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生活)运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供水(生活)运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供水(生活)运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供水(生活)运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供水(生活)运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水生活运行作业指导书一、供水运行作业流程图净水剂消毒剂水源取水泵站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二级加压用户二、供水运行作业方法及要求一)泵站的管理与维护1泵的运行泵的操作运行包括泵的启动前检查、开泵与停泵、运行中检查及故障排除。11启动前检查严格、认真做好泵的启动前的检查,对于保证泵的顺利启动和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值班人员在得到准备开泵的命令后首先进行启动前检查,主要内容有111盘车检查用手转动联轴器感觉是否灵活,是否均匀、有无受阻和异常声响。112轴承和填料检查检查轴承中润滑脂或润滑油是否清洁、适量,油位是否达到标准线位置,填料函水封冷却阀是否打开,填料压盖扣紧程度是否合适。113水位与闸门检查检查取水水位、清水库水位是否足够,吸水管侧闸门是否全闭。114仪表检查电流表、电压表是否处在合适位置,真空表、压力表是否正常。116外部条件检查供、配电设备、电动机是否完好,属于自动控制的水泵电机,在开机前还应检查一次电压、二次电压是否在设备规定的电压范围内;故障灯、自动化、机电仪表和阀门位置是否在正常位置;是否按指令要求的工作方式,将选择开关打到自动或手动运行档。还应同总控室核对仪表的显示值及状态与规定是否一致,真空吸水条件是否成熟,周围环境是否正常。对于新安装的水泵或长期停用的水泵或检修后首次启动的水泵,在启动前还要检查各处螺栓连接是否完好;电机和水泵转向是否一致;管线与零部件是否漏气,其他各方面是否都达到了安装和检修的质量要求。通过以上检查,确信都属正常,方可开机运行。12开泵完成泵的启动前检查后,即可准备开泵。其步骤是121抽真空泵经检查可以启动后,即对泵进行抽真空。抽真空都应先开泵壳顶上抽气阀,当进行一段时间后,如发现水泵上水标管己显示有水或真空表上己达到额定的真空度时,则己表示水泵和进水管己充满水,此时可以开泵。122向值班调度报告水泵真空完成后,即向值班调度或能决定开泵的负责人报告,在得到明确的启动命令后,方可启动。123启动启动前要注意现场人员不要距电机、水泵太近。启动按钮开关时,要沉着、果断,目光要注意出水压力表的读数。同时应注意屏柜内有无异常的声音、气味和弧光。自动运行设备运行时还应注意设备动作顺序是否正常。124开启出水闸门水泵启动后如压力表读数开始上升,说明水泵己经上压,即可徐徐开启出水闸门。这时,一要注意压力表读数是否达到正常额定数,二要注意电流表读数是否逐渐上升到额定正常值。如果无异常情况发生,表示水泵己进入正常运转状态。125检查启动后的情况水泵启动后,再次对电动机、电气设备、轴承、填料函,各项仪表作一次全部检查。如一切正常则可向值班调度或决定开泵的负责人报告开泵完毕。126填写开泵记录每次开泵后都要认真、真实地在值班日记上填写开泵记录。13运行中的检查泵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着重检查的内容有131察看仪表水泵、电机的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表直接反映了水泵电机是否正常工作,对每台水泵、电机来说都有自已固定的电压、电流、温度值。检查时如果超过额定值,则属不正常,不能轻易放过,而要仔细追查原因。自动控制系统的机泵在启动后应注意系统是否工作在最佳工作点上,必要时应调整运行参数,如阀门开度、变频器工作频率等。132声响和振动水泵机组在正常运行时,机组应该平稳、声响应该正常,连续而不间断。如发生不正常的噪音或振动,要仔细查找声响与振动的具体部位及产生的原因,及时排除。133注意温升电机温升一般不得超过周围空气温度350C,最高不超过750C,无温度计时也可用手摸,凭经验判断,如感到烫手,就要停车检查。134观察滴水水泵填料函处一般经验应以每分钟6090滴左右速度一滴滴地滴水。如果填料函处发热不滴水,说明填料压得太紧,应将压盖放松;如填料处漏水太多或进气,说明太松,则可将填料再旋紧些。135观察水位泵站在运行中,值班人员应经常观察原水和清水库的水位情况。特别要注意水厂清水库的水位情况。当发现水位过低或过高时,要提前通知取水泵站加机或减机,或者通知供水调度,请示减机或加机。14停泵当得到供水调度或决定开、停泵的负责人员的命令后,即可停泵。停泵的操作步骤是141首先徐徐关闭出水阀。142切断电原,停止电机运转。143做好泵体清洁卫生与周围环境的卫生。144填写停泵记录。2泵的故障与排除水泵的故障主要由于泵本身的质量、选型、安装不合理,维护管理不适当或零部件磨损而引起。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水泵一般常见的故障,原因和排除措施如下21充水或启动困难此故障主要存在于取水泵位高于取水水面的取水方式。对于沉井式的取水泵位低于取水水面的泵站不存在此问题。211水泵灌不满水排除措施检查底阀和进水管是否漏水,水泵底部放空螺丝或阀门是否关闭。212水泵灌不进水排除措施泵壳顶部或排气孔阀是否打开。213底阀漏水、底阀关不上排除措施大量灌水,迫使底阀关上。如不见效果,则底阀可能损坏,必须设法检修。214底阀被杂物卡住排除措施检查阀片并设法清除杂物215水泵或进水管漏气,真空泵抽不成真空排除措施检查进水管及连接法兰本身是否漏水。拧紧填料压盖。检查水封冷却水管是否打开,水泵底部放水阀是否关紧。取水井水位是否太低,进水管是否漏气,是否堵塞。216真空系统故障排除措施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在正确位置,真空止回阀是否失灵。22水泵启动后不出水或水量过少221水未灌满,泵壳中存有空气排除措施继续灌水或抽气。222水泵转动方向不对排除措施改变电动机接线,即将三根进线中任意对换二根接线。223水泵转速太低排除措施检查电路是否电压太低或频率太低。224进水管及填料漏气排除措施压紧填料、修补进水管。225吸水扬程过高发生气蚀排除措施检查进水管有无堵塞226底阀、进水管或叶轮堵塞与漏水排除措施检查原因,清除杂物,修补漏洞。227水面产生旋涡,空气带入水泵排除措施加强吸水口淹没深度在吸水口附近漂放木板。228减漏环漏水或叶轮磨损排除措施更换磨损零部件。229水封管堵塞排除措施拆下清理、疏通。23振动和噪声231基础螺栓松动或安装不完善排除措施拧紧螺栓、完善水泵基础安装。232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排除措施矫正同心度。233进入空气或发生气蚀排除措施找出进入空气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发生气蚀则降低吸水高度减少吸水管水头损失。234轴承损坏或磨损排除措施更换或修理轴承。235出水管存留空气排除措施在存留空气处加装排气设施。24水泵开启不动或开动后轴功率过大241填料压得太死,泵轴弯曲轴承磨损排除措施松压盖、矫正泵轴、更换轴承。242联轴器间隙太小排除措施调整间隙。243电压过低排除措施检查电路、找出原因、对症检修。244流量过大、超过使用范围太多排除措施关小出水阀门。25轴承发热251轴承安装不良排除措施作同心检查和矫正泵轴与联轴器。252轴承缺油或油太多(用黄油时)排除措施调整加油量。253油质不良、不干净排除措施更换合格润滑油。254滑动轴承的甩油环不起作用排除措施放正油环位置或更换油环。255叶轮平衡孔堵塞、泵轴向心力不能平衡排除措施清除平衡孔上堵塞的杂物。256轴承损坏排除措施更换轴承。26电机过负荷261转速过高排除措施检查电机是否配套。262流量过大排除措施关小出水闸门。263泵内混入异物排除措施拆泵除去异物。264电机或水泵机械损失过大排除措施检查水泵叶轮与泵壳之间间隙,填料函泵轴,轴承是否正常。27填料函发热271填料函压盖太紧排除调整松紧使水呈滴状连续渗出272填料函位置装得不对排除调整位置273水封环位置不对或冷却水不足排除调整水量,保持封水压力,确保冷却水疏通。274填料函与轴不同心排除检修、改正不同心。3泵的保养与检修31水泵的保养与检修周期311一级保养(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承担,每天进行。312二级保养由操作人员承担,运行720小时进行一次(约一个月一次)。313小修由检修人员承担、操作人员参加。运行20008000小时进行一次(约一个季度一年一次)314大修由检修人员承担,操作人员参加。运行18000小时进行一次(约二年一次),也可根据每次小修实际情况决定大修时间。32水泵保养与检修的内容321一级保养A、保持水泵整洁;B、注意水泵的运行,静听有无不正常的杂音或振动,保持正常运转;C、检查各部份螺丝的松紧情况,填料函的松紧情况、轴承的温度和润滑油质和油量;D、填写水泵运行记录322二级保养A、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内容;B、压力表、真空表及其导管的清扫,保持压力表、真空表指示的准确可靠;C、水封管清扫,保持水泵正常冷却和密封。323小修A、完成二级保养的全部内容;B、打开泵盖、拿下转动部分(泵轴、叶轮、轴套);C、轴承解体,清扫、换油、重新调整间隙;D、对各零、部体进行肉眼检查和尺寸测量,并详细记入设备检修档案;E、修理在运行中发生的各种缺陷,更换零件,紧固各部螺丝;F、仔细调整联轴器同心度;G、确定是否需要提前或推迟大修;324大修A、解体水泵、拆卸所有零件详细检查并清洗;B、更换和修理全部有缺陷和损坏的零件;C、测量并调整泵体的水平位置;D、检验或更换真空表、压力表,更换润滑油;4电动机与低压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41电动机的运行411电动机起动前的准备和检查A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对于380V电动机,电源电压不宜低于360V或高于400V。B检查线路的接线是否可靠,熔断器的安装是否正确,熔丝有无损坏。C检查联轴器连接是否牢靠,机组转动是否灵活,有无摩擦、卡住、窜位等不正常的现象。D检查机组周围有无妨碍运行的杂物或易燃物品等。E对于新安装或长期停用的电动机,在以上检查之前还应进行下列检查(1)用兆欧表(俗称摇表)检查电动绕组间和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一般380V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M,否则应进行干燥处理。测试电动机绝缘电阻时,应先将兆欧表进行校验,即将兆欧表测试端短路,并摇动兆欧表手柄,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上;然后将测试端断开,再摇动手柄,看指针是否指在“”位置上。测试时,要把兆欧表平置放稳,摇动手柄的速度要均匀。测试后,应将被测试的导电部分与大地接通,进行放电。兆欧表在摇动手柄时能产生很高的电压,在兆欧表尚未停转或绕组尚未放电时,不可用手触及设备的被测试部分或进行拆线,以防触电。(2)按电动机铭牌的技术数据,检查电动机的容量是否合适,电压、频率与实际线路是否相符,接线是否正确。(3)检查电动机基础是否稳固,螺栓是否己拧紧。(4)检查电动机轴承是否有油。如轴承缺油,应及时补足。(5)检查电动机机座、起动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是否可靠。412电动机起动时的注意事项A操作人员应整理好自已的服装,以防卷入旋转机械;机组旁不应有其他人员。B拉、合闸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开关的一侧,以防被电弧烧伤;拉、合闸动作应迅速果断。C几台电动机共用一台变压器时,应由大到小一台一台地起动电机。D、一台电动机连续起动的次数,一般不宜超过35次,以防止起动设备和电动机过热。E合闸后如果电动机不转或转速很慢、声音不正常时,应迅速拉闸查明原因。如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保险丝是否熔断,电动机引线是否松脱或断线,负载是否过重,被带动的机械是否有故障、电动机绕组是否断线或短路等。413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和维护A应经常保持清洁,不允许有水滴,油滴或杂物落入电动机内部。B注意电动机的运行电流(负载电流)不得超过铭牌上规定的额定电流。C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一般电动机要求电源电压的变化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7,三相电压的差别不得大于5。D注意监视电动机的温升。监视温升是监视电动机运行状况的直接可靠的方法。当电动机的电压过低、电动机过载运行、电动机绕组短路时,都会使电动机的温度不正常地升高。E电动机在运行时不应有摩擦声、尖叫声或其他杂声,如发现有不正常声音应及时停机检查,消除故障后才能运行。F当闻到电机有烧焦气味或发现电动机内部冒烟时,说明电动机的绝缘已遭到破坏,应立即停机检查和修理。G检查电动机及附属起动设备是否漏电和接地不良,用验电笔检验,如金属外壳带电,说明设备漏电,应立即停机处理。414电动机在运行中的紧急停机电动机在运行中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断电,停机检查处理A发生人身事故时;B水泵及其附属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而不能送水时;C电动机冒烟起火;D轴承温度超出允许值;E电流超过额定值或运行中电流猛增;F电动机摆动剧烈,转速急剧下降;G电机内部发生窜轴冲击、扫膛、转速突然下降;H起动设备或保护设备发生故障如触头冒火花,热继电器失灵或单相运行时。紧急停机后,应立即向水厂领导和供水调度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应立即组织力量消除故障。42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421电动机不能启动可能原因有A电源未接通;B定子绕组或外部电路断路;C定子绕组接地;D定子绕组接线错误;E负载过重或电动机卡住;F控制线路接线错误;G轴承损坏或卡住。处理方法A检查熔丝是否熔断,开关触头是否未接触,电动机引线是否断线或接头松动。B检修定子绕组或外部电路的断路处。C查出接地点,加包绝缘,排除接地故障。D按正确接法改正接线。E减轻负载或更换容量较大的电动机。F按正确接法改正接线。G更换轴承。422电动机起动后转速低于额定转速可能产生的原因A电原电压过低B将三角形接线的电动机错接成星形C负载过重。处理方法A将情况通知供水调度,由水调与电调联系,调整电原电压。B按正确接法改正接线。C减负或更换容量较大的电动机。423电动机温升过高可能产生的原因A负载过重;B电原电压过高或低C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或接地;D电动机通风不好;E环境温度过高。处理方法A减轻负载或更换容量较大电动机。B调整电原电压。C查出短路或接地部位,加包绝缘或重绕定子绕组。D清除电机风道尘土,检查风扇是否损坏。E采取降温措施。424电动机振动过大可能产生的原因A电动机地基不平或电动机安装不合要求;B电动机轴上所附的联轴器不平衡;C转子铁芯变形或转轴弯曲;D轴承安装不良或损坏;处理方法A检查地基及安装情况并加以调整。B做静平衡和动平衡,使其保持平衡。C修理转子或校正转轴。D重新安装轴承或更换。425电动机运行时不正常的声音可能产生的原因A定子或转子相擦;B电动机两相运行有嗡嗡声;C转子风扇叶碰壳;D轴承润滑脂过少。处理方法A更换轴承。B检查是否有一相熔断丝或一相触头未接触。C校正风扇叶。拧紧螺丝。D清洗轴承,添加新的润滑脂,注意润滑脂的量不宜超过轴承内容积的70。426轴承过热可能产生的原因A轴承损坏;B轴承与转轴相互配合过松或过紧;C轴承与端盖配合过松或过紧;D润滑脂过少或太脏,混有沙尘、铁屑等。E联轴器安装不合要求。处理方法A更换轴承。B过松时在转轴上镶套,过紧时重新加工转轴至标准尺寸。C过松时在端盖上镶套,过紧时重新加工至标准尺寸。D增减润滑脂。E重新安装联轴器。427电动机外壳带电可能产生的原因A接地线松动或断线。B电动机绕组受潮,绝缘老化或引出线碰壳。处理方法A检修接地线。B对电动机绕组进行干燥处理,绝缘老化严重时应更换绕组。查出碰壳的引出线,并加包绝缘。43电动机的保养和检修431电动机保养、检修周期一级保养由操作人员每天进行。二级保养由操作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小修由检修人员进行,每年一次。大修由检修人员进行,根据每次小修情况确定大修时间。432电动机保养、检修的内容A、一级保养完成413节中规定的内容,并认真填写电动机运行记录。B、二级保养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内容更换润滑脂;检查各部位的零部件、轴承及紧固各部螺丝。C、小修检查与清扫电动机和起动设备;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低于05M应进行干燥处理;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并清洗修理或更换轴承;检查电机开关机构是否灵活,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有无烧伤或腐蚀,接线接头是否可靠;检查接线盒的接线螺丝有无松动或烧伤,接地线有无断股或开断;所有小修情况都应有记录,建立档案,发现重要缺陷应有计划的安排大修时间。D、大修完成小修的全部内容;定子的修理包括吹风清扫;更换定子线圈或转子钢条;轴承的修理或更换;对电动机的附属设备也应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大修后的电机经有关主管部门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二)净水构筑物的管理与维护自来水厂净水的任务是通过各种处理手段使出厂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管理与维护总的要求是建立健全以各种工作标准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水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管好、用好、维护好净水处理设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运行正常、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且使出厂水质始终能达到规定的标准。1、加药间的运行与管理11加药间的运行111当班人员根据水厂加压站的开停机信息向取水泵站发出开、停机指令112当班人员根据水厂化验室测定的最佳投药量,在确保水质的前提下合理投加混凝剂。效果较差。12混凝剂的配制121配制方法混凝剂的配制一般在溶解池与溶液池里进行。配制时先将混凝剂投入溶解池中,用机械、水力或压缩空气进行搅拌使混凝剂溶解,然后将溶解好的药液放入溶液池中,用水稀释成规定的浓度。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要按规定的浓度事先计算好一次需要溶化的混凝剂量与所加水量,正确地加以调配,下表为不同大小的溶液池在配制不同浓度的药液时一次需要投加的混凝剂的量。122配制浓度混凝剂配制浓度混凝剂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510,汛期可提高到1015。13混凝剂的投加正确控制混凝剂的投加量采用搅拌试验和实际观察两种方法。不同配制浓度的混凝剂的每次投加量(KG)溶液池交替使用。溶液配制次数最好一天13次,不要间隔过长。131搅拌试验确定投加量水厂化验室应取原水作混凝剂的投加量的搅拌试验试验用的混凝剂可采用溶液池净容积(M3)01020512配制浓度()112510125101251012510混凝剂投加量(KG)12410205102550102050100204010020012的浓度。搅拌设备可采用46联电动搅拌器,先按100160转/分开动搅拌器,当搅拌稳定后,同时向烧杯中按不同投加量投加混凝剂,搅拌3分钟后然后改用2040转/分进行慢搅拌1030分钟,停止搅拌后,把搅拌器的叶片提升上来,一般1020分钟后取烧杯上层水测其浊度,根据结果确定最佳投药量。132矾花观察用搅拌试验初步确定投药量后,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初步依据,但最终还要观察矾花生成情况和以沉淀水实际出水浊度来加以调整。矾花生成情况一般有以下三种A、投药量适当时絮凝(反应)池中所结的矾花颗粒清晰,水与颗粒界限清楚,并有分离倾向,絮凝(反应)池后部泥水分离清晰而透明,进入沉淀池后,即开始分离。对于浊度较高的原水,矾花一般密集,细小而结实。对于浊度较低的原水,矾花颗粒轻而不结实,类如小雪花,在絮凝池的后部才能看到。B、投药量过大时絮凝(反应)池后部就出现泥水分离,矾花密度降低,并有局部清水区。在沉淀池进口处产生泥水分离,但在出口处有大量矾花带出,并呈乳白色,出水浊度增高。C、投药量过小时絮凝(反应)池中能看到细小矾花,但在后部和沉淀池进口处没有泥水分离现象,水呈浑浊模糊状。每个水厂的原水水质情况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同一水源,在不同时间内,水质情况也有变化。因此控制投药量要靠长时间的细心观察,积累经验,掌握规律,要多看矾花,多看出水浊度,勤观察、勤调整。14加药间的管理141加药间工作标准A、按规定的浓度配制混凝剂;B、根据原水水质情况、进水量大小和沉淀池出水水质的要求,正确调整和控制加药量;C、提出净水药剂的使用计划(一般要贮备1530天的混凝剂用量)保管好库中的混凝剂;D、维护管理各种投加设备,及时保养检修,保持设备完好;E、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准确填写各种报表;F、保持加药间的环境整洁;142加药间巡回检查制加药间的巡回检查应每12小时进行一次,其主要内容有A、溶解池与溶液池水位是否正常;B、加药设备、管线是否有漏液现象;C、混合、絮凝(反应)池及沉淀池水位与水质是否正常;D、是否有断药现象;E、其他与生产有关的情况。2、沉淀池的管理21沉淀池的作用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让矾花(即水中的悬浮杂质)从水中分离、沉淀下来并排除这些沉淀物。沉淀池在整个地面净水系统中能够去除8090的悬浮固体,它在整个地面水净水处理工艺中的技术作用和经济作用是十分明显的。22沉淀池维护管理的基本要求221保证出水浊度达到规定的指标(一般在15度以下);222保证沉淀池各项设施完好;223保持池内、池外清洁卫生;224具有完整的原始记录。23沉淀池的管理的基本内容231掌握原水水质和处理水量的变化掌握原水水质和处理水量的变化主要目的是正确地决定混凝剂投加量。掌握的内容在原水水质方面主要有原水浑浊度、PH值、碱度、水温等。这些项目可由水厂化验室检测。在水量方面要了解进水泵开、停机状况。对水质和处理水量的情况要及时填入水厂运行原始记录。232观察絮凝效果及时调整投药量沉淀池在运行中要特别注意出水量变化前调整投药量和水质变坏时增加投药量这两个环节。还要防止断药事故,因为即使短时期的断药也会导致水质的恶化。在水质频繁变化季节如洪水、暴雨时期更需加强管理,制定、落实防范措施。233及时排泥及时排泥是沉淀池运转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排泥不及时,池内积泥厚度升高,相应缩短沉淀时间,降低沉淀效果最终导致出水水质变坏。排泥过于频繁又会增加耗水量。排泥周期视原水浊度不同而不同。原水浊度在100度以下,每天排泥一次。原水浊度100500度时,每4小时排泥一次,5001000度每3小时排泥一次,原水1000度以上每2小时一次。每次排泥时间视沉淀池含量多少而定,当排泥口出水浑浊程度接近原水时,排泥即可停止。沉淀池每年需定期放空12次,用压力水进行冲洗。234防止藻类滋生,保持池体清洁卫生原水藻类含量较高时,会滋生在沉淀池中,以夏季最为严重,这时可以采取预加氯方法,杀灭滋生的藻类。沉淀池内外部应经常清理保持卫生。如果斜管沉淀池斜管顶部出现泥毯,则应降低水位,露出管孔,用压力水进行冲洗。3、滤池的管理及维护过滤是地面水处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原水经过混凝、沉淀后还不能饮用,只有经过滤和消毒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因此,过滤具有把关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工序,过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厂水质。目前,中小自来水厂常用的滤池是单层或双层滤料的无阀滤池,普通快滤池及虹吸滤池。31快滤池的操作运行311运行前准备A、检查各种阀门是否全部关闭;B、检查沉淀池出水位与浊度是否符合要求;312过滤操作A、徐徐开启进水阀;B、当水位升到排水槽上缘时,徐徐开启出水阀过滤开始。开始开启出水阀时要注意出水浊度,待达到要求时方可全部开启。C、作好原始记录。313冲洗操作A、需要冲洗的衡量标准,一般达到下列情况之一就需冲洗;(1)出水浊度超过规定的指标如3度;(2)滤层内水头损失达到额定的指标如23米;(3)运行时间达到规定的时间如2448小时;B、洗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冲洗水塔的水量是否足够;(2)清水库的水位是否足够;(3)冲洗时应避开供水高峰期C、冲洗顺序。(1)关闭进水阀;(2)待滤池内水位下降到滤料层砂面以上1020CM时关闭出水阀;(3)开启排水阀;(4)徐徐打开冲洗水阀;(5)当反冲洗水的浑浊度接近滤池进水(即沉淀水)浊度时关闭反冲洗水阀,冲洗停止。D、滤池恢复工作。(1)关闭排水阀;(2)打开进水阀;(3)恢复滤池正常运行。32无阀滤池的操作运行无阀滤池是目前小型自来水厂中最常用的一种滤池。和快滤池的区别仅仅在于控制方法上的不同。无阀滤池是靠本身特有构造利用虹吸作用进行自动过滤和冲洗的。无阀滤池分重力式或压力式两种,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重力式无阀滤池。321运行前的准备无阀滤池运行前的准备,除参照快滤池运行前的准备外还需做如下工作、对滤池的几个关键性标高如虹吸辅助管管口、滤池出水口、进水分配堰口及底部,进水管形弯底部、排水井堰口等的标高进行实测复检,确实与设计相符方可投产运行;B、初次运行前将冲洗强度调节器调整到1/4的开启度,以防冲走滤料。待试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把调节器调到设计规定的要求;C、为了顺利排除池内空气,最好在投产前先将水注入冲洗水箱内。使水自下而上地浸润滤料,否则就采取控制进入量使水慢慢地从档板洒下的办法。322无阀滤池的运行A、无阀滤池的运行比较简单。正常运行时只要每12小时记录无阀滤池的进、出水浊度,冲洗开始时间、冲洗历时等;B、当沉淀池出口浊度较高、致使无阀滤池出水不合格时应设法减少沉淀进水量或采取增加投药量降低沉淀水浊度以保证水质,同时可以用人工强制方法增加冲洗次数;C、发现滤池出水水质变坏而冲洗虹吸又未形成时,应立即采用人工强制冲洗;D、滤池运行后每年应打开人孔,对滤池全面检查,检查滤料是否平整,有无泥球或裂缝,池顶有无积泥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33虹吸滤池的操作运行虹吸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新型式,只是在控制方法上既不同于快滤池又不同于无阀池。A、检查进水、排水虹吸是否正常;B、检查进出水堰板是否能按设计位置就位;C、检查排空阀是否关闭严密;D、检查所有的真空系统是否正常。332操作运行A、开启进水虹吸,使滤池进入运行状态;B、每小时检查一次滤池出水水质,注意观察滤池水位。C、安装水力自动控制的虹吸滤池其冲洗是自动的。如手动控制的滤池当滤池水位达到额定水位或滤后水超标时,滤池应进行冲洗。D、冲洗前应检查所有真空系统是否正常,清水库水位是否足够。E、冲洗时首先破坏进水虹吸,使该格池子不再进水,此时池内水位下降。F、然后将排水虹吸管形成真空,在虹吸作用下池内水位迅速下降。G、经过一定时间冲洗后,人工或自动破坏排水虹吸,冲洗结束。34滤池常见故障及排除341冲洗时大量气泡上升,即所谓“气阻”产生此故障的主要原因有(1)滤池发生滤干后,未经冲洗排气又再过滤,使空气进入滤层。(2)工作周期过长,水头损失过大,使砂面上的水头小于滤料中水头损失,从而产生负水头,使水中逸出的空气存于滤料中。(3)藻类滋生产生的气体。(4)水中溶气量过多。排除方法(1)加强操作管理,一旦发生滤干,应用清水倒滤。(2)调整工作周期,提高滤池水位。(3)采用预加氯杀藻。(4)检查产生水中溶气量大的原因,消除溶气来原。342滤池中结泥球产生主要原因(1)冲洗强度不够,长时间冲洗不干净。(2)沉淀池出口浊度过高,使滤池负担过重。(3)配水系统不均匀,部分滤料冲洗不干净。排除方法(1)改善冲洗条件,调整冲洗强度和冲洗历时。(2)降低沉淀池出水浊度。(3)检查承托层有无移动,配水系统是否堵塞。(4)用液氯或漂白粉、硫酸浸泡滤料。情况严重时,就要大修翻砂。343滤料表面不平,出现喷口现象产生主要原因(1)滤料凸起,可能是滤层下面承托层及配水系统有堵塞。(2)滤料凹下,可能是配水系统局部有碎裂或排水槽口不平。排除方法针对凸起和凹下查找原因,翻整滤料层和承托层,检修配水系统和排水槽。344漏砂跑砂产生主要原因(1)“气阻”。(2)配水系统发生局部堵塞。(3)冲洗不均匀,使承托层移动。(4)冲洗强度过高。排除方法(1)消除“气阻”。(2)检查配水系统,排除堵塞。(3)调整冲洗强度。345过滤后水质达不到标准产生原因(1)可能是沉淀池出水浊度过高。(2)滤速过大。(3)如果水头损失增加很慢可能是滤层内有裂缝,造成“短路”。(4)滤料太粗,滤层太薄。(5)滤层太脏,含泥率过大。排除方法(1)降低沉淀池出水浊度。(2)降低滤速。(3)检查配水系统,排除滤层的裂缝。(4)更换滤料。(5)改善冲洗条件。346滤速逐渐降低、周期下降产生原因(1)冲洗不良,滤层积泥或长满青苔。(2)滤料强度差,颗粒破碎。排除方法(1)改善冲洗条件。(2)用预加氯杀藻。(3)刮除表层滤砂,换上符合要求的滤砂。347冲洗后短期内水质不好产生原因(1)冲洗强度不够,冲洗历时太短,没有冲洗干净。(2)冲洗水本身质量不好。排除方法(1)改善冲洗条件,保证冲洗历时。(2)保证冲洗水的质量。35滤池的管理351工作标准A、根据进水量和沉淀出水浊度适当控制滤速,保证滤后水质。B、每12小时观察一次进、出水浊度,正确填写原始记录。C、保持滤池清洁,洗刷和清除滋生的藻类和蛛网。D、经常检查和维修滤池附属设施,保证其完好。E、与泵站取水人员、加氯、加矾操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整有关操作。F、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和巡回检查制。G、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在工作时间内不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352巡回检查制度A、每小时对整个滤池进行一次巡回检查。B、每小时检查一次滤后水浊度。C、检查滤池砂面水位,防止滤干、溢出事故。D、检查沉淀池、清水库水位情况,了解出水阀的开启度。E、检查滤池附属设施及系统是否处于完好状态。353交接班制A、查看原始记录,核对运行情况。重点了解滤池冲洗情况。B、检查滤池进、出口水质情况。C、检查附属设施完好状况。D、上一班未完成的工作和其他需要交接的内容。4、加氯间的管理及维护消毒是自来水生产中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杀死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病菌与致病性微生物。加氯消毒因其设备简单,货原充足,价格低廉而成为自来水厂中普遍使用的方法。41氯瓶的存放和使用411氯瓶的存放A、加氯间要存放一定量的氯瓶,以供调换。对存放的氯瓶要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有漏氯的可疑部位,要妥善处理后方可存放。B、存放的氯瓶必须头部朝向一方,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最好不要堆放。C、不同日期到货的氯瓶,应有到厂时间记录并有标识,做到先到先使用。D、氯瓶在存放期间,要经常检查其是否有漏氯现象。412氯瓶的使用A、氯瓶在开启前,应先检查氯瓶的放置是否正确。正确放置位置是瓶上两只出氯总阀成一条直线垂直指向地面。B、氯瓶投入使用后要进行漏氯检验,用氨水靠近出氯总阀,连接管接头等部分,如有白色烟雾产生,即说明该处漏氯,应及时处理。C、在冬天使用氯瓶时,要注意加氯间空温不应低于100C,否则液氯不易气化。加氯间不能采用明火取暖,氯瓶不能靠近热源。D、使用中的氯瓶应挂上“正常使用”标记,用完的氯瓶应挂上“空瓶”,末使用过的氯瓶应挂上“满瓶”标记,以便识别。E、禁止敲击,碰撞氯瓶。F、瓶阀冻结时,不能用火直接烘烤,只能用热水淋洒G、夏季应防止日光曝晒。H、确保瓶内气体不能全部用尽。一般要求使用后必须留有05KG/CM2的余气。42加氯机的使用加氯机用来将氯气均匀地加到水中。加氯机的型式有多种,国产的以ZJ型转子加氯机为代表。现在有很多自来水厂使用国外产品,以美国WTV10K为代表。421ZJ型转子加氯机安全操作规程A、投入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事先要学习有关安全用氯知识,熟悉加氯机的构造和性能并证明能独立操作。(2)检查加氯间内检修工具和材料是否完备,防毒面具是否完好,是否备有氨水。(3)检查水射器、氯气导管、加氯管及压力水是否正常。(4)检查加氯机各部件有无故障,氯瓶放置位置是否正确。经过以上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B、投入运行的步骤(1)开启压力水阀门,使水射器工作,此时加氯机中转玻璃罩内应有气泡翻腾。(2)开启平衡水箱进水阀门,使水箱溢流管中溢出少量的水,此时中转玻璃罩中已无气泡翻腾。(3)缓慢开启氯瓶的出氯总阀一小圈,用氨水检查各有关按头部位是否漏气。(如有白色烟雾出现,即为漏气)如无异常,再将出氯总阀开启一至两圈。(4)缓慢开启加氯机控制阀,使转子稳定在需要的刻度上(如需每小时投加2公斤氯气,则调节控制阀使转子稳定在2公斤刻度处),并调节水箱进水阀以使少量的水从溢流管中溢出为度。(5)再次用氨水检查各部位接头是否漏氯。如一切正常,表示加氯机已经投入运行状态。(6)记录投入运行的时间和转子流量计显示的加氯量及氯瓶的重量。C、运行中的检查(1)经常注意转子流量计的转子位置是否移动。如有移动及时调整。(2)经常注意有否漏氯现象。(3)经常检查水射器的工作状况。(4)每小时检查一次出厂水余氯情况。如果出厂水余氯不在0308MG/L范围内应进行调整。D、关机的步骤(1)首先关闭氯瓶上的出氯总阀,待转子流量计的转子跌落至零位时再关闭控制阀。(2)关闭平衡水箱进水阀门,此时中转玻璃罩中又将出现气泡翻腾现象。(3)待玻璃罩和玻璃管中透明无色后,再关闭压力水进水阀使水射器停止工作。422ZJ型转子加氯机的维护保养加氯机的维护保养应由专人负责,主要内容有A、定期(每半年)清除旋转风分离器中截留的杂质。B、定期(每半年)拆卸弹簧膜阀,检查密封垫圈,清除其中积留的杂物,检查阀针和阀座是否光洁、吻合,每次拆卸后,必须重新调节弹簧至额定的启闭压力(具体数据见加氯机说明书,一般约为01MPA)C、保持转子流量计锥形管内壁的清洁,以防计量的不准确。D、如有回水进入锥形玻璃管时应立即将水清除干净。423WTV10K加氯机安全操作规程A、投入使用前的准备(1)操作者懂得安全用氯的有关知识,熟悉本加氯机的构造,并能操作本加氯机。(2)加氯间备有防毒面具,氨水及有关工具。(3)检查加氯机各构成部分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线路连接是否合理。(4)确认压力是否满足要求。不得小于025MPA不得大于09MPA。(5)检查是否漏氯,将氯瓶至调压器接口全部锁紧,打开氯瓶出氯总阀,用氨水或浸湿的PH试纸依次检查各连接处,如产生白色烟雾或PH试纸变色,说明有泄漏。B、投入运行程序(1)打开水射器水源,使加氯机上真空度表指示为负压。(2)打开氯瓶总阀,将调压器上开关拨至开启位置。(3)转动流量控制器上红色旋钮,调节进氯量的大小至需要的刻度。逆时针为增加,顺时针为减少。(4)要停止加氯时,应按下列程序关机关闭氯气角阀。当控制器流量计浮子降至零时,将调压器上开关拨至关闭位置,顺时针拧紧控制器上的红色旋钮。关闭水原。(5)应经常用氨水或湿润的PH试纸检查加氯机各连接处是否泄漏(如试纸变色或产生白色的氯化氨烟雾,说明有泄漏)。(6)如使用的环境温度低于100C,应采取保温措施。(7)加氯间应保持通风良好,并有应急处理设施,如石灰水池、防毒面具等。(8)若出现氯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氯瓶,再检查处置。C、一般故障处理因该加氯机构造精密,一般故障也应由熟悉该机性能和使用方法的人员进行操作,重大故障应由供货方派人维修。(1)流量计内出现大量黄色腊状物,原因是氯气内含有大量杂质。处理方法清洗歧管、过滤器、流量管,用工业酒精浸泡消除杂质,吹干复位。(2)流量计达到最大量程,浮子不能自由运动。原因是歧管堵塞,系统泄漏,压力水压力偏低。处理清洗歧管、流量管,修复泄漏,提高进水压力。(3)水阀关闭后流量计仍有波动。原因是水阀关闭不严。处理关严水阀。(4)水射器有抽吸力,氯瓶有氯气,但加不进氯气,调压器指向“OFF”档,不能上下调节。原因是歧管堵塞;调压器进气口滤网堵塞;氯气含有大量杂质。处理清洗歧管、过滤器和进气口滤网。43加氯车间安全生产规定431加氯车间应制定加氯机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432水厂加氯车间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433加氯车间应配备一定量的抢修器材,有效防护用具及消防器材。包括易熔塞、六角螺帽、铅或石棉垫片、专用板手,活动板手、6MM木塞、铁丝、铁箍、橡胶垫、密封带、氨水、防毒面具、灭火器或消防栓等。434使用氯气钢瓶时,必须有称重衡器,并装有膜片压力表,调节阀等装置,操作中应保持钢瓶内压力大于使用侧压力。435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钢瓶。用碘钨灯加热时,只能对氯瓶两侧加热,且离氯瓶距离不小于1米。436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以及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如甲烷、乙烷、乙烯、铜粉、松节油、铵盐等放在钢瓶附近。437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紫铜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438不得将钢瓶设置在人行道口和通风系统吸气口439应有专用钢瓶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4310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4311不允许使用瓶阀直接调节加氯量。当需调整加氯量时,应使用加氯机上的调节装置。4312瓶内液氯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气。充装量为500KG的钢瓶应保留5KG以上的氯气。4313不同日期到货的氯瓶,应有记录,做到先到先用。4314使用中的氯瓶应挂上“正常使用”的标记,用完的氯瓶应挂“空瓶”的标记,未使用过的氯瓶应上“满瓶”标记,以使识别。4315禁止敲击、碰撞氯瓶。4316当班人应经常检查加氯机、氯瓶运行情况。当有氯气泄漏时应立即组织抢修,撤离无关人员,同时上报有关部门。抢修人员须佩戴有效防护面具。4317每月应对防毒面具进行检查查面罩是否漏气、对滤罐进行称重,不符合要求的面具应予以报废。4318液氯钢瓶泄漏时,应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朝上。4319易熔塞处泄漏时,应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泄漏时,拧紧六角螺母。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紧。凡处理的泄漏钢瓶应尽快使用完毕,做好标识,返回厂家处理。4320钢瓶装卸、搬运时,必须戴好瓶帽、防震圈,严禁撞击。4321加氯间的起重装置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正常。4322在更换氯瓶和处理泄漏事故时,应实行“同伴制”,不允许一个人在现场操作。当发生较大泄漏时,必须马上与当地消防机构(119)取得联系,请求帮助。三)水质管理与水质检验1、水质管理11水质管理的目标自来水水质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工业产品的质量。保证水质,确保供应的自来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是供水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的主导思想。12水质管理机构的设置不管是公司、水厂、班组三级管理或水厂、班组二级管理的供水企业,都应设专门机构或专人管理水质。水质管理与水质化验密切相关,因此各水厂都应设立水质化验室。水处理班、水厂应有人负责对水质管理。13水质净化过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131原水控制点。监视原水浑浊度的变化情况,为增、减混凝剂投加量和确定排泥次数提供依据。132沉淀水控制点。控制沉淀水浊度不得超过15度,以满足过滤的需要。133滤后水控制点。监视滤池的工作情况,每个单滤池滤后水的浊度不得超过3度。134出厂水控制点。监视清水库的运行状态。如果滤后水的浊度小于3度,而出厂水大于3度,则说明清水库内积泥较多,要进行清洗。135管网水监测点。按“每两万人设一点”的原则,确定管网监测点,通过定期取水化验,了解整个管网工作情况,确保送到用户家中的水是合格的。2水质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