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_第1页
开题报告-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_第2页
开题报告-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_第3页
开题报告-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矿电113日期2015/4/6教务处印制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目的、意义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和采掘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大,工作面的耗电量骤增。如果继续采用以往由采区变电所用低压向工作面供电的方式,显然是不经济、不合理的。为此,专门设计、制造了移动变电站,移动变电站可以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平巷的轨道上,可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并将采区变电所送来的高压电降为与采掘设备电压等级相符的电压后,供给采掘设备使用。使其可以不受安装条件的限制,能够安装在距离采掘工作面50300M的地方,负荷电缆长度大大缩短,可大幅减少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的经济性;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完善的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同时在高、低压开关之间,高压开关与上一级断路器之间具有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装置,能够防止对设备进行错误的操作和错误打开,能够有效的保护操作及维护人员的安全和避免供电设备、线路的人为损毁,使供电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延续,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独特的设计使设备经济耐用(设计寿命可达30年)、运行可靠。研究现状移动式变电站的主体是干式变压器,在我国,早期的干式变压器为浸渍式,是将绕制好的线圈浸渍耐高温的绝缘漆,其价格昂贵、防潮性能不好、寿命短、损耗高、体积大。不适宜煤矿井下潮湿、淋水、易燃易爆气体、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条件。20世纪70年代,环氧树脂型干式变压器开始在我国生产。至今经历了环氧树脂加填料浇注型、环氧树脂浇注型和环氧树脂绕包型三个阶段,其制造技术已趋成熟。在我国,移动变电站高、低压侧开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保护逐步完善,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第一代低压侧开关为简单的空气开关,只有过流、短路保护;第二代开关实现了真空化,保护逐步发展到具备漏电、漏电闭锁、短路、过流、过电压、欠电压等保护;第三代低压侧只带保护箱,而不带开关,保护器采用PLC可编程智能化综合保护。运行模式采用了低压侧故障分断高压侧电源的模式,低压侧故障通过信号线控制高压侧真空断路器分断高压侧电源,从而降低了分断电流,克服低压馈电开关频繁分断故障,同时可解决变压器低压绕组到馈电开关回路漏电不能分断故障的死区问题。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设计方案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等)设计的内容是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介绍移动变电站的结构、功能以及矿井设备的原始参数。(2)进行负荷计算并选取合适的变压器。(3)选取短路点并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4)对高压设备进行选型和校验。(5)选择继电器并进行继电保护的整定。(6)绘制变电站主接线图。预期结果通过对采区负荷的分析和计算选取变压器,根据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并校验高压配装置和低压保护箱。最后,选取并校验电力电缆,进行了必要的继电保护整定,绘制变电站主接线图,完成了整个设计。三、研究进度在整个的毕业设计期间,我对自己的设计做如下安排第12周文献综述,查阅相关文献,对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有初步了解。第34周搜集资料,熟悉研究方向,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方向,整体规划论文结构。第5周整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第6周确定整体设计方案,系统接线图。第79周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第1013周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电气设备。第1415周对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书写论文。第16周总体分析,准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1翁双安供电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莫岳平,翁双安供配电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李佑光,林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余键明,同向前,苏文成供电技术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王厚余,低压电器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M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6刘笙,电气工程基础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唐志平供配电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8胡天禄,郁继裳,钱粤民煤矿电工手册第二分册矿井供电(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9蓝之达供用电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