在汉语中,家庭称谓可以转用在社会称谓中,对陌生的男人称“大伯”、“叔叔”等,对陌生的女性称“阿姨”、“大娘”、“奶奶”等。这些称谓一旦套到英语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所以,类似“Grandma”、“PLA Uncle

12、”、“Aunt Nurse”会让英语国家人感到莫名其妙。3.2 英汉对“老”字的不同看法 在汉语中,“老”字是见多识广、足智多谋的同义词,是一个让人尊敬的字,因此熟悉的、比说话人年长的人可以被称作“老”。而英语国家人不仅不愿别人说自己老,反而讨厌这个字。在英汉交际中要尽量避免类似的说法。3.3 英汉职业称谓差异 汉语中,有很多表示职业的词可用作称谓,如“汪老师”、“黄工(程师)”、“赵处(长)”、“田会计”、“王木匠”等,但是这些称谓在英语中不能用作称呼语。常用语称谓的有:Professor(教授)、Doctor(大夫、博士)、Captain(船长、陆军上尉、空军或海军上校)等。至于Engin

13、eer(工程师), Teacher(教师)、Accountant(会计)等词语却不能用作称呼语,否则就会出现交际失误。3.4 英汉昵称差异 汉语中,关系很密切的人之间常使用昵称。英语中也有昵称现象,只是其格式与汉语不尽相同。英语中主要有以下固定格式:1) 使用名字的第一个音节。例如:Edward-Ed;Timothy-Tim;2) 在名字的第一个音节后加上“y”。例如:Jennifer-Jenny;Andrew-Andy;3) 使用名字的其他部分。例如:Anthony-Tony。讨论 在汉语语境中,称呼那些上年纪的人为“大娘”、“大妈”、“奶奶”、“大爷”、“大伯”或“老人家”等是很平常的事,

14、但是把这种称呼词语套用在英语国家中就会出现语用上的失误。例如:一个初到英国的留学生称呼他的房东太太为:“Grandma”。房东太太回绝了他,并宁愿这位留学生直呼她的名字。这种像“Uncle Worker”、“Aunt Nurse”、“PLA Uncle”等的称呼词语如果用在英语本族人当中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莫名其妙。因此,在英语群体中使用称呼词语一定要留意和观察英语称呼词语的运用规则,不随意把汉语称呼词语的运用规律套用在英语中,深入认识英语国家的文化对称呼词语的影响。文化制约原则 (Principle of Cultural Restriction)英汉两种语言都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尤其在

15、称谓方面无不蕴含着浓浓的、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无不受到不同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非英语国家人在运用英语进行言语交际时必须考虑到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限制。在交际中必须认真考虑到英语语言中特定的称谓表达形式,使得言语交际符合英语运用规则,不随意将汉语的称谓表达形式套用在英语交际中。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英语语言中的家庭成为和社会称谓远不如汉语的那么丰富和复杂。例如,汉语中有“伯伯”、“叔叔”、“姑父”、“舅舅”、“姨夫”等的家庭称谓,但英语中却只有“uncle”一词来代表;在汉语的社会称谓中可以说:“王木匠”、“张会计”、“李工(程师)”,而英语的社会称谓中却没有这样的称呼。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

16、必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英语交际更加符合英语运用习惯和规律。第二节 英汉日常交际语的语用对比 英汉日常交际语,从某个侧面看,是了解英汉话语中语用功能差异的窗口。英汉语言生长在不同的文化社会里,因此,在这两种不同文化的社会环境里的人们相互问候、告别、感谢、请求以及致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日常交际语的这些语用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交际形式和内容来表达。在不同语言中,人们按照不同的语用原则进行交际。本节将通过对英汉日常交际语差异的讨论,进一步考察语用原则在英汉的言语交际中的运用。1. 英汉问候语和告别语的语用对比人们每一次交际都离不开相互问候,英汉语言产生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而

17、在言语交际中的问候在形式、内容上存在很多异同。1.1 问候语问候语是交际双方见面时打招呼使用的语言。各种文化中都有自身的一套问候语系统。英汉语言也有各自的表达方式来达到相互问候,从而促进人际关系。我们来比较一下英汉常用问候语的异同:英语常用问候语 用 法How do you do?(您好!) 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用Hi/Hello!(喂/你好!) 熟人或朋友之见见面时用Good morning!(早上好!) 熟人上午见面时用Good afternoon!(下午好!) 熟人下午见面时用Good evening!(晚上好!) 熟人晚上见面时用How are you?(你好吗?) 熟人或朋友之见见面时用

18、How are things going?(一切都好吗?) 熟人或朋友见面时用How are you doing?(你过得好吗?) 熟人或朋友分别一段时间后重逢时用How is your wife?(你妻子好吗?) 熟人或朋友见面时用汉语常用问候语 用 法您好! 长辈或上级见面时用你好! 熟人或朋友或同辈见面时用(你)早或早上好! 熟人或朋友见面时用您早! 长辈或上级见面时用(你)吃了吗? 熟人或朋友见面时用(你)去哪里? 熟人或朋友见面时用(你)干什么去? 熟人或朋友见面时用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由于问候方式、问话内容而出现一些交际失误。中国人在问候别人时常用上述话语。这些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实

19、并不是真想知道句子表达的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考虑,中国人讲这句话的语用功能是“问候”,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心。此刻,听话人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当 “Have you eaten yet?”(吃了吗?)“Where are you going?”(去哪儿?)、“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你打算干什么?)这些话语被用于问候英语国家人时,它们的语用功能就不再是“问候”了,而是被推导出话语意义,即用来表示“建议”或“邀请”对方一起吃饭的意思。他们听到这样的话后没有看到进一步的行为,会觉得很古怪,有时会很不高兴。如果我们不注意英汉语言的问候习惯,类似的误

20、解会经常发生。因此,认真学习和运用正确的英语问候语以及仔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问候语的差别尤为重要。1.2 告别语从英汉交际的问候语可以了解到英汉问候语的不同形式和内容可能造成的交际失误。告别语也能表现出两种语言运用而产生的交际失误。请看英汉常用告别用语的异同。英语常用告别用语:Good bye!(再见!)Its nice meeting you,或Its nice to have met you.(见到你很高兴。)See you!(再见!)So long!(再见!)See you later(or tomorrow)(呆会儿再见!)(或明天见!)Good night!(晚安!)Have a n

21、ice day!(祝您一天愉快!)汉语常用告别语:再见!明天见!走好!慢走!不送了!请留步!有空再来玩。从上述英汉常用告别语来看,各自都有不同的侧重。如果把汉语告别语翻译成英语并用于跨文化交际之中,比如,“Go slowly”、“Walk slowly”,“Stay here”等,英语国家人会觉得很不自然或十分别扭。汉语的告别语较英语告别语更为详繁。这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所致。西方人的礼貌规则主要是强调人们在社交中要谈吐优雅、风度翩翩,在往来中要有修养、有绅士风度。而在汉语文化中,尤其是古代,礼仪被看作治国之本,直接影响到华夏子孙的不同的行为方式。由于这种礼制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处处都以礼为

22、出发点,事事都从礼的角度来考虑。因此,汉语日常的言语交际受到这样的影响也就不觉奇怪了。2. 英汉致谢语和答谢语的语用对比英汉言语交际中,说话人表达谢意的内涵以及因为致谢所做出的反应各不相同。现在,我们来讨论这些问题。2.1 致谢语对别人为自己所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的话叫做致谢语。英汉语言中的致谢语在运用上是不太相同的。英语国家的人可以说是不离“Thank you”,几乎任何场合、任何人际关系都可以使用“Thank you”(谢谢)、“Thanks a lot”(多谢)、“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等,其理由就是遵守礼貌原则。汉语交际中,表达谢意的词语也不多,常用的有“谢

23、谢”、“感谢”、“多谢”等。但是,汉语中的“谢谢”不象英语那样处处使用,有时还须谨慎使用。有几种场合是不适合道谢的:1) 交际双方的关系越亲密就越不用,比如父母与儿女、丈夫与妻子、兄弟与姊妹等。在这种场合说“谢谢”在语用功能上一般表示双方的关系疏远了。例如:情景:丈夫要看书,找不着眼镜了。妻子从卫生间里找到了丈夫的眼镜并交给了他。如果这时丈夫说声:“谢谢”,妻子就会觉得莫名其妙,反而生气;假如这是在英语国家,在这种场合说声“Thank you”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从这个实例看,英语国家人很讲究礼貌原则,事事表现得以礼待人,其语用功能就是“感谢”,而中国人更重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越亲密就越少用致

24、谢语。如果在这种场合说“谢谢”,其语用功能就不再是“感谢”,而是让人误解成故意疏远他人的表达。2) 汉语中,在受到别人夸奖或赞扬时一般不表示谢意,其原因就是担心给别人一种不谦虚的印象。例如:情景:小王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她的美国教师在教室门口遇到她。美国教师:“Oh, how beautiful your skirt!”(啊,你的裙子好漂亮!)小王:no, no, just an ordinary one. (不,不,只是一件普通的裙子。)从小王一方来讲,她认为,美国教师的话是恭维她的裙子有多漂亮,回答恭维话自然应当谦虚一些;从美国教师这方来说,小王的回答让美国教师觉得漂亮或不漂亮的裙子都分不

25、清了,简直就是怀疑其鉴赏力。实际上,美国教师遵守的是格莱斯(Grice)的“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即:尽可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是真实的。她看到小王的裙子的确漂亮才如此说。而小王遵守的却是“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即: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小王的说法在汉语环境中是很得体的,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却出现了交际失误。3) 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一般不需要致谢。就是说,说话人对职责之内的事表达感谢让人觉得有些不自然。例如,在商店里购物,一般都是售货员向顾客致谢,感谢顾客选择了她的商品。反之,假如顾客向售货员致谢,这会使售货员觉得奇怪。但近几年来,这一点逐渐受到国外文化习俗的影响,中国人

26、也多用致谢语,哪怕是职责范围内的也是如此。2.2 答谢语英汉交际时的答谢问题,和致谢语一样,常常也和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对方致谢之后,英语的回答是:Not at all. (别客气。)Dont mention it. (不用客气。)Youre welcome. (不用谢。)Its my pleasure. (很荣幸。)其中,英美人在使用这些答谢语时也有用言差异。美国人常用Youre welcome,英国人常用Not at all或Dont mention it或Its my pleasure。汉语在回答致谢语时的用词有:不用谢。别客气。没什么。别这么说。过奖了。这是我

27、应该做的。如前所述,在汉语的答谢语中,当说话人受到别人称赞时,往往表达“谦虚”的语用含义,这是符合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的。但是,正因为汉语中这个谦虚,与英语国家人恪守合作原则的质的准则的冲突,导致了英汉交际中答谢行为上的语用失误。例如:一位出国学者在结束他的演说时谦虚地说:Im sorry that Ive wasted your precious time. (对不起,我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在汉语里,我们作报告结束时为了表示谦虚,都要用一些谦辞。这是汉语环境下的客套话,很自然、很正常。说话人以此表示“谦虚”的语用功能。但是,在英语国家人却不能接受这样的客套。从合作原则的质的准则方面考虑,

28、他们会把这句客套话理解成:是不是说话人觉得他们对讲话内容一窍不通,所以浪费了他们的时间?说话人既然知道他们的时间宝贵,那为什么还要故意浪费?或者说,既然说话人知道是在浪费听众的宝贵时间,那为什么还要进行这个演讲?在这种场合,英语国家人常会直接表达对听众的谢意,说声:“Thank you”,或是类似的话语,如“I hope youll like my talk”等。 另外,英语中的答谢比较直接,但在汉语中有些说法让英语国家人很难堪,比如说像“这是我应该做的”或者“这是我的职责”的话语,将其译成英语就是:Thats what I should do或Thats my duty。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英译话语的语用含义就变成了:“这不是我情愿的,只是责任而已。”英语国家人听到这样的话语会弄得十分尴尬。这与汉语所表达的语用含义有所不同。前面提到,在汉语中,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需要答谢,所以,说话人说这句话是想表达:“这是我的职责范围,不必客气。”实际上汉语的这种话语是表示致谢人的客气。讨论 许多英语学习者很想和英语国家人交流来练习英语,然而,由于他们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话题,初次见面就常问下面的问题:Where are you fr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