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婚姻问题浅析_第1页
老年人婚姻问题浅析_第2页
老年人婚姻问题浅析_第3页
老年人婚姻问题浅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婚姻问题浅析摘要:我们国家总体实力增强,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老年群体在我国比例不断上升,老年的晚年生活、养老问题成为我国一个重要问题。婚姻更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我从我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影响老年人婚姻满意度的因素,以及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婚姻问题,探讨一个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关键词:老年人 生活现状 问题 解决办法 俗话说,家有老人是个宝,我的姥爷,奶奶依然健在,每个寒暑假我都会陪伴在他们身边,他们的晚年生活我深有体会,我的奶奶是个典型的传统老人,爷爷去世后,选择了独居,而我的姥爷是一名老师,姥姥去世后,再婚 。他们的精神生活有很

2、多差别,希望通过本次探索,为老人找出一个更好的生活方式。 一、老年人婚姻现状 根据我国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 分析影响老年人婚姻状况的因素。2010年, 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有配偶率男性为72.6% , 女性为47.9% ;丧偶率男性为23.6% , 女性为51.4% 。其特点是农村男性老年人的未婚、丧失偶率高于城镇, 有配偶率低于城镇;文化程度低与经济收入低者的有配偶率低、丧偶率高; 服务性工作人员的有配偶率低、丧偶率高。从以下两种形式分析:(一)原配夫妻1、感情牢固型俗话说:“年轻夫妻老来伴”。退休后两人共同操持家务,一起去健身,享受着年轻时没时间享受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与烦恼。

3、有对老夫妻,男方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寸步不离,昼夜侍候。如果没有老伴的侍候他是不可能维持这么长时间的。这种使对方心灵上得到慰籍, 生活上得到照顾的做法, 其作用胜过任何良药。和睦夫妻有时也会产生小矛盾,但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和好如出,正像一首诗说的那样:“结发为夫妻,朝朝长相随,偕同入暮,恩爱复如斯。”原配夫妻中也有感情不和的,由于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但是他们吵架过后就会很快趋于缓和。2、 感情不合,得过且过型 夫妻双方感情不合,迫于当时的父母压力,以及后来的子女等因素,不愿扩大矛盾,只是凑合着过日子。也有夫妻双方关系,水火不容,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因为观念束缚,或离婚财产分割问题,不离婚

4、,长期分居。选择痛苦的生活,使自己内心折磨,老年时期各自生活,孤独一生。 (二)离异、丧偶、独居老人再婚夫妻 老年人再婚,指老年人丧偶或离异后,在择偶婚配,继续婚姻关系。在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都结过婚,终身未婚,或有不同婚史,离婚和分居的比例都很少,多数老年人口都处在夫妻家庭构成之中。但作为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口丧偶率高,婚姻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这将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重新找到生活的支点,这是摆在部分老年人口面前的现实问题,与中青年人口群体相比,再婚成为老年人群相对敏感的现实话题,日渐为社会所重视,作为我国婚姻家庭生活领域中出现的新

5、现象,成为我国婚姻家庭研究的热点。主要有:1、再婚以后恩爱,亲密无间感情融洽型 这部分老人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就如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很多单身老人在平凡生活中遇到互相关心,帮助的人结合在一起,找到人生第二春,激发了生活的兴趣,老人建立新的家庭,相互慰藉,许多由于孤独或缺少亲人照顾而引发的问题就会避免,一定程度减轻了社会负担,老年心理也得到解脱,促进了社会的稳定。2、“精神偶身” “精神偶身”是指不登记结婚,互相交流感情的老年男女关系。“精神偶身”是现今社会比较时髦的结婚形式。这些新式婚姻虽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身老人的感情空虚,但没有爱情的婚姻、缺乏互相了解和无法律保障的

6、婚姻,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许多高领老人身体状况已不适合结婚,便选择了这种方式,虽然各过各的,但偶尔互相抚慰,也疏解了晚景的寂寞。这也是老年人获得爱和付出爱的一种形式,成为部分老人晚年生活的一部分。3、搭伴养老 搭伴养老实质上涉及的是老年婚姻和养老照顾两个方面的问题。那么,老人走出空落落的单身生活,为了晚年养老和相互照料,选择异性伴侣未婚同居,这究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选择呢?还是前卫时髦的婚姻方式呢?对于老年人来讲,他们选择搭伴养老的婚姻是指老年男女双方不进行结婚登记而生活在一起,实现晚年相互照料和精神慰藉,而不是以生育传宗接代为目的的婚姻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搭伴养老”的另一个目的是为

7、了养老,为了驱除丧偶后精神上的寂寞孤独感,为求生活上相互照顾而选择走到一起,这种具有辅助性地搭伴生活更多的关注个体感受,也是老年人面对日趋衰弱的身体和精神寂寞空虚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搭班养老离不开爱情,感情这个婚姻基础,这就是爱情和养老的辩证关系。三、老年人婚姻影响因素老年人幸福的婚姻生活不仅会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积极影响,而且可以排解孤独和寂寞,愈合心理创伤。但是老年人婚姻受到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婚老人更面对社会舆论压力,所以考虑到更多因素也是解决老年人感情的重要方面,其中主要因素有:(一)原配夫妻婚姻影响因素1、 老年婚姻面临挑战,离婚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8、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对感情的需求也在递增,一方面原配之间通过多年生活,感情更深厚,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老年离婚率出现呈上升趋势。老年人也开始追求婚恋自由,追求婚姻品质,拒绝委曲求全。(a)传统观念的改变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生活伴侣而已,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老年人开始打破传统观念,大胆追求高品质的婚姻生活,这部分老人往往封建观念较少,注重婚姻的实质内容,认识到夫妻感情不和,对双方无益,不愿在像上一辈人一样在不幸的婚姻中,臭和医生,一旦双方因性格爱好等方面产生分歧而不能和睦相处时,多半不愿委曲求全渴望自由,而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最终解

9、除婚姻关系。(b)出现婚外情导致离婚还有一些老年人离婚是因为婚外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的身体比以前好很多,60几岁的老人是完全有性生活的需要的,但是因为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女方满足不了,或是不便易满足男方的要求,就会造成男方出轨,找外遇,还有很多老人认为自己当初是受父母之命,或是其他安排,而结合,包办婚姻,没有经历过爱情,现在想弥补当初的遗憾,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容易造成老人的出轨,从心理学上来讲,喜新厌旧是每个人都有的心里老人也不例外,归根结底,老年人出现婚外情,是对现实的婚姻现状不满,例如,例如,84岁的刘大爷是某大学退休教师,退休后他学会了跳舞,经常到公园跳舞,锻炼身体,去年夏

10、天,他在公园认识了52岁的,江医生,刘大爷觉得和她非常谈得来,而自己和老伴儿,一天也说不上一句话,心里距离越来越远,与此同时,江医生也被刘教授的学者风度深深吸引,二人感情迅速升级,刘大爷82岁的老伴儿,徐大娘发现他近来精神很好,每天都去公园,就悄悄的跟在后边,结果发现丈夫和一个女伴儿跳舞,而且两人有说有笑,在徐大娘的逼问下刘教授坦白了自己的婚外情,徐大娘见丈夫没有回心转意,就在孙子的陪同下到法院与刘教授离了婚。(二)再婚老人婚姻问题1、封建陈腐的道德观念 受传统封建因素影响,老年人再婚时顾虑社会2、在财产方面互有戒心 老年人“再婚热”和“再婚难”的问题是同时存在的。在老龄研究领域里,对老人再婚

11、,早就流行着“十对再婚离八九”、“短平快”(恋爱时间短、感情平、离得快)的说法。如是,在审判实践中,再婚老人离婚的案件占了老年人离婚案件的绝大部分。根据厦门日报报道,2005年,厦门某区法院审理的老年人离婚案件有三百多起,其中再婚老人的离婚案占了九成还多。从表面来看,老人再婚的最大障碍似乎是来自子女的态度。但究其根本,子女的反对绝大部分来源于对财产的担心。因为我国实行夫妻财产共有制,不管是否是老人再婚,一方死后,财产由另一方全部法定继承,这样一来,死去一方的子女就有可能失去所有本应属于自己的遗产。在实际中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老太太的再婚老伴故去后,老太太继承了老头儿的房子,然后转手给了自己的亲生

12、子女,而老头儿的亲生子女没得到只檐片瓦。3、多数子女反对老年人再婚 子女受传统思想影响和因财产分配等利益问题,强烈干涉父母再婚及婚后生活,知识老年人在婚后难以正常维系夫妻关系,又到子女不能与再婚老人融洽相处,担心自己父母先于继母和继父去世后,老人住房等财产落入旁人而粗暴干涉老人婚姻,甚至采取不赡养老人,等手段逼迫老人离婚,例如:家住沈河区的工程师,李某1999年和王某再婚,婚后两人购买了一套房居住,其中李某支付的两万元大产权人写的是王某的儿子,刘某,去年五月王某突然病故遗体刚刚火化完,王某的子女将母亲的金首饰拿走之后将母亲的存款,工资存储,定期存款单一并拿走,此外,还将王茂的衣物如懿被,毛毯等

13、拉着接着王某的儿子要上大学要出国,急需用钱,想把房子给卖了,李某说王某的子女发生纠纷,很多老人,因为子女的阻挠而放弃再婚的念头,近几年出现的老年人同居走婚等现象,有盒子,女主脑,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年轻人认为父母再婚,有辱门风自己脸上无光,父母积攒的财产也会流落外人手里,因此,为了自己和名声和财产利益百般阻挠,想尽办法干涉父母的再婚自由 4、社会服务滞后的原因 目前我国老年服务机构发展的相对滞后,而专门为勺老人设立的,能够对上哦,老人提供心理上的援助和生活上的照料的救助机构,如老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就更为缺乏,社会服务的滞后和欠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之间联系和了解的机会,更不可能为老年人提供

14、恋爱,结婚的服务,尽管已经开设了老年婚姻介绍所,但是对庞大的孤独老人来说,仍是少的可怜。 此外还包括老年人自身的原因,老年人经济状况等造成老年人再婚时面对种种阻力。三、解决的方法(一)尊重关爱老年人 老年人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关心、照顾老年人,为老年人搭建学习教育、展示才艺的平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他们安度晚年是我们的责任。重点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行引导。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养老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宣传尊老敬老,为老人做好事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光荣,不孝敬老人可耻的风气;二是要大力表彰孝敬

15、父母的典型。子女孝敬老人这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多尽一点孝心, 是子女报答养育之恩应尽的责任。要通过评比五好家庭,评比孝敬父母的好儿女、好儿媳等多种形式表彰孝敬老人的典型;三是对不尊老敬老、不孝敬老人方面的问题,组织上要出面做工作,情节严重的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二)为丧偶的老年人寻找第二春一位丧偶的男性老人说:“虽然子女对我很孝顺, 照顾得很周到,但他们上班后,只有我一个人待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子女们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工作,陪伴父母总是有限的。这位老人既说出了他心中的苦闷,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再婚的渴望。老年人丧偶后,会产生悲观、寂寞和孤独感,这种精

16、神创伤对老年人的健康和寿命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应为孤寡老人再婚创造条件,积极为他们牵线搭桥。一是老人再婚后可以解除孤独寂寞和悲伤感,使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二是生活上得到照顾。人到老年,生活上更需要老伴照顾。让他们感到黄昏的太阳同样是温暖的。老人再婚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正确的再婚动机;二是要考虑到与对方的个性、情趣、爱好是否相投,只有这样婚后双方才容易做到性格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三是要考虑到对方的经济条件。要充分了解对方的经济收入和支出情况。因为经济问题往往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四是要考虑子女的态度,如缺乏心理准备,婚后又不能妥善地处理问题,就会陷入家庭矛盾争端,从而导致老人的再婚危机。(三)把对老年人的爱落实在行动上 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不仅要想在心里,说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对老年人最关心、最敏感的两个待遇特别是生活待遇问题,要积极地去抓好落实。对老年人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只要是合情合理的都应尽力去办。让老年人处处都能感受到家庭的、社会的温暖。(4) 老年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建设 国家加大对老年服务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