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表达过程中的切要、简洁与生动_第1页
沟通与表达过程中的切要、简洁与生动_第2页
沟通与表达过程中的切要、简洁与生动_第3页
沟通与表达过程中的切要、简洁与生动_第4页
沟通与表达过程中的切要、简洁与生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沟通与表达过程中的切要、简洁与生动原文地址:沟通与表达过程中的切要、简洁与生动作者:学诚法师沟通与表达过程中的切要、简洁与生动-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行记晚上熬夜了?能起得来吗?耳边传来禅兴法师的声音。昨晚为师父开示的录音整理工作配置wiki协作平台,凌晨2:00才睡。很惭愧不能像前面法师那样,经常熬夜写博客,第二天还坚持上早殿,而是沉沉地睡到五点多。没问题!我一骨碌爬起来。当家师过来一定不会是简单地叫我起床的,我本能地想到。果然,法师让我陪同贤彦法师参加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今天是第二天。用完早饭就要动身,我连忙到电脑室查阅相关资料。网上刊登的都是一百多字的

2、新闻通稿-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报道啊。请贤彦法师打印了他凌晨三点多到现在刚刚整理好,准备发博客的两篇文章:师父昨天在开幕式上的发言,以及会议第一天的详细报道。组织一次会议,请媒体过来发一篇通稿,一般在世间做事情,也就是到这个程度了。因此即使是两天过去之后(即写作本文时),我们博客上所刊登的这两篇文章,依然是互联网上能够搜索到的、对本次活动唯一的详细报道。从这件事情,就能够看到师父常常讲的,这个博客如今所承担的历史与文化的使命-所有与当今佛教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情,我们都在关注;只要是我们参加的事情,我们都会留下详细的记录。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已经出版的几十本博客文集,尤其是侍师日记系列中所记载的那些重

3、大活动,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这也是当年身经博客法门历练的当家师如此重视博客写作工作的原因了,即使是在百忙之中,也时刻关照着每日博客的内容,并不忘为博客的写作提供线索。临出门前,向禅兴法师请益此行的注意事项,法师说:留心一下这种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方式,多看,多学,回来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多角度地进行报道。如今僧团安排贤彦法师专门负责龙泉日记的统筹和编辑,法师起早贪黑的,几乎成了龙泉寺电脑房的守夜人,公交车上我们的话题自然也就从此开始。经过近一两年来的组织和动员,现在寺院各个部门都有了写作博客、记录工作进度与个人心得的意识与习惯,并且也有人发心来写,那么现在就是要更上一层楼,考虑如何更好地来

4、写。文字工作也可以越做越细致、越做越专业,就像我们自己盖庙一样。切要、简洁与生动,成了博客写作的进阶目标。我想起风行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办刊理念与行文风格。像这样的杂志,都是选题先行的。基于自身的定位与品格,对这个世界和社会有其主动、明确而独特的关注焦点与关注角度。怎样定选题不讲,单说写作:完全、平铺直叙、流水账式的记录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在既有选题之下,如何确立文章架构,如何选择报道点和采访对象-首先就是切要的问题。这就需要对缘起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然后去发掘其中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最鲜活的、乃至最具深远意义的点。简洁自不必讲,读者的时间宝贵,而且版面有限、寸纸寸金,

5、所以写作的时候应当惜字如金。就像做饭一样,不能说将土豆、萝卜、白菜这些材料从地里拔出来,就直接给堆到饭桌上去,怎么说也得要拣一拣、择一择、洗一洗、切一切、配一配、炒一炒、盛一盛吧?这些工作有编辑的成分在里面,同时也是一个好的作者会考虑的。最后,也是和读者关系最直接的,还有生动的问题。对于生动,不同的媒体有它不同的理解和实现方式(比如后面会谈到的Discovery探索频道式的),国家地理的方式,就是由深入一线的采访,用真实的人、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对话来表现主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体验感(就像说带你走进xxx),以及真人真事所带来的鲜活,贴近和感人的效果,构成了它的生动。不用担心这种讲故

6、事的方式会让文章的内涵打折扣,因为人及其想法与态度、其表达方式、其境遇与故事,是整个社会、文化与历史的缩影。同时这样也不会是掉在事相中,因为所有的采访都是有前面的选题以及整体架构的前行作为指导的。我想,这些对我们的博客写作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9:20,我们提前十分钟到达会议举办地点-位于建国门附近的北京万豪酒店。来到二楼会议厅,部分专家已经就座。本次会议三天的日程如下:2011年6月18日开幕仪式10:00-11:20第一场佛教与亚洲空间13:00-14:30主持人张弘欧亚的历史和文化的映射:中印合作的前景P.Stobdan,中亚地区专家,印度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佛教及其形成亚洲世界的要素M

7、adhu Bhalla教授,印度德里大学社会科学院东亚学系佛教输入中国:印度对中国的一大贡献孙昌武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尼泊尔梵学家Amritananda圣僧在十九世纪重新发现佛教的作用Ramesh K.Dhungel,尼泊尔加德满都特利布文大学佛教和喜马拉雅学协调员第二场佛教:传播14:30-16:00主持人池上要靖中国佛教徒眼中的塔克西拉佛教黄夏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及其在印度洋交汇沈丹森,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那烂陀-室利佛逝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兼负责人尼古拉罗列赫和香巴拉神话Rashmi Doraiswamy,印度新德里国立伊斯兰大学第三世界研究院教授第三场艺术与建筑:

8、传播,本土化和叙事16:00-17:30主持人梅晓云加冕佛像在东南亚巡展池上要靖,日本身延山大学佛学院菩萨和度布施:早期印度佛教艺术插图及对米兰和敦煌的影响Anupa Pande,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研究所艺术史系教授兼主任肉身贡品:佛教本生故事的传输和本土化跨越亚洲艺术Ratan Parimoo教授,印度古吉拉特艾哈迈德巴德LD博物馆NC梅塔美术馆主任2011年6月19日第四场碑文9:30-11:20主持人沈丹森依据一些铭文研究东南亚早期佛教Chirapat Prapandvidya,泰国曼谷艺术大学梵语研究中心理解BKOD PAS OF THE MNGARIS DGON PAS:解读壁画碎

9、片中罕见的残存证据Laxman S.Thakur,印度喜马偕尔邦大学历史系Thich Thanh Quyet博士,越南佛教僧团国际佛教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常务委员会常委;河内越南佛教研究所副主任第五场佛教文献:真实性和回应11:20-13:00主持人Chirapat Prapandvidya19世纪和20世纪缅甸的第五次和第六次佛教集会大藏经文本的净化Myo Myint博士,缅甸国立佛教大学客座教授汉译佛典中的语言思想张弘,西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第六场佛教写作:故事和佛教传统14:45-16:15主持人Ratan Parimoo度母赞颂的传统与发展Sumiya Dorj

10、apalam,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藏学研究室高级研究员譬喻师与佛典中譬喻的运用王邦维,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所所长兼印度研究中心主任从少林寺那罗延神的失落看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植入和变迁梅晓云教授,西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语言文学学院教授不空金刚与藏密在中国的传播薛克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闭幕辞16:15-17:15 2011年6月20日参观北京龙泉寺9:00-12:30文化表演18:00-19:30本次会议的主题,依会议手册上所写:这次会议将探讨如下问题:佛教如何将亚洲界定为一个独特的空间,佛教如何能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以极其灵活和敏捷的态度维系亚洲空间这一观念。任何别的思想社团

11、都不曾对多元文化传统如此包容,如此宽容,并能如此克服亚洲的歧异所造成的常见的争执。从这一视角考量佛教,使我们认识到,在谈到亚洲的团结和统一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其实已经接近了一个基本的真理,一个在具体解读亚洲历史中迷失的真理。每场会议都有不同的主持人(Chair),这些主持本身也是与会学者。上午是第四场研讨,主持人是印裔美国学者沈丹森教授,他的发言是在昨天第二场。今天发现会议主持人这个角色很重要,因为一场会议有很多专家发言,每人时间不长,主题各异,中间切换的时候主持人会有总摄以及补充说明,包括时间提醒和控制,问答环节指定发言者,控制局面,这个角色成为了会议现场组织上的核心。这样的国际会议,与会者

12、国籍和语言各不相同,因此翻译工作也就成为了现场支持的核心。承担本次会议同声传译工作(英汉对译)的是来自龙泉寺翻译中心的三位义工,还有其他几位义工做支持和配合。这些义工们很出色的完成了他们的工作。很难想像这样专业的学术会议由普通翻译来做会如何,比如我在会议手册上看到的,对那位蒙古教授发言题目的翻译为:赞美塔拉女神,而我们的义工在现场的翻译就很直接准确:度母赞颂。既有信仰,又有佛教英语专业知识,同时又不断有机会参与到这种高级别的会议中现场历练,慢慢,这个团队的水平将变得不同一般,同时会在我们的事业与当代佛教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有设备上的核心,就是现场的数字红外同声传译系统。同传设备是实现

13、高级别国际会议同步翻译不可缺少的,与会代表可以随意选择自己能听懂的语言频道,比如这次会议中,1频道是中文,2频道是英文。有一个细节,即使会场不大,并且有些人的嗓门不小,但是大家都被要求使用麦克风,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的同声传译人员就很难工作了(同传人员是耳朵听一种语言,口中同时讲另一种语言,因此要使用耳机收听,不然会受到发言人声音小、现场杂音以及自己翻译的声音的干扰)。我观察这个系统的信号发送功率不大,稍有遮挡或者出了屋子就收不到了。因为是无线的,比较方便配备,也有很多公司提供设备的租赁服务,这就为不常举行这样会议的单位提供了方便。就现场来说,上述三个核心基本保证了会议的正常进行。场地方还在

14、场外准备了简单的点心、水果和饮品。点心可以让繁忙的人暂时充饥,西瓜可去火,咖啡和茶能解乏。更外围一层整个会议的组织,恐怕就是相关单位的协调,日程行程制定,传达与联系,与会者吃、住、行的安排,车辆接送了。可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龙泉寺也会具足举办这样乃至更高水准的国际会议的软硬件环境。上午第一个发言,是一位泰国学者对南传佛教一些碑文的研究。在这些文字的残片中试图理出一些脉络。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未来的某一天里,我们的城市已经崩坏,当考古学者在某一个寺庙或者大学图书馆的遗址中发掘出来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和尚博客,翻开书本,一个时代鲜活完整地跃然眼前:那一代人的汗水和泪水,以及那一代人的梦想与光荣;说不定

15、还会看到这篇博客这样想着,更要用心记录了。有些发言是讲个人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进展,有些发言是发现了新问题或者阐述一个新观点。有一个感觉就是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其实很短,20分钟,相当于僧团里半节课的时间,是说不了太多东西的。大部分人时间把握得不错,也有人到时间了,还有一些内容没讲,只能三言两语带过,因此发言简洁这个问题就比较重要。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底说些什么呢?发言的切要就比较重要。还有就是随着会议的进行,大家的疲劳度也在增长,那么如何能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呢?生动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三点与翻译之事的信、达、雅颇为相似!我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同时关注到这三点的,学者们尤其对第三点普遍不太注意。整场会议听

16、下来,有一个发言给我留下来的印象比较深,就是西北大学的梅晓云教授的从少林寺那罗延神的失落看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植入和变迁。在她发言之后,我拿到了梅教授的文稿,有31页之多;但是她的发言提纲,只有两三页纸。这个论文讲的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本来少林寺的护法神是那罗延,但是不知何时何故后来变成了紧那罗王,但是那罗延神的名号却保留在来当地老百姓的心中。当他们谈到少林寺的护法时,都会说是努努耶,稍加考证之后发现这正是那罗延的古音。论文的结语如此写道:从我们讨论的少林寺护法伽蓝那罗延的失落,可以观察到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几种植入和变迁形式,其一是:精英佛教在历史过程里转入大众佛教,从显性文化的层面转入隐性文化的层

17、面,从文字经典转入口头语言。正是民间无意识状态的佛教语言,保持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深度存在。民间方言里的那罗延读音,显然是历史演变中的沉积成分,是非本语的语音层的历史延留物,我们调查的对象即说这个名称音的人也没有梵语读音知识,因此它是一种历史存在的无意识产物,也是一种极少的语言化石的存古现象。我们认为,正是这些民间无意识存在的佛教文化因子,成为来历史变迁中佛教文化在中国深度存在的条件之一。梅教授的发言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试总结有如下几个因素:1、少林寺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有其世界性的影响。2、开篇谈到的少林功夫,是全球流行文化对东方的一种关注(比如电影功夫熊猫)。3、简洁,段落与主题鲜明。不同

18、于其他发言者的PPT(或者以图为主,或者是大段文字,大多都是单一语言),梅教授的PPT做得条目层次分明,每一部分的主题都很醒目,线索清晰,中英对照。4、不断设问,在对听众注意力引导的过程中完成发言。比如为什么那罗延神会被紧那罗替代?这两者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等等。这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Discovery探索频道式的制片思路,也在被中央十套科教频道的节目借鉴与模仿。这样的方式特别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并且能调动听众思维的主动性,进而改善听闻效果。5、田野调查。梅教授的研究涉及田野调查,他们采访了很多当地60岁以上的村民,并且列举了这些受访者的姓氏年龄等信息,显得真实生动。这也就是深入一线采访所带来的现场感,以及向人和人的故事回归所产生的生动性。这篇论文在学术上的价值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它在沟通与表达这个层面上,我们作为圈外人,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