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练习题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1 D B CA生理盐水牛奶白酒碘酒 B【答案】 【解析】 【详解】 A、碘酒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牛奶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C、白酒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2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 ( )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3 D A CB37%500mL36.51.19g/cm A【答案】 【解析】 500
2、mLA250mL;故选;而不是、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331.19g/cmB、1.19g/cm;故不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 选; 、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 37%D;故不选。、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 不分离)。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
3、确的是BA3如图是固体、 tA的溶解度的溶解度始终大于0 B,A2 ttBB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小于,析出固体质量时分别将100g A、B12 t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时,A1 tD3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 D【答案】t,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B、2ttt时分别将的溶解度,100g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时A的溶解度大于B221tt时,A、BA,错误;C、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的溶解度相,析出固体质量B小于11t时,A的溶解度为50g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2t时,100g水中能溶解50
4、gA即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2t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正确。故选=50g+100g=150g,即2 。D 4已知NHNO和KHPO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则混合物中KHPO的质量442423 分数为 D CA B20%40%60%80% B【答案】 .60x35,x【解析】14%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 B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汽油可以乳化油污 D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溶质都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D【答案】 A、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解析】 B、溶液可以
5、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错误;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例如酒精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故错 误;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会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正确。 点睛: 物质溶解的过程包含有以下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该过程吸收热量;另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该过程放出热量;并且,不 同的溶质,在这两个过程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也不同; 共有如下三种:1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会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另 外,氧化钙放在水中发生反应放热,也会使温度升高),表现为放热现象;2=吸收的热量
6、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等),表现为既不吸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 热,也不放热的现象; 3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如硝酸铵等),表现为吸热现象。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6 DA B C花生油面粉冰块食盐 B【答案】C. D. A. B. 冰面粉,食盐。花生油,均形成浊液。【解析】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块,只有一种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和浊液的概念。点睛 cb、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图是7 cAa大的溶解度比 ca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中混有少量的 b、Cta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时,2t、c
7、a、bDt,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时将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2 b a = c B【答案】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a、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B、【解析】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a中有少量的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若 正确;的饱、c时ta、bC、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所含溶质的质量关系,故错误;D、将2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析出晶体,c和溶液降温至t,ab1溶解度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前相等,据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大,而t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降温前c 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1
8、。Bca,故错误;故选:b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点睛: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所以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饱和溶液中溶解 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并能据溶解度曲线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 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8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 C【答案】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混合物,【解析】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不是溶液,错误;C、D、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能导电,正确;色的;错
9、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错误。故选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9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答案】A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正确;【解析】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铁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等,错误;D、中和反应
10、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臭氧组成的物质,错误; A。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故选点睛: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但不一定正确,需要科学论证,通过本题看出还 要注意反例法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 BA物质溶于水后,水的导电性都会增强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C溶液里的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答案】AB、酒精溶于水不导电,错【解析】、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错误;C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误; D。以溶液里的各部
11、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正确。故选点睛: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 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下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 A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NH)HPO,搅拌,完全溶解,再增加1g该物质不能溶442 解。结论:溶质增加后溶解度降低 B2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 C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NaClHPO中混有少量若NH424 D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操作措施有:加溶质或降温)要将接近饱和的Ce(SO324 C【答案】A040g0100g时,、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解析】,即时,磷酸氢二铵的溶解度是4
12、0g(NH)HPO1g该物质不能继续溶解,不能水中加入,充分溶解后到饱和状态,再增加424B2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认为溶质增加后溶解度降低,错误;、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CNHHP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为、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错误;442NHHPO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降低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中混有少量424DCe(S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要将接近和溶液,再降温结晶,正确;、224 C)Ce(SO。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操作措施有:加溶质或升温,错误。故选242 12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50 g65
13、 g中含有溶剂t时,A的饱和溶液1 B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将C 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A、在t2 D,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B溶液中得到要从 A【答案】A、tA30g100g30gA水中最多溶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解析】,即时,的溶解度为150g15gA65gAB、由溶解度曲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正确;物质。那么水中最多溶解CC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线可知,C、t,A、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温的方法,错误;2;D、由溶解度曲两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
14、同,错误BB溶液中得线可知,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故要从 。AB,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到 c、ba的是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13 c、bAa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abaB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可用冷却中含有少量 100g a50g a50gCt的饱和溶液物质加入到时,将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D20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将 cab C【答案】A、20a、b、c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时,【解析】 B、aaba的中含有少量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15、,所以,可用冷却质,正确;aC、ta80g50ga物质加入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所以将,正确;物质的溶解度是50g90ga;D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饱和溶液,错误到、将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t,c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升温到 。Cc,ba正确。故选是: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 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4下列曲线不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
16、过程的是: BaClANaOH的废水中加入稀硫酸含有和2 B等质量的铝和镁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KNOC溶液降温至恰好饱和状态接近饱和的3 NaOHD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部分变质的 A【答案】 【解析】MgBKNO溶液降试题分析:由于错误;接近饱和的的活动性比铝强,故反应速度更快,3CPH7,至等温至恰好饱和状态,开始是溶液的浓度增大后不变,值由大于错误;溶液的 D77图中曲线错误,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而小于,于 反应与图像。考点: 15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DC BA 氢氧化钠固体硝酸铵生石灰浓硫酸 C【答案】 【解析】 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
17、,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 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所以石蜡仍为固态, 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不会脱落;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 C故选 1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C 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AA错;、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 BB错;、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
18、一、不稳定,故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 C错;质的饱和溶液,此时还可以溶解其它溶质,故 DD正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 D故选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 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熟悉常见物质溶于水伴随着的能量变化 w 10%20%,可以采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7有的硝酸钾溶液,若要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用的方法是 20B2 3w/A1/克的硝酸钾加入蒸发掉溶剂的 3w/14 Cw/2D克的硝酸钾蒸发掉加入克溶剂 C【答案】 【解析】 【详解】WgAy
19、Wg-y20%=Wg10%y= ,应将溶剂蒸发掉溶)、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 2 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2Wgx= Wg+x20%=Wg10%+xBx,故选项),(,、设需要再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25 采用的方法错误。W gCA )溶剂,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由(选项的分析,应蒸发掉 22W gDB)的硝酸钾,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由(选项的分析,应加入 25 C。故选: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18 D BA C豆浆米粥牛奶碘酒 A【答案】 【解析】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 物质的组成进行
20、分析判断 【详解】 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C、米粥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D、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 于溶液。 A。故选: ) 1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
21、液体一定是溶液 B【答案】 【解析】 【分析】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 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 A不正确;能是催化剂,故 BB正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也可能 C不正确;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也可以是酸碱中和反应;故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22、例如:水, BD。不正确。故选故 【点睛】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0配制一定溶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可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一定偏小的操作是 ) ( 6%A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俯视刻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 6%B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用固体氯化钠配制 6%C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时有液体溅出用固体氯化钠配制 6%3%D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刻度用的氯化钠溶液,量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 B【答案】 【解析】 【详解】A、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量水时俯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
23、大,此选项不 符合题意;B6%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用固体氯化钠配制 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符合题意;C6%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时有液体溅出,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用固体氯化钠配制 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6%3%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刻度,读数比实的氯化钠溶液,量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用6%氯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 选项不符合题意。 B。故选: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可用于冷敷的是21 DC BA 浓硫酸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 C【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化
24、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故错。 B、氢氧化钠溶水时放出热量;故错。 C、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故对。 D、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热量;故错。 C。故选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22选 现象实验操作 项 A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向装有适量水样的试管中加入 B 适量肥皂水,振荡后静置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 C 液和硝酸银溶液中将用水润湿一半的紫色石蕊纸 花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广口瓶D 中液体温度升高有大量泡沫产生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 着紫色石蕊纸花干燥的一半不变红,湿润的一半变红 结说明该反应放该水样属于硬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CF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DC
25、CA B BDA D【答案】 【解析】 【分析】 A.注意固体氢氧化钠遇水会放出大量热,干扰检验; B.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无法验证铜和银的金属的活动性;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 【详解】 AA.错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故 BB.错误;肥皂水在软水中产生的泡沫较多,故C.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只能证明金 C错误;属的活动性铁大于铜、铁大于银,但是不知道铜和银的金属的活动性,故D.COHO发生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可以证明与22 D正确。化学反应,故 D。答案选 (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
26、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23 锌和稀硫酸;石灰石和盐酸;硝酸铵和水;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D BA C B【答案】 【解析】 【分析】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需要瓶内部压强增大,途径有:(1)温度升高、(2) 产生气体。 【详解】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 正确;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 球鼓起来,故正确;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不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错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 来,故正确; 综上,能使图中装置中的
27、小气球鼓起来。 B。答案选 【点睛】注意固体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遇水会放出大量热,硝酸铵、硝酸钾溶于水与吸收热 量。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4 40%At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tB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2 C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ttD,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分别将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3 小关系是乙丙甲 C【答案】 【解析】 【详解】40gAt,故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时,丙的溶解度为、140g?100%? 40%,故选项错误;40g+100gB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
28、相等,故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因为溶液、2 的质量不确定,故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故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 结晶法,故选项正确;Dtt,甲和乙的溶解度减小,且甲变化明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分别将13显,故甲、乙均有晶体析出,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的组成不变,故则所得三种溶液中 C。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选项错误。故选 )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25 A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一滴水中大约有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
29、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体积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可以随温度高低 而改变,引起物质的体积改变。 考点: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现象 )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26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C溶液都是无色的 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答案】 【解析】 【详解】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 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牛奶是不溶性的小
30、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 形成的;豆浆、牛奶均不均一、不稳定,均不属于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 错误。 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故选: 27关于溶液有如下说法:溶质只能是固体;溶剂一定是水;一种溶液中只含一种5g100g溶剂中,所得溶质;溶质一定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某溶质溶解在 ) 5%( 。其中错误的是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D CA B D【答案】【解析】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作溶质,错误;水是常用的溶剂,除水外,酒精、汽油也可作溶剂,错误;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错误;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错误;5g某溶质溶解在100g溶剂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错误。错误,故选D=100%=4.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文献阅读与材料分析技能题
- 农业产业链质量监管与改进指南
- 硬件接口标准手册
- 崇礼县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知识点巩固试题集以及答案
- 机械设计制造原理及技术应用试题
- 电子商务平台大数据营销及应用推广方案设计
- 景观水泵施工方案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题库-语言运用综合试题
- 2025年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与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题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试卷: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案例分析创新思维实战经验试题
- 储能热管理行业专题报告
-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论分析
- 租车费结算单
- 陕北民歌之简介课件
- 先心病的护理课件
- 近视眼的防控课件
- 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钠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抖音直播运营团队薪酬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直播带货团队薪酬绩效提成方案)
- 风生水起的投资年报
- “缅怀先烈,感恩前行”清明节主题班会ppt课件
- 监理平行检验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