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种子的萌发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种子的萌发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种子的萌发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种子的萌发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2)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2抽样检测法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及原理。三、教学难点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导入教师在上节课中,我们结合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教材所给的资料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了假设和验证。同学们都实施了自己的计划,那最终观察的结果如何呢学生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教师那种子在萌发时,只要符合以上条件就一定能萌发吗学生不一定。种子萌发不仅要有外部的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有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预学1、种子萌发取决于两方面条件,即_和_;前者指_,后者指_。2、玉米和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分别是_。3、下图中的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阴影部位表示有损伤)。请你判断哪一粒种子肯定不会再萌发()4、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由于()A、种子休眠B、胚不完整C、胚是死的D、无营养物质探究及精导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萌发自身条件的分析完整的、活的胚(储藏丰富的营养),渡过休眠期2、种子萌发的过程多媒体展示学生看关于种子萌发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观察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发育状况,并思考问题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胚根、胚轴、胚芽各发育成了新植株的哪一部分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结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因此,胚根先发育。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教师当一粒种子被昆虫咬坏或储存时间过长已经死亡的种子是不能萌发的。此外,种子成熟后,大都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正在休眠时期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一粒种子要想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或长成一株农作物都必须具备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农民为了让他们的产量不降低,在播种前都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发芽率要在90以上才适于播种,否则就会带来经济损失。下面我们还是来探究一下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你是一个农民,从种子站买了一袋种子,测发芽率时,能把整袋种子都用上吗应怎么办2有人说为避免浪费,用三五粒种子测一下发芽率就行了。你认为可行吗3又有人说测发芽率应当尽量挑选个大、饱满的种子。这个想法对吗4测发芽率时,应当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怎样提供这些条件5怎样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各组测出的数据有所不同,请分析原因。测发芽率还要重复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学生讨论,总结教师现在我们明白了抽样检测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具体实验需要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完成。拓展提升1、大豆和玉米萌发过程中将营养供给胚的结构分别是A子叶和胚乳B胚乳和子叶C子叶和子叶D胚乳和胚乳2、发育成茎和叶的分别是种子的A胚轴和子叶B胚芽和胚芽C胚芽和子叶D胚根和胚轴3、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A胚芽B胚根C胚轴D胚乳4、国家粮油仓储存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粮油正常储存年限一般为小麦5年,稻谷和玉米3年超过规定年限后,不能再作为粮食出售原因是()A种子的胚死亡而影响种子的萌发B种子进入休眠期而无法播种C种子发霉易引起食物中毒D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5、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后,小明想观察蚕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他把蚕豆种子种在花盆里,可是十天过去了,种子都没有萌发,原因不可能是()A光照不足B温度过低C水分不足D胚已死亡6、自制豆芽菜的一般步骤是用开水烫绿豆种子几十秒大量清水浸泡十个小时左右放在暗处,保持适宜温度,每天换适量水几天后收获豆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开水烫绿豆种子可以杀死细菌B用大量清水浸泡,会让绿豆种子缺氧而“死”C把豆芽放在暗处是为了防止进行光合作用D少量种子没有发芽可能是因为种子的胚已死亡或被虫子咬坏7、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