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考研冲刺.ppt_第1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考研冲刺.ppt_第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考研冲刺.ppt_第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考研冲刺.ppt_第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考研冲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考研冲刺,基本情况介绍 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情况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 2.主要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原机械制造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有: 切削原理与刀具; 机床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涵盖以上三门课的内容。,3. 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有 基础知识; -数学,物理 专业基础知识;-力学,制图,公差,金工 生产实践知识 -金工实习,生产实习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材选用 1.1009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版 卢秉恒主编 2.08年以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 卢秉恒主编 第1版 卢秉恒主编 3.09年开始 金属切削原理 第2版 陈日曜主编 确定

2、为考研用补充参考书 ; 4.10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讲义 作为参考书 总之,还是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版 卢秉恒主编 的教材为主。,三、任课教师 1.两人一组(轮换授课),一共五组(同时授课); 2.一、二、三章为一人授课;(以第二章为主); 四、五、六章为一人授课; 总共十名教师。(2010年任课教师情况) 四、学时分配 授课学时:64 学时 一、二、三章为 24 学时 四、五、六章为 40 学时 期末考试考卷卷面共100分: 一、二、三章为 40 分 四、五、六章为 60 分,五、考研试卷 1.出题:出题教师直接由研究生院指定,并签订保密协议。 交题后销毁考题,不得保存。 2.一次出两套考题

3、,研究生院选定一套。 3. 一套试卷两人出题,共四人。 4. 考试内容及考分:一、二、三章为 40%(60分) 四、五、六章为 60%(90分),六、考试题型 1.问答题: 简答; 名词解释; 填空; 选择; 其中以简答和名词解释为主。 2.分析题: 刀具角度; 六点定位; 精度分析; 工艺分析; 3. 计算题: 定位误差; 统计分析; 尺寸链:工艺尺寸链计算; 装配尺寸链计算。,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第一节 零件的成形原理 第二节 机械加工方法 一、车削 二、铣削 三、刨削 四、钻削与镗削 七、磨削,思考与练习题 1-3 车削加工都能成形哪些表面? 1-4 镗削与车削有哪些不同? 1-6 什

4、么是順铣?什么是逆铣?生产中多采用的是順铣还是 逆铣?为什么? 补充1 镗孔和扩、铰孔在提高孔的加工精度方面有哪些区别? 补充2 磨削加工有哪些工艺特点?,第二章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一节 刀具的结构 一、运动与切削要素 二、刀具角度 第二节 刀具材料 第三节 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物理现象 第四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第五节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一、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导 二、切削温度的测量 三、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第六节 刀具磨损与刀具寿命 第七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件材料加工性,刀具的标注角度: 刀具的标注角度是制造和刃磨刀具所必需的、并在刀具 设计图上予以标注的角度。刀具的标注角度主要有五个,

5、以 车刀为例,如图2-6所示,表示了几个角度的定义。,前角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前角表示前面的倾斜程度,有正、负和零值之分,正负规定 如图2-6所示。 后角 在下次平面内测量的主后面与切削平面之间 的夹角,后角表示主后面的倾斜程度,一般为正值。 主偏角 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 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主偏角一般为正值。 副偏角 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 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副偏角一般为正值。,刃倾角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 的夹角。当主切削刃呈水平时, ;当刀尖为主切削刃上 最低点时, ;当刀尖为主切削刃上最高点时, ; (图2-

6、7)。需要说明的是,图2-6,图2-7的标注角度是在 刀尖与工件回转轴线等高、刀杆纵向轴线垂直于进给方向、 并且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等条件下描述的。,思考与练习题 2-2 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2-3 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 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 2-5 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 不同? 2-6 金属切削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 2-9 切削热是如何产生和传出的?仅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 能否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 2-13 刀具的正常磨损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 是什么?刀具的磨损应限制在哪一阶段?,2-14

7、 刀具磨钝标准是什么意思?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2-15 什么叫刀具寿命?刀具寿命和磨钝标准有什么关系? 磨钝标准确定后,刀具寿命是否就确定了?为什么? 2-23 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常用刀具材料有哪些?各 有何优缺点? 补充题:已知下列车刀的主要角度,试画出它们切削部分的 示意图: 1)外圆车刀:。= 10、。= 8、r = 60、 r = 10、s = 4、。= 2)端面车刀:。= -15、。= 10、r = 45、 r= 30、s = - 5 3)镗孔车刀:。= 15、。= 10、r = 60、 r = 30、s = 5、。= 8,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第一节 概 述 一、机床的基本组

8、成 二、机床的运动 三、机床技术性能指标 四、机床精度与刚度 五、机床型号的编制,思考与练习题 3-1 机床常有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3-2 试说明如何区分机床的主运动与进给运动。 3-3 试举例说明从机床型号的编制中可获得哪些有关机床产 品的信息。,前三章内容小结 1.零件的成形方法(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和分类) m0的制造过程 2.机械加工方法(重点掌握每种方法的工艺范围及工艺特点) 3.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基本概念(主运动、进给运动、切削速度、 进给量、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切削厚度、切削面积) 4.刀具角度(参考平面的定义、各基本角度的定义、不同刀具 的标注角度、刀具工作角度的变化特点) 5.刀

9、具材料(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常用刀具材料、每种刀 具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能根据加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刀具 材料及牌号),6.切削区的变形过程(切屑的形成过程)-考研参考书金属 切削原理P38-41页 *能够描述并用图表示切削变形区的划分 *三个变形区的基本特征 *第一变形区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能利用前角和磨擦角对剪切角的影响规律分析切削区的变 形规律 7.切屑的类型及控制(各基本类型的特点、形成条件、切屑可 控性的标准及断屑的方法) 8.积屑瘤(定义、对切削过程的影响、防止积屑瘤产生的方法),9.切削力(来源、分解及合力、切削功率、测量方法及原理、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分析) 10.切削热和切削

10、温度(来源、测量方法、影响切削温度的因 素分析、切削温度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11.刀具磨损的形态(能够描述和图示) 12.刀具的磨损原因(掌握各种原因的存在条件、能够针对具 体加工条件分析刀具的磨损原因) 13.刀具的磨损过程及磨钝标准(各磨损阶段的磨损原因、磨 钝标准的概念、判断达到磨钝标准的方法、ISO的磨钝标准 的制定) 14.刀具寿命(定义、切削用量对刀具寿命的影响经验公式、 并能针对切削温度和刀具材料的耐热性进行分析) 15.刀具破损(重点掌握脆性破损的形式和刀具发生破损的原 因),16.切削用量的选择 *确定切削用量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说明粗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依据,并具体说明三

11、要素的选 择方法 *说明精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依据,并具体说明三要素的选 择方法 17.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衡量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常用指标有哪两个(VT,Kr) *改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18.机床概述 *机床的基本组成 *内传动链和外传动链 *通用机床、专门化机床、专用机床的工艺范围 *机床精度(6个)和刚度的概念 *通用机床的型号编制 *专用机床的型号编制,第四章 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第三节 定位误差分析 第四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组合定位分析: 实际生产中工件的形状千变万化各不相同,往往不能单 一定位元件定位单个表面就可解决定位问题

12、的,而是要用几 个定位元件组合起来同时定位工件的几个定位面。复杂的机 器零件都是由一些典型的几何表面(如平面、圆柱面、圆锥 面等)作各种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因此一个工件在夹具中的 定位,实质上就是把前面介绍定位元件作不同组合来定位工 件相应的几个定位面,以达到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要求,这 种定位分析就是组合定位分析。,组合定位分析要点 1)几个定位元件组合起来定位一个工件相应的几个定 位面,该组合定位元件能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总数等于各个定 位元件单独定位各自相应定位面时所能限制自由度的数目之 和,不会因组合后而发生数量上的变化,但它们限制了哪些 方向的自由度却会随不同组合情况而改变。 2)组合定位中

13、,定位元件在单独定位某定位面时原起 限制工件移动自由度的作用可能会转化成起限制工件转动自 由度的作用。但一旦转化后,该定位元件就不再起原来限制 工件移动自由度的作用了。,3)单个表面的定位是组合定位分析的基本单元。 例如图4-21所示的三个支承钉定位一平面时,就以 平面定位作为定位分析的基本单元,限制 x y z 向 自由度,而不再进一步去探讨这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分别 由哪个支承钉来限制。否则易引起混乱,对定位分析毫 无帮助。,例4-1分析图4-22所示定位方案。各定位元件限制 了几个方向自由度?按图示坐标系限制了哪几个方向的自由 度?有无重复定位现象?,定位误差的计算: 通常,定位误差可按下述

14、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一是先分 别求出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再求出其在加工尺 寸方向上的代数和,即 ;二是按最不利情况, 确定一批工件设计基准的两个极限位置,再根据几何关系求 出此二位置的距离,并将其投影到加工尺寸方向上,便可求 出定位误差。现举例说明两种计算方法的应用。,例4-3工件用V形块定位误差计算。 如图4-36所示,直径为 的轴在V形块上定位铣平面, 加工表面的工序尺寸有三种不同的标注方式: 1)要求保证上母线到加工面的尺寸H1, 即设计基准为B, 见图4-36a。 2)要求保证下母线到加工面的尺寸H2 , 即设计基准为C, 见图4-36b。 3)要求保证轴心线到加工面的尺寸H3

15、 , 即设计基准为O, 见图4-36c。,解:三种尺寸标注的工件均以外圆上的圆柱面为定位面, 在V形块上定位。此时,定位基准是外圆轴线O,而V形块 体现的调刀基准则是V形块理论圆(其直径等于工件定位外 圆直径 的平均尺寸,图中未画出)的轴线。若工件尺寸 有大有小,则将引起定位基准(外圆轴线)相对调刀基准 (理论圆轴线)发生位置变化,接触点E、F的位置也将会 发生变化,为简便起见,加工前以不变点A(V形块两工作 表面的交点)作为调整刀具位置尺寸C的依据。因此,对于 尺寸H1、H2、H3都有因基准不重合定位工作面本身制造误 差而造成定位误差。现分别计算如下:,1)尺寸H1的定位误差 这时设计基准的

16、最大位置变动 量 ,即定位误差:,2)尺寸H2的定位误差 这是设计基准的最大位置变动 量为 ,即定位误差:,3)尺寸H3的定位误差 这是设计基准的最大位置变动 量为 ,即定位误差:,例4-4有一批如图4-37所示的工件, 外圆, 内孔和两端面均已加工合格,并保 证外圆对内孔的同轴度误差在 范围内。今按 图示的定位方案,用 心轴定位,在立式铣床上 用顶尖顶住心轴,铣宽为 的键槽。,除槽宽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槽的轴向位置尺寸 。 2)槽底位置尺寸 。 3)槽两侧面对 50外圆轴线的称度公差 。 试分析计算定位误差。,解: 除槽宽由铣刀相应尺寸保证外,现分别分析上面 三个加工精度参数的定

17、位误差。 1) 尺寸的定位误差: 设计基准是工件左端面,定位基准也是工件左端面(紧 靠心轴的定位工作面),基准重合, 。,2) 尺寸的定位误差: 该尺寸的设计基准是外圆的最低母线,定位基准是内孔 轴线,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两者的联系尺寸是外圆 半径 和外圆对内孔的同轴度误差 ,并且与H尺寸的 方向相同。故,基准不重合误差:,工件内孔轴线是定位基准,定位心轴轴线是调刀基准, 内孔与心轴作间隙配合。因此一批工件的定位基准相对夹具 的调刀基准在H尺寸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按转动螺母时 工件内孔与定位心轴可在任意边接触的一般情形考虑),按 式(4-2)可求得: 因此,定位误差:,3)对称度 的定

18、位误差: 外圆轴线是对称度的基准轴线,即设计基准。定位基准 是内孔轴线,二者不重合,以同轴度 联系起来,故基 准不重合误差 。而此时基准位移误差仍 如2)中所求,即 ,只不过误差的方向位于平 方向上,与对称度误差的方向一致,故,总的定位误差为,在本例中,尺寸H和同轴度T(c)的定位误差占工序公 差的比例过大。从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尺寸H和同轴 度T(c)的设计基准分别是外圆母线和外圆轴线,但定位基 准却是内孔轴线,因此带来一系列误差因素,形成较大的定 位误差。若采用图4-38所示的V形块定位方案,直接定位外 圆柱面,此时,l尺寸的定位误差仍为零。 H尺寸的定位误 差,按式4-4计算为 。对

19、称度的设计基准是外 圆轴线, 用V形块定位外圆时定位基准也是外圆轴线, 基 准重合, 虽然因外圆直径的变化 引起外圆轴线在垂 直方向上产生位移为 但基准位移的方向垂直 方向,而对称度公差带位于水平方向。所以,完全可以保证 对称度的加工要求。 本例同时也说明了:定位误差是分析比较定位方案并从 中选择合理方案的重要依据。,思考与练习题 4-1 机床夹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4-2 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的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4-4 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 4-5 什么是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以及欠定 位?,4-7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题图4-72所示各定位方案 中,各定

20、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4-9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 4-10 如图4-73所示为一圆柱零件,在其上面加工一键 槽,要求保证尺寸 ,采用工作角度90的V形块定 位,试计算该尺寸的定位误差。,4-11 有一批如图4-74a所示的工件,除A,B处台阶面 外,其余各表面均已加工合格。今用图4-74b所示的夹具方 案定位铣削A,B台阶面,保证300.1mm和600.06mm 两个尺寸。试分析计算定位误差。 4-13 简述夹具夹紧力的确定原则。,第五章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分析 第三节 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 第四节 机械

21、加工表面质量,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分析: 例题:在三台车床上各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后经 测量,若各批工件分别发现有下图所示的形状误差: ( a ) 锥形;( b) 腰鼓形;( c )鞍形。 试分别分析说明可能产生这三种形状误差的主要 原因?,答:1.主轴回转轴线与导轨在水平内的平行度误差; 2.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扭曲); 3.刀具的磨损; 4.误差复映。,答:1.导轨水平内的直线度误差; 2.工件的刚度差; 3.误差复映。,答:1.导轨水平内的直线度误差; 2.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扭曲); 3.主轴回转轴线与导轨在垂直内的平行度误差; 4.机床的前后顶尖刚度差; 5.误差复映。

22、,答:1.主轴回转轴线与导轨在水平内的平行度误差; 2.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扭曲); 3.工件的热变形; 4.刀具的热变形; 5.误差复映。,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计算: 例:某汽车活塞销孔设计图纸上的尺寸为: mm。精镗销孔时,镗刀经调整后镗出一批活塞。其销孔平均直径为 27.985mm,加工误差分布是正态分布,其均 方差为:= 0.002 mm。试指出该批工件的常值系统性误差及随机误差多大?并计算合格品率及不合格品率?不合 格品率是否可修复?工艺能力系数Cp 。 解:1.绘制尺寸分布图 (1)分布图中心: 27.985 (2)公差带中心:(27.995+27.983)/2 = 27.989

23、2.计算常值系统性误差: 27.989-27.985 = 0.004mm,3.计算随机性误差: 6= 60.002 = 0.012mm 4.计算合格率及不合格率(进行标准化变换) (1) Z1 = =(27.995 - 27.985)/0.002 = 5 查表5-3得: F1 = 0.5 (2) Z2 = =(27.985 - 27.983)/0.002 = 1 查表5-3得: F2 = 0.3413 合格品率: 0.5 + 0.3413 = 0.8413 = 84.13% 不合格品率: 1 - 84.13% = 15.87%(可修复),5.计算工艺能力系数 Cp = T/ 6= 0.012/

24、0.012 = 1 为三级工艺,说明工艺能力不足,可能出现少量不合 格品。 根据工艺能力系数 的大小,可以将工艺分为5个等级: 一般情况下,工艺能力不应低于二级。,为特级,说明工艺能力过高,不一定经济;,为一级,说明工艺能力足够,可以允许一定的波动;,为二级,说明工艺能力勉强,必须密切注意;,为三级,说明工艺能力不足,可能出少量不合格品;,为四级,说明工艺能力不行,必须加以改进。,思考与练习题 5-1 什么叫主轴回转误差?它包括哪些方面? 5-2 在卧式镗床上来用工件送进方式加工直径为 200mm的通孔时,若刀杆与送进方向倾斜 ,则在 孔径横截面内将产生什么样的形状误差?其误差大小为多 少?,

25、5-3 在车床上车一直径为 80mm、长为 2000mm的 长轴外圆,工件材料为45钢,切削用量为: 刀具材料为YT15,如只考虑刀具磨损引起的加 工误差,问该轴车后能否达到 IT8 的要求? 5-4 什么是误差复映?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 有关?,5-6 在车床上用前后顶尖装夹,车削长为800mm,外径 要求为 的工件外圆。已知 ,试求: 仅由于机床刚度变化所产生的工件最大直径误差, 并按比例画出工件的外形。 仅由于工件受力变形所产生的工件最大直径误差, 并按同样比例画出工件的外形。 上述两仲情况综合考虑后,工件最大直径误差多 大?能否满足预定的加工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可采取哪 些措施

26、解决?,5-7 已知车床车削工件外圆时的 ,毛坯 偏心 ,毛坯最小背吃刀量 问: 毛坯最大背吃刀量 ? 第一次走刀后,反映在工件上的残余偏心误差 多 大? 第二次走刀后的 多大? 第三次走刀后的 多大? 若其他条件不变,让 ,求 为多大?并说明 对残余偏心的影响规律。,5-10 批量生产图5-99所示零件,设A、B两尺寸已加工 好,今以底面定位镗D孔,求此工序基准不重合误差。,5-11 有一批套筒零件如图5-100所示,其他加工面已 加工好,今以内孔D2在圆柱心轴d上定位,用调整法最终铣 削键槽。若定位心轴处于水平位置,试分析计算尺寸L的定 位误差。已知: ,心轴直径 。,5-12 在某车床上

27、加工一根为1632mm的丝杠,要求加 工8级精度,其螺距累积误差的具体要求为:在25mm长度 上不大于0.018mm;在100mm长度上不大于0.025mm;在 300mm长度上不大于0.035mm;在全长度上不大于0.08 mm 。在精车螺纹时,若机床丝杠的温度比室温高 2 , 工件丝杠的温度比室温高7 ,从工件热变形的角度分析, 精车后丝杠能否满足预定的加工精度?,5-14 有一板状框架铸件,壁 3 薄,壁 1 和壁 2 厚, 当采用宽度为B的铣刀铣断壁 3 后(图5-102),断口尺寸 B 将会因内应力重新分布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5-17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 , 若此

28、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差 ,公差带中心 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量 。试指出该批工件 的常值系统性误差及随机误差多大?并计算合格品率及不合 格品率各是多少?能否修复?计算工艺能力系数Cp 。,5-19 在自动加工一批外径为 的小轴。现 每隔一定时间抽取容量n=5的一个小样本,共抽取20个顺序 小样本,逐一测量每个顺序小样本每个小轴的外径尺寸。并 算出顺序小样本的平均值 和极差 ,其值列于表5-6。试 设计 点图,并判断该工艺过程是否稳定?,5-21 试述表面粗糙度、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对机器使 用性能的影响。 5-22 为什么在切削加工中一般都会产生冷作硬化现 象? 5-23 什么是回火烧伤?

29、什么是淬火烧伤?什么是退火 烧伤?为什么磨削加工时容易产生烧伤? 5-24 试述机械加工中工件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的原 因。,5-23.什么是磨削烧伤?什么是回火烧伤?什么是淬火烧伤? 什么是退火烧伤? 答:磨削烧伤-当被磨工件表面层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上 时,表层金属发生金相组织变化,使表层金属强度、硬度降 低,并伴随有残余应力产生,甚至出现微观裂纹,这种现象 称为磨削烧伤。在磨削淬火钢时,可能产生以下3种烧伤: 回火烧伤 如果磨削区的温度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 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工件表层金属的回火马氏体组织 将转化成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索氏体或托氏体),这种烧伤 称为回火烧伤。,淬火

30、烧伤 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再加上冷 却液的急冷作用,表层金属发生二次淬火,使表层金属出现 二次淬火马氏体组织,其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体高,在它 的下层,因冷却较慢,出现了硬度比原先的回火马氏体低的 回火组织(索氏体或托氏体),这种烧伤称为淬火烧伤。 退火烧伤 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而磨削区 域又无冷却液进入,表层金属将产生退火组织,表面硬度将 急剧降低,这种烧伤称为退火烧伤。,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三节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第四节 工艺尺寸链,第五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及 工艺文件 一、时间定额 第六节 制订机械加工

31、工艺规程实例 车床主轴箱箱体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七节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机器装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二、达到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 三、装配尺寸链,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式: 用极大极小法计算尺寸链封闭环的基本计算式是: 1.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根据尺寸链的封闭性,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 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即: 式中 A0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增环的基本尺寸; 减环的基本尺寸; m 增环的环数; n 包括封闭环在内的总环数。,(6-1),2.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若组成环中的增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减环都是最小极 限尺寸,则封闭环的尺寸必然是最大极限尺寸(故称极大极 小法),即:

32、 同理,(6-2a),(6-2b),3. 封闭环的上偏差ES(A0)与下偏差EI(A0) 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就是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 减其基本尺寸就是下偏差。从式6-2a, 式6-2b中减去式(6-1), 然后用ES 代替 代替 得到: 式中 尺寸 和 的上偏差; 尺寸 和 的下偏差。,(6-3a),(6-3b),4. 封闭环的公差T (A0) 从式6-2a减去式6-2b(或从式6-3a减去式6-3b),可得: 式中 尺寸 和 的公差。,(6-4),工艺尺寸链分析与计算的实例: 1.工艺尺寸链中间计算的实例 例6-1 加工如图 6-16a 所示零件,设 1 面已加工 好,现以 1 面定位

33、加工 3 面和 2 面,其工序简图如图 6-16b 所示,试求工序尺寸 A2 及上偏差、下偏差。,解:1. 绘制尺寸链图; 2. 判断封闭环,增、减环; A0为间接得到,是封闭环, A1、 A2为组成环, A1为增环, A2为减环。,3.计算工序尺寸A2及上偏差、下偏差 A0 = A1 A2 A2 = A1 A0 A2 = 30 10 = 20mm 0.3 = ES1 EI2 0.3 = 0 EI2 EI2 = 0 0.3 = 0.3mm 0.3 = EI1 ES2 ES2= 0.2 + 0.3 ES2 = + 0.1mm 所以,例6-2 一带有键槽的内孔要淬火及磨削,其设计尺寸 如图6-17

34、a所示,内孔及键槽的加工顺序是: 1)镗内孔至 。 2)插键槽至尺寸A。 3)热处理:淬火。 4)磨内孔,同时保证内孔直径 和键槽深度 两个设计尺寸的要求。 现在要确定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尺寸A及上偏差,下偏差。,解:1. 绘制尺寸链图 2. 判断封闭环,增、减环 43.6为间接得到,是封闭环。以箭头方向法判断: A 、 20为增环,19.8为减环。,3.计算工序尺寸A及上偏差,下偏差 43.6 = A + 20 19.8 A = 43.4mm 0.34 = ESA + 0.025 0 ESA = + 0.315mm 0 = EIA + 0 0.05 EIA = + 0.05mm 所以,装配尺寸链

35、解算举例: 例1、下图所示为一个齿轮装配结构图,为保证齿轮回 转,故要求齿轮端面与挡圈之间留有间隙A0,其间隙要求 在 A0 = 0.100.35 mm范围内。各组成环的尺寸为 A1=35mm,A2=14mm,A3 =49mm,试以完全互换法解算 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选定: A2为协调环),解:1.建立尺寸链,判断封闭环、增环、减环; A0为封闭环; 根据箭头方向:A3为增环,A1、A2为减环; 2.计算封闭环公称尺寸: A0 = 49-35-14 = 0 mm; 3.计算封闭环公差: T0 = 0.35-0.10 = 0.25 mm; 得:A0 = mm;,4.确定各组成环公差:Ti =

36、T0/m = 0.25/3 0.083 mm;(平均公差 ) 分配公差:T1 = T3 = 0.10 mm;T2 = 0.05 mm; (较为合理的方法应为等精度法! 例:尺寸40,公差0.083 ,约IT9) 5.确定各组成环偏差:(按入体及对称原则) A1 = mm,A3 = mm; (协调环) 计算: 0.35 = 0.05-(-0.01+b) b = -0.20mm 0.10 = -0.05-(0 + a) a = -0.15mm 故得: = mm。,例2、下图为双联转子泵,要求装配间隙 = 0.120.20 mm ( A0 = )。各组成环的尺寸为 A1 = 41 mm, A2 = A4 = 17 mm , A3 = 7 mm,如选用修配法装配, (选 A3为修配环),试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并计算 可能出现的最大修配量Kmax。,解:1.建立尺寸链,判断封闭环、增、减环;选择修配环; A0为封闭环; 根据箭头方向: A1为增环,A2、A3 、A4为减环;选定A3为修配环;,2.确定各组成环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