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规划书_第1页
资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规划书_第2页
资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规划书_第3页
资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规划书_第4页
资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规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資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規劃書一、目的由資源回收業者所構成的民間回收網絡,在資源回收減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資源回收業環境物品堆置雜亂、髒污。另有為數不少的資源回收個體業者,即一般所稱拾荒者,在自家或鄰近空地堆置撿拾回收的資源垃圾,影響市容及清潔。部份社區因受限於人力或經費,資源回收場地或資源回收設備破損、無法使用或標示不清,導致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無法落實。為扭轉負面形象,並提升個體業者及回收場地之素質。計畫內預計辦理10家次資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藉由乾淨、美觀的回收站,整潔的工作人員,改變民眾對資源回收的印象,增加民眾資源回收的意願。二、預定辦理日期、對象及場次1時間97年4月1日至97年6月30日。2辦理對象社區、資源回收業者及個體業者。3辦理家次共10家次。三、流程規劃一、資源回收業者及個體業者名單彙整作業為進一步推動資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本工作團隊將配合臺北縣環保局優先針對資源回收形象不佳及回收堆置地點髒亂之社區及資源回收業者進行相關輔導作業,共同協助改善現況並有效提昇資源回收形象。資源回收中的個體業者,俗稱拾荒者,是資源回收體系重要的一環,但也是常被社會遺忘的一群,為有效掌握人數並轉換為本計畫之助力,本團隊除彙整臺北縣環保局96年度所輔導掌握並造冊之118人外,亦將結合地方清潔隊之力量,調查轄區內資源回收個體業者之現況,並邀請參加相關座談及後續活動,提昇個體回收業者之參與感。由於各鄉鎮市公所已掌握轄區內社區、資源回收業者及個體業者狀況,且與業者常有第一線的接觸,因此本活動亦同時請鄉鎮市公所提供有意願接受輔導或狀況較不佳的對象,以提昇活動成效。二、執行辦法於名單確定後,工作內容主要可分為資源回收業者、個體業者及社區,根據不同狀況加以輔導,活動流程圖如圖1及圖2。調查名單規劃資源回收業者硬體設備需求輔導軟體設備需求輔導工安環保、回收作業教育訓練資料建檔及成果彙整懸掛印製有資源回收站標誌之招牌相關形象主題創作回收場內各項設備輔導個體業者圖1、資源回收業者及個體業者形象改造活動流程圖社福團體協助社區進行資源回收規劃調查名單規劃相關形象主題創作回收場內各項設備輔導資料建檔及成果彙整圖2、社區資源回收形象改造活動流程圖三、輔導社區、資源回收業者及個體業者作業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94年度公佈資源回收站作業環境暨營運管理規範與輔導整合資源回收形象改造原則,可供作為形象改造輔導方面參考依據。而本工作團隊將現場輔導社區及資源回收業者(包含個體業者)依資源回收站作業環境暨營運管理規範重點摘要如附件一,並參考輔導整合資源回收形象改造原則,進行廠場區內、外部改善如設置貯物架、分區標示牌、隔板、工作人員身著安全背心等,另視情況協助提供個體業者形象改造之硬體設備如反光帽、反光背心、手套、警示牌等,並將相關書面資料及照片呈報環保局以供備查。1、填寫工作記錄單調查工作人員進行對象現場調查輔導作業時,需填寫工作紀錄表,調查與填寫項目包括調查對象基本資料及資源回收物品項目、現場調查及情形、調查對象意見陳述,現場輔導作業完成後工作紀錄單有調查人員、會同單位人員及調查對象簽名,並使用臺北縣資源回收處理業基本資料調查表之工作紀錄表如表1,另外有關個體業者調查輔導紀錄表如表2。2、輔導業者進行形象改造(1)個體業者形象改造由於民眾反映有部分個體業者回收物資未能擺放整齊,並不時發出惡臭,有時拾荒者未著反光背心,穿梭於巷弄間險象環生。為了改善個體業者形象,並增加作業安全性,活動將進行個體業者形象改造。本活動參考環保署輔導整合資源回收形象改造原則,整理三大原則。硬體設備需求輔導提供各項硬體設備,如反光背心、三輪車、手推車、工作安全帽、手套等,部份硬體設備需依照資源回收站作業環境暨營運管理規範中之資源回收形象改造標誌進行統一規範,並於三輪車或手推車上加掛反光標示,以提高工作者於清晨及夜間作業之安全性。軟體設備需求輔導協助安排及規劃個體業者進行回收作業之路線、提撥經費以提供整合後之個體業者相關需要例如意外險等,並配合社會福利政策,提供相關福利措施。工安環保及回收作業注意事項教育訓練資源回收個體業者多數屬較弱勢之族群,對於此一行業之潛在風險大多認知不足,利用此一教育訓練使個體業者明白作業時可能遭受的傷害,加強危機意識,即能有效的降低風險。除上述重點工作項目外,另輔導個體業者配合執行機關整合事宜,明確規劃資源回收物之貯存場所,收受之回收物需整齊置放,並注意回收物堆放處之清潔、安全、衛生,資源回收物貯存容量不可超過80,且嚴禁佔用巷道、公共道路作為貯存空間。並輔導個體業者定期針對其執行回收作業之硬體設備進行保養或修繕,以協助輔導的方式針對問題從旁協助,使其能主動參加執行機關所辦理之各項宣導或教育訓練活動。個體業者穿著反光背心形象改造器具手推車範例個體拾荒業者資源物質堆放情形輔導業者穿戴形象改造相關設備圖3、資源回收相關形象改照工具範例表1、臺北縣資源回收處理業基本資料調查表1機構名稱2機構地址3回收/處理場地址4電話5傳真號碼6負責人姓名7身份證號8負責人地址9聯絡人姓名10聯絡人電話11營利事業統一編號12資本額萬元13工廠登記證編號14開始營運日期15回收/處理場用地類別16回收/處理場用地總面積坪平方公尺17大門位置之經緯座標18回收/處理項目廢鐵容器廢鋁容器廢PET容器廢玻璃容器廢發泡PS容器廢未發泡PS容器廢PVC容器廢PP/PE容器其他廢塑膠容器廢紙容器廢鋁箔包廢機車廢汽車廢輪胎廢鉛蓄電池廢潤滑油農藥廢容器環藥廢乾電池廢電子電器物品廢資訊物品廢照明光源廢包裝用發泡塑膠其他請註明19回收處理業登記證號20回收處理業登記證核准日期21是否向基管會申請認證補貼是否22資源回收物之來源請填寫大宗資源回收物收受來源之機關團體、學校、社區、公司場所、資源回收商、拾荒者等名稱及電話資源回收物來源名稱及電話資源回收物項目23是否須進一步進行形象改造輔導是否24需形象改造輔導設置項目回收點招牌分區分類儲存分類標示消防設備安全設備其他調查人員簽名調查對象簽名表2、個體業者調查輔導紀錄表範例基本資料訪查現況意願調查訪查備註編號行政區個體戶姓名性別聯絡電話地址現有設備回收物品種類儲存方式回收方式回收廠商是否加入輔導希望輔助項目現況備註訪查人員備註1三重市邱煥源男00000000機動三輪車紙類寶特瓶鐵鋁罐玻璃瓶廢鐵類、電線家電放置門前,沒固定儲放位置自行載運阿發舊貨行是回收點相關告示、儲放桶、回收貼紙貼在回收工具上業者反應舊機車是否有回收管道2345(2)資源回收業者形象改造資源回收業者在各鄉鎮市間擔任回收物資轉運、集散的重要工作,是回收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但部分業者因缺乏管理,對衛生條件也不太重視,因此有時會產生臭味,造成民眾常將資源回收與髒亂畫上等號,藉由此一活動,可改善民眾對回收場之刻板印象,進一步改變民眾對資源回收的概念,其主要工作有下列3點。懸掛印製有資源回收站標誌之招牌資源回收站設立之招牌形式由回收站依照其格局選用圓式、直式或橫式,招牌內容應標示標誌、公司名稱、電話外,註記之回收類別標示。資源回收站識別標誌之底色統一為淡綠色,其設置應依內政部營建署公告之廣告物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辦理如圖4回收業者形象改造前輔導回收業者形象改造後範例圖4、環保署識別招牌規劃格式相關形象主題創作資源回收站外牆彩繪可開放社區民眾、學校、師生依主題創作彩繪,執行要點如下所述。相關範例如圖5。A可配合社區學校進行。B可由環保局規劃繪畫主題。C因地制宜繪畫圖案。形象寶寶自由創作形象改造後之回收站形象改造後之回收站圖5、資源回收站主題創作範例回收場內各項設備輔導輔導資源回收場內各項機械操作、回收物資放置方式等符合相關規定,其中執行資源回收作業之工作人員應著統一制服或反光背心及配戴工安用安全帽以提高工作安全性如圖6。資源回收物應以容器盛裝、繩索捆綁或其他適當方式分類、整理並分區堆置貯存。不相容回收物不得混合堆置;且應以護網、擋樁、堵牆或其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飛散、掉落、倒塌或崩塌,並且提醒定期清理環境整潔,避免佔用公共道路。圖6、資源回收場作業人員制服另外亦輔導業者主動關切中、下游回收業者之回收物品貯存狀況,若達其貯存容量之80時,則主動提供清運,避免因堆積過量物品造成環境紊亂。(3)社區資源回收點形象改造社區,也是資源回收體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社區內良好的資源回收場地及設備可有效增加社區居民資源回收意願,但部份社區受限於經費及人力,無法有效提供良好的管理及資源回收設備。因此,活動將結合社福團體如慈濟功德會,利用資源回收義工及其成功的經驗,輔導社區整理資源回收場地及其後續管理。社福團體協助社區進行資源回收規劃活動將邀請社福團體,協助社區進行資源回收場環境改善及輔導,規劃可行之方案。在計畫擬定時,需視人力、時間及資金等三方向進行通盤的考慮,如有需要,可請社福團體定期派人整理資源回收場,甚至可進一步擴大為地方性的資源回收站。所有活動將和執行人員詳細討論後執行。回收場內各項設備輔導社區資源回收場以整潔、明亮、標示清楚為原則,回收容器要夠大,不能有髒污、破損,並定時清運回收物資,避免滿出而散落於地面。回收場應定期清掃,保持乾淨的回收空間。標示應確實、清楚,使居民能容易的判別分類項目及區域。相關形象主題創作進行周邊環境的美綠化,結合地方特色,並與社福團體合作進行主題形象改造。主題可包括地方特色彩繪、資源回收主題彩繪等。(四)、資料建檔及成果彙整輔導工作完成後,即將工作之內容分項目登入電腦,每月再進行上月現場輔導家次成果彙整,並提報成果彙整統計表,提供環保局資源回收政策執行成果資料之參考依據,並於活動結束後辦理一場次成果發表會。(五)、形象改造活動經費概估本計畫預計辦理資源回收形象改造10場次及資源回收形象改造成果發表會1場次,資源回收形象改造單場經費以三萬元為上限,經費概估表如表3、4、5所示,由於各業者實際狀況皆不相同,因此可依實際狀況加以調整運用。總經費規畫如表6所示。表3、個體業者形象改造活動經費概估表項目單價數量總金額軟體設備提供12,500112,500硬體設備改善12,500112,500辦理相關教育訓練5,00015,000總計30,000表4、回收業者形象改造活動經費概估表項目單價數量總金額招牌製作補助10,000110,000形象改造創作10,000110,000場內各項設備輔導改善10,000110,000總計30,000表5、社區形象改造活動經費概估表項目單價數量總金額回收場內各項設備購置15,000115,000相關形象主題創作15,000115,000總計30,000表6、形象改造總活動經費表項目單價數量總金額輔導業者形象改造30,00010300,000成果發表活動7,40017,400總計307,400四、報名作業本次資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報名表如後所示,請各鄉鎮公所踴躍推薦有意願接受輔導之社區及業者,以本公司派駐人員陳俊豪先生為報名窗口(環保局電話0229603456轉4339;傳真0229625145)。附件一、資源回收站作業環境暨營運管理規範重點表一、配合執行形象改造,回收業者應依規定設置識別標示或進行外觀改善工作(一)資源回收站設立之招牌形式由回收站依照其格局選用圓式、直式或橫式,招牌內容除應標示標誌、公司名稱、電話外,註記之回收類別標示以不超過五項為原則。(二)資源回收站識別標誌之底色統一為淡綠色,識別圖樣如下,其設置應依內政部營建署公告之廣告物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辦理。(圖例)(三)資源回收站外牆彩繪可開放社區民眾、學校、師生依主題創作彩繪。(四)資源回收站人員應著統一制服背心及配戴工安用安全帽以茲識別。二、回收商應依下列規定作業,並分區、分類貯存資源回收物以維持作業之順暢(一)作業場地大於300平方公尺者,應設置作業區及貯存區,分別以畫線、隔板或隔牆方式區隔,並以中文明顯標示分區名稱,小於300平方公尺者,應設置貯物架整齊堆放資源回收物,增加可利用空間。(二)前項規定之貯存區應依資源回收物種類,分別以畫線、隔板或隔牆方式分類,並以中文分項標示名稱。(三)資源回收物應以容器盛裝、繩索捆綁或其他適當方式分類、整理並分區堆置貯存,不相容回收物不得混合堆置;且應以護網、擋樁、堵牆或其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飛散、掉落、倒塌或崩塌。(四)作業或貯存場地為開放空間者,應設置圍籬及擋雨設備。(五)回收商應做好營運物流動線管理,不得因作業而有佔用公共道路之行為。(六)貯存區應維持資源回收物合理之貯存空間,並應定期或貯存容量達80時,進行清理作業並以不妨礙整廠之物流動線為原則。三、回收業者應依下列規定維持作業場地內外環境之整潔衛生以符合識別形象(一)資源回收物及分類貯存設施或容器、應經常保持清潔完整,不得有溢出、洩漏、散發惡臭、污染地面及積水等情事。(二)定期或不定期採取有效防制措施,防止蚊蠅或其他病媒孳生。(三)資源回收物為破碎易滲漏出污染物質,其貯存場地之地面應鋪設水泥地,或以其他不透水設施或容器盛裝,以防止污染物質滲入土壤、地面水體或地下水體,並應覆蓋避免引起飛揚污染環境。(四)資源回收物為易飛散或易揚塵者,其貯存場地面應加裝灑水設施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少作業揚塵。(五)嚴禁於貯存場有燃燒之行為。(六)每日作業前、作業中或休息前應清掃作業場地圍籬內及圍籬外4米範圍;必要時應清洗之,維持周遭整潔及水溝暢通。(七)作業場地外之範圍不得有因其作業所引起明顯髒亂,其場地內亦不得有飛散之回收物或垃圾。四、回收業者應於作業場地設置緊急照明及相關消防設備,並執行消防安全訓練,防止緊急工安事件發生。五、回收業者作業運作時,應避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安寧。資源回收形象改造工作報名簡章主辦單位臺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執行單位技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目的民間資源回收業者及個體業者一直是資源回收工作的第一線,對資源回收有十分重要的貢獻,惟過去部分業者對環境清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