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讲解_第1页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讲解_第2页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讲解_第3页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讲解_第4页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若干问题讲解,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图审查中心 于海平,国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以来,审查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该制度在建筑工程质量事先把关、消除结构安全隐患、提高设计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 若干问题讲解,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建筑创作日新月异,许多新、奇、特的建筑方案不断涌现,这无疑是对广大结构设计人员的考验!在新的形势下结构设计难度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 面对种类复杂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有压力,审查人员也有同感。因为,要在较短的时限内把一项复杂工程全部搞清楚,并能准确无误

2、的找出关键问题,谈何容易!,面对各类复杂工程,审查人员因为受专业技能、设计经验、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制约,加之对规范条文含义理解不透,时常有所提出的审查意见出现偏差情况。遇到此类问题时, 审查和设计双方各持己见,认识较难 统一,因此延误工期。,作为结构专业的同行,近几年来,本人除了施工图审查日常业务工作以外,还经常参加省内重点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和超限设计审查工作。并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查检查组工作。以下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就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常见问题予以讲解,如有不当之处,请诸位给予指正。希望通过本次讲解,能给设计单位、审图机构的同行们一点帮助。,以下观点是本人的技术工作经验

3、之谈,其中部分观点是在审图中遇到实际问题且请示规范组后的结论,还有些观点是与国家超限审查委员会专家研讨后的结果。 以下按照施工图设计顺序对审查中较 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供各位同行参考。,一、结构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简介内容过于简单,地上、地下结构层数、层高、总高度、建筑主要使用功能、室外地坪标高、建筑周边场地高差情况、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距周边建筑距离等内容交待不清。 2、抗震设防有关内容交待不完整。 3、结构的耐久性要求中环境类别选用有误。 4、材料选用与设计使用年限不符。,5、地下水类型、标高、防水、抗浮设计水位交待不清楚 (有时地下水在干湿交替状况下,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有中等或

4、中等以上腐蚀性,桩基设计时应特别注意) 6、缺基础开挖、地基处理、桩基施工检验要求。(该要求在规范中为强制性条文) 7、未交代基坑超挖时回填材料及其做法。,8、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的强屈比、屈强比、总伸长率要求。 9、施工注意事项交待不明确,如:后浇带设置封闭时间、所使用材料性能、施工程序、专业配合及施工质量验收的特殊要求等内容。 10、对于超长结构所采取的抗裂措施内容不完整。,11、对基础筏板等大体积混凝土缺少特殊的材料和施工技术要求。 12、钢结构设计漏耐火等级、除锈等级及涂装要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耐火极限未交待。 13、对于较大跨度钢结构缺正常使用期间

5、定期检修维护要求。 14、缺施工程序、专业配合、质量验收及施工未尽事按现行相关规范、规程做等内容。,15、初步设计审批及超限设计审查情况 未交待。 (属于2006220号文件规定范围内的高层建筑,按建设部需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建设部第111号文规定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规范、规程规定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一)基础选型不合理 1、高层建筑塔楼与裙楼地下室连为整体且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时,塔楼和裙楼均采用桩基。 2、当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以满足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要

6、求时,采用梁板式筏基。 3、嵌岩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进入中风化岩层即可满足上部荷载要求时,设计要求桩端入微风化岩层。,二、地基基础,4、微风化岩层地基采用梁板式筏基。 5、当地下水位较高,主楼、裙楼地下室连为整体且裙楼自重小于水浮力时,主楼、裙楼均采用天然地基。 6、住宅楼周边带地下车库,均采用梁板式筏基,纯地下室部分未采取采取褥垫处理措施。 7、大底盘结构室外地坪两侧高差一层以上,对较大埋深一侧未采取永久挡土措施。,8、桩型及其施工工艺的选择与实际环境、地质条件不相适应。 (如:有垃圾填埋层采用钻孔桩;有密实粗夹层采用预制桩;有淤泥夹层采用沉管夯扩桩;接建工程相邻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砂层及卵

7、石层地基采用DX桩;标高交替变化的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有中等腐蚀性场地采用预应力管桩;在溶洞、裂隙较多的石灰岩场地采用钻孔灌注桩等),(二)地基处理 1 按水泥搅拌法(干法或湿法)设计的复 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偏大。 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做法不符合要求。 3 场地土不均匀,需要局部采用人工换填处理地基。其换填材料、施工工艺、压实系数、换填范围、地基检验等均未提出具体要求。,(三)地基基础设计 1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及特殊条件下的丙级建筑物,未进行地基变形设计或变形验算。 2 设计参数取值与勘察报告不符,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础和支护结构的计算参数、地下水位等。,3

8、 天然地基柱下独立基础加梁板式地下室底板,其底板与持力层之间未采取褥垫处理措施。(否则按变形协调受力的原理,应当将地下室底板与独立基础连为一体做有限元受力分析) 4 地下室外墙配筋设计时凡外墙带扶壁柱,不论扶壁柱尺寸大小,一律按双向板计算配筋。(除了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砼内隔墙相连,外墙板块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外,其余的外墙宜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5 地下室消防车道范围基础设计活荷载取 值偏大。 (消防车荷载是偶遇荷载,不应按此活 荷载值设计基础。否则,柱基础底面 积扩大,与相邻柱基相差较大,人为 的造成不均匀沉降) 6 高层住宅周边带地下车库情况下,筏板 基础设计时,地基承载力修正时未考虑 周

9、边条件。 (地下车库部分地基附加应力超补偿),7 有吊车的多跨车间基础设计时,边柱基础 大于中柱基础。 (边柱基础大是风荷载组合的原因,设计时 应考虑永久荷载因素,否则,人为造成基础不 均匀沉降) 8 厂房基础设计未考虑地面堆载的不利影响。 (设计说明应注明允许堆载范围及堆载重量),三、钢筋混凝土结构 1、框架梁支座负筋实配钢筋面积比电算值 增加很多,其结果形成强梁弱柱。 2、对十字交叉梁,未按结构实际受力变形 情况配筋,而是将其中刚度较大的设为 主梁(支座),另一根梁为两跨次梁。,3、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

10、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选用不理解。(根据底层数值判断) 4、屋顶高大女儿墙采用钢筋砼结构按悬臂结构设计时,作为嵌固端的边梁未考虑女儿墙传来的扭矩作用,相邻的屋面板未加强。,5、梁上升柱时未按转换构件设计。 6、主楼与裙房相连,主楼在裙房顶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未采取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7、剪力墙结构设了角窗,但未在角窗范围采取特殊构造加强措施。 8、较大跨度的梁支承在剪力墙上,而剪力墙未采取加强措施。 9、框架剪力墙结构,沿纵向、横向剪力墙布置不均衡。,构造问题 1 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取值偏小。 2 板的配筋不满足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百分率 要求。 3 框架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偏小。 4

11、 框架短柱(指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 未在柱全高范围加密箍筋。,5 当主梁上有较大次梁时,主梁未按要求设置 抗扭筋。 6 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未按要求增大2mm。 7 框架梁端截面负弯矩钢筋配筋过大,相比之下柱配筋偏小。(梁配筋调幅不合理,形成强梁弱柱),8 剪力墙结构墙体水平分布钢筋未要求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纵向构造(腰筋)钢筋直径、间距不满足要求。 9 楼梯设计中,与休息平台梁相连的两端框架短柱箍筋未全高加密。 10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板净厚度不满足构造要求。(用于地下室顶板不合理),11 框架梁截面设计不合理

12、,出现三排筋情况。 12 框架梁在边柱锚固时不注意直段锚固长度要求。 13 对于悬挑跨度、悬挑荷载较大的梁。悬挑梁支座配筋布置未考虑悬挑梁负弯矩衰减情况,负筋仍按照常规梁做法截断。 14 跨度较小的挑梁未配置侧向水平钢筋。 (当梁净跨小于1.5倍梁高时,应按牛腿配筋),15 高层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面积,未按规范要求大于地上一层同侧钢筋面积1.1倍。 16 梁中心线与柱中心线之间偏心距较大未采取构造措施。 17 竖向构件的纵向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未注明焊接形式。 18 井字梁边梁设计不合理,抗扭能力差。,19 网箱梁结构柱支座负弯矩筋配置偏少;柱边抗剪实心箱体布置不合理。 20 有覆土的地

13、下室顶盖采用现浇空心板结构 时,板上部最小厚度偏小,不满足耐久性要求。 21 不设素混凝土整浇垫层的现浇空心板楼 盖,最簿板厚不满足敷设电线管要求。 (电气专业预埋管交叉厚度不满足),四、砌体结构 1、住宅楼由于底层设车库或商店导致纵向墙体 设置较少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2、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中,上部砌体抗震墙不满足规范“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要求。 (每单元只允许有两道次要墙体不对齐),3 内墙阳角到门窗边的距离不满足局部尺寸限值未采取局部加强措施。 4 顶层未采取防止墙体开裂措施。 5 墙体布置过于杂乱,上部与下部墙体不连续。 6 屋面上较高的女儿墙,仅设置构造

14、柱与压顶梁,不进行抗风与抗震验算。,7 平面规则的多层砌体房屋错层高度超过梁高(500mm以上)时,结构计算未按两个楼层对待。 8 较大洞口两侧未设构造柱。 (较大洞口指2000mm以上的洞口,如内横墙 在内廊的两侧,内纵墙在楼梯间的两侧),五、钢结构 1 门式刚架车间的各项指标超过规程要求时,未按钢结构设计规范设计。 2 车间采用混凝土柱与门式刚架混用方案。 3 普通钢结构厂房计算分析时,其水平位移容许值按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参数。(两者相差很大),4 有吊车的普通钢结构厂房屋架,当采用变截面实腹工字钢梁时,梁平面外计算取值与斜梁侧向支撑构造措施不符。 5 风吸力作用下较大跨度型钢檩条下

15、翼缘稳定不满足要求。 6 对较大跨度钢结构,设计说明中漏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维护要求。,7 网架结构选用杆件壁厚偏薄,未考虑加工负工差及除锈因素。 8 室外钢结构防腐涂膜厚度不满足要求。 9 采用热镀锌压型钢板作为楼面板,板内未配正弯矩钢筋。 (从耐久性和防火考虑,该做法不妥),10 大跨度钢结构屋盖未采用弹性支座。 (济南遥墙机场航站楼) 11 悬索结构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不满足要求。(寿光体育场钢罩棚) 12 开敞式大跨度索承网壳结构风荷载作用下的稳 定不满足要求。,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整体转换与局部转换的区别 整体转换 结构在竖向荷载下传力不直接,转换层上、下部楼层结构竖向刚度发生突变,在

16、地震作用下由于结构下部变形过大,容易形成薄弱层,在大震作用下易倒塌。此类转换对结构的影响是整体性的,而且程度很严重。,局部转换 楼层中仅有小范围转换,在剪力墙结构中仅有一片墙底部开大洞形成框支剪力墙、或由于局部抽柱形成梁托柱、搭接柱、斜撑等形式的局部转换,结构整体抗侧力刚度变化并不大,转换层上、下楼层结构的竖向刚度变化很小,影响是局部性的且程度较轻。,当为整体转换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转换层位置、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结构的楼盖选型、抗震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确定均可按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有关规定执行。 当结构为局部转换时,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转换部位的楼层数、构件的

17、抗震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确定等适当放宽条件。,二、关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范围 对2006220号文件附录一所列出的超限高层的参考范围,进一步明确如下: 1 在高度超出适用范围方面,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高度已经比全部落地的抗震墙结构降低,若仅有平面不规则,其适用高度不需要适当降低。 2 凡属于平面布置有突变或沿竖向分布有突变的,均属于不规则。不规则性的定义,不论烈度高低都是相同的;仅是超限设计的措施应随烈度的高低而不同。,3 附录一的表2和表3所规定的内容,均指高度 不超过而特别不规则。 4 表二中各种不规则界线的参数,在临界状态附 近应偏于安全判断,扭转不规则计算应计入偶然偏心;偏心距较大也

18、是扭转不规则的判别方法之一,是扭转位移比的一个计算补充,序号1、2可合并而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平面凹凸不规则时,设置拉梁只是解决不规则的措施,不能视为平面轮廓规则;其判别以是否满足楼层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假定为准。 穿层柱可归入楼板不连续或平面轮廓凹凸不规则的一项。,5 表三中的任何一个项目,均属于有一项划为特别不规则的示例。需注意,扭转偏大,指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比大于1.4,少数楼层大于1.4仍属于表二中的一项。连体的塔楼划为显著不均匀,不仅指高度或体型,也包括沿大底盘某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三、薄弱层和软弱层 薄弱层是指该楼层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属于按

19、结构强度判断。 软弱层是指该楼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的侧向刚度的80%,或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属于按结构刚度判断。 不应同时属于软弱层又属于薄弱层。,四、转换层和转换构件 转换层是指转换结构构件所在楼层; 转换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在正常使用情况和地震作用下,转换构件将其上一层的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等)的内力向下传递。 框支层,专指一个结构单元的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转换层以下为框架,只是转换层的一个特例。 转换层设计应严格控制上下刚度比,计算时宜取转换梁的中线划分上下楼层。,五、出屋面结构和装饰构

20、架 出屋面的结构和装饰构件均参与整体结构分析,材料不同时须注意阻尼比不同的影响,特别是装饰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 需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明确鞭鞘效应,按大震支座安全复核。 注意加强装饰构件平面外与出屋面电梯井筒的连接构造,形成有效的空间的结构体系。,六、结构计算分析注意事项 1 计算结构合理性判断 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判断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出现怪异现象时,需要与软件编制人员共同研究解决。 2 结构总体分析判断内容 (1)通过结构各部位受力分布的变化,以及最大层间位移的分布特征,判断结构受力的不利情况。,(2)结构的振型、周期、位移形态和量值是否在合理的范围? (3)结构地震作用沿高度的分布是否合理? (4)有效参与质量和楼层地震剪力的大小是否符合最小值的要求? (5)总体和局部的力学平衡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判断平衡条件时,应针对重力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单工况内力进行。,3 局部构件分析判断内容 (1)截面尺寸是否满足剪应力控制要求,配筋是否超筋? (2)受力复杂的构件(如转换构件等),分析其内力或应力分布是否与力学概念、工程经验一致。 (3)对上部墙体开设边门洞的水平转换构件,必要时宜采用重力荷载下不考虑墙体共同工作的手算复核。,4 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差距 (1)注意刚性板、弹性膜、分块刚度的区别,弹性板假定在楼板平面外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