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_第1页
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_第2页
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_第3页
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_第4页
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 焦自法一、学生明确目的引导学生保持理解的心态小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望强,总认为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我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谁在说,怎么说的,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这就影响了交流的质量。因此,我开始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一是要求学生听同学回答问题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二是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关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学生即学会了倾听,又保持了理解的心态,效果很好。课堂常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保证书)开学初,发一份协议书:明确科学课的重要性:

2、a国运国家兴旺发达,靠什么?靠科学技术b聪明学习科学,发展思维,培养动手能力c初中科学相连升学考重要学科,分二、教师课堂调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用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们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课堂上,我们的情感容入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喜爱与渴求。

3、 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学生学会了先听后说,真正养成了倾听的习惯。 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科学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

4、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教师学会倾听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互动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

5、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要提倡一种精神,那就是“要学会倾听”,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第一段写道: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学会倾听。 及时恰当评价学生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

6、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 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昔养成 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刺激物的特点对注意的影响 刺激物的特点主要是指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和运动性等。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最重要因素。所谓新异性是指人们从没经历过的事物及其表现出

7、来的特征,或者指刺激特性的异常变化几各种特性的异常结合。刺激物的强度是指刺激物作用于主体的强烈程度。例如,一声巨雷、一道闪电,等等,都会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引起无意注意的往往不是客观刺激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刺激物强度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在夜深人静时,室内钟表的滴答声、冰箱马达的运转声、邻居房内的踱步声,都会很自然地引起我们的注意。另一种强度对比的情况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学生嘈杂的声音下,老师拉直了嗓门也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此时,老师若一言不发,干脆停下来,静静地看着吵闹的学生,学生反而会突然终止吵闹,并注意起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表情。刺激物的运动对注意的影响表现在:在静止

8、的背景上,各种运动着的物体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尤其是那些有规则的断续运动,更能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 首先,要注意年龄级段特点。自控能力是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具有鲜明的年龄特点,不能以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学前儿童与小学生不同,小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小学生中低、中、高年级的学生也都各有特点。培养自控能力,必须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和不同的实践经验循序渐进。我们科学教师对初次接触科学课的三四年级孩子的培养,主要是在行为上,着力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五六年级学生则要注意在观念上打基础,并引导他们化知识为内在的信念和意志,懂得以观念统率行为。

9、其次,要注意少年儿童的个性特,即施教者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教师教育孩子切忌高高在上或对立、顶牛。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无论是同年龄孩子或是同班孩子,都各有各的特点,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他的心绪和所思所忆,也因时间、地点、环境,年龄而各异。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就要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孩子的各个方面,从而审慎地选择有利的教育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教育意图。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细心观察,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调节自己的教育手段,力求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此,每个科学老师,都要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也不必为此过分着急。因为一般儿童的通病,也正是我们施教的依据。只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不放

10、过每一个时机,严加训练,持之以恒,自控能力就一定能逐步增强起来。例如轻声讨论、响亮发言、认真倾听、有序地分工合作等等,都要明之以理,培养自觉,使孩子们能立下志愿,加强自控,注意训练,养成习惯,从而在习惯中形成优良的品质。 三、创设良好环境 家长、学生、老师、学校、社会的配合 科学课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事实证明,家长、学生、老师、学校、社会对科学课的不重视、不规范,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都导致科学课中学生倾听能力的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迟迟得不到发展。因此,我们科学老师要密切联系学校、家长、社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形成三位一体

11、,采取多种措施,力求最大限度的效力,促进学生的倾听能力。其主要措施,我认为有: a学校要提高重视程度 一些学校的科学学科设置,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大多数都是语、数老师兼课,或者也是年纪大的老师、领导兼课,再加上传统的“语、数重视观”等都严重阻碍了科学课的发展。所以,学校的校长、领导首先要提高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比如,安阳实小、虹桥路小学等学校,正因为有了领导的足够认识,才有科学课的一席之地。 b老师要认识科学课的重要性 科学课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重要性,而其中的倾听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足够的认识,而不能认为这只是技能课,无所谓,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殊不知,教师的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能力的培养。当然,除了任课老师提高对科学课中倾听能力的重视程度外,还需要其他老师的密切配合,尤其是班主任的配合。定期与家长沟通、联系 只有学校、老师的努力,而没有家长的配合,是难以更快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因此,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即使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倾听表现,采取书面与口头的汇报,并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采取措施。虽然,可能刚开始会比较难,但相信,只要教师的持之以恒,家长会改变做法的。 c结合当前社会科技发展 科学素养能力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素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