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语文高段1_第1页
教学案例语文高段1_第2页
教学案例语文高段1_第3页
教学案例语文高段1_第4页
教学案例语文高段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充分阅读 深入感悟 演绎文本伯牙绝弦教学案例与反思十堰市房县红塔镇高碑小学 王华英 朋友易得,知己难求;伯牙子期,千古佳话。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其知音之情令古往今来多少人唏嘘感叹。两位主人公成为了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把重点放在文言文的朗读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片断一:(课伊始)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游戏,我说一个词语看谁照我的样子说得多:杨柳依依(争先恐后)。生:凉风习习生:白云悠悠生:流水淙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炊烟袅袅、春雨绵绵、明月皎皎、白雪皑

2、皑、清风徐徐。生齐读。反思:初看起来,这只是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作的平常积累,并无什么新奇之处。其实,这样一个文字游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易于教学的展开,又达到积累的目的,丰富学生的语言,还巧妙的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作了充分的铺垫。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的说话训练也铺好了路。并且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了文本,使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学习中来。片断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3指名一句一句地读,学生评议停顿是否得当,师相机指导。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4师范读,生画出节奏。5齐

3、读。重点指导“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反思: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二篇文言文,比起第一篇五年级时学过的杨氏之子来讲,长些,难些。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文言文应该说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学生要想很好地理解感悟,必须进行反复的朗读,要读正确,读流利。在初读时,我就设计了5次朗读,每一次朗读的目的不同,由读准到读出节奏,正确的停顿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鉴于学生有一点古文基础,故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看该怎么读,老师再介入,加以指导,先学后教,有针对性地指导,既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片断3:(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

4、: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哪位同学读明白了?生: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太美了,像泰山一样巍峨!”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太美了!像江河一样广阔!”师:你说得太好了!“志”是什么意思呢?生:心里想着的意思。师:说得太好了,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通过看后面的注释知道的。师:你真会学习!是啊,结合注释来理解课文,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同学们,当伯牙在鼓琴时,钟子期是怎么赞赏的呢?生:“善哉,”师:这里的“善”是什么意思呢?你能借助注释告诉老师吗?生1:我知道了:“善”就是“美,好,棒”的意思。生2:我补充他的,这里的“善”表示的是赞美的意思。师:说得真好!这个“善”

5、字还在课文里的另一句话中出现了。(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个“善”字有是什么意思呢?生:这里的“善”是“善于,擅长”的意思。师:你回答得真好!同学们,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钟子期是这样赞叹的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伯牙琴艺高超,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如何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声音较小)师:泰山多么雄伟呀,你能再读一读吗?生:再读(声音大了,有点气势了)师:这是钟子期在由衷在赞美伯牙,读出赞美之情。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很有韵味)师:来,我们一齐来赞叹。生齐读师: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

6、?指导学生朗读(同上,略)(师生分角色读,生生分角色读)师:是啊!伯牙的琴声何止高山,何止流水!还有什么呢?生1:我想还有汹涌的大海。生2:我想还有皑皑的白雪。生3:我想还有丝丝的忧愁。(随机再次出示课前谈话中的词语)师:那么,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如果你是子期,你听到了会怎样赞叹呢?(引导学生想象,并说出类似的句子)生: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我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生: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我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生:伯牙鼓琴,志在春雨,我曰:善哉,绵绵兮若春雨!生: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吾曰:善哉,依依兮若杨柳!(摇头晃脑)师: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

7、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来,我们一齐读一读24句,感受这知音之情。反思: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初步理解了古文意思后,我引导学生品味二人的知音之情,主要也是通过感情朗读来感受的。朗读时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这篇古文共有5句,重点是2、3句,具体描绘了两幅动人的场景,以表现二人是如何心意相通的。这两句要读出钟子期由衷的赞叹之情,所以我进行了细致的指导,生个别读,齐读,师生分角色读,生生分角色读,于是学生也从读得一般到渐渐读好,经历了这样一个朗读的过程,学生的感情理解便自然加深。接着再创设情境,转换角色,让学生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这不仅是承接开课时的

8、游戏,同时更是给予学生一个创作表达的空间,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课后反思:伯牙绝弦一课是一篇文言文。这篇课文说它不难吧,的确不难,只有77个字。说它难吧,它又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77个字里边讲述了这样一个千古流传,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77个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的人文内涵呀!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对话的一个过程。一、老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基础。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

9、,这是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越是充分,课堂教学就越是精彩。拿本课来说,教学片断1中的课前谈话这一部分,正是因为老师进行了充分了准备,所以在后面教学中,对伯牙琴声的理解时,学生才能异口同声,深入理解。教学片断3中对“知音”内涵的揭示上,也正是因为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文本有了独到的理解,才能让学生也理解得如此到位。所以,一堂精彩的课,老师的精心准备,老师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老师对文本的独到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最主要的是就是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了解文本,形成他们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和认识。在这一堂课中,几次设计了学生“读”课文的环节。先

10、是初读,大致熟悉一下文言文,让他们说说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的感受。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但老师却抓住对他们有利的一面进行引导,告诉他们文言文其实很有意思,学起来会很容易,很有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接下来老师告诉他们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如何断句,应该怎么读出轻重缓急来,师进行范读,甚至领读。最后让学生模仿读,学着读。一堂课下来,学生从不会读,读不好,到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是他们与文本有了充分对话的有力证明。三、补白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拓展。把握住文章的魂,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课堂循序渐进,语言训练有方,扎实有效。在学生通过阅读对文本有了初步的理解后,教师带领学生沉下

11、心来,走进文本,先让学生回顾学法,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理解全文的意思,在反馈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四个“善”字前后的不同意思,并通过学生实际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训练思维与语言,巩固对古文的理解,实现古文与现代文的优势互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与“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结构上的相同点,再通过找前后照应的方法进行师生对读,为下文进行仿写句子做好准备。教学中还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充分地进行对文本的拓展,进行想象和语言的训练。让学生联想这样的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志在明月、志在炊烟通过让学生模仿古文中的句式来说一说,体会所有伯牙琴声中所传递的信息,钟子期都能用他的心灵领悟并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掌握了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感悟到伯牙和钟子期之间心心相印的友爱和心灵相通的默契。明白了所谓知音,就是那世界上最懂你知你的人。从而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