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大作业_第1页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_第2页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辩证法大作业 浅谈自主创新 姓名:王佳 sc10009017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创新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进程。江泽民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可见自主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崛起,要想长盛不衰,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将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在工业上提出要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然而直到改革开放已经30年的今天,我们国家在距离自主创新

2、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需要走。 我是一名做工程的研究生,主要从事的是光学加工及检测(做透镜和检测透镜质量)方面的研究。下面我想结合我的专业及我对当前社会的认识来谈谈科研方面的创新及其现状。 首先我先公布一组关于我国高校科研创新方面的数据。“据有关统计,xxxx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xxxx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xxxx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

3、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xxxx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就这组数据,我想说在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下,国内高校在科研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先是科研人才,各大高校各自都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再次是论文发表数量,单从数据就可以看出我国论文发表数量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得意于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就像我国经济增长gdp一样,虽然每年我们的gdp都以8%左右持续增长,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像gdp一样增长。同样,中国的

4、科研论文、或是专利申请数量虽然大量增加,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到底有多少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到底又有多少实际用处,可能情况就很难说了。xxxx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51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却寥若晨星;xxxx年我国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总数已占世界第二位,但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屈指可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多年空缺;xxxx年全社会r&d(研究开发投入)总量就达到4570亿元, 比1978年增长了40多倍,但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60%。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以下反差依然令人尴尬。造成这些巨大反

5、差的根源是什么?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一点:科技体制。虽然自1985年以来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至今仍有一些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困扰着科技人员。在国家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日益需要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下面我们来谈谈制约中国科研创新的因素。众所周知,美国是科技大国,科研实力全球首屈一指。对比中美两国的科研现状,我们就可以看出在科研方面中国究竟需要有那些改进。 1科研制度 :在美国实行的pi(principle investigator)制。一个实验室一般由一个pi

6、负责。其中或多或少有一些assistant professor、postdoc、研究生以及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国内的研究室,现在在相关的研究院所也实行了pi制。但是大学里好象还没有完全普及。在美国,pi不仅可以是教授,也可以是副教授、助理教授。他们都有权利招收研究生 和博士后。但是在国内,pi绝对必须是教授或研究员,并且必需是博士师导师。一些asso ciate professor(副教授)都没有权利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至于assistant professor( 助理教授),更不必谈了。 2学生规模 :现在在中国,一个导师指导10多个研究生,是很正常的(80年代初刚恢复研究生教育的时候,也

7、许一个省才招收10多名研究生)。我听说过的,有一位导师,一人带了60多名研究生!而这样的规模,在美国根本是无法想象。美国的实验室,一般一个pi,有45名研究生和博士后,就已经很有规模了。当然,10多个学生的大实验室也有,这样的老板必需是特别牛的人。但是我从没听说一个pi指导60多名学生的事。 这种现象也与两个国家科研制度的不同有关。在中国,读研究生,过去在中国是完全免费的,但是导师没有必要给学生工资。国家把这部分的费用承担了下来。研究生不仅没有学费,每个月还可以从国家领到一些生活费用。最近几年,研究生教育也走向了自费化。学生上学,得自己交学费上学,一般是50008000元人民币。反正导师自己不

8、用掏钱。但是在美国,导师招收一名学生,是需要付给学生工资的。一般的研究生,每年也得有15000美元左右。而博士后,工资更高,一般是3000050000美元。所以,你招的学生越多,导师要付的钱就相应增加。如果招收60名研究生,那么这个导师大概也要破产了。 3科研经费 :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发达国家,经费相对而言,更没有可比性。杨 向中(美国康州大学再生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在中国之声中对中国在科研经费总体投入上的不够表示了忧虑。“仅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xxxx年的科研经费就达到27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部科研经费的2倍美国工业界的投入也很大,如微软公司一年的科研经费为50亿美元,接近中国全

9、国研发经费总额的一半。” xxxx年,中国支持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经费年度预算大约为xxxx年gdp的0.02%;而美国政府每年投入支持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经费大约为300亿美元,占到gdp的0.3%。两者相差足有十几倍!此外,美国每年还有大约数额在300亿美元的经费来自工业界和各种基金会,而在中国,几乎没有这类经费。 4仪器设备 :虽然中国的科研经费无法与美国相比,但是在某些国立的研究院所,目前的发展势头不错。在著名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国家目前投入了很多的经费。这些经费也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科研仪器设备。所以从硬件设施来说,中美两国其实相差不大。 但是在中国,有限的经费却用于重复购置。“科研平

10、台得不到有效使用,是科研经费浪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夏建白认为,国内大型科研仪器重复购置、闲置不用的根源是一些科研管理领导重购置,而轻维护和使用。而在美国,这种现象相对较少。相邻实验室,很多的仪器设备都是的。大家都可以用。 5科技成果: 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美国拿了多少个诺贝尔奖,中国现在还没有。当然,诺贝尔奖不是评价一个国家科研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其实中国本来有希望拿到诺贝尔奖的。 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曾经有三项科学成果即:赵忠尧的正负电子对湮灭实验;王淦昌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中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可以参加诺贝尔科学奖的评选。回顾历史和科学界对这三项研究成果的功过评说

11、,我们的结论是:这三项科学成果都达到了诺贝尔科学奖的评选资格。但遗憾的是这三项研究成果最终都与诺贝尔科学奖擦肩而过在中国,科研与生产的联系太少。很多的研究成果很难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是停留在科研阶段。美国在这方面做的就好多了。不过,目前中国也在进行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这也就与下面谈的评价体系有关:到底是以文章为主,还是以科技创造的价值为主。 6评价体系 在中国,评价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业绩时,最重要的一项是他发表了多少sci文章。但是也有专家指出,中国国内科研领域对于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的要求有些过分。比如说博士毕业需要发表2篇sci论文,或者i

12、mpact factor必需超过2或5等等但是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除了用sci来评价科研人员的业绩外,还没有其他更加客观的方法。当然,过分强调sci,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说急功近利,比如说 涉嫌作弊。但是这在每个国家都有。在中国,可以说是100%有。但在美国,也不能说100%没有。其他国家,比如韩国的黄禹熙事件,等等,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7未来展望:先说一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反应了我们国家科研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xxxx年前,人们要做什么,怎么做,大家都要看美国。10年前,人们要做什么,怎么做,美欧中三方要坐下来商量商量。而现在,大家要做什么,怎么做,大家都要看着中国。 呵呵,所以要正视差距,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 借用一下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话来结尾:李资政对与会者说中国不乏优秀的人才,因此没有什么是新加坡人或其他人办得到,中国人却办不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