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公司应生产安全事故预急演练应急预案_第1页
通信公司应生产安全事故预急演练应急预案_第2页
通信公司应生产安全事故预急演练应急预案_第3页
通信公司应生产安全事故预急演练应急预案_第4页
通信公司应生产安全事故预急演练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预案编号BTYA012016版本号/修改状态A/02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6年11月25日发布2016年11月25日实施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预防突发性环境事件或次生事故发生,指导应急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公司成立了预案编写小组并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编写、汇编。本预案编制过程中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和危险特性,形成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一体化应急体系。本预案各要素经公司及专家评审后,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现予以发布。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页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要求,为保护企业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特编制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本预案各要素经公司及专家评审后,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现予以发布。批准人二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综合应急预案1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214应急预案体系215应急工作原则22事故风险描述3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322风险分析43组织机构及职责731应急组织体系732指挥机构及职责94预警及信息报告1241预警1242信息报告145应急响应1651响应分级1652响应程序1753处置措施2154应急结束246信息公开257后期处置2571现场保护2572现场清理2573善后处置2674保险2675工作总结与评估268保障措施2681通信与信息保障2782应急队伍保障2783物资装备保障2784其他保障279应急预案管理2891应急预案培训2992应急预案演练2993应急预案修订3194应急预案备案3295应急预案实施32现场处置方案32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31事故风险分析3311事故类型33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33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3314事故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33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332应急工作职责333应急处置3431应急处置程序3432应急处置措施3433报警负责人及报警电话354注意事项3541佩戴人个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3542使用抢险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36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37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3845现场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38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38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38二、电气设备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91事故风险分析3911事故类型39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3913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3914事故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39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392应急工作职责393应急处置4031应急处置程序40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04注意事项41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11事故风险分析4111事故类型41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4113触电伤害的危害程度4214触电征兆422应急组织及职责4221应急组织422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433应急处置4331事故上报程序4332事故应急处置程序433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44注意事项45四、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51事故风险分析4511事故类型45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45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45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462应急工作职责463应急处置4631事故处置程序46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733报警负责人及报警电话474注意事项47五、烫伤伤害场处置方案481事故风险分析4811事故类型48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48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48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482应急工作职责493应急处置4931事故处置程序4932报警负责人及报警电话504注意事项50六、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501事故风险分析5011事故类型50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50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50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512应急工作职责513应急处置5131事故处置程序514注意事项53七、危险化学品泄露、爆炸现场处置方案531事故风险分析5311事故类型53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5313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54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542应急工作职责543应急处置5431事故处置程序54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5533报警负责人及报警电话554注意事项56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56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56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58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58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58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59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59八、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91事故风险分析5911事故类型59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60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60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602应急工作职责603应急处置6131事故处置程序61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6133报警负责人及报警电话624注意事项62附件及附图62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控制公司生产现场及其它场所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露、火灾、爆炸、烫伤、触电伤害等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等突发性事故发生,遵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编制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通过预案实施使应急管理工作协调统一、紧急有序,从而达到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或消除人员伤亡和各种经济损失的目的。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9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9第6号)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3第645号)6)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监总局2013年完整版)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8)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安监总应急200973号14)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生产安全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光缆、适配器生产、净化器组装、酒精、丙酮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和烫伤、触电、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15应急工作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电气设备火灾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烫伤伤害现场处置方案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尘落和物体打击伤害现场处置方案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切实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群众的基础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开发区安监局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公司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指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企业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4)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开展应急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进行社会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工作。2事故风险描述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211生产工艺流程图来料检验组装检验做线检验研磨检验包装发货换货212厂区位置及周边情况我公司建设地址位于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园区内。我公司用地面积39200M2。我公司东侧为金川开发区半山半水小区、南侧为金三路、西侧为黄金道、北侧为金海路(金山大道)。213功能分区及总平面布置(1)厂区位于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园区,厂区占地面积39200M2。厂区大门位于北面。(2)根据项目建设规范进行厂区整体规划建设。根据厂区地形和功能分区,以厂内道路分界划分办公区、生产区和生活服务区三大部分;生产区分布于1号楼、2号楼及3号楼。(3)在厂区内设置运输及消防道路,道路宽6M,位于厂区南部,由大门向北。厂区各构筑物、建构筑物与道路之间安全间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4)厂区内沿围墙、道路和一切利用空地布置绿化带,种植长年绿色植物,以改善和美化厂区生产和生活环境。总平面布置简图如下22风险分析221危险源(1)危险物质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和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等标准规定,辨识本公司使用酒精、丙酮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中使用的工业酒精、丙酮、压缩空气是危险物质,其危险特性如下表21工业酒精危险性分析表物理和化学危险温度升高超过物理性质的指标时,会释放出可燃的气体和分解产物。爆炸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主要见于过量饮酒者,职业中毒者少见。慢性中毒,长期酗酒者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营养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心肌损伤,肌病,多发性神经病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乙醇液体,可引起局部干燥、脱硝、皮炎等。表22丙酮危险性分析表物理和化学危险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爆炸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的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产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至皮炎。表23压缩空气危险性分析表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燃烧爆炸危险性爆炸极限(体积)火灾危险性戊类危险特性受热后容器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遇硫、磷会引起爆炸;能使油脂剧烈氧化,甚至燃烧爆炸;本品助燃。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如果液态空气泄漏造成木材、纸张等可燃物的燃烧,首选须切断液态空气的气流,然后用水将火扑灭。健康危害人需要从空气中吸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无用的二氧化碳。人需要氧气的安全极限为15左右(占空气的百分比)。氧气不足会导致呼吸困难,使中枢神经发生障碍,重者会出现生命危险。当氧的浓度降至17以下时,人出现痛苦的症状;至12或更低时,就有生命危险;于11时,会丧失知觉;低于6时,即停止呼吸。使用压缩空气和液化空气作为氧气来源的潜水员或隧道工人容易患一种被称为减压病的职业病,这是由于在高压空气中工作的人员减压太快,使血液和人体组织中形成氮气泡。222事故种类与分布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及部位火灾爆炸生产车间、空压机房、库房、配电间容器爆炸压缩空气储罐烫伤挤出机加热区、做线套管热缩区触电各种电气线路、电机、电器、电力电缆、供配电系统等车辆伤害成品进出厂区采用汽车运输,如违章驾驶、车辆检修维护不及时等原因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厂区、生产车间、库房、高台做业特种设备厂内机动车辆、载人电梯、货梯、压缩空气储罐1M3223事故风险种类及危害程度(1)火灾爆炸A、危险化学品泄露火灾工业酒精和丙酮存储在危险品库房中,储存量分别为35KG和05KG,在装卸、储存、输送过程存在缺陷发生泄漏,遇明火、静电会着火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危险等级为。B、电气火灾爆炸的危险配电装置、电动机以及各种照明设备等存在电气火灾的危险。如在配电间,因开关触点等部位发热可能引起火灾、爆炸。C、压力容器爆炸火灾危险压力容器在空压机房使用过程中,由于安全阀失效或温度升高,会造成容器内部压力升高,当超过其极限值时就会发生爆炸危险。D、套管热缩火灾危险套管热缩位于做线车间热缩区,由于过热保护装置失效或人为误操作易引发火灾危险。(2)触电触电是电气伤害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故事,与生产设施配套的各类电气设备、电气开关和电气线路。如果高低区变电柜(盘)及与生产设施配套的各类电气设备、电气开关、电缆敷设的接地或接零及屏护措施不完善、耐压强度低、耐腐蚀性能差、绝缘性能损坏,将会造成设备、开关或电缆漏电,导致触电伤人事故,危险等级为。(3)烫伤、车辆伤害A、烫伤危险烫伤伤害为较常见的伤害,在清理挤出机模头、上料、套管热缩等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极易引发烫伤危险。B、车辆伤害生产过程中原料及成品装卸作业及工程车辆施工时,若车辆行驶速度或行驶方向不正确,可能导致车辆对工作人员造成车辆伤害,危险等级为。(4)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在正常生产巡查和设备维修时,可能发生高处作业人员的坠落和高空坠物伤人事故,危险等级为。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领导机构】公司应急指挥部是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企业内部领导机构。公司董事长领导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公司有关领导按照业务分工和在相关应急指挥机构中担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办事机构】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人力办公室)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管理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履行值守应急职责,综合协调信息发布、情况汇总分析等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专业应急救援小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由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和员工组成。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公司管理机构设置如下董事长总经理生产部光缆部拓展部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如下应急指挥部应急管理办公室警戒治安组应急处置组保障及救护组灭火抢救组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指挥机构(1)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毕俊卿副总指挥吴长峰(2)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陈书娟A、警戒治安组组长邢六六组员志中山B、应急处置组组长李兵兵副组长李祎龙成员吕宏文、牛艳平、李栋、刘倩楠、王飞C、保障及救护组组长冯宇鑫成员卢文礼、王文秀、李翠莲、魏秀兰D、灭火抢救组组长刘新宇成员杨志勇、罗俊涛、魏荣、祁俊俊及各部门负责人322职责(1)总指挥职责全面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宣布启动本预案和应急处置结束;指挥各应急小组按预案分工展开应急处置;在规定时限按要求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必要时下达命令向有关联防单位发出救援请求;负责协调内外部应急资源;参与事故调查,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组织恢复正常生产经营。(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等各项灭火、抢险措施的落实;承担各级灭火、抢险救助、恢复生产等任务;执行总指挥的命令,总指挥离开时,承担总指挥职责。(3)应急管理办公到主任职责执行国家有关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实施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分析灾情、确定事故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对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下达指挥命令、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以及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并发出救援请求;负责对外界公众的新闻报导,组织新闻发布会;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负责本预案的制定、修订;检查督促做好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包括应急教育、培训和定期演练等活动。(4)警戒治安组职责协调总指挥发出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5)应急处置组职责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火灾、触电、危化泄露事故,烫伤、高空坠物、车辆伤害等应急状态下负责确认核查报警信息的真实性后向应急管理办公室或总指挥报告;负责做好在应急状态和应急响应终止后的自控化、消防和监控系统各工艺流程的启闭;按照发生的事故处理流程,立即拨打电话向上级主管单位应急办、联防单位、“119”、“120”求援。按照发生的事故填写生产安全事故单并经审核后上传上级主管部门应急办公室。(6)保障及救护组职责做好事故时各类物资保障;做好应急车辆的安排;做好向事故现场运送应急救援物资工作;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伤情判断,依据不同伤情施行紧急抢救,现场处置和安排转运伤员,协助“120”急救中心抢救运送伤员。(7)灭火抢救组职责在厂内、各哨位阻止与灭火、抢险无关的车辆、人员进入火灾(灾害)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做好迎接外部增援力量顺利赶赴事故现场。听到火警信号,立即着装按照自身肩负的救援任务,赶赴事发现场进行救援;完成应急指挥组交予的其他抢险救援任务。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1)预警行动事故预警条件、预警的方式、方法事故类型预警条件预警方式方法火灾1、用电器、用电线路及公司有冒烟2、电源线短路发出噼啪声3、用电设备有焦糊味4、电气产品突然停止运行5、工作区域内出现违规明火6、危险化学品仓库附近有明火压力容器爆炸1、安全泄压装置失效2、超压超温3、安全阀卡涩4、压缩机声单异常触电1、触电者表现面色苍白、无力2、触电后当即昏迷,呼吸浅快或暂停危险化学品泄1、危险化学品容器破损电话、手机、呼叫露2、危险化学品容器倾倒3、误吸或误食者出现头晕、恶心、痉挛、昏迷等4、长期接触者出现皮炎烫伤及车辆伤害1、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疱、疼痛明显2、烫伤是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疱3、烫伤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4、伤者伤口出血、失去知觉、伤口有异物刺入体腔5、伤者心跳停止高空坠物及物体打击1、有明显伤口的人员2、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3、怀疑或确认有颅脑伤的人员4、伤者心跳停止2)事故预警级别分类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预警级别分为三级三级预警需要动用部门、车间资源即可控制和消除的事故;属一般性事故。二级预警需要动用本公司部分资源即可控制和消除的事故;一级预警需要动用全公司甚至社会救助资源才可消除的事故。3)预警级别及采取的预警措施三级预警措施车间应急小组及相关人员到岗,确保通信畅通,通知本车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公司救援队伍原地待命。二级预警措施在三级预警的基础上,公司应急指挥部通知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公司相关部门救援队伍立即赶赴现场,调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到现场进行救援。一级预警措施在二级预警的基础上,公司应急指挥部通知公司应急小组立即赶赴现场,调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到现场进行救援,必要时向社会力量请求支援。4)预警信息的发布A、向本厂员工及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或事故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B、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和传播媒介,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通知等方式,快速、及时、准确地将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各界和公众。对特殊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C、预警信息包括发布机关、发布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D、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建立预测预警机制,进行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42信息报告421信息接收与通报(1)内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固话04713604690,设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04713604690,应急总指挥手一旦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应急指挥部或应急总指挥。事故通报内容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B、事故简要经过;C、事故导致伤害情况;D、已经采取的措施;E、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2)外部如事故靠本公司自身力量得不到控制时,应向金川开发区公安消防大队等政府救援力量报警求助,报警求助内容要简要、清晰,应包括A、企业名称;B、企业详细地理位置;C、发生的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人员伤害等);D、事故可能涉及到的危险物质及数量;E、人员伤亡情况等。422信息上报事故发生后,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报告事故情况。报告采用书面形式,传真报送。情况紧急时,可先电话报告,随后补报书面报告。事故报告时间事故发生1小时内。事故报告内容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E、已经采取的措施;F、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G、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423信息传递当发生重大事故后,需要启动扩大级响应程序时,由应急指挥部用电话及时向周边其他单位进行事故通报,以便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424报警方式现场人员第一时间呼喊或者用手机直接通知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必要时直接报告主要负责人。办公室电话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应急总指挥手机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根据我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在事故状态下,视事故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及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公司内部事故应急响应分为公司级、车间级和班组级。511班组级出现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事故,班组利用本身的资源即可控制事态和消除事故,由各有关部门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和控制行动。512车间级出现少量泄漏、触电等事故,车间正常可以处理的紧急情况,其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其他资源增源,在车间内可以自行解决,立即启动车间级应急程序,并进行公司级应急响应预警。513公司级出现由于危险化学品遇火源引起的火灾、爆炸,但处于可控状态,通过采取紧急停车等措施后,可以制止火势,并在制止成功后灭火,立即启动公司级应急程序,并请求外部支援,进行扩大应急响应预警。52响应程序521班组级响应程序依靠当班班组的应急资源可有效控制事故发展,由班组长担任总指挥,调配车间的应急资源。事故发现人组长宣布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报告522车间级响应程序依靠车间内部的应急资源可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由生产副总任总指挥,调动全车间资源。事故发现人部门经理宣布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报告523公司级响应程序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依靠厂内资源可以控制事态发展,启动公司级响应程序。事故发现人应急管理办公室宣布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报告524扩大应急响应程序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依靠厂内资源已无法控制事态发展,启动扩大应急响应程序,请求园区管委会及政府支援。一切救援行动依据园区及政府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突发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负责人启动公司级响应程序请求消防支援报告当地政府启动政府预案救援报告报告报警525应急启动程序(1)预案启动的条件应急管理办公室接到现场发生事故的报警并核实后,立即报告单位应急总指挥,由单位应急总指挥决定并正式发布启动预案的命令。必要时,在同一时间内向相关方和所在地有关部门报警(医院、消防)。(2)预案启动方式单位应急总指挥以下列方式分部预案启动命令口头、电话、广播或书面签署。(3)预案启动前的工作要求指挥部成立应急工作领导组统一指挥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组织实施各项应急工作。(4)事故发生后预案的实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现场的负责人根据现状,有权采取措施立即处理。必要时采取下列程序进行现场控制切断电源、人员疏散、设备撤离。同时向应急管理办公室进行事故报告。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奔赴事故现场,同时向应急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事故应急实施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必要时,根据应急总指挥的指示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地方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后,在24小时内向应急指挥部上报书面报告。依据有关规定协助公司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同时积极为早日恢复现场生产创造条件。526应急救援程序(1)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向组长报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2)组长接到报警后,迅速向车间经理、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应急管理办公室及时向各救援组下达命令,通知各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通知事故车间迅速查明事故源,并将情况的报告应急总指挥。(3)应急总指挥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达指挥部(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按职责分工展开救援工作。(4)保障及救护组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网络管理人员、检修人员及技术人员待命,网络管理员中断一般外线电话,确保事故处理外线畅通,公司内通讯迅速、准确、无误;救护组迅速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准备急救药品、器具,根据制定的急救预案进行抢救受伤者及中毒者;保障组迅速集合人员,调集车辆,准备好各种生活必需品,并做好发放准备工作,接到出车任务,迅速出车抢救伤员。(5)警戒治安队接到报警后,根据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和爆炸的浓度范围设置警戒线,封锁有关道路,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指挥各种抢救车辆,有秩序进入抢救区域,安排好群众疏散路线,必要时通知公司门卫关闭厂门,禁止无关人员入厂围观。(6)灭火抢险组接到报警后,应火速赶到现场,视火灾情况进行灭火,迁移可燃物品,围堵截流可燃液体,控制事态。(7)应急处置组接到报警后,立即集合各个工种人员集结待命,物资设备到位,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开展抢修、抢修。(8)各专业小组抢救结束后,做好现场调查,清理清洗工作,恢复工艺管经、电气仪表、设备的生产状态,组织开车工作。(9)为确保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快速,指挥统一,行动高效,各救援专业组必须按各自的职责,根据各自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开展工作。应急响应程序见图51事态控制警情判断响应级别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关闭)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总结评审整改人员互助专家技术支持工程抢修警戒与交管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现场监测环境保护事故信息收集应急启动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到位信息开通应急资源调配专业指挥到位救援行动扩大应急申请增援事故发生接警报警信息反馈53处置措施531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事发现场第一发现事故者(1)应立即利用通讯器材、大声呼喊或及时向值班员和主要负责人或值班领导报告,主要负责人应急总指挥或值班领导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程序。(2)值班员接收到报警后,立即按照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救援。(3)事发岗位应急人员在应急救援组未到达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予以救援。532应急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通知应急小组成员到位,利用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应急物资,并成立现场指挥部。533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当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无法控制时,由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总指挥下达疏散、撤离命令后,现场各应急组应按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至安全位置避险。534受伤人员救护当事发现场有人员受到伤害时,相关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组应立即按照自身肩负职责和掌握的急救技能对伤员进行简单救护。535现场处置措施(1)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需采取必要且有效的防护措施。(2)询情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询问如下情况A、遇险人员情况。B、燃烧、泄漏物名称,燃烧时间、部位、形式、范围,容器储量等。C、周边单位、人员、设备设施、地形等情况。(3)警戒及疏散A、根据询情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B、疏散警戒区域内与救援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C、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物资进出。(4)抢救遇险人员A、组织救援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事故现场。B、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C、对救出遇险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E、将伤情较重者送往医院救治。(5)排除险情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扑灭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536应急扩大(1)应急扩大的基本条件当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当前所启动的应急预案无法控制现场局势时,则需要提升应急预案级别。(2)应急扩大的原则应急预案扩大升级应本着实事求是、当机立断的原则,由现场应急指挥部向上级主管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后启动。54应急结束541应急终止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事故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清除,无继发可能;(3)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42响应解除程序(1)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经应急救援总指挥批准;(2)应急救援总指挥向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现场监测,直到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543应急结束后续工作(1)将事故情况按规定如实上报政府部门;(2)保护事故现场;(3)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事故发生及应急处理过程一切记录,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取得相关证据;(4)由应急指挥部总结评审整改,编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应包括以下内容;(5)事件情况,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发生原因、波及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6)应急处置过程;(7)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8)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9)对预案的修改建议。6信息公开我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和应急救援的信息发布工作。我公司本着上报事故应及时、准确、客观、公正为原则,由我公司应急指挥部指派代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新闻发布,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小组协助与上级部门及媒体沟通。7后期处置71现场保护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保护,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72现场清理根据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洗消去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稀释,用水、清洁剂、清洗液稀释现场污染物料。2)处理,对应急行动工作人员使用过后衣服、工具、设备进行处理。当应急人员从现场撤出时,他们的衣物或其它物品应集中存放在公司危废处理场所,作为危险废物处理。3)物理去除,使用刷子或吸尘器除去一些颗粒性污染物。4)吸附,可用吸附剂吸收污染物,但吸附剂使用后要回收、处理。5)隔离,隔离需要全部隔离或把现场受污染环境全部围起来以免污染扩散,污染物质要待以后处理。73善后处置善后处置工作在我公司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本预案中的职责分工组织力量开展突发事件损害核定工作,及时收集、清理和处理污染物,对事件情况、人员补偿、征用物资补偿、重建能力、可利用资源等做出评估,制定补偿标准和事后恢复计划,并迅速实施。74保险按照保险理赔机构的要求,应急指挥部应如实提供相关材料。75工作总结与评估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结束后,由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牵头,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由公司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上报上级主管单位。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完善应急通信系统,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通信系统的维护,确保应急期间的通信畅通,并制定通信系统备用方案。我公司专门组成了应急指挥部,另外我公司与周边单位及外部关联单位取得了联系,具体应急通信联系表详见附件。82应急队伍保障我公司本着统筹计划、合理布点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级应急机构,加强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整合我公司现有应急资源,并组成保障及救护组、应急处置组、灭火抢险组、警戒治安组等,以保证对事故进行有效应急处置。83物资装备保障我公司制定了完善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以各部门为主体的应急物资储备和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的区域联动机制,做到应急物资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在应急状态下,由我公司应急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应急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应急物资配置表见附件。84其他保障841交通运输保障发生突发事件后,我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配合当地相关单位及时对现场和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组织开通应急救援“绿色通道”,负责交通工具的保障,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的紧急输送。842技术保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我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积极采用先进应急技术,不断改进应急技术装备,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技术平台。843基本生活保障我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会同上级主管单位做好受灾员工、家属以及公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844医疗保障我公司未设专门的医疗机构,一旦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可依托医院等医疗救治力量,能满足应急救治要求。845经费保障我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作出预算上报财务部审核、审定后,列入年度预算;应急管理办公到要加强对应急工作费用的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财务部、应急办公室等部门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审查。按照“急事急办”原则,简化工作环节,凡公司应急指挥部批准的拨款事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手续,确保我公司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9应急预案管理91应急预案培训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我公司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程序纳入全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各应急小组职责、消防知识、灭火器的使用等。要求每名员工有自我保护意识;做到消防安全“四懂、四会(懂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方法、懂疏散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逃生),以便遇生产安全事故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2员工应急的培训在每年进行的安全规程培训中重点讲解员工撤离事故现场的方法和方式。3培训内容A、领导层的培训内容应急管理知识、国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要求、信息技术技能、危机及应急过程的职责和机构设置、主要的应急处理程序;由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培训。B、参与职能工作小组的人员培训内容应急管理知识、应急预案结构和职责、相关程序和公司信息管理要求;由相应职能小组负责培训。C、现场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公司应急计划、应急部署及职责、抢险救助指挥技能、报告程序和方式、各种应急处理程序要求,应急管理知识;由所属单位负责培训应急指挥员由安环部培训。D、现场操作人员培训内容应急部署及职责,主要应急设备的使用、抢险救助技能、自身防护技能、各种应急部署执行要求;由所属单位负责培训。92应急预案演练1演练方式应急指挥部应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和要求,采取不同规模和方式的演练。演练可分为全面演练、功能演练。A、综合应急预案演练采取全面演练的形式。B、现场处置方案演练采取功能演练的形式。2演练计划A、演练组织我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分综合演练以及现场演练两个级别。综合演练由我公司应急指挥部组织进行,公司全员参与,邀请出口加工区安监局、消防队进行现场指导。现场处置演练由公司各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各班组人员参与,其他部门派人观摩和指导。B、演练的准备每次演练都应根据假想的事故制定出周密的演练方案,报应急救援总指挥审批后进行。演练方案要落实演练所需的各种物资、器材及车辆、防护器材的准备。并在演练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演练进行之前通知公司各部门、金川开发区管委会、安监局、技术监督局、消防大队、派出所、卫生医疗部门等,必要时与新闻中心沟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3)演练频次A、综合演练针对综合预案的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功能进行的综合性演习,每年至少举行一次。B、现场处置演练针对某一类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置进行演习,每个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举行一次。另外,公司级演练还需要进行公司内部或某些外部应急组织之间相互协作进行的演习,及针对本预案的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功能进行的综合性演习,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和政府联合举行的演练,由政府相关部门控制演练的范围和频次。4)范围预案行动所涉及的有关人员和救援队伍。5)内容应急组织、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和预案的有效性、符合性。6)组织评估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对预案演练进行评估。7)总结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对预案演练作出总结。93应急预案修订我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参照88号令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编制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进行修订,修订时间一般为每三年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及时修订并归档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3)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5)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6)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7)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94应急预案备案本预案经我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报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安监局备案。95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的制订主管部门为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指挥部。本预案由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现场处置方案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物质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电气火灾(单独设置处置方案)。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车间、办公区、宿舍、厨房、配电室。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固体物质火灾可能发生的时间任何时间液体物质火灾可能发生的时间厨房烹饪工作餐时段(周一至周五10001200,16001730)。14事故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在车间、办公区、宿舍、厨房或配电室等区域有烟冒出、有物质燃烧时的烧焦味、有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等。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火灾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毁、车间停产、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2应急工作职责组长当班部门经理(车间火灾)、应急办公室主任(办公区、宿舍火灾)、厨师长(厨房火灾)成员班组成员及现场其他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组长全面指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当班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现场第一发现人职责发现火灾第一人应大声呼救,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并同时使用灭火器对起火区进行灭火,对火势进行有效控制。并向车间部门经理(车间火灾)、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办公区、宿舍火灾)、厨师长(厨房火灾)报告。3应急处置31应急处置程序发生火灾后,现场第一发现人应大声呼救,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事发区域相应负责人履行现场临时指挥职责,启动报警设备,告知周围车间人员,向单位安保人员、单位应急指挥报告现场情况,启动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处置,划定警戒线,疏散周围人员。如仅依靠区域应急力量无法控制事故,现场临时指挥请求单位应急总指挥启动通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2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火情后,现场人员应保持冷静,明辨方向和火势大小,迅速使用起火现场的灭火器、消防栓等各种消防器材在第一时间灭火,力争把火控制扑灭在初级阶段,同时呼喊周围人员参与到灭火和报警,并将事情况故报告给应急指挥部及现场主管人员。2)灭火抢救组到达现场后应根据现场火势情况制定合理的救火方案并迅速对火场进行灭火。3)救护组到达现场后对火灾现场伤员进行护理,对重伤者要立即送往医院;4)起火现场如有人员受伤,应优先对人员进行救护;火灾扑灭后,应留有人员观察现场情况,防止复燃。5)事故报告基本内容事故发生公司名称、地址、性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人数等)。33报警负责人及报警电话1)应急总指挥、应急办公室主任、各救援组负责人及相应区域负责人通讯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2)应急办公室主任接警后,应迅速到达现场,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方面,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如火情况不可控联系119到场扑救,有人员受伤联系医疗部门(120)实施医疗救护。3)安全救护组要就地对伤员展开施救护,并迅速送伤员到医院救治。4)火灾后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5)火灾发生时,应急总指挥要到一线指挥、人、财、物及时到位,迅速传递有关信息,尽最大可能保证员工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4注意事项41佩戴人个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盲目施救。411防毒面具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需检查面具是否有裂痕、破口,确保面具与脸部贴合密封性;检查呼气阀片有无变形,破裂及裂缝;检查头带是否有弹性、滤毒盒座密封圈是否完好;检查滤毒盒是否在使用期内。(2)使用时将面具盖住口鼻,然后将头带框套拉至头顶;用双手将下面的头带拉向颈后,然后扣住;风干的面具请仔细检查连接部位及呼气阀、吸气阀的密合性,并将面具放于洁净的地方以便下次使用。412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碰伤痕或磨损等,帽衬是否完整,确认完好后,方能使用。(2)使用时要将安全帽戴正、戴牢,不能晃动,要系紧下颚带,调节好后箍,防止安全帽脱落。42使用抢险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应根据火情、火势情况选择合适的抢险救援器;在危险区域以外才可以设置应急照明灯。421消防水带、水枪使用注意事项(1)水带、水枪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认完好,方能使用。(2)水带连接。消防水带在套上水带接口时,须垫上一层柔软的保护物,然后用镀锌铁丝或喉箍扎紧。(3)水带的使用。使用消防水带时,应将耐高压的水带接在离消防栓较近的地方,充水后的水带应防止扭转或骤然折弯,同时应防止水带接口碰撞损坏。(4)水带铺设。铺设水带时,要避开夹锐物体和各种油类,向高处垂直铺设水带时,要利用水带挂钩,通过交通要道铺设水带时,应垫上水带护桥,避免水带被车轮碾坏而间断供水。(5)使用水枪时,应有3人以上进行操作,2人握水枪,1人打开消防栓阀门。水枪与水带、水带与出水口必须连接牢固,防止脱开,造成伤人。(6)在使用水枪喷水灭火前,应确认周围是否断电,在未断电前,不得使用水灭火。422消防栓使用注意事项(1)水带与消防栓连接时,必须准确插入槽,按顺时针方向拧紧,防止脱落和漏水。(2)使用时,把消防栓手轮或用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