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农业大学图书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xx农业大学图书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xx农业大学图书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xx农业大学图书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xx农业大学图书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811项目背景812项目概况1413问题与建议16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721需求分析1722建设内容与规模20第三章场址选择2431场址现状2432场址条件2433推荐场址方案28第四章图书馆规划及建筑方案3041指导思想与原则304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343建筑设计方案3544配套设施38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4851节能措施4852节水50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5261编制依据5262环境保护执行标准5263项目场址环境现状5264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5365环境保护措施5666环境保护设施与投资6167环境影响评价61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6271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6272安全设施63第八章项目管理、机构设置6481组织机构6482组织机构6783人力资源配置67第九章项目设施进度6991建设工期69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993项目实施进度表7094工程招标70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5101工程概况75102编制依据及说明75103投资估算76104资金筹措76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78111结论78112建议78附件1、建筑方案示意图2、XXX规划及项目区位图3、自筹资金证明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X大学图书馆项目112建设地点XXX大学113可研报告编制单位XXX咨询研究院114承办单位概况XXX大学是XXX属重点大学。学校源于1928年创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4年独立建院,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XXX大学。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学校以质量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以特色创声誉,逐步形成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经过几代农大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学校目前占地210公顷。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XXX花园式学校。XXX大学是一所以生命科学为优势,以农林学科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医等多科学相结合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设18个学院(部),59个基础学科专业实验室,28个科研机构,3个专门科研机构,并有生物技术中心、图书馆(现代教育信息中心)、档案馆、农业园及试验总场管理中心等教学科研辅助机构,校内10个、校外121个教学实习基地。图书总藏量132万册。学校现有学生24057人,校本部全日制在校生19638人,其中本科生18523人,硕士生、博士生1115人;教职工1454人,其中专任教师721人,包括教授103人,副教授214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209人。现有“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历年来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6人,获XXX政府特殊津贴51人次,XXX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7人,XXX拔尖人才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6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9人。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3个硕士学科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二学位专业,53个本科专业;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发展地位,狠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至今共培养了6万多名农业科技、教育和管理人才,他们中有1名院士,9名省(部)级干部,200多名厅级干部,5000多名处级干部,6000多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历来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近3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53项,科技经费达274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国家“863”“973”“948”及国家攻关项目42项。出版论著53部,教材134部,发表学术论文1309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3项。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长期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科学兴农、科教兴皖的宏伟事业,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深入革命老区,积极开展为“三农”服务,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扶贫助农、富民兴校享誉省内外的“大别山道路”,形成了以“大别山道路”为标志的办学特色,为XXX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XXX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以崭新的姿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沿着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更加宏伟的乐章。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公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校舍面积指标;3、XXX大学“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发展规划;4、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5、XXX大学校园总体规划(X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XXX大学委托XXX工程咨询研究院编制可研报告委托书;7、XXX大学上报X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新建图书馆的请示;8、XXX大学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9、国家对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116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1、现有图书馆建筑和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根据XXX大学“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全校本科生达到20000人,研究生达到2000人,高职在校生达到100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5000人。因此,为尽快完善校园功能,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要求,迫切需要建设一座稍具规模的新图书馆大楼。目前XXX大学图书馆面积仅8337平方米,参考国家有关规定,生均面积严重不足,给教师、学生的学习、科研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已经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老图书馆建筑年代久远,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对馆舍建筑的要求。2003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对学校的图书馆面积和功能不足等已经提出整改意见,学校将于2008年迎来5年一度的再次评估,届时,学校新图书馆工程若没有完工,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因此,加快建设新图书馆工程,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和学习任务是学校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2、是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随着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步伐加快,到2004年底,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而XXX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有1550,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XXX教育厅公布的数字,到2009年,XXX适龄青年(1822岁)人口将达到660万人,而目前全省高校在校生规模仅仅不到50万人。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上大学的愿望,安徽全省高校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承受着扩大办学规模的繁重任务。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形势,XXX大学作为XXX唯一一所综合性以农业、农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未来几年内将有一个快速发展,扩大办学规模的艰巨任务。目前,XXX各高校面临着招生规模扩大的紧迫任务。许多高校由于校园面积不足,无法满足招生要求,均在老校区外建设新区。XXX大学结合原有校园面积重新调整园区规划,将现有学校资源重新整合,规划中将新图书馆建于校园西北部,这样不仅解决了建设新校区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而且新建图书馆无需征地,更不需要增加公用设施,可实施性、操作性强,能够在较少的资金和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图书馆馆舍面积不足的问题,解决教学评估中的矛盾,满足学生的阅览需求。为XXX大学的进一步自我完善,为我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3、满足研究生和大学生积累知识的需要知识的积累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创新是对前人或他人经验成果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产生的新成果。研究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一靠课堂获得专业知识的教育;二靠图书馆获得广博知识的教育。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积淀着厚重丰富的科学文化底蕴和内涵。图书馆的知识除具有丰富性、新颖性的特点外,最重要的一条是汇集了各学科各类的知识,便于学生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渗透、交叉、嫁接,在积累中创新,在应用和创新中获得更多知识的积累。4、满足研究生和大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在研究生教育中重视能力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实施主体性教育思想,确立研究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在导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从接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被动教育中走出来,投进图书馆的怀抱,依据个人的知识基础、个人兴趣,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自己的主攻方向。图书馆以其庞大的知识信息系统、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优良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研究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最佳场所和理想空间。5、研究生和大学生教学的需要研究生和大学生教育更强调思维训练及对获取知识方法的掌握。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提问式、辩论式、组织自学式等教学方法的采用必须建立在充分占有足够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否则很难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这就迫使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在图书馆里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查找资料,做好课前准备。图书馆工作不仅仅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前期劳动,同时还是课堂教学创新必不可少的前期环节。此外,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了试验、实践、调研。科学研究等环节的比重,而这些环节的成功组织,同样对图书馆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加强。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点XXX大学图书馆拟建于长江西路北侧XXX大学校园中北部北校门入口处,西临校园主题广场,位置重要,建成后将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详见校园总体规划图。122建设规模和目标拟建的XXX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为40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八层,其建筑分配为图书馆33700平方米,学校报告厅2700平方米,信息技术中心500平方米;标本馆1000平方米,展览馆800平方米,档案馆1300平方米。建成后的图书馆大楼将成为学校的图书阅览、信息技术处理、学术交流、历史展览、标本展览、档案管理为一体的学校信息、学术交流、校园展示中心。新馆将具有计算机管理、声像处理、缩微、安全保障等配套服务系统,成为具备现代化功能的大型高等学校图书馆。123主要建设条件1、项目建设利用XXX大学校园内现有空地,无需征地,也没有大量拆迁工作量,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量小,工程前期投资少。2、根据当地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认为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建设地点没有不良地质情况。适宜本项目的建设。3、项目建设地点的地势高爽、平坦,土方工作量小,适宜本项目的建设。4、项目建设的其他有利条件区位条件优越项目位于XXXXXX市长江西路北侧,距市中心约2公里,市内交通四通八达。有通往全国各地的航班,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贯穿城区。空运、铁路、公路交通便捷。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地位,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当前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并不断加大教育的投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颁发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校舍面积指标对高等学校图书馆用房作了明确的规定,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现行规定要求。项目的建设得到XXX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对XXX大学图书馆的建设问题作了明确的指示。有关领导亲临XXX就本项目的建设和选址做了指示和实地视察。具有良好的外部建设环境本项目有足量和合适场地可供建设。建设地点各项配套设施和公共事业健全,有良好的道路、供电、给排水、信息网络、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可供利用。124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9660万元。资金来源为学校自筹7245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补助2415万元。13问题与建议项目的建设,在各方面均具有十分有利的建设条件,但是缺少必要的建设资金,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给予立项批复,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21需求分析211学校图书馆用房需求分析XXX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位于XXX大学老校区西侧,1990年建成,1991年正式启用,建筑面积836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山”字型,主楼为南北走向,三座副楼为东西走向,整体结构为四层建筑,中间副楼为六层。图书馆目前藏有图书文献资料等阅览物总量90多万册,另有电子图书99万册,可容纳借阅人员总量约5000人。根据XXX大学招生规模增长情况,以在校生人数25000人计,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生均100册的良好标准,XXX大学图书馆应有藏书250万册,因受建筑容量的限制,该藏书规模无法达到。根据教育部有关高等学校校舍面积指标规定和要求,结合XXX大学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全日制在校里人数,到2005年秋季,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已达19000人。根据学校“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到2010年学校本科以上在校学生规模将达到25000人。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中农村院校现行标准,学校的图书馆面积指标应为41000平方米(按164M2/生计算)。目前学校图书馆面积为8337平方米,缺口面积达32663平方米。同时,在2003年学校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学校各项软件及管理水平得到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但由于图书馆面积指标严重不足,供电、供水、空调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图书馆工作需要。直接影响了教学水平评估,因而不能获得优秀。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将学校图书馆面积不足作为重要整改内容写入评估报告中。教育部对本科院校5年一轮的本科水平教学评估已纳入正常工作程序。学校将于2008年迎来新一轮评估,因此,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大楼是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212学校档案用房需求分析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研究生、本专科、成教生等)约25000人,现有教职工2500人(含离、退休人员)。学校办学近80年,已形成党政、教学、科研、基建、财会、出版、设备、人事、学生、声像等各类档案9万多卷/件。学校现有档案用房480平方米,现有档案用房严重不足,学生、人事、党政类档案已涨库,调卷十分困难。213学校展览用房需求分析校展览馆十年来接待了中、外来宾及各级领导、校友及在校学生近3万余人,并且已成为爱国爱校教育基地,每年新生都在校展览馆里流连往返,久久不愿离开。安农人艰苦奋斗办学精神,更加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学校现有展览用房约为360平方米,房屋陈旧,面积狭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214学校标本用房需求分析学校现有18个植物、动物、昆虫标本室,其中林学与园林学院4个标本室,用房约270平方米;植保学院2个标本室,用房约60平方米;动物科技学院5个标本室,用房约200平方米;茶与食品科技学院2个标本室,用房约70平方米;农学院3个标本室,用房110平方米;生命科学学院1个标本室,用房46平方米;资源与环境学院2个标本室,用房70平方米;现有标本室用房总计约826平方米。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大量标本无法存放,标本用房严重不足,同时标本用房条件较差。急需新建现代化标本用房。215学术报告厅用房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学校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据科技年报统计显示,学校学术交流次数每年增加24,2004年学校举办学术报告、科技培训、学术会议近140次,却无专门学术报告厅,给学校的学术交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学校2005年度科技工作会议以来,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学术交流活动,XXX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扩大学术交流,探索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特别是今后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的“学术月”活动,非常需要具有一定规模、设施现代化的学术报告厅。216信息中心用房需求分析XXX大学现代教育信息中心(网络中心),目前用房所在位置是学校的第一教学楼西边三楼,该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XXX大学校园网网络硬件平台的搭建、各类信息系统的构建、未来数字校园的建设规划和实施、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校园网运行管理和维护、面向全校的网管人员和各信息系统应用人员的培训等。鉴于校园网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久的、持续的工作,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构建数字校园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逐步实现校园网基础建设、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建设、个性化门户网站建设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因此,作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主要建设部门,未来几年的建设任务是很繁重的,技术人员队伍也需要不断壮大,对用房的需要也是非常明显和迫切的,它直接关系到校园网的建设速度和管理水平问题。目前信息中心用房仅为10753平方米,现有信息中心的机房、办公用房十分拥挤,强、弱电条件不符合国家规范,缺少网络实验室和培训机房等。22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需求分析,拟新建的XXX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为4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层数八层。主要功能分配为图书馆33700平方米,学术报告厅2700平方米,信息技术中心500平方米;标本馆1000平方米,展览馆800平方米,档案馆1300平方米。建成后的图书馆大楼将成为学校的图书阅览、信息技术处理、学术交流、历史展览、标本展览、档案管理为一体的学校信息、学术交流、校园展示中心。新馆将具有计算机管理、声像处理、缩微、安全保障等配套服务系统,成为具备现代化功能的大型高等学校图书馆。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详见表21。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表21序号名称用途建筑面积M21图书馆3370011采访编采访编目功能640111采访室80112验收室200113中文编目室200114外文编目室60115新书统计移交室10012流通(藏阅一体)流通功能15500121基础书库100001211社会科学书库50001212自然科学书库5000122专藏书库30001221外文书库10001222工具书库10001223报纸书库1000123样本书库1500124古籍善本书库100013期刊阅览7340131现刊阅览室1200132教师阅览室500133阅报室600134期刊采验骗室80135装订室100136学生自修室1600137中文过刊室1600138外文过刊室80014服务功能服务功能2800141服务大厅门禁、总咨询台、公共检索区、存包处、自助服务处(复印)1200142读者公共休息区分散在各个楼层,供读者休息、讨论1000143文化超市60015读者教育与培训读者教育与培训功能1500151用户培训教室200152检索工具室包括查机关报、检索、读者自助检索等400153信息咨询室400续上表序号名称用途建筑面积M2154图书情报研究室200155读者俱乐部30016信息技术服务3140161电子阅览室2400162中心机房200163网络开发、维护240164视听室30017行政办公1300171馆长室80172副馆长室210173党员活动室100174办公室100175接待室100176大型会议室300177小型会议室150178预留26018后勤保障1480181中央控制室包括电力、防火、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监控、消防等综合布线600182总务办公室80183物业办公室80184保安办公室80185储藏室400186供水间1200187预留1502学术报告厅27003信息技术中心50031办公室270311系统部60312网络运行部60313网路信息部60314客户服务部60315主任室3032中心机房180321校园网设备90322院系托管设备60323配电房强电机柜、UPS不间断电源等设备30续上表序号名称用途建筑面积M233网络实验室用于应用软件测试,网络故障排除,环境以及IPV6试验环境等7034培训机房用于就用软件测试,网络故障排除,BBS论坛管理培训7035仓库网络设备存放3036资料室各种网络设备资料的保存304标本馆100041植物标本展览厅24042动物标本展览厅30043昆虫标本展览厅20044珍稀特样品室20045标本准备室605展览馆8006档案馆138061馆工作室5062馆接待室播放录像片、光盘等动态画面10063校史展览室40064成果展览室含科研、教学20065馆储藏室5061组织部人事160611办公用房含工作室、微机调阅室、办公室、整理室80612库房10062学生处学生档案220621办公用房含工作室、微机调阅室、办公室、整理室60622库房16063档案馆780631办公用房含工作室、微机调阅室、办公室、整理室120632库房6606321党政类档案库房1606322科研教学库房1606323财会类库1406324基建设备类库房1006325声像电子实物类库房10064公共用房200641调阅室100642复印、整理室40643储藏室60第三章场址选择31场址现状311地点与地理位置本项目拟建于XXXXXX市长江西路北侧XXX大学校园内。31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项目场址土地为学校校园内自有土地,无需新征土地。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313改扩建项目现有场址利用情况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改扩建项目现有场址利用情况。32场址条件321地形、地貌本区地貌单元为江淮丘陵岗地及坳沟,场地基岩起伏较大,拟建场地其第四纪貌型态属南淝河一级阶地与级阶地貌单元过渡带上。322工程地质、水文概况场地基岩起伏较大,上层第四纪土层以残积物为主。岩土分布自上而下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粘土、泥质沙岩强风化。本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浅肝田和马肝田土。区内地质为第三纪红砂岩,上覆粘土层较厚。根据本地区中心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拟建场地的地层,自上而下为1、层杂填土(QM)层厚060620米,层底标高13312609米。褐灰色,湿,可塑状态,含较多碎砖碎石,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等。2、层粉质粘土(Q4ALPL)此层位于拟建学生公寓场地处,层厚090360米,层底标高9901346米,灰黄色,可塑状态,含氧化铁、铁锰洁核等,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主,韧性高。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一般为69击/30CM,平均值为750击/30CM。3、层粘土(粉质粘土)(Q4ALPL)此层层厚070620米,层底标高7842122米。褐黄色,硬塑状态,含氧化铁、铁锰洁核等。在学生公寓处该层底部,局部地段夹薄层粉土,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270670MPA,平均值为352MPA。其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一般为1315击/30CM,平均值为14击/30CM。3、层砂岩强风化带(J)层厚0702米,层底标高7961999米。棕红色,稍湿,密实(坚硬)状态,表部已风化成粉砂或土状,含石英,云母等。其表部静力触探试验贯入阻力PS值一般大于8MPA,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3370击/30CM,平均值548击/30CM。4、层砂岩中风化带(J)棕红色,坚硬致密状态,主要矿物为长石、云母等,块状构造,岩体中节理裂隙发盲,麻花钻难以钻进。根据附近场地地质资料,该层层厚大于10米。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108162击/30CM,平均值12790击/30CM。该层岩体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V级。建设地点没有不良地质情况。根据当地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认为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该地区为7度区,工程抗震设计为7度设防。高爽的地势和较好的地质条件适宜本项目的建设。323周边建筑与环境新建XXX大学图书馆馆址西侧为学校中心绿化广场;北侧为已建6层十一号学生宿舍楼,与其相距86米;馆址东侧为已建风雨操场,与其相距24米;馆址南侧为已建教工宿舍北楼,与其相距27米;、馆址东北侧为已建7层霍山路学生公寓楼,与其相距34米。场址四周除东侧外均有大于25米的绿化带,环境较好。324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1、项目选址在XXX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为学校教育用地范围,因此,项目选址符合XXX市总体规划和XXX大学“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发展规划、XXX大学校园总体规划要求。2、项目的建设地块已由规划部门正式划定,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规划部门划定的建设地块建设。325交通条件XXX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城市,有三条铁路干线和三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加上现代化大型国际机场,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XXX现有各种交通方式的主干线98条,合宁、合芜、合徐、沪蓉高速公路在XXX交汇。铁路可直接贯通京九、京沪、陇海、宁西等主要铁路干线,客货运输可达全国各地。XXX骆岗机场通信导航设备齐全,现已开通香港、北京、上海、重庆、大连等3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XXX水运港是全国十大内河航运网点之一,南淝河由巢湖通往长江。空运、铁路、公路交通便捷。326经济社会条件改革开放以来,XXX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GDP连续20多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经核算,2004年XXX市实现生产总值58970亿元,较2003年净增10474亿元,增长1620;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1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7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0540亿元,同比增长24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4493亿元,增长2530;全年实现海关进出口总额35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0,其中,出口2189亿美元,增长20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0元,增长1060;农民人均纯收入2889元,增长2120。进入新世纪以来,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XXX市在今后20年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整体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发展经济上主要是实现“三步走”战略,即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2012年实现GDP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翻三番。327政策性支持条件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地位,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当前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并不断加大教育的投入。加之XXX省委、省政府突出“科教兴皖”以及XXX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科教兴市”的战略决策,都为本项目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条件,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328公共设施条件项目已有足量和合适场地可供建设。建设地点各项配套设施和公共事业健全,有良好的道路、供电、给排水、信息网络、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可供利用。329征地拆迁条件无需拆迁。3210施工条件学校基建办公室组织结构健全,并长期从事校园内各类工程的建设和施工管理,项目施工管理条件具备。33推荐场址方案项目推荐场址位于XXX大学校园中北部北校门入口处,为规则的长方形、平整地块,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西临校园主题广场,建成后将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馆址西侧为学校中心绿化广场;北侧为已建6层十一号学生宿舍楼,与其相距86米;馆址东侧为已建风雨操场,与其相距24米;馆址南侧为已建教工宿舍北楼,与其相距27米;、馆址东北侧为已建7层霍山路学生公寓楼,与其相距34米。场址四周除东侧外均有大于25米的绿化带,环境较好。而且该馆位置居于校园中心位置,图书馆距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等均适中。详见推荐场址地理位置图。第四章图书馆规划及建筑方案41指导思想与原则411设计指导思想图书馆建设是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随着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步伐加快,目前,安徽全省各高校面临着招生规模扩大的紧迫任务。许多高校由于校园面积不足,无法满足招生要求,均在老校区外建设新区。XXX大学结合原有校园面积重新调整校园规划,将现有学校资源重新整合,将新图书馆建于校园西北部,这样不仅解决了建设新校区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而且新建图书馆无需征地,更不需要增加公用设施,可实施性,操作性强,能够在较少的资金,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图书馆馆舍面积不足的问题,解决教学评估中的矛盾,满足学生的阅览需求。为XXX大学的进一步自我完善,为我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图书馆历来是校园建筑中的文化“重镇”,她既是学校信息文化的交流中心,也是校园整体素质形象的表现,标志着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层次。故其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功能性、文化性、超前性、实用性等各方面因素,力求将XXX大学图书馆建设成先进的现代化功能强大的图书馆,实现藏阅合一、借阅一体,即成为全开放式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从性质上来看,图书馆将成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档案管理、校史陈列、学术交流中心,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要求,适应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学科建设及信息技术的要求。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已经由传统的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教学并重,知识传授与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面转化。基于这一主导思想,在方案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方案设计从整体环境入手,充分考虑校园规划建设的关系性和连续性。尊重现有的自然现状和校园详细规划方案及功能布局。2、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其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使得地方文脉发扬光大,XXX的历史文化悠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积淀。3、吸收现代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经验和发展趋势,充分协调该馆的实用性与超前性的矛盾。4、注重整体形象与建筑特性相吻合,建筑形象应能够突出农业院校的严谨与朴实,既符合现代化的建筑性格,又有知识殿堂的文化品位。5、重视图书馆的交流功能,当今社会信息爆炸性发展,随着网络化的普及,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外向型复合人才,封闭的自我发展方式必将淘汰,人们需要交流也必须交流。所以需要创造的是一个能供人们相互交流的场所。6、生态与建筑相结合,充分运用地面与空中绿化和富于变化的灰空间,力求创造出一个环境优雅的学术殿堂。412设计原则1、按照国家和XXX有关政策、法规、法令进行设计。2、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框架填充墙和内隔墙均采用240及180厚非承重粘土空心砖。3、遵循经济、环保、节能的指导原则,设备布置尽量做到分区控制,以节约能源。4、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防火规范,合理安排防火分区和组织人员疏散的出入口,总体布置满足消防车的通行。5、本工程内不考虑人防设置。6、地震设防烈度按七度考虑,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7、本工程按整体无障碍标准进行设计。8、建筑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413主要设计依据1、XXX大学关于新建图书馆的请示2、XXX大学关于新建图书馆的功能意见3、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4、XXX大学校区地形图(11000)5、XXX大学校区总体规划图110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001年版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16872001年版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9、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10、国家及地方其它相关法规、规范与规程414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1、设计规模本工程位于XXX大学校区的中部,是校园建筑群的中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藏书规模约120万册。2、设计范围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水、电、暖等项工程。4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421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1、设计思路通过场地踏勘和地形分析,建设场地位于学校中心的偏北位置,基本位于校园南北中轴线上,位置十分显要。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本方案设计将建筑主入口面向东侧,建筑形式为工字型,整个建筑为对称布局,这样既满足了通风采光的要求,又兼顾了消防疏散的要求,同时顺应了周围环境。在充分分析学校提出的功能要求基础上,提出如下设计思路整个设计建立在对现有环境的充分理解上,以构建宜人、亲切的阅览环境为宗旨,体现高尚品味,营造富有特色的阅览环境。充分利用地形,安排建筑功能和建筑形体。鉴于西向大面积绿化,具有良好的视觉景观,因此,将建筑沿南北走向条形布置。报告厅位于南北两楼之间,便于独立使用及人流疏散,并使各主要部分的阅览空间均有良好的视觉景观。建筑中部设置公共活动空间,将南北两楼便捷的联系起来。在规划形态上,本工程形成了一条主轴视觉轴线,此主轴与校园内主轴线相融合。2、交通组织及建筑出入口工程主要人流一是来自校内北区的学生人流和南侧教学区的人流,其次就是其它人流,这几股人流通过礼仪平台上下层均可进入图书馆。报告厅设置了单独出入口,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机动车流主要由北校门进入。在图书馆南、北侧设有非机动车停车车位。3、环境设计本工程位于校园风雨楼场之东,各个立面均很重要,正对学校北入口,大踏步、礼仪平台、报告厅、内庭院、构架。组成丰富的空间,并与周边绿化有机地结合,创造怡人的环境景观。建筑运用屋顶、绿化、中庭院绿化、室内绿化相互结合构成一个立体的绿化平台,使图书馆成为校园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习和交流场所。422规划设计方案的描述1、地下室安排自行车库、变电所、消防和生活用水泵房、消防水池等,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2、首层安排消防控制中心、电脑检索厅、文印中心、读者服务中心、办公、采编中心、总服务台、休息区、报纸阅览室、基本书库、信息部、报告厅,建筑面积5480平方米。3、二层安排电子检索、期刊库、期刊阅览、外借书库、馆长室、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自修室,展览厅等,建筑面积4950平方米。4、三层安排自修室、科技成果展览厅等,建筑面积4460平方米。5、四层安排过刊库,过刊阅览室、备用阅览室、工具书库、工具书阅览室、研究室、休息空间,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6、五层安排文科阅览室、理科阅览室、管理室、休息空间,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7、六层安排文科阅览室、理科阅览室、管理室、自修室、休息空间,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8、七层安排外文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资料库、视听室、休息空间,建筑面积3830平方米。9、八层安排教师阅览室、特色阅览室、备用阅览室、特藏书库及阅览室、办公室、休息空间等,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10、层顶机房,建筑面积340平方米。43建筑设计方案431建筑艺术及风格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建筑也是校园空间的最精彩的篇章。建议以纯粹文化的方式将图书馆纳入校园之中,寻求一种单一文化情结下的定义空间,以形成校园建筑的文化内涵。联系和变化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而有机整体下的不同层次又是这个特征的表达。设计应力求以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组合方式组织一个优化的结构空间,透过层次的可分解性,展示建筑的内在关系。设计以富有秩序感的墙体、条窗和规范建筑形态的框体作为基本元素,各个元素的结合点是秩序的交点,也是分解的中心,而这种吻合又同时形成一个使用空间的合理整体。文化定义下的建筑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而它的表现格局又难以确定,通过对质感空间的理解和运用,找到一种隐形的稳定秩序,以引导我们去实现这种空间下的构成。设计方案以入口的穿插空间、节点的竖向空间和块体的组合空间,正好与人流的情绪同步,而人流同时也成为空间的最好的参与者。432主要建筑结构特征主要建筑结构特征见表41。主要建筑结构特征表41工程等级一级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空心GBF高强复合薄壁管无梁楼板层数地上八层层高45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建筑高度高度38米(屋面处高度)建筑占地面积10000M2建筑面积40000M2433建筑功能分配其主要功能分配为图书馆33700平方米,学校报告厅2700平方米,信息技术中心500平方米;标本馆1000平方米,展览馆800平方米,档案馆1300平方米。434立面设计1、本工程充分发挥知识殿堂的建筑特性,建筑造型庄重典雅,以形体组合为主,没有过多繁琐的装饰。2、建筑以功能内容划分成不同的形体单元进行组合,形成丰富的空间与造型。大台阶、主立面的弧形墙面,椭圆形的报告厅,作为构图元素为建筑造型赋予活力。注重细部,并使之统一呼应。435建筑物内外装修1、外装修室外出入口台阶、踏步、坡道为毛面花岗岩,外墙为浅驼色面砖,外窗为灰色铝合金窗,配以透明净白中空玻璃,外门采用不锈钢门,门厅外墙为点式连接玻璃幕墙,采用透明净白中空玻璃。2、内装修地面除门厅部分为花岗岩、配电间为细石砼面层外,其余均为水磨石地面。楼面除二层门厅部分为花岗岩外,电子阅览室为架空防静电地板,其余均为水磨石地面。墙面除卫生间为白色磁砖到顶外,其余均为白色内墙涂料二度。平顶除一、二、三层门厅、所有走廊部分为轻钢龙骨矿棉板吊顶以外,其余部分均为白色内墙涂料二度。门窗主要类型为夹板门,甲乙级防火门,木质防火门。建筑方案详见附图。44配套设施441给排水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相,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2、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预测见表42。生活用水量预测表表42项目用水量标准(L/DP)人数P最高日用水量(M3/D)用水时间(H)平均时用水量(M3/H)时变化系数K最大时用量(M3/H)工作人员含临工作人员6020012101202240学生25200050105210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68M3/D,最大时用水量1360M3/H。(含未预见用水量按日用水量的10计算)。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30L/S室内消火栓20L/S火灾延续时间2H3、给水系统给水由校区内给水环状管网(030MPA)引入一根进水管,管径为DN100。1至4层由校区内给水环状管网直接供水。5至8层由屋顶水箱间内30立方米水箱供水。4、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伸顶通气管排水系统排入室外化粪池,底层单排,经处理后排入校区内污水管网。5、雨水系统屋顶按不大于150M2/个设置一个直径100毫米雨水斗。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6、消防系统屋顶水箱间设置30立方米生活消防水箱,内存10分钟消防贮备用水28立方米,供全楼消防初期用水。各层均设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内设SN65消火栓一个,QZ19水枪一个,25米长DN65衬胶水带一条,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5AX4。消火栓箱内设水泵启动按纽,可直接启动室外消防水泵房(校区集中消防水泵房)内消防主泵。屋顶设试验用消火栓。屋顶设消火栓增压设备一套,其中增压泵二台,一用一备,稳压罐一只,电控柜一台。室外设地上式水泵接合器2个,每个流量15L/S。室外水泵接合器40米范围内设地上式消火栓2个。7、主要设备材料(1)给排水系统主要设备配备详见表43。(2)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无缝铝合金衬塑管,卡套式连接。给排水系统主要设备配备表43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服务部门安装部位备注1生活消防给水箱28吨装配式不锈钢焊接水箱座8层生活用水、18层消防用水屋顶水箱间2消火栓增压机组XQBZ1524套18层消防用水屋顶带电控柜3单出口消火栓SN65个本楼消火栓系统18层屋顶屋顶为检验栓4双出口消火栓SN65个本楼消火栓系统18层5卫生洁具自闭阀蹲便器、坐便器、自闭阀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电开水器个全楼公共卫生间、开水间(3)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接。(4)室内排水管采用XPGUPVC芯层发泡排水管,粘接。(5)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石棉水泥接口。(6)室外排水管采用大口径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442强电设计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供配电系统1根据规范要求,本建筑物内消防设备电源(消防控制室,防火卷帘)、计算机主机房电源、通道应急疏散照明、设备机房(配电房、主机房、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备用照明等属一级负荷供电,客梯电力属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供电电源由校园变配电所引出两路低压380V电源回路,采用VV221KV铠装电缆埋地敷设至一层馆主入口楼梯下低压配电房。由于市电仅有一路高压引入,故本楼一、二级负荷宜采用EPS不停电电源装置供电。3、负荷估算常用负荷照明、风机13510KW/28911A插座13580KW/29476A电开水器30KW/4604A电梯、水泵23KW/8523A合计PE32390KW,IE71514A,COS0688取KX075,则P324293KW,I353636A季节性负荷分体空调PE38780KW,IE70026ACOS084取KX075,则PJ29085KW,IJ52520A无功补偿两类负荷均补偿至093。补偿容量分别为常用负荷QC32390080066171KVAR空调负荷QC3878008002578KVAR4、照明系统图书馆各场所照度按以下标准设计阅览室、机房按160LX;书库、大厅按120LX;报告厅、办公室按120LX;凡走廊及各重要场所均设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5、安保措施本工程低压接地故障保护采用TNCS系统,三相四线制配电,专设PE线。建筑单体防雷接地,总等电位联结接地,强弱电设备接地,电梯机房接地等多种接地共用一个接地体,接地体利用基础结构钢筋网,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6、防雷措施建筑属三类防雷建筑,屋面设避雷带,利用柱内主筋作防雷引下线,下端与接地体可靠焊接连通。443弱电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2、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本建筑按二级保护对象设计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消防值班室设在本楼底层,系统采用总线制控制器。按规范要求在走廊、楼梯前室、书库、电子阅览室、设备机房等处设置探测器;在楼梯口,主要出入口设置手动报警按钮与消防广播喇叭。消防控制室的控制系统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经过确认,发出联动控制指令。楼内需联动的消防控制设备有防火卷帘、电梯、消火栓按钮、消防广播、非消防电源,楼外需联动的消防设备主要是设于楼外的消防泵。3、安保监控系统大楼主要出入口、各主要通道、电梯轿箱等重要场所设被动式红外报警器,报警控制器主机可设在底层消防控制室内。4、背景音响系统前厅、走廊、报告厅等处设背景音响系统,火灾时自动切换到消防广播。5、综合布线系统考虑本楼对数据、语音的要求较高,因此设计采用综合型的布线系统。由市区引入语音电缆及电信数据光缆至主机房,经分层交接后配线至用户终端,垂直语音通讯干线采用3类大对数铜缆,垂直数据干线采用5类大对数铜缆,水平配线均采用5类4对双绞线(UTP),形成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以实现楼内外电话、传真、计算机联网等通讯及办公自动化。443通风空调设计1、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