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学习模式备课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学习模式备课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学习模式备课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学习模式备课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学习模式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年级四年级册数上页码备课人郭庆英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引起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因此,训练的重点一是理解内容,增长见闻。二是品味语言领悟表达。三是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23个,会写24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长廊、柱子、神清气爽”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4图文对照,展开想象,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5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6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7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8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图文对照,展开想象,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难点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课时安排7课时课题字词过关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四年级册数上页码撰写人郭庆英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长廊、柱子、雕刻、堤岸、肩膀、智慧、姿态不一、气魄雄伟”等词语。2、结合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意思。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拼音认读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记一、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1、会认读23个生字崇峻嘉峪瞭屯垒魄等;会写24个生字崇旋嘉砖隔屯堡垒仗等。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二、出示自学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2、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3、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4、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5、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实施导学诊断看拼音写词语。PNXUNCHNZHUNZHETNBN()()()()BOLINDINCHNLNJINZH()()()()FXIN()2比一比,再组词。隔()崇()嘉()仗()融()综()喜()杖()四、教师导练1易错的字隔(中间不多横)堡(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殿(左下是共),廊(左下是点)栽(第三笔与戈同笔横)。2难解的词“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你能动手画一画吗)“耸立”高高地直立;“金碧辉煌”体现排云殿的华丽。五、课堂总结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课题朗读过关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四年级册数上页码撰写人郭庆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进一步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记长城一、出示自学要求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二、实施导学诊断1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牢固()眺望()才智()峻峭()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一句话是()句,起()的作用,“()、()、()”三个动词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呼应。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三、小组互查互教1、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的感慨请学生根据课文和插图,勾划出文中的句子,再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2、小组内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3、在组内当小导游向同学介绍长城。然后推荐两名同学当小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长城。四、师生引导释疑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联系课文幅插图,想像长城的建造过程,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词句,反复读,读出你的感受。2同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要怎么读出长城的气势。3联系课前搜集的与长城有关的资料,理解“血汗、智慧、伟大的奇迹”等词。4阅读单元导读和课后资料袋,了解“世界遗产”。五、总结评价颐和园一、导入(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二、师生引导释疑1、读课文,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长廊的特点是(),佛香阁的特点是,排云殿的特点是。2默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观察课文插图,想想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特点是什么在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词句,反复品读。3同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想想要怎么读出昆明湖、十七孔桥的不同特点。4联系课文和插图,理解“姿态不一”,说说你还看到哪些姿态的狮子,你感受到什么学生当堂检测1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绿得像()。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昆明湖的特点是()。2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桥栏杆上有()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3模仿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介绍一次游览活动。秦兵马俑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1同学们,祖国60华诞国庆大阅兵大家观看了吧,那真可以称为雄壮之师、威武之师。你们见过一支地下的军队吗这是一支“举世无双”的军队,它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于1974年苏醒了,它就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见过它的人,都好似穿越了时空隧道,将人们带到了秦朝的古战场。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二、小组互查互教1、解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3、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重点读一读。三、课堂小测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既是本课的_句又是_句。教学反思课题阅读交际与习作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四年级册数上页码撰写人郭庆英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2、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3、学习写导游词。教学重点难点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2、学习写导游词。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记口语交际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1、生自读这段文字,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2、师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要保护长城的爱心。3、得出课题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文物。二、具体谈谈保护长城。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2、全班交流。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三、拓展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习作写导游词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审题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机会。怎样写导游词呢1、首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2、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著名风光、著名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3、写的过程中不要走别人的老路,争取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一、我的发现1、生自由读例句,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2、分角色读小林域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3、分析比较自己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有什么不同4、再读句子,体会文中句子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5、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