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西安纺织城城市公共景观小品设计_第1页
毕业论文-西安纺织城城市公共景观小品设计_第2页
毕业论文-西安纺织城城市公共景观小品设计_第3页
毕业论文-西安纺织城城市公共景观小品设计_第4页
毕业论文-西安纺织城城市公共景观小品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西安纺织城城市公共景观小品设计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艺术设计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06月西安纺织城城市公共景观小品设计摘要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城市中的老工业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成为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旧工业区的再生利用是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在那个时代特有的建筑形式与风貌都体现了我国工业发展初期的浓郁的社会、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作为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载体,我们不能强制的中断其发展,它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在拆改和留改之间有着困难的选择。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方式进入了中国艺术研究的视野当中。公共艺术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设计是艺术在整个社会公共空间中的体现,艺术与社会的纽带,是社会公共领域、文化领域的开发平台,也是政府、公众与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和对话的重要领域。谈到公共艺术就不可能忽视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为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的、供所有的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而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历史工业遗产将是一个良好的结合,本文将具体通过西安纺织城工业园区进行阐述工业遗产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结合。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工业遗产;空间融合XIANTEXTILECITYURBANLANDSCAPESKETCHDESIGNABSTRACTASTHEDEVELOPMENTOFSOCIETY,INWHICHOLDINDUSTRIALAREAGRADUALLYDISAPPEARSANDBECOMESAPARTOFTHECITYSHISTORYTRANSFORMATIONOFOLDINDUSTRIALAREASISANINCREASINGLYPROMINENTISSUEINCHINASURBANPLANNINGAPROBLEMISENCOUNTEREDINURBANRENEWALONONEHAND,THEUNIQUEARCHITECTURALSTYLEOFOLDERAREFLECTSTHERICHSOCIALANDCULTURALCHARACTERISTICSOFCHINASEARLYINDUSTRIALDEVELOPMENTTHEOTHERHAND,ASTHECARRIEROFHUMANSINDUSTRIALCIVILIZATION,WESHOULDNOTMANUALLYINTERRUPTITSDEVELOPMENTTOCOMPLETELYREBUILDORMAINTAINTHEORIGINALAPPEARANCEOFTHETRANSFORMATION,THATISADIFFICULTDECISIONTOMAKEPUBLICART,ASANEWFORMOFART,CAMEINTOTHECHINASRESEARCHERSVIEWIN1990S,WHENSOCIALTRANSFORMATIONPUSHEDCHINAINTOPOSTINDUSTRIALERATHEPUBLICARTHASBECOMEANIMPORTANTPARTOFURBANDESIGNPUBLICARTISAMANIFESTATIONOFARTINWHOLEPUBLICSPACETHATTIESARTANDSOCIETYITISNOTONLYAPLATFORMFORSOCIALANDCULTURALDEVELOPMENTINPUBLICDOMAIN,BUTALSOANIMPORTANTAREAFORCOMMUNICATIONAMONGGOVERNMENT,ARTISTSANDPEOPLETHEPUBLICSPACEISTHEPLACECREATEDANDMAINTAINEDBYTHEPUBLICPOWERFORPEOPLESUSEANDENJOYMENTCOMBINATIONOFURBANPUBLICARTANDINDUSTRIALHERITAGEWILLREACHAGOODRESULTTHISARTICLEWILLINTRODUCETHECOMBINATIONOFINDUSTRIALHERITAGEANDURBANPUBLICARTINTHETRANSFORMATIONOFTHEXIANTEXTILECITYINDUSTRIALPARKKEYWORDSPUBLICARTCITYINDUSTRIALHERITAGESPACEINTEGRATION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1绪论(1)11课题背景(1)12国内外情况(2)13课题研究主要内容(3)14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4)2设计调研(5)21公共艺术的定义及相关概念(5)22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再生的意义(6)23城市老工业区与公共艺术结合的案例分析(6)24西安纺织城老工业区的历史与现状分析(7)3老工业区公共艺术品再生改造设计概念与思路(9)31针对老工业区公共艺术改造的设想(9)32思考过程(9)33纺织城城市景观小品设计思路(9)4西安纺织城总平面规划设计(11)41西安纺织城总平面规划设计(11)42公共集会、广场空间(11)43休憩空间(12)5西安纺织城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品设计(13)51从纺织本意入手(13)52从工业遗产入手(14)53从生态环保入手(15)54从艺术文化入手(16)6总结(18)参考文献19致谢20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21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221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历史保护意识的提升,人文思想与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历史遗产的保护范围渐渐扩展。与此同时,全球许多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再次调整,大量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面临着再次开发。相应的,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再开发模式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城市中的老工业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成为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旧工业区的再生利用是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在那个时代特有的建筑形式与风貌都体现了我国工业发展初期的浓郁的社会、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作为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载体,我们不能强制的中断其发展,它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在拆改和留改之间有着困难的选择。从近代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公共艺术与大众艺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19世纪,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在西方的迅速蔓延,以消费为特征的大众社会也随之兴起,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逐渐成为主流的文化和艺术。艺术的大众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的发展。将社会公众作为服务对象,购置、摆放以及设计作品等,要以提高公共空间的人文环境,提高公众的生活、生产等生存环境质量作为目标,成了公共艺术的任务。显然,公共艺术的时代已经到来。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就掀起一股公共艺术热,之后随着世界各地现代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热波及世界。当西班牙结束了佛朗哥统治时代,那时的巴塞罗那经济萧条,城市破败不堪,百废待兴。当时的市政府并没有开展全面宏伟的综合规划,而是借助规划设计,逐步改善城市公共空间和居住环境,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针灸法”。具体做法是先从小型公共空间入手,将普通社区的废弃地、停车场改建为社区公园,其设计手法简单、朴实、平凡,人和周围建筑是空间的主角,花费虽少,但荒废地很快变成居民的亲切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巴塞罗那变成一个可以居住的城市。此后的17年中,城市共有400多处公共空间品质得到提升,使城市焕发了生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在彻底的体现出来。而在本课题中,既是将公共艺术的生命和活力运用到老工业区,通俗讲就是旧工业区改造,使产业遗产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延续它在城市中的作用,从而成为公共大众文化交流的平台。12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从新改造老工业区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国内外都有典型的案例。比如北京798;德国鲁尔区等。1北京798798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1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是前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718联合厂是德国德绍一家建筑机构负责建筑设计、施工,这所建筑机构和当年的包豪斯学院在同一个城市,两者在建筑艺术层面上是共通的。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际要求,发挥新材料与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这种学派后来被称为包豪斯学派。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与艺术创作空间。在798艺术区的改造中,有重点一类二类保留的街道和建筑,以及对整体环境的改造。例如,首先改造了南区垃圾站和废品回收站,其次增加绿色休息站和小广场,建立便利的服务站点等。这中改造本着以人为本的心态,更贴合生活。经过实地调研后,798艺术区的公共艺术品大多都是当地艺术家的真实作品,展示在街道上,这就需要对街道有个合理的规划设计。既要达到人流车流的通过,又要满足艺术品的展览,还要考虑到欣赏作品的人流动线。经过多年的逐步的改造,现如今798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艺术的系统。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个特别的地方让人充分感受到人文景观艺术的魅力所在。2德国鲁尔区国外由于工业化进程较早,在对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管理措施和保护利用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工业区保护发展等较为成功的实际案例。鲁尔区位于德国北威州北部,是欧洲最大的工业中心,他的工业历史长达150年。可是1958年开始的煤矿危机导致许多矿山的关闭和失业大潮的出现,鲁尔区一度陷入低潮。从此,这片面积近800平方公里,有鲁尔河贯穿其中,包括埃森、多特蒙德、波鸿、盖尔森基兴、杜伊斯堡等17座城市,200万人口在内的土地,陷入了工业衰退后的惨淡境地。工业衰退不仅带来经济的衰退,同时,环境极度恶化、景观污染、矿渣堆积、工业建筑物弃置、煤气罐林立以及严重的下水道坍塌等等一系列环境、景观问题。接踵而来,鲁尔区的复兴,已不是单纯的拆毁重建这么简单了。鲁尔区以埃姆舍尔园区国际建筑博览会的形式,展开复兴计划。为原有的旧矿场、炼钢厂或工厂寻找截然不同的新用途,而不是拆除。例如,将汽车厂改造再利用为都灵林格图书大厦;将锅炉房改造再利用为埃森德国设计中心;将奥博豪森的欧洲最大煤气罐改建为展览中心;将欧洲最大的煤矿场“关税同盟矿区”改建为会议、娱乐与工业设计中心;以及将杜伊斯堡迈德里奇的钢铁厂改建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等。在过去的20年中,鲁尔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改造与更新项目包括生态环境的复苏和改善、公共空间的整合和发展、工业文化的保留和继承。保留自然植被,将原有污染严重的河流改造为自然生态河道。项目保留了整个地区的老工业遗址,将工业弃置地转化为公共空间和文化资源,包括工业景观公园、艺术区、表演场地和游乐设施等等。这样的改造模式,不但没有强硬的舍弃工业文明时期的传统与记忆,同时,在情感上更加关注该地区的传统,使得这一区域的更新存有强大的生命力。除此之外,许多建筑大师也积极涉入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领域,通过保护修复、改造更新等各种方式建造了许多建筑作品。3小结这两个国内外的案例成功之处都在于大面积的改造,和整体环境的改造和绿化。这两组案例都成功的赋予了老工业区新的生命和使命。德国鲁尔更加注重的是产业的重新定位和环境治理,而国内的北京798艺术区更加贴合我的课题,公共艺术的改造和再生。798就是用现代的艺术作品赋予了老工业区新的活力和生命。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地地域的整体布局及建筑风格,本设计方案整体上以老工业遗产文化为主格调,通过对地形,道路,小品等景观元素的重点处理,使景观设计与总体规划布局取得整合。使现代艺术作品融入老工业厂区,为老工业区带来新的生命。而在设计手法上则体现出当代艺术的风格特色,老纺织厂的历史沧桑感与现代艺术文化碰撞出美丽的视觉效果。作为没落的工业时代的遗产,本案力求塑造城市艺术文化的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求、改造整合工业区环境。使之成为一个文化型、生活型的活动交流的平台,及更好的利用西安的传统文化特色在设计中的运用来改善工业老区的破旧的环境,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味,优化城市空间,打造西安艺术新区所独有的景观特色。使公共艺术品更好的融入大众的娱乐生活中。14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重点(1)针对老工业区特有的风貌,利用有限空间,尊重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景观的内涵,使之形成为一个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让艺术家能畅快的制作和展示他们的作品,让热爱艺术的人们能惬意散步的空间、休憩的场所。同时也为没落的老工业区带来新的生机。(2)首先我需要对西安纺织城的历史发展、自然环境以及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研究纺织城建筑现状的形态、道路、景观小品、公共艺术品应如何组织和应用。最终将设计的作品与实地环境相融合起来。再设计中兼顾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感,并且着重考虑大众的参与性,在线老工业区的独特魅力。难点(1)规划面积较小,所以在基础设施,道路以及出入口的规划中要考虑其合理以性。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宜人所用”“宜人所感”的供市民文化交流与展示的场所。(2)对于公共艺术的设计尺度的把握,公共性与艺术性的尺度衡量,以及公共艺术和城市家具的可持续利用性。本案要求文化、历史内涵深厚,表现工业文化的同时兼顾城市文化的亲民性、合理性以及吸引性。15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1)0105周完成前期设计主题特征的搜集与统计,分析出此次设计的特点及内涵,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形成初步方案;(4)1316周与指导老师进行最后的审核,校正,定稿。(2)0610周初步形成设计框架,细化设计主题的关系,完善方案措施;(3)1013周完成总体设计,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补充;2设计调研21公共艺术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词语,公共艺术由“公共”(PUBLIC)和“艺术”ART两个词构成的。“公共”是限定词,限定了“艺术”。“公共”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所做出的解释就是公共就是社会的意思。社会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另一种则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公共一词属于后一种范畴。公共是一种群的概念,载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公共”的概念理解为民众、大众、公众的涵义。它强调民众、大众、公共的所属权。美国社会学家汉娜阿伦特认为“社会是共同生活的形式,其中,人纯粹是为了生存而相互依赖,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公共意义,因此,只是为了维持生命的行为不仅出现在公共领域里,而且还会决定公共空间的外在特征。”台湾学者林保尧认为“公共”这个概念具有时空性。如何让此件作品成为公共性那就必须要拥有“时间”与“空间”的公共。就是说,当一件艺术品它从私人的空间摆放到公共空间,那么,它就是进行了一个空间上的转变,成为了一件公共艺术品。例如,当中世纪欧洲一些贵族的豪邸在经历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最后被政府或者国家接手改造成公众也可以进去参观的地方,那么,它进行了一个时间上的转变,里面曾经属于私人的艺术品也成为了公共艺术品。里面的私人空间变成了公共空间,比如法国的凡尔赛宫。百度上对公共艺术的定义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展现的形态。城市的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添加了城市精神财富,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了当地的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它代表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能有灵魂的城市。而在我看来,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如此,它能够通过改变所在的地点的,突出某些特征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城市的现状、历史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公共艺术拥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环境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公众,公共艺术作品,还有设计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他们三个之间是循环的关系。公共的需求并非个体,而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共识和共性。通过设计师对公共需求的理解,经过设计创造把它转化为作品,而这个作品是需要大众来接受和互动的,就是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设计师,他们在这里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公共艺术的创作并非是“谁说了算”的一件事,而应该是公众与艺术家的良性互动过程。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在环境与大众之间建立一座相互融合的“桥梁”的活动。景观(即公共领域)的公共性,应该成为吸引所覆盖地区的人们参与和享有该场所的重要理由,而公共艺术应该成为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话题和参与的中心。因此,与艺术家在工作室中从事的单纯为美术展览和博物馆陈列创造的艺术作品不同,一个公共空间艺术家只有在充分认识公共空间综合性的基础上,才能展现自己的艺术风格,创作出满足公共空间综合性要求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22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再生的意义老工业区更新是当今城市发展中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大潮下废旧老工业区普遍采取的拆迁改造的方式不但使老工业区的历史风貌完全丧失,另一方面这种拆迁方式也给老城区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当今城市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当代艺术,和创意产业活跃在我们生活中。创意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许多创意产业从业者并不拥有雄厚的资本,同时他们需要多样化、宽松、独特的环境,而择地新建的创意产业基地不仅不能为创意人员创造适合的条件,还对城市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此改造利用旧城空间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种机遇。城市老工业区通过创意艺术的改造再生,从经济方面,可以促进两者的经济增长,促进老工业区产业结构升级从文化方面,两者结合可以传承本土文脉,弘扬创意文化,不但保留了工业历史遗产文化,又使其获得新的生命继续发展从空间方面,指出两者结合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美化废弃工厂的景观空间。23城市老工业区与公共艺术结合的案例分析以北京798为例图21图22,它的创意街区的街景布置。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798的街区街景中有许多公共装置艺术品,这些艺术品融入街区中,渐渐渗透在人们生活中。在艺术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心理因素渗透在其中的各个环节。这特别是很多装置艺术品冲破语言的囚笼和局限,观众也在一种艺术的气氛欣赏“现代艺术品”。这种气氛便是杜尚的“小便池”被称为“现代艺术品”的重要因素,杜尚成功的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和展览会的环境创造出了这件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作。在798的街区中有众多公共艺术品与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图21图2224西安纺织城老工业区的历史与现状分析1西安纺织城的历史与地理位置“一五计划”起,1953年,西安国棉三厂建厂,自此开始,在随后的几年间,在西安的东郊建立起一片以纺织工业为核心的轻工业厂区,包括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及西北第一印染厂等。由这一片厂区及其配套的生活区,构成了西安的一个重点生活区纺织城。西安纺织城是我国当时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之一,由前苏联专家帮助建设,是西安地区工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建设的巨大厂房、灰砖砌筑的职工住宅和专家公寓等依旧矗立,透露着旧有岁月浓郁氛围的场所环境随处可见。纺织城地处西安市东部、灞河之间,白鹿塬北麓。纺织城是溺桥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核心区面积53平方公里,包含五家纺织厂和两个水泥制品厂等企业,人口935万人,纺织企业职工人数约为5万,现在职28万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陕西纺织业开始出现连年亏损局面。连年的亏损使得纺织城地区在多年来都未曾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而由总部位于北京的央属企业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承债方式兼并原西北国棉三厂、西北国棉四厂、西北国棉六厂、陕棉十一厂、西北第一印染厂5家省属企业构成的唐华集团,也未能摆脱亏损的命运。2西安纺织城的现状分析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及纺织业近年来的特殊情况,纺织城就业岗位相较于其人口总数而言明显不足,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居住环境也明显落后。纺织城地区地处沪河和溺河之间,与西安市主城区仅一水之隔。但是,由于沪河这一水之隔,由纺织城地区进出西安主城区至今仍只有两条主要干道,空间距离虽近,但由于交通不便利,心理距离仍然很远。加之纺织城地区由于历史上建厂的背景,其基础设施至今仍独立于西安市市政系统之外,加之建筑和设施的老化,长久得不到更新,至今仍显得封闭。但是,纺织城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具有距西安市主城区非常近的优势,也是目前西安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的重点区域。2007年一些年轻的艺术青年发现了这里,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但是经过实地的调研,我发现纺织城艺术区的入住情况并不是很理想,通过图表可以简单发现有大量的艺术家选择了给大门上锁,一方面是因为艺术家需要一个安静的创作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艺术家并不是经常在这里居住。我们可以通过图表(图23)轻松发现。图23通过访问还了解到了在这里工作的艺术家对纺织城现状环境改造的意见。总结起来为三点1,各个艺术工作室比较零散,园区整体环境较差,对纺织城艺术区的外部环境进行统一规划。目前存在管理方缺失的问题。2,建议保留厂房建筑,建立艺术产业园,但是不要过分干预艺术家的创作和生活。3,纺织城现在还是处于一种无序的存在模式,有很大的待开发空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适合西安,适合纺织城的秩序。给艺术区注入新的血液,从而更加有生命力,也发展的更加长远。我还走访了住在附近的居民,他们对于纺织城艺术区大的了解大多都很少。并且对艺术区没有什么兴趣。大多数居民只是知道自己住的附近有这么一个艺术区,但是去过很少次或者并没有去过。并称周围的大环境与艺术区关联性不强,对于大门紧闭的艺术家工作室和经过艺术处理的旧厂房也关心甚少。可见艺术家们大多都喜欢安静封闭的环境,这使纺织城艺术街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大幅度减小,使用率差。社区基础设施还需完善,外部活动空间不足是纺织城艺术街区的一大缺点。这里的私密空间和半公共空间都很完善,但是公共活动空间过少,缺少大量人群聚集的场所。同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当代艺术景观广场或节点,缺乏供人么休闲聚会的场所。3老工业区公共艺术品再生改造设计概念与思路31针对老工业区公共艺术改造的设想该纺织城艺术区以艺术工作室为主,同时结合布置画廊,博物馆等与艺术相关联的公共设施。在设计上应该尊重工业文化遗产,贴合实地环境和情况,多考虑到与公众的互动性。通过阅读研究,有学者指出,公共艺术的创作大致可以有三种基本的呈现途径显现、补充和象征。显现,是指通过构建与相关区域特征相一致的作品形态,使原有的环境特质更为明确有力地得以显露;补充,是以人为的设计对特定区域环境的缺点进行补充,增加社会文化生活所必需的成分;象征,体现为一种来自具体氛围或者形式但又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产生的效应,与某种社会普遍的意义相联系。32思考过程(1)过程一课题西安纺织城城市景观小品设计时间2012年3月过程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杂志,初步了解公共艺术的概念意义,对纺织城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纺织城的历史现状以及地理位置。结论在结合实地调研后,了解了纺织城周围道路环境以及建筑风格,并与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对比学习。(2)过程二课题西安纺织城城市景观小品设计时间2012年4月过程详细分析了纺织城实地情况,特别是对设计区域的周边环境和地形进行深入了解,并结合自己的课题制定了大的设计方向和思路。结论A、从“纺织”本意入手,贴合纺织城工业区的大环境。B、从工业感入手,尊重并保留纺织城轻工业的历史感。C、从艺术文化入手,将艺术带入大众生活。D、从生态环保入手,改善纺织城破落的环境。33纺织城城市景观小品设计思路而针对本课题西安纺织城艺术区的景观小品及公共艺术设计,它涵盖的方面很广。本来艺术就是包罗万象的,而公共艺术设计是面向大众群体的,它的涉及面就更开阔。再设计之处,并未选定一个固定的主题,经过调研学习后,将设计的主思路定位为四个大方向。结合地域的整体布局及建筑风格,本设计方案整体上以工业遗产文化为主格调,通过对地形,道路,小品等景观元素的重点处理,使景观设计与总体规划布局取得整合。而在设计手法上则体现出当代艺术的风格特色,老纺织厂的历史沧桑感与现代艺术文化碰撞出美丽的视觉效果。总结归纳出四大思路,从“纺织”本意入手,贴合纺织城工业区的大环境;从工业感入手,尊重并保留纺织城轻工业的历史感;从艺术文化入手,将艺术带入大众生活;从生态环保入手,改善纺织城破落的环境。4西安纺织城总平面规划设计41西安纺织城总平面规划设计图41总平面图纺织城艺术区的整体布局及单体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的产业建筑中的代表。在改造设计中,应当尽可能保持园区整体布局,突显其前苏联时期建筑风格。园区以一条横向内部通道和一条环形道路组织交通,所有建筑均依赖其布置。环形道路里侧主要为锯齿形屋顶的大空间厂房,西侧临近铁路,为平屋顶的仓库。在园区北侧,有几组多层轻工业厂房。保留原有风貌型改造手法是建立在尊重园区既有产业历史建筑的前提下进行的。建筑历史相对悠久,空间布局极具特色,保留原有风貌,最大程度保留既有建筑。而由于园区内至今仍有部分工业企业正在生产中,因此,在整体设计中,应协调其与创意产业园区这一定位的关系,以避免出现风格的破坏。42公共集会、广场空间艺术区是需要人与人进行充分交流的场所。由于艺术区的人员成分复杂,除常驻的艺术家和商业机构工作人员外,另有大量的外来人群。因此,需要营造一定的开放空间,提供除工作室、办公机构和展览机构之外的可供人交流、休息、娱乐的场所。纺织城艺术区目前对外部环境的改造较少,仅存有几处,还处于很原始的阶段,因此,需要对其外部环境进行统一的设计。纺织城艺术区对外部环境还仅仅局限于利用的层面,对于多数艺术家而言,外部空间是让他们在室外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者是休息和活动的场所。例如,入口广场仍保持着建厂至今的状态入口两侧是原有的宣传栏,定期仍会更新黑板报,而自大门正对着E区中央大道,中间一览无余,没有任何构成。针对这一问题,在总平面布局上再大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公共广场,广场中用低矮的绿植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宫。不仅形成了一个空旷的公共空间,还以绿植美化环境。43休憩空间通常而言,多数创意产业园都很少改变其风貌,基本以保留了其自身风格特征为主,只在局部加以细部的调整,以改善其过去陈旧的形象,增添新活力。而对于纺织城艺术区而言,其原有的格局几乎完全没有改变,仍然保留着50年代建厂的风貌。增设广场、休憩场所,改善公共集会场所,鼓励利用门前空间,营造与整体建筑风格相适应的开放空间。例如,纺织成中的“树下空间”主要以A区前的小卖部为核心,在厂房前高大的梧桐树下,布置有遮阳伞、座椅、植物、鱼缸,甚至包括一套乒乓球台,从而组成了有几套桌椅构成的休憩空间。此处休憩空间,显然是在有强烈使用需要的前提下,由小卖部和部分业主自行设立而成。但是其改造力度并不大,但强有效的利用了树下的闲置空间,不仅提供了单纯的休憩场所丰富了园区的构成,使得园区不是那么空旷。5西安纺织城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品设计51从纺织本意入手设计纺织城作为老的纺织工业区,从纺织这个词入手,发散思维。从纺织可以联想到织布,丝绸,衣服,线与线的交织,面与面的交织等。以下是由“纺织”角度入手设计了几组设计。1、在这一个坐具设计中由飘逸的丝带变形而来,取自丝带的缠绕,将柔软的丝带直线化,将硬朗的直线与丝绸的柔美相结合。它是以人为的设计针对特定区域环境的缺憾进行补充,增加为社会文化生活所必需的成分;体现为一种来自具体氛围、条件或形式但又具有一定超越性的效应,与某种带有普遍性的意义相联系。51丝带座椅2、这组设计取自纺织本意交织图5254线与线的交织,面与面的交织。再设计中试着使用了不同的材质,但是最后发现使用黑白的对比在视觉上更能凸显交织这一主题。图5254公共座椅交织不同材质的对比3、这是位于大门的广场中的陀螺座椅,这个座椅外形类似陀螺,并且可以转动。但是座椅的创意来自由纺织本意联想出来的线轴变形而来。下面尖尖突出的部位半固定在地面上,当人坐在上面可以向周围360度旋转图55。这次的设计没有在广场上放置巨型的公共艺术品,主要是考虑到纺织城艺术区会有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展出,所以保留出了一些场地供展示作品。而且放置许多独特的座具,不仅填补了空旷的空间,又可以供游客在欣赏之余休息。图52图53图54图554、领结板凳(图56)。这一组坐具设计灵感取自衣服的领子的形状,经过对线条的概括,有圆领的还有西服三角形的领子。公共座椅不仅具有面向公众的特点,而且这样多样化的形态、强化特征和风貌,更突显了空间环境的特点。图565、群组雕塑忙碌图57这组雕塑位于纺织城入口广场迷宫中间。千回百转最后到中间空地,空地中放置着雕塑群,是由下半身裤子忙碌奔走的样子。生活节奏不短加快,参观的人们在迷宫中走到中央会发现平时忙碌的自己。提醒大家要懂得放慢生活步伐,懂得欣赏身边的风景。这也正提醒大家欣赏园区中的艺术品。图5752从工业遗产入手设计公共艺术是开放性的,它不仅包括视觉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开放,还包括观赏者不同审美情趣的开放。所以,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是综合性的,要综合考虑功能性、人文题材、公共性、环境观念、材料选择,以及对公众的心理情感影响等要素。1、起伏公共休息椅(图58)。与其说它是椅子,不如说是一个公共休息聚集地,在设计过程中就把它定位成一个可以成为多人休息聚集的公共设施。与以宏大公共空间为主的广场所不同的是,这个位于街道公共艺术由于其空间的局限性更适合生活化、世俗化公共艺术作品的出现。图58这个设计就是一个极其生活化的,它没有让人难以揣测的寓意,没有复杂的形状,它就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为了方便不同群体休息聚集。通过几组高低起伏的分析,组后选定了5个组合成这个公共设施(如图59)。图592、旋转座椅(图510)。这款设计是由工业机器“纺织机”的结构简化变形而来。椅子由一个个单体(图511)组合而来,每一个单体结构都可以由中轴转动,根据转动出的高低不同,可以提供游客坐下休息或放置物品。图516图510图51153从生态环保入手设计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设当中,旧有城市格局和环境被打破,城市的发展文脉无法得以承续。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的再生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无法延续。所以生态环保自然成为一种时尚的主题。1、花朵草坪灯(图512)。设个设计很具象的运用了花朵的外形。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它布置在绿色草地上,这样可以缓解大片草地带给人的空旷感,充实了空间。新鲜的外形又不像普通的草坪灯样式死板。夜晚灯光亮起来就像无数花朵绽放。图5122、交织长廊(图513)。植被与水泥的交织,绿色与灰色的交织,自然与工业的交织。这一个公共设施就是想表达自然和人类的共融性。这既是一个环保主题的设计,又与纺织衍生出来的交织这一含义相吻合。54从艺术文化入手设计图213图5141、ART公共装置设计(图514)与ATR导视设计(图517)。直观的用艺术的英文字母“ATR”作为一个设计元素设计了这个公共装置。其中将室内的台灯直接放在室外,更贴近生活,也给人亲切感,拉近人与装置的距离。2、“囍”字导视牌图518。这组设计元素取自汉子中的“囍”字。“囍”字在中国传统中寓意着双喜临门,有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而且这个汉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也最符合汉字的特点,所以选择了这个“囍”字作为设计元素(519)。图515夜晚效果图516白天效果图517图518图545元素演变图6总结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纺织城城市景观小品设计,作为一个通过景观小品来改造废旧老工业区的案例,不仅给城市较为落后的老工业区注入新的活力,有发展了创意产业。为了研究如何通过城市景观小品和公共艺术品来改造老城区,为此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九十年代前我国公共艺术。公共艺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城市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公共艺术服务的对象是市民,一个社会成为市民社会。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它能够使当代文化与社会公众思想发生联系,它能帮助我们凝聚公同的记忆,人与环境相融合,创造它与人和环境的新关系,而不仅仅是将单独的作品移植到公共空间中。我国产业历史的时期并不长,自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才正式步入近代社会,到现代也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因此,我国产业类的建筑遗留并不多。西安市纺织城艺术区所在的原西北第一印染厂是我国建国后“一五”计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在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产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纺织城艺术区是西安唯一一个当代艺术园区,它所处的创意产业又是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因此,对纺织城艺术区的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再利用的研究,无论从产业遗产保护角度,还是从艺术设计手法研究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致谢能够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作者深深的感谢作者的导师李媛老师对作者始终悉心指导,潜移默化的使作者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作者茅塞顿开。李媛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宽容的待人风范使作者获益颇多。与您在一起,让作者感到的不仅仅是师生的感情,更体会到朋友的感情。这里谨向许岩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在四年学习期间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