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轼尺牍的成就_第1页
试论苏轼尺牍的成就_第2页
试论苏轼尺牍的成就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苏轼尺牍的成就 试论苏轼尺牍的成就 尺牍即古代的书信,因古代的书简长约一尺而得名,是古人互通消息、互致问候、相互联络的方式之一。尺牍在完成其实用功能的同时,许多经典书法作品也随之产生。这是因为尺牍书法的篇幅短小、形制简约、形式活泼,易于表现个性。尺牍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而真正成为形制则是汉魏以后。晋代以尺牍相互问讯已成为当时文人的一种风尚,至宋代更为风行,几乎成了他们展示文采与书法的主要方式之一。宋人尺牍精致典雅,作品呈现出的那种松散的、不羁的、自由自在的情态,实在让我们仰慕不己。苏轼是宋代书法的一位杰出代表,他有大量法书传世,而其中的大量尺牍墨迹更是备受后人珍视和效仿。 经历唐末五代十国

2、的战乱纷争时期,统一的宋王朝成立了。宋王朝的统治者对武将的过分戒备,使得整个王朝积贫积弱,但却使文人的境遇大为改善,整个宋代在各种艺术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书法艺术方面,宋人冲破了唐人森严的法度,强调书法应该自由抒发个人思想感情。唐代书法强调整齐划一,注重用笔和结构的统一性,逐渐形成一种僵化的格式。 这种僵化的模式使得书家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显得次要,因此,法度成为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障碍。宋人对书法的发展就是打破了这种僵化的模式,强调书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形成宋人“尚意”的书风。宋代“尚意”书风既强调自由表现个人情感,又敢于打破前人的规矩,无所顾忌地表现书家的情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

3、发展。作为宋四家之首的苏轼极力追求书法的个性,并寓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于书法作品之中,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他认为书法既为寓意,应该自出新意。他曾自我剖示过:“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在苏轼的书法作品中,他的尺牍平淡质朴、天真烂漫、萧散简远而富于个性,深受后人的喜爱。苏轼崇尚晋韵,也倾心于此。王履道认为“至于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从月之星,纡徐宛转,(纟丽)(纟丽)如萦茧之丝,恐学者所未至也。”岳珂宝真斋法书赞曾述苏轼

4、若对所书信札不满意,会再写一遍,可见其用心。苏轼尺牍的基本特点是平淡质朴、天真烂漫、萧散简远,富于个性,追求一种自然天成、无 意追求、无目的而又合乎规律的神妙境界。下面以一夜帖为例来谈谈苏轼尺牍的艺术成就。 一夜帖,又称季常帖致季常尺牍。行书,纸本,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3)谪居黄州时。纵27.6厘米,横45.2厘米。此帖是苏轼写给陈?v(季常)的书札,内容如下: “一夜寻黄居案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细说与才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轼白季常廿三日” 这件作品质朴敦厚,用笔凝重,笔画浑厚,结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渐趋于起伏,字形人小、笔画粗细、字体型态等也随之改变。作品中随意的倾斜与上耸、侧锋与顿笔、连贯与衔接及布白,切都是那么潇洒,并无半点刻意矫饰。苏轼一生窿海浮沉,谪居于黄州期间,正是他艺术创作顶峰时期,这幅即是他在这段时间所作的尺牍精品之一,也是宋人尺牍中的精品。苏轼尺牍有很多,如啜茶帖久留帖屏事帖作书帖京酒帖令子帖等,或端庄圆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