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图和等高线图》 基础要点_第1页
高一地理《地图和等高线图》 基础要点_第2页
高一地理《地图和等高线图》 基础要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图和等高线 基础一、地图三要素 1、方向 一般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 经纬度定向; 自转时针定向(北逆南顺)。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文字式:图上1厘米所代表500千米。 数字式:N 线段式:1:500 000 00 b.大比例尺:数值大,分母小,范围小,详细。 小比例尺:数值小,分母大,范围大,粗略。 c.比例尺放大2倍,即放大到原比例尺的(1+2)倍; 而放大后的面积则为原面积的(1+2)2倍。 比例尺缩小1/4倍,即缩小到原比例尺的(1-1/4)倍。 3、图例和注记。二、等高线 1、相对高对(两点间垂直高差); 绝对高度(某地和海平面的垂直高差,即海拔)。

2、 2、同图等距,同一图幅中,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差相同的等高距,或者两条等高线数值相等。 (右图闭合曲线a和b,可以取值400,或者500。) 3、同线等高, D=100米。 4、闭合曲线, H=400米。 5、同一图幅中,坡度疏缓密陡。 (山坡的坡度,tan=相对高差H/水平距离L) 6、主要地形部位: 7、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 水流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流。 山脊为分水岭;山谷为集水区,易发育河流; 河流与等高线相交,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7、FG之间,高处陡,低处缓,为凹坡,可通视。 CF之间,高处缓,低处陡,为凸坡,不可通视。 8、B的取值范围:(400,5

3、00),G的取值范围:(0,100) BD之间的高差:(300,400),BG之间的高差:(300,500)。 9、闭合曲线a和b内,X和Y的取值范围:大于大,小于小。 10、断崖顶部H顶 的取值范围 H大 , H大+d) 断崖底部H底 的取值范围 (H小-d ,H小 断崖落差 H 的取值范围 (n-1)d ,(n+1)d) 11、五种主要地形和主要的地形部位:地形海拔高低地表起伏特征高原一般在500米以上内部平坦,四周陡峭山地一般在500米以上山峦起伏,陡峻丘陵一般在500米以下起伏较小,地势和缓平原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开阔、略有起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12、描述地形特征: 地形以为主

4、,起伏较大/小; 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的具体分布; 海岸线平直/弯曲,特殊地貌广布。 13、绘制地形剖面图: 连直线; 描点标序号; 转移到横轴,确定水平比例尺; 确定纵轴取值范围和垂直比例尺; 描点; 平滑曲线顺势连接。 14、判读地形剖面图: 注意起点、终点、峰值、谷值的数值或取值范围; 峰值和谷值的位置; 峰值线疏密分布与凸坡凹坡; 沿线河流的位置。(河床相对凹陷) 15、等高线图的综合应用。 与气候结合: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1000米。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与河流水文结合:

5、河流流向:发育于河谷,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水能: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量大。 与运输线路结合:铁路、公路a.应尽量沿等高线分布;b.路线尽可能短,以节省建设成本;c.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建设投资。d.山区公路应多连接居民点,方便出行。e.应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引水线路应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水,以实现水的自流。 与“点”的区位结合:水库坝址(水电站坝址),a.宜选择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工程量小;

6、垂直落差大,蓄水水位高; 或选择周边等高线密集,中心等高线稀疏的盆地、洼地的出口:狭窄出口处,利于建坝,盆地地形,库容量大。b.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c.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d.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城郊山地向阳坡,地势坡度较缓、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港口应选择在避风的深水海湾(等深线密集);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等深线稀疏); 与农业生产结合: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