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物理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1页
2010年中考物理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2页
2010年中考物理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3页
2010年中考物理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4页
2010年中考物理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中考物理科质量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今年我市(含12县)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采用毕业和升学两考合一的形式,因此,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今年全市共37457人参加物理学科的考试,平均分为56.25分,及格率为45.56%,优秀率为21.98%;全市A等学生人数为1710人,B等为3745人,C等为5495人。灌阳县共1694人参加中考,平均分为59.13分,列全市12县的第三,及格率为48.58%,列全市12县的第五,优秀率为20.48%列全市12县的第六;全县A等学生人数为56人,B等为163人,C等为259人。二、试卷结构全

2、卷分为单项选择、填空、作图与实验探究和综合应用四大题共29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题型赋分比例:单项选择约39%(13题)填空约18%(9题)作图与实验探究约25%(5题)综合应用约18%(2题)知识内容分值比例:物质约12%运动和相互作用约38%能量约50%全卷题设难度为0.650.03,实测难度为0.56,其中较难的(难度系数小于0. 5)共11题,占52分,分布在选择题的第5、6、8、11、13题,填空题的第22题,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的第23、25、27题,综合应用题的第28、29题,其中最难的是第13题,难度系数达0.29。总体来看,试卷的题量、内容比例、难易程度

3、、难题分布是比较合理的。今年题型、题量仍然保持基本稳定。三、试题评价全卷试题无偏题、怪题,能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各题取材都源于教材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关注社会热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今年试题的特点是:1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实际生活、社会热点相结合学生能否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能否把课本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生活中所需的素养,这正是物理教学要实现的目标。试题将物理基础知识与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体现“STS”的教育思想。试卷中联系

4、实际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的试题有:第2、3、4、5、6、8、9、15、16、17、18、19、20、23、24、28、29等小题。试题涉及到的实际生活情景有:“回声”,“中考体育”,“倒影”,“直升机、跳伞、滑雪”,“动车组、自行车”,“注射器”,“插线板、电吹风、太阳能热水器”等;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太阳能和风能利用,国庆阅兵等。2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实验过程、方法相结合在考查基础知识应用的试题中,结合了对实验过程和方法以及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与实验有关的试题是:7(滑轮的使用),8(手电筒故障分析),10(浮力探究),1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12(影响

5、动能大小的因素),21(研究摩擦力)。3实验探究过程、方法的考查与思维的开放性相结合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现在、将来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从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出发,设置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方面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对教学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实验与探究试题中的第25小题(3)、第26小题(2)、第27小题(1)和(4)都是考查开放性思维能力的问题。4知识网络化的考查与联想思维能力相结合在义务教育新的课程目标中,物理学科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降低了很多,但增加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和提高了应用知识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要求。我们认为,建立知识的网络化、系

6、统化,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是适应新课程目标要求的有效途径。为此,在08、09两年考查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今年的试题设置了四个点来考查学生的知识网络化和联想思维能力。即:第13小题:电路综合分析。第25小题(3):用密度鉴别物质。第27小题(4):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第29小题(2):在计算过程中对太阳辐射能量、水吸收的热量、效率中的有用功和总功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还有解答方法的多样性。试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第27小题图19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接线柱的连接不是很清晰,容易造成学生误判。四、考试效果及分析1全体考试效果本次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市参加

7、考试的学生为37457人。全体考生考试统计数据见下表。考生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实测难度预估难度区分度信度标准差37457100156.2545.5621.980.560.63750.610.9424.06各分数段人数100908980797069605950494039302920191090357946554459437144764439472643001827625考试结果表明,实测难度与预估难度偏离较大,平均分、及格率较低,优秀率适中。这说明试题偏重了选拔功能,难题已够难但中档题还是太多。2各题考试结果分析单项选择各小题考试结果题号赋分0分人数满分人数平均分选A

8、选B选C选D实测难度预估难度135800315772.53315771122239619150.880.9239801276562.22288828992765635770.740.853317079203781.6372272037891022890.540.75438524289332.3289515852893356020.770.755319364180931.451883180931410156030.480.76320769166881.34178161668815399770.450.77315373220841.77545722084507043270.590.75832031

9、4171431.371714317032721154220.460.7935828316292.5337418993088316290.840.710317147203101.63778919592031069180.540.6511320694167631.345452418810562167630.450.5512313678237791.90539646502377931310.630.6513326110108140.889321123861081444020.290.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与预估难度偏离较大的试题是:3、5、6、7、8和13小题。第3小题学生出错率高的原因可以说是教学

10、中不重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所造成的;第5小题错选集中在D选项,说明很多学生在考试时对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还是“垂直向下”仍然不清楚;第6小题的错误集中在A选项,说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现象的能力很差,这也反映出教学中没有注重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第7小题的错误选项不是很集中,说明学生在应试时是凭感觉随机作判断的,但也说明学生对滑轮的使用特点了解得不清楚;第8小题的错误集中在D选项,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连最简单的电学实验都没有做,或者做了,但教师没有认真讲评实验现象;第11小题的错误集中在C选项,说明学生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还没有掌握好,也是实验教学不扎实造成的;第13小

11、题出错率高再次告诉我们电路分析仍然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填空各小题考试结果题号赋分平均分实测难度预估难度1421.880.940.851521.620.810.801621.120.560.701721.450.720.801821.430.710.801921.530.760.702021.360.680.702121.330.670.552220.680.340.30各小题典型错误第16小题:第一空填写“电、电子、轴”,第二空填写“脚踏板、永久磁体、电磁场”。第18小题:第一空填写“压力、吸力”。第19小题:第一空填写“等于”,第二空填写“大于”。第21小题:不能识别实验操作错误;知道这样的

12、操作是错误的,但表达不准确。统计数据表明,实测难度与预估难度偏离较大是第16小题,而这是选自课本中原题的试题。这说明教学中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也没有加以重视。作图、实验与探究各小题考试结果题号赋分平均分实测难度预估难度2320.960.480.652421.210.600.552552.440.490.602664.290.720.6527104.120.410.60第23小题:画出作用在自行车脚踏板上的力的力臂。典型错误有:找不到支点,把力的作用点当作支点;不会画力的作用线;图画对,力臂标错或不知道哪条线段是力臂(把脚踏板与轴心的连杆标为力臂,把力的作用线加上箭头的长度一起标为力臂);在支点处

13、画重力的示意图。本小题实测难度出乎预料,学生画图中出现的错误说明教学中在指导学生画实物杠杆力臂这方面存在很大不足。特别是本题实物杠杆选自课本,这又说明教学中对课本资源的挖掘利用很不够。第24小题:画出插线板中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并与电源线接通。典型错误有:灯和插孔分别引出接线与零线接通;灯和插孔分别引出的接线与零线和火线分别接通;开关、灯和插孔画成串联;插孔引出两条接线与零线和火线接通;将开关与灯串联,插孔单接;灯的两端与开关并联,造成短路。上述错误反映出学生没有看清试题要求就作图,或者是看不懂试题的要求。第25小题:“测液体密度”并鉴别物质。典型错误有:(1)天平读数错误。(2)第

14、二空填写“偏大”。(3)第一空由图像读数错误造成计算错误(1.8);计算结果单位错误(1.8103或0.8103);计算结果错误。第二空由第一空造成错误(填写“硫酸”);计算正确,鉴别物质错误(只填写“酒精”或“煤油”)。本题实测难度与预估难度偏离较大,从上述错误中可以看出其原因有:天平使用的基本方法没有掌握;不会分析液体体积测量方法的选择造成的实验误差原因;用图像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差;教学中过份强调了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而忽视了物质的其它属性在物质鉴别过程中的作用。第26小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典型错误有:(2) 第三空填写“放大镜;望远镜;灯泡;眼睛;小孔成像;反光镜;蜡烛;投影

15、仪;光屏”等等。从学生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对凸透镜的实际应用了解得很不好。第27小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典型错误有:(1)填写:电压表与灯串联;滑动变阻器没有用最大阻值;电压表不应直接接到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2)填写“电路的电流太小;电源电量不足;小灯泡接触不良;小灯泡短路;小灯泡的实际电压太小;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大;导线电阻太大。” (3):计算错误;或计算正确,但没有单位。:第二空填写“实验时出现误差;电路中电压不稳定;电压与电流在变化;因为小灯泡的规格不同”。(4)电路图:“按图19画电路图;增加一个小灯泡后并联;保留电压表;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两端;

16、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第一空填写:“电流表;保护者;保险丝;阻值;变压器”。第二空填写:“不要触摸金属片;手不可以触摸线圈;观察电压表的示数;要慢慢地向下接线柱靠近;不要接入过大电阻,否则电流表无法偏转;灯泡的亮暗程度”。从学生的答卷中看出的问题有:学生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不好;教学中对电学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没有系统小结;教学中对各个电学实验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知识网络;教学中对滑动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综合应用各小题考试结果题号赋分平均分实测难度预估难度2883.460.430.5529103.730.370.45第28小题:电路计算电吹风。典型错误有:(1)用WFs计

17、算电能。(2)分别计算两条支路电流,然后相加;热风、冷风功率相加计算总电流;最后结果用分数表示;公式运算错误。(3)用额定电流计算实际功率;用额定电流计算电热丝的电阻;用吹热风时的总功率计算电热丝的电阻;用额定电压计算实际功率;过程量计算结果误差造成最后结果误差过大;数据代入正确,计算结果错误。第29小题:密度、热量、效率综合计算。典型错误有:(1)无水的质量计算过程。(2)无原始公式;数据代入正确,计算结果错误;将水吸收的热量作为太阳辐射的总能量;不理解总能量的含义;能量、功率概念混乱,造成计算结果错误;无简要文字说明,数据代入意义不明确。从上述错误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数学运算能力、

18、物理公式和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解题格式的规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五、教学建议鉴于本次考试结果和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要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积极开发、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特别是学生亲历的学习活动、体育运动以及身边的生活现象,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是有用的,以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反复的实际应用,将原理、定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能够做到只要看见一种生活现象,就可以联想到相关的物理知识。2要重视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中要开齐、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而且实验活动的开展不应该只是满足于按照课本的常规要求去进行。我们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不能顺利完成实验活动。要想提高实验探究的效果,建议:规范实验过程,如实记录实验现象。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或错误才是教学中的丰富资源。实验活动要安排讲评课。讲评的内容就是实验中记录的“实验现象”,从中提炼问题,并再次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试题,在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3要强化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