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铁路8标路基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渝黔铁路8标路基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渝黔铁路8标路基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渝黔铁路8标路基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渝黔铁路8标路基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段:YQZQ-8标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一局渝黔铁路土建八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三年八月目 录第一章、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2第二章、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施工作业指导书8第三章、水泥搅拌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6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框图18第四章、土工格栅施工作业指导书23第五章、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27第六章、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36第七章、路堑施工作业指导书44第八章、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50第九章、路基排水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65第十章、路基其他相关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73第十一章、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80第十二章、锚杆框架梁防护施工作业指导书

2、83第一章、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填筑施工。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地基和原地面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3技术要求3.1 路堤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3.2 路堤均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3.3 大面积填筑前应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3、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路基填筑严格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法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实行程序化、标准化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四区段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每区段长度视现场情况和机械设备施工能力按50100m划分。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拌合改良) 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各区段或流程内只允许进行该段或该流程的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进行。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基底处理测量放样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拌合改良)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4.2 工艺流程见下图:检查、整修土的标准实验各种实验数据测定及汇总工程师

4、审批施工测量放样分层填筑按规范频率和检查项目自检工程师审批下一层次路基填筑施工路基分层填筑至路基设计标高自检各类数据及尺寸、横坡工程师审批路基填筑完毕整修或碾压 N NN Y5施工要求前期中心试验室对各分部试验人员选送的土样进行土壤分析实验、击实试验,确定填料类别,按规定填写土工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签认后方可投入试验段的施工。土质试验结果为A、B类的填料可以作为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的填料,挖方段和半填半挖段采用改良土,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从选定的采石场获得。故按试验段路堤的三个部位选取相应的填料,再分别进行各个工艺的填筑试验,以满足整体路堤填筑的要求。5.1 清表及填前碾压试验段位于地势较为

5、平坦的耕地地段,清表前放出清表线,然后由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清表,对基底有松土或耕作土的原地面,松土或耕作土厚度小于30cm时应碾压密实,松土或耕作土厚度大于30cm时,应进行翻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原地面压实度满足路堤相应部位设计及规范要求。5.2 试验段的施工注意事项5.2.1 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中桩、边桩,确定好填筑边界,在界外打好控制桩,作好标识,用石灰划出中线及左、右边线(两边各加0.5 米),并测量好各断面的标高(左、左中、中、右中、右)计为Hi。5.2.2 上料根据松铺厚度和自卸车容量,估算出多大面积卸料一车,然后沿路基纵横轴线方向用石灰线格来控制卸料车数及位置。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只能用

6、同一种填料填筑。5.2.3 测定填料含水量上料前测定填料含水量,若填料含水量偏低,应及时采取洒水措施,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计算,在路堤内洒水搅拌;当填料含水量过大,可采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的方法,测定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方可进入整平碾压工序。5.2.4 摊铺整平先用推土机大致整平,用人工检查松铺厚度,推土机整平两遍后,再用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整平,形成不小于2%的排水坡,同时表层无明显的局部凹凸。5.2.5 压实碾压前应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压实遍数、行走速度、强弱振控制等;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顺序进行碾压。各区段的交接处应互相

7、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0.4m。5.2.6 路基试验段进行第二层填土,重复第一层填土施工工艺,对试验段施工工艺进行验证,路堤各部位均按此方法重复施工试验,记录其各项试验结果。6劳动组织施工作业人员配置表序号人员名称数量1现场负责人12技术主管13技术、安全、质检、测量及实验564机械工、普工1020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 为搞好试验段的施工和总结,须专门成立试验段施工小组,请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设计现场配合工作组及监理站路基监理工程师及试验工程师现场指导见证,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牵头,

8、组织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长、安质部长、试验室主任等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参加实验段的施工工作。施工人员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进行合理配置。7材料要求由试验室对选送的土样进行土壤分析实验、击实试验,确定填料类别,按规定填写土工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签认后方可投入试验段的施工。土质试验结果为A、B类的填料可以作为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的填料,挖方段和半填半挖段采用改良土,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从选定的采石场获得。故按试验段路堤的三个部位选取相应的填料,再分别进行各个工艺的填筑试验,以满足整体路堤填筑的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配置有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

9、机、自卸汽车。9质量控制及检验9.1 每种填料的施工工艺试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试验松铺厚度、碾压遍数试验条件:四种松铺厚度(即30cm、35cm、40cm和45cm)的试验,压路机行进速度为2km/h。每一种松铺厚度情况下,按照下面的碾压顺序:先静压1遍+弱振2遍,以后按强振2遍+静压1遍作为一次组合碾压连续重复4次,每一次组合碾压后都进行密实度、含水量、K30值,Evd值等测试,且密实度、含水量、K30值的试验点数不小于3,Evd值的试验点数不小于12,不同检测选点满足如下要求:每测1个K30点,在该点0.5m范围内选取1个密度测试点以及对称的4个Evd测试点。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碾压机械,

10、以满足下表的压实要求。第二步:试验压路机行进速度在第一步得到的合理松铺厚度为基础,振动压路机碾压,分别以1km/h、2km/h、4km/h和6km/h的速度,按第一步确定合理的碾压次序和遍数进行碾压,测试不同行进速度碾压后的密实度、含水量、K30值、Evd值,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合理经济可行的压路机行进速度。第三步:试验压路机械以光轮拖式振动压路机为振动碾压机械,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比较三种压路机械的合理经济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和行进速度,提出各自的施工工艺以及设备配套方案。填筑压实质量标准部位填料压实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石碎石类及粗砾土基床以下路堤A、B组及C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分化软

11、质岩)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90110130压实系数K0.90-孔隙率n-31%31%基床底层A、B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11013015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404040压实系数K0.95-孔隙率n-28%28%基床表层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地基系数K30(Mpa/m)19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55孔隙率n18%注:当改良土采用物理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表规定;当采用化学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除符合本表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9.2 质量检测方法试验人员应根据填料的不同选定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改良细粒土

12、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为控制指标;对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标准。工艺参数试验测试的密度、含水量、K30和Evd,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填料压实指标间如孔隙率、压密系数、K30和Evd之间的相关关系,检测数据必须建立数据库。9.3 试验结果整理分析通过记录、整理、分析各种变换参数情况下的数据,绘制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压实参数与设计指标之间相关性曲线,确定施工最佳参数,并编写相应的施工工艺指南。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 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10.1.2 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10.1.

13、3 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10.2 环保要求10.2.1 清淤过程中挖出的大量淤泥要卸入项目部划定的弃土场范围内,严禁乱卸。10.2.2 各种车辆进出村镇,文明驾车、慢速行驶,遇地方车辆礼让三先,尽可能不鸣笛或少鸣笛,以免惊扰附近村镇居民。10.2.3 各种运输车辆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空气。施工便道保持路面干净,经常洒水,减少扬尘。10.2.4 紧邻村庄地段尽可能避开深夜施工,以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10.2.5 施工废水集中排放,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污染水源

14、,破坏环境。第二章、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施工。2作业准备2.1 三通一平准备。2.2 平整场地,清除地面杂物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障碍物,特别是建筑垃圾及建筑物的基础构造。遇明沟、塘及场地低洼时应抽水和清淤,分层夯实回填粘性土料,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2.3 组织技术及有关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桩位放样,经复核桩位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0mm。2.4 组织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机械进场,开机前必须先调试,检查桩机运转和输料管畅通情况。3技术要求施工前选择具有代表性地段进行成桩工艺性试桩,复

15、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配置、施工工艺是否适宜,确定碎石桩施工工艺参数。待工艺试验桩经检验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准备(1)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2)进行满足桩体设计强度的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种材料的施工用配比。(3)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4)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5)施工前清除地表耕植土,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4.2 施工顺序CFG桩施工一般优先采用间隔跳打法,也可采用连打法。具体的施工方法由现场试验来确定。连打法易造成邻桩被挤碎或缩颈,

16、在粘性土中易造成地面隆起;跳打法不易发生上述现象,但土层较硬时,在已打桩中间补打新桩,可能造成已打桩被振裂或振断。在软土中,桩距较大可采用隔桩跳打,但施工新桩与已打桩时间间隔不少于7d;在饱和的松散粉土中,如桩距较小,不宜采用隔桩跳打;全长布桩时,应遵循由“由一边向另一边”的原则。4.3 振动沉管灌注施工工艺振动沉管打桩机适用于粘性土、粉土以及淤泥质土。4.3.1 施工步骤(1)沉管根据设计桩长、沉管入土深度确定机架高度和沉管长度,并进行设备组装。桩机就位,保持桩管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l%;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开始沉管,为避免对邻桩的影响,沉管时间应尽量短

17、;记录激振电流变化情况,应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予以说明。(2)投料在沉管过程中用料斗进行空中投料(可边沉管边投料)。待沉管至设计标高且停机后须尽快完成投料,直至管内混合料顶面与钢管料口平齐。(3)拔管启动电动机,首次投料留振510s再开始拔管。拔管速率按工艺性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一般1.21.5m/min较合适。拔管过快易造成局部缩颈或断桩;拔管太慢振动时间过长,会使桩顶浮浆增厚,易使混合料离析,对淤泥质土,拔管速度可适当放慢。拔管过程中不宜反插留振。如上料不足,须在拔管过程中空中投料,以保证成桩后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成桩后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桩长0.5米,且浮浆厚度

18、不超过20cm。(4)封顶沉管拔出地面,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湿粘性土封顶。(5)移机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4.3.2 工艺流程图振动沉管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桩机就位沉 管投 料振动拔管封 顶移 机混合料在拌合站集中拌合4.4 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工艺4.4.1 施工步骤(1)CFG桩钻机就位后,应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5%。(2)混合料搅拌混合料搅拌要求按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要求准确,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min。混合料加水量和坍落度(设计要求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

19、料法施工时,坍落度控制在1620cm)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在泵送前混凝土泵料斗应备好熟料。(3)钻进成孔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一般应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否则较易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在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相应的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孔深的依据。当动力头底面达到标记处桩长即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还需考虑施工工作面的标高差异,作相应增减。(4)灌注及

20、拔管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心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提管后泵料。成桩的提拔速度宜控制在23m/min,成桩过程宜连续进行,应避免因后台供料慢而导致停机待料。灌注成桩完成后,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进行保护。施工中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5)移机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后,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施工时由于CFG桩的土较多,经常将临近的桩位覆盖,有时还会因钻机支撑时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因此,下一根桩施工时,还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4.4.2 工艺流程图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1、钻机移位测量放线原地面处理钻机就位停钻钻进至设计深度泵送混合料均匀拔钻至桩顶5施工要求5.1 施工前要求清理场地,并做好施工机械进、出场地及材料运输的道路;5.2 施工场地清理后即进行定位测量,确定定位轴线,随后分段放设桩位,在现场采用小木桩或竹片桩准确定出每个桩位置。定位前,对每根桩位进行编号,以免桩号混乱,防止偏位或漏打。为控制桩入土深度,在搅拌机架上划出标尺,以确保桩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5.3 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使搅拌机基本垂直于地面,要注意平整度和导向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5.4 启动搅拌机电机,下沉速度由电气控制装置的电流监测表控制。记录员

22、按规定的表式填写下沉速度、深度和相关的技术参数。5.5 在施工前,进行原材料及其配合比试验,并提供配合比和检测报告。5.6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不能太快,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6劳动组织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 施工人员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序号人员名称数量1现场负责人12技术主管13技术、安全、质检、测量及实验564机械工、普工567材料要求桩体主体材料为碎石,应符合设计级配要求;选用的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械设备配置有钻机、混凝土输送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等。9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控制(1)

23、为检验CFG桩施工工艺、机械性能及质量控制,核对地质资料,在工程桩施工前,应先做不少于2根试验桩,并在竖向全长钻取芯样,检查桩身混凝土密实度、强度和桩身垂直度,根据发现的问题修订施工工艺。(2)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3)桩长、桩顶标高及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4)CFG桩施工中,每台班均须制作检查试件,进行28d强度检验,成桩28d后应及时进行单桩承载力或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其承载力、变形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通常桩顶混凝土密实度差,强度低,对此采取桩顶以下2.5m内进行振动捣固的措施。(6)为保证施工中混合料的顺利输送,施工中采取强制式搅拌机。(7)桩身每方混合料掺

24、加粉煤灰量及坍落度控制根据设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8)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9)冬期施工时混合料入孔温度不得低于5,对桩头和桩间土应采取保温措施。(10)跳打施工时应及时清除成桩时排出的弃土,否则会影响施工进度。(11)整个施工过程中,安排质检人员旁站监督,并作好施工原始记录,记录钻压电流值、孔深、单孔混合料灌入量、堵管及处理措施等。(12)CFG桩施工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报监理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9.2 检验(1)所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

25、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400m3为一批,当不足400m3时也按一批计。各种原材料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试验颗粒级配。(2)CFG桩混合料坍落度应按工艺性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是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检验数量:每台班抽样检验3次。检验方法:现场坍落度试验。(3)桩体强度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14.7:检测数量:施工单位每台班一组(3块)试块。检测方法

26、:每台班制作混合料试块,进行28d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检测。设计要求:桩身28d边长15cm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4)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14.11:检测数量:检测总桩数的10%。检测方法:低应变检测。(5)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14.12:检测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测批不少于3根。检测方法:平板载荷试验。设计要求: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0.5的桩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5的桩进行单桩复合

27、地基平版载荷板试验。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6)CFG桩的桩位、垂直度、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CFG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桩位纵横向50mm按成桩总数的 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GPS或全站仪2桩体垂直度1.5%全站仪或锤球3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开挖50到100cm后,钢尺丈量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在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组织领导下,作业队设置专职安全员,各作业机组设置兼职安全员,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学习劳动保护法规,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思想,定期检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10.1.1 在施工作

28、业场地设置明显标志,施工重地,闲人免进,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防高空坠物,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10.1.2 安全用电,配电盘应严加保护,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所用电线不得私自乱拉乱扯,经常检查电路系统是否有破皮、漏电、短路等潜在问题。10.1.3 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操作机械施工,作到持证上岗。在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加强安全管理。施工期间,做好防火、防盗安全保卫工作,严禁酒后作业。10.2 环保要求10.2.1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穿戴整齐;施工人员须佩带上岗证上岗操作。10.2.2 所有机组统一编号、挂牌施工。10.2.3 做好施工场地内的临时排水、废弃杂物及时清除

29、出场,不准乱丢乱放,注意施工场地的整洁。10.2.4 施工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避免水泥散灰或水泥浆大面积污染场地,防止污染附近农田及河流。10.2.5 严禁施工人员与驻地人民群众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第三章、水泥搅拌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水泥搅拌桩施工。2作业准备2.1 三通一平准备。2.2 平整场地,清除地面杂物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障碍物,特别是建筑垃圾及建筑物的基础构造。遇明沟、塘及场地低洼时应抽水和清淤,分层夯实回填粘性土料,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2.3 组织技术及有关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桩位放样,经复核桩位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

30、0mm。2.4 组织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进场,开机前必须先调试,检查桩机运转和输料管畅通情况。3技术要求施工前选择具有代表性地段进行成桩工艺性试桩,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配置、施工工艺是否适宜,确定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参数。待工艺试验桩经检验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准备(1)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2)进行满足桩体设计强度的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种材料的施工用配比。(3)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4)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5)施工前清除地表耕植土,进行成桩工艺试验

31、,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4.2 施工顺序水泥搅拌桩施工一般采用中间向外围进行或由一边向另一边的方式施工。具体的施工方法由现场情况来确定。4.3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水泥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淤泥和淤泥质黏土)、黏性土、粉土等地基的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正常固结的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黏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4.3.1 施工步骤(1)钻机就位根据地质情况、设计桩长选定钻机型号并进行设备组装。桩机就位,保持桩杆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l%;搅拌桩机就位后必须做水平校正,使搅拌头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2)钻孔视地质情况、加固深度和机具设备等,采用不同的钻孔方法;与

32、到较硬地层时,可用地质钻机适当引孔。射水实验后即可开钻。增加射水压力,减少摩阻力。(3)预搅下沉用输浆胶管将储料灌浆泵与搅拌机接通。启动电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控表控制,工作电流不能大于额定值。预搅下沉同时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配置水泥浆,待压降前将水泥浆倒入储料坑或罐中。(4)喷浆搅拌、提升当钻头预搅下沉到预定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喷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旋转搅拌。自下而上进行喷浆搅拌作业,直至提升至设计桩顶高程,即完成一次搅拌过程。(5)重复搅拌由于采用两喷四搅工艺,所以一次搅拌后再次将搅拌机下沉至设计深度。再次喷浆搅拌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6)清洗关

33、闭搅拌机,在储料灌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到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泥土清洗干净。(7)移机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4.3.2 工艺流程图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框图开始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复搅至桩底深度喷浆、搅拌、提升钻头搅拌机就位搅拌钻进喷浆提升并搅拌至桩顶钻机移位泥浆排泄处理旁位补桩停止喷浆是否钻进至设计桩底深度否ff成桩质量检查结束不合格合格5施工要求5.1 施工前要求清理场地,并做好施工机械进、出场地及材料运输的道路;5.2 施工场地清理后即进行定位测量,确定定位轴线,随后分段放设桩位,在现场采用小木桩或竹片桩准确定出每个桩位置。定位前,对每根桩位进

34、行编号,以免桩号混乱,防止偏位或漏打。为控制桩入土深度,在搅拌机架上划出标尺,以确保桩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5.3 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使搅拌机基本垂直于地面,要注意平整度和钻杆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4 启动搅拌机电机,下沉速度由电气控制装置的电流监测表控制。记录员按规定的表式填写下沉深度及相关的技术参数。5.5 在施工前,进行原材料及其配合比试验,并提供配合比和检测报告。5.6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不能太快,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6劳动组织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 施工人员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序号人员名称数量1现场负责

35、人12技术主管13技术、安全、质检、测量及实验564机械工、普工677材料要求桩体主体材料为碎石,应符合设计级配要求;选用的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械设备配置有钻机、混凝土输送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等。9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控制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内容包括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桩身强度,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等,检验要求如下: (1)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超过停浆面下0.5m,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测量成桩直径。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2)成桩28d后,采用双管单动取样器在桩径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

36、,观察桩体完整性、均匀性,取不同深度的不少于3个试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钻芯后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 (3)水泥搅拌桩承载力检验在成桩28的后进行,采用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4)严格控制搅拌机钻进和提升速度、供浆与停浆时间,确保成桩质量。 (5)控制下钻深度、喷浆高度及停浆面。桩端必须原位喷浆搅拌一定时间,不得小于30s。 (6)成桩过程中,以二次喷浆四次搅拌施工。复搅时尽量避免浆液上冒。 (7)当钻进搅拌阻力较大,钻进太慢时,则增加搅拌机自重,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或边输入浆液边搅拌钻进。 (8)配置好的浆

37、液不得离析,供浆保持连续,固化剂与外掺剂的用量、泵送浆液时间必须有专人记录。 (9)随时检查施工记录,评估成桩质量,如有不合格桩或异常情况,则及时采取补桩或其他处理措施。 9.2 检验(1)所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2)水泥搅拌桩浆液应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制备好的浆液应均匀,不得离析;检验数量:每台班抽样检验2次。检验方法:观察并用浆液比重计检测浆液密度。(3)桩体数量、布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

38、全部检验;检测方法:观察、现场清点。(4)喷浆量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根桩检验;检测方法:检查自动记录仪打印记录。(5)长度及复搅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因故停浆时,恢复共浆后的喷浆重叠长度不得小于0.5m。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测方法:测量钻杆长度,并在施工中检查是否达到施工图纸深度标志,检查施工记录。(6)桩体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标准见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中4.5.11:测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测批不少于3根。检测方法:完工后28d,在每根检测桩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芯照片,取不同深度的3个试样作

39、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钻芯后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7)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测批不少于3根。检测方法:平板载荷试验。设计要求: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0.5的桩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5的桩进行单桩复合地基平版载荷板试验。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6)水泥搅拌桩的桩位、垂直度、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桩位纵横向50mm按成桩总数的 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GPS或全站仪2桩体垂直度1%全站仪或锤球3桩体有效直径不

40、小于设计值开挖50到100cm后,钢尺丈量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在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组织领导下,作业队设置专职安全员,各作业机组设置兼职安全员,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学习劳动保护法规,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思想,定期检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10.1.1 在施工作业场地设置明显标志,施工重地,闲人免进,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防高空坠物,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10.1.2 安全用电,配电盘应严加保护,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所用电线不得私自乱拉乱扯,经常检查电路系统是否有破皮、漏电、短路等潜在问题。10.1.3 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操作机械施工,作到持证上岗。在夜间

41、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加强安全管理。施工期间,做好防火、防盗安全保卫工作,严禁酒后作业。10.1.4、认真全面检查和清洗干净设备,防止泵体内有残渣和铁屑,各类密封圈必须完整良好,无泄漏现象。10.1.5、安全阀中的安全销要进行试压试验,确保达到最大压力时正常工作。 10.1.6、高压泵司机、钻机司机和浆液搅拌组等要密切配合,一旦某部发生故障,则及时联系停泵停机,及时排除故障,做好运转情况的记录,以备日后复查分析。 10.1.7、高压胶管不小于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10.2 环保要求10.2.1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穿戴整齐;施工人员须佩带上岗证上岗操作。10.2.2 所有机组统一编号、挂牌

42、施工。10.2.3 做好施工场地内的临时排水、废弃杂物及时清除出场,不准乱丢乱放,注意施工场地的整洁。10.2.4 施工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避免水泥散灰或水泥浆大面积污染场地,防止污染附近农田及河流。10.2.5 严禁施工人员与驻地人民群众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第四章、土工格栅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加固土工格栅施工。2作业准备2.1 路堤分层碾压完好,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2.2 组织技术及有关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划格放样。3技术要求3.1 当填筑高度达到设计铺设土工格栅的高程时,在检验合格的填层面上进行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定出铺设土工格栅的位

43、置。3.2 土工格栅的搭接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及场地清理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场地进行测量和放样。(2)材料准备用于路堤边坡加筋补强的土工格栅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的幅宽不应小于2.5m,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延伸率10%。用于软基加固采用桩网复合地基的土工格栅采用双向土工格栅,选用高强聚丙烯材料用于软基加固,抗拉强度根据计算确定,但一般不小于80KN/m,土工格栅的幅宽5.0m,延伸率8%。土工格栅铺设前对每批产品的性能经国家授权的由资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检测频率不少于3组,合格后方可铺设。质量应符合种国家行业标准铁

44、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要求。4.2 施工方法(1)在测定的范围内进行铺设。土工格栅平铺于路基上,外缘距边坡一般为0.6m,铺设宽度按设计要求设置。(2)铺设时不容许有褶皱,要拉紧,并与路基面密贴。铺实后用型铁钉或竹钉加以固定。(3)铺设土工格栅时,土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坚硬凸出物,铺好后及时填砂覆盖,避免受阳光长时间的直接暴晒。(4)斜坡地面须在边坡坡脚处地面挖设2.5-4.5m宽平台。(5)铺设多层土工格栅时,其上下层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距离不得少于0.5m。(6)土工格栅不得直接铺设在碎石等坚硬的下承层上,应在土工格栅和碎石之间铺设5cm厚的中、粗砂保护层。4.3 施工工艺框图土工

45、格栅施工工艺图框施工准备基底处理检验垫层施工检验铺设土工格栅检验上覆隔离层施工检验路基填筑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材料进场检验退货不合格5施工要求5.1 对原地面进行清理碾压,基底处理同一般路基填筑施工处理,处理完毕检验合格后再进行路基的分层填筑。5.2 土工格栅铺开后,应及时填筑填料,未铺填料时,机械车辆不得在上面行走。6劳动组织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序号人员名称数量1现场负责人12技术主管13技术、安全、质检、测量及实验564机械工、普工5157材料要求土工合成材料规格及性能、纵向抗拉强度、伸长率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具设备配置有运输汽车。9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控

46、制(1)原材料质量按规定频率和标准抽检,施工中加强防护,防治污染和破坏。(2)土工合成材料的下承层表面应整平、压实,并清除表面坚硬突出物。(3)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堤主要受力方向,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铺设。(4)土工合成材料铺好后应按设计要求铺回折段,并及时用砂覆盖。(5)严禁碾压及运输设备等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上碾压或行走作业。(6)搭接和锚固宽度符合要求。(7)原地面排水应形成4%的路拱。(8)铺土工合成材料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有质检人员现场监控并做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报监理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9.2 质量检验方法和频率质量检验方法和频率序号检测项目

47、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处,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处尺量,查施工记录2搭接宽度+50mm3竖向间距30mm4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50mm5回折长度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 在施工作业场地设置明显标志,施工重地,闲人免进,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防高空坠物。10.1.2 安全用电,配电盘应严加保护,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所用电线不得私自乱拉乱扯,经常检查电路系统是否有破皮、漏电、短路等潜在问题。10.1.3 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操作机械施工,作到持证上岗。在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加强安全管理。施工期间,做好防火

48、、防盗安全保卫工作,严禁酒后作业。10.2 环保要求10.2.1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穿戴整齐;施工人员须佩带上岗证上岗操作。10.2.2 施工场地内的临时排水、废弃杂物及时清除出场,不准乱丢乱放,注意施工场地的整洁。10.2.3 施工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避免裁剪的土工格栅到处撒落,防止下雨流入农田及河流。第五章、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2作业准备清除场地上的垃圾,平整场地。3技术要求3.1 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3.2 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梯形过渡,具体过渡段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3.3

49、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3.4 在构筑物上划好每层摊铺的分层线。3.5 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和验收规范标准。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4.1.1 施工方法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

5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厘米,碾压遍数通过工艺实验确定。路堤与桥过渡段形式路堑与桥过渡段形式4.1.2 施工工艺(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2)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4)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5)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过渡段基底处理拌和水泥级配碎石检验合格台背渗水墙

51、砌筑台背基坑砼回填汽车运输至现场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检验合格后进入下一层施 工分层、分区碾压养护质量检测与验收4.2 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4.2.1 施工方法(1)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2)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3)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5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4.3.3 施工要点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1)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2)靠近台阶部位的级配碎石,压实机械必须进行横向碾压,确保压实质量。5施工要求5.1 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5.2 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53、5.3 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5.4 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5.5 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靠近堤堑结合处,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5.6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5.7 每层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排水措施。5.8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5.9 过渡段靠近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部位分层填筑,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具碾压。5.10 各种试验、检测设备应计量检定合格。测试数据应真实可靠,充分反映现场实际情况。5.11 严格按现场碾压试验确定的工艺、方法施工,不得违规。5.12 从事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具有上岗证,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6劳动组织序号人员名称数量1现场负责人12技术主管13技术、安全、质检、测量及实验564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