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届高三化学“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 (5)_第1页
安徽省2020届高三化学“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 (5)_第2页
安徽省2020届高三化学“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 (5)_第3页
安徽省2020届高三化学“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 (5)_第4页
安徽省2020届高三化学“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 (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业 教育文档 可修改 欢迎下载 安徽省蚌埠市教师2020届高三化学“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蚌埠二中5)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目前提出的“低碳经济”,即减少向环境排放 CO2 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B“国防金属-镁”可通过浓缩海水,再直接采用电解法获得 C硅橡胶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化学变化可转化为清洁能源2ClO2 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沸点 11,凝固点-59。工业上,可用下

2、列原理制备 ClO2(液相反 应) 2FeS2 +30NaClO3 +14H 2SO 4Fe2(SO4)3 +15Na2SO4+30ClO2+14H2O。设 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0mL ClO2 含有原子数为 0.3NAB若生成 1.5mol Na2SO4,则反应后的溶液中 Fe3+数目小于 0.2NA C48.0g FeS2 完全反应,则上述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 6NA D每消耗 15mol NaClO3,生成的水中氢氧键数目为 14NA3(原创题)“梯希爱”学名 2-甲基二苯甲酮,结构如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 料,常作为医药制备的中间体。下列叙

3、述正确的是()A“梯希爱”是芳香烃B1mol“梯希爱”可与 6molH2 发生加成反应 C1mol“梯希爱”完全燃烧能生成 14molCO2 和 12 molH2O D“梯希爱”的结构中最多的共面碳原子数为 14 个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用其或实验操作目的或结论A点燃插入到由 MnO2、Al 组成的铝热剂(混合物上 有少量 KClO3)上的镁条证明还原性 AlMnB将含有 HCl、H2O(g)的 Cl2 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 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 Cl2 的杂质C向某盐溶液 X 中先滴加几滴氯水、再滴 2 滴KSCN 溶液确定盐溶液 X 中是否含有Fe3+D向某 Na2SO

4、3 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检验 Na2SO3 是否变质5“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 a 为 TiO2 电极,b 为 Pt 电极,c 为 WO3 电极,电解质溶液为 pH=3 的 Li2SO4-H2SO4 溶液。锂 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 A、B 两个区,A 区与大 气相通,B 区为封闭体系并 有 N2 保护。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用导线连接 a、c,则 a 为负极,该电极附近 pH 减小B若用导线连接 a、c,则 c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WO3 + xH+xe- = HxWO3C若用导线先连接 b、c,再连接 a、c,可实现太阳能向电

5、能转化D若用导线连接 b、c, 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2H2O6X、Y、Z 是三种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其变化符合下图。下列说法一定正 确的是()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X(g) +3Y(g) 2Z(g)H= -(E2-E1)kJB若图 III 中甲表示压强,乙表示 Z 的含量,则其变化符合图 III 中曲线 C图 II 中曲线 b 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 a 是没有加入催化剂 时的能量变化曲线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约为 533,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 数减小,Y 的转化率降低7室温下,向 100mL 饱和的 H2S 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气

6、体体积换算成标准状 况),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测得溶液 pH 与通入 SO2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 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a 点之后,随 SO2 气体的通入,3c(HSO - )c(H2SO3 )的值始终减小C曲线 y 代表继续通入 SO2 气体后溶液 pH 的变化D该温度下 H2S 的 Ka110-7.2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3 分。)8(16 分)全球碳计划组织(GCP,The Global Carbon Project)报告称,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约 371 亿吨,达到历史新高。(1)中科院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复合催化剂,

7、实现了 CO2 直接加氢制取 高辛烷值汽油,其过程如图 1 所示。已知:CO2(g)+H2(g)=CO(g)+H2O(g) H= + 41 kJmol-12CO2(g)+6H2(g)=4H2O(g)+CH2=CH2(g) H= -128 kJmol-1则上述过程中 CO 和 H2 转化为 CH2=CH2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有关 CO2 转化为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A该过程中,CO2 转化为汽油的转化率高达 78% B中间产物 Fe5C2 的生成是实现 CO2 转化为汽油的关键 C在 Na-Fe3O4 上发生的反应为 CO2+H2=CO+H2O D催化剂 HZSM-5 可以提高

8、汽油中芳香烃的平衡产率若在一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2 和 H2,加入催化剂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 只生成 C5 以上的烷烃类物质和水。则起始时 CO2 和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低 于 。(2)研究表明,CO2 和 H2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2(g)+3H2(g) CH3OH(g)+H2O(g) Had【解析】60 1 60 13360 1 (60 1 ) 3124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运用盖斯定律书写新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图示反应 历程分析反应的中间产物,判断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根据烷烃的通式及题干信息进行相关计算;根据熵变和焓变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根据平衡状 态的特

9、征分析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各物质的分压计算平衡常数。(1)已知:I CO2(g)+H2(g)=CO(g)+H2O(g) H= + 41 kJmol-1,II2CO2(g)+6H2(g)=4H2O(g)+CH2=CH2(g) H= -128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II-I2 得:2CO(g)+4H2(g)=CH2=CH2(g)+2H2O(g) H=-128 kJmol-1-(+ 41kJmol-1)2=-210kJmol-1,故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4H2(g)=CH2=CH2(g)+2H2O(g) H=-210kJmol-1;A. 由图示分析 78%并不是表示 CO2 转化

10、为汽油的转化率,故 A 错误;B. 中间产物 Fe5C2 是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中间产物,是转化的关键,故 B正确;C. 根据图 1 所示,在 Na-Fe3O4 上发生的反应应为 CO2 生成 CO 的反应,氢气 未参加反应,故 C 错误;D. 催化剂 HZSM-5 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对平衡产率没有影响,故 D 错 误;故答案为:B;烷烃的通式为 CnH(2n+2),假设只生成 C6H14 和水,则根据原子守恒知:6molCO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molC6H14 和 12molH2O 需要的 H2 的物质的量为:21mol 14+12mol 2 = 19mol ,所以 CO和 H2的物

11、质的量之比不低于26mol:19mol=6:9,故答案为:6:9;(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根据方程式知:S0,根据G=HTS,若G0 则 T 较小,即低温时该反应自发进行,故答案为:低温;如图所示相同时间内催化剂 A 的转化率较高,说明反应较快催化效果好;b点时,还未达到平衡,则说明 v(正) v(逆) ,故答案为:A;a.c(CO2)与 c(H2)初始时比值为 1:3,所以按照化学计量数 1:3 反应后,比 值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故 a 选; b.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知:v(CO2)正=v(H2O)正=v(H2O)逆,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则说明已经达到平衡,故 b 不选

12、; c.该反应为气体减小的反应,所以当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物和 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 c 不选; d.根据质量守恒原理知,反应前后总质量始终不变,且容器体积不变,则混合 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 d 选; e.断开 3mol 的 H-H 键时说明有 3mol 氢气消耗,则应该消耗 1molCO2,则 CO2 的浓度保持不变,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 e 不选; f.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质量保持不变,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应增大,若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 f 不选;故答案为:ad;c 点时 CO2 的转率为 80%,

13、则反应掉 1mol80%=0.8mol,CO2 (g ) + 3H2 (g ) CH3OH (g ) + H2O (g )起始(mol)1300变化(mol)0.82.40.80.8平衡(mol)0.20.60.80.8起始状态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1mol+3mol=4mol,平衡时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0.2mol+0.6mol+0.8mol+0.8mol=2.4mol,容器体积不变,起始压强为100 kPa,则平衡时总压强为:100kPa 2.4mol =60kPa,根据分压=总压物质4molp 3的量分数计算得: K = P(H2O) P(CH3OH) =60 1 60 133,故

14、答案为:P(CO2 ) P (H 2 )60 1 (60 1 ) 312460 1 60 1 3 3 。60 1 (60 1 ) 31249(12 分,每空 2 分)【答案】(1)100g/L浓度超过 100 后,锡浸出率增幅变小,但碲浸出 率却提高较大,不利于后续分离(2)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受热分解(3)2Na+TeO3+H2O2Na2TeO4+H2O2-(4)Na2SnO3、Na2TeO43-2-(5)5Sn + 4SbO4+ H2O4Sb + 5SnO3+ 2OH-【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浓度超过 100 后,锡浸出率增幅变小,但碲浸出 率却提高较大,不利于后续分离,故答案为:100g

15、/L;浓度超过 100 后,锡浸出率增幅变小,但碲浸出率却提高较大,不利于后续分离;(2)该过程反应物中有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答案为:温度升 高,过氧化氢受热分解;3(3)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还原产物一般为水,该过程中过氧化氢将 TeO 2-氧化成 Na2TeO4,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2Na+TeO3+H2O22-Na2TeO4+H2O;(4)溶析结晶后的溶液仍为 Na2SnO3 和 Na2TeO4 的饱和溶液,所以从“溶析 结晶”回到“碱浸”的物质除烧碱外,主要还有 Na2SnO3、Na2TeO4,故答案为: Na2SnO3、Na2TeO4;(5)锡的最高价含氧酸

16、盐为 H2SnO3,锡片可将 Sb 置换出来,即产物中有 Sb3-单质,再结合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5Sn + 4SbO4+ H2O4Sb +2-5SnO3+ 2OH-。10(15 分,除注明外,每空 2 分)【答案】(1)(3 分)SO3+H2OHSO3 +OH ;Ag +H2OAgOH+H2 + +2(2) S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若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为 SO42即为 Ag结合生成 Ag2SO4 沉淀(3)过量的 Na2SO3(或亚硫酸钠)(4)验证棕黑色物质 X 不是 Ag2O Ag Ag2HNO3(浓)=AgNO3NO2H2O(5)随着酸性的增强,体系的还原性增强。【解析

17、】(1)Na2SO3 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显碱性,则溶液的 pH=10,其水解离子方程为:SO3+H2O HSO3 +OH ,AgNO3 为强酸弱碱盐,在溶2 液中 pH=5,其水解离子方程为:Ag+H2O H+AgOH;故答案为:SO3+H2OHSO3 +OH 、Ag +H2OAgOH+H2 + +(2)推测 a 中白色沉淀为 Ag2SO3,Ag+与 SO32反应生成 Ag2SO3,Ag2SO3溶于过量的 Na2SO3 溶液,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Ag+SO3=Ag2SO3,3推测 a 中白色沉淀为 Ag2SO4,其依据为:SO 22有还原性,可能被氧化为2SO4,与 Ag+反应生

18、成 Ag2SO4 白色沉淀,故答案为: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若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为 SO4即与 Ag结合生成 Ag2SO4 沉淀;2(3)Ag2SO3 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 Na2SO3 的溶液,取 B、C 中白色沉 淀,置于 Na2SO3 溶液中,沉淀溶解,说明 B、C 中白色沉淀为 Ag2SO3,另取Ag2SO4 固体,同样条件置于足量 Na2SO3 溶液中,进行对照试验,发现沉淀 不溶解;(4)氧化银能和盐酸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和水,溶液的 pH=2,产生大量 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状棕黑色物质 X,向 X 中滴加稀盐酸,无 明显变化,说明 X 不是 Ag2O,向 X

19、中加入过量浓 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为 NO2,X 与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 具有还原性,X 只能为金属单质,只能为银,含有 Ag 元素,不 含 S 元素,向 X 中加入过量浓 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为 NO2,银和硝酸反应,氮元 素从+5 变为+4 价,同时生成硝酸银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g+2HNO3(浓)AgNO3+NO2+H2O.(5)综合该同学以上实验,分析产生 X 的原因:随着酸性的增强,体系的还 原性增强。三、选做题11(15 分)【答案】(1)1s22s22p63s23p63d74s2 或Ar3d74s2 (1 分) M(1 分) 3(1 分) 哑铃(1 分) sp2(

20、1 分)(2) Co、O、N(1 分) 16 (1 分) (3)(PnO3n1)(n 2)(2 分)A8(59+2 27+4 16)(4) CoAl2O4(2 分)八面体空隙(2 分)分)N (2a 10-7 )3 (2【解析】(1)Co 为 27 号元素,Co 原子核外有 27 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 布规律可得其基态 Co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基态磷原子核外有三层电子,故 最高能层符号为 M,电子云在空间有 3 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为哑铃型;5+0+1 =3(2)NO3中价层电子对数为2,故为 sp2 杂化;一般情况下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由于 N 原子中最外层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故第一电离能大于 O,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Co、O、N;一个 NO3中有 3 个键,配位键也为键,故键数目为 34+4=16,则 1mol 该配离子中含键数目为 16NA;(3)可以根据磷酸根、焦磷酸根、三磷酸根的化学式推导:PO4、P2O7 、345P3O10磷原子的变化规律为:1,2,3,4,n 氧原子的变化规律为:4,7,10,3n+1酸 根所带电荷数的变化规律为:3,4,5,n+2;故答案为:(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