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群必读04】紫极青莲育儿群公益讲座第二期(整理修正版)_第1页
【入群必读04】紫极青莲育儿群公益讲座第二期(整理修正版)_第2页
【入群必读04】紫极青莲育儿群公益讲座第二期(整理修正版)_第3页
【入群必读04】紫极青莲育儿群公益讲座第二期(整理修正版)_第4页
【入群必读04】紫极青莲育儿群公益讲座第二期(整理修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极青莲育儿群公益讲座第二期幼儿体质特点及常见疾病解说2012年12月本期讲座目录一、医理的重要性3二、幼儿体质的基本特点41、天道自然,天机自动42、稚阴稚阳53、脾胃负担重而易受损6三、幼儿常见消化道疾病的机理与处置71、腹泻72、便秘93、呕吐10四、幼儿咳嗽131、咳嗽对人体疾病调节的作用帮助皮毛开合,排痰142、实证咳嗽163、虚证咳嗽174、咳嗽不止咳18五、现场答疑18对于脾胃的调整,我们先复习一下上次讲的内容,让大家有一个基础。我希望每次的讲座有一个连贯性,串成一条线,让大家对小孩子乃至人体的规律、原理有一些了解,然后不知不觉当中可以成为中医方面的高手。大家有兴趣以后,可以去玩味它,琢磨它。一、医理的重要性我首先解说一下我为什么强调原理。绝大多数人只是想要一个方法,比如说用三豆饮、小面汤或者其他一些我们推荐的小方子,用什么方来治什么病,机械的去理解和运用它。但是如果仅仅是知道这些方法,如果情况有变化,变复杂,你们就无所适从。各位家长在面对小朋友千变万化身体上的疾病时,就很难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方法。而知道了原理以后,很多方法就会自然而然的涌现,就可以自己去调整。我强调原理,是想让大家在本质上有一个把握。就像道和术的关系一样,知道了道,术就会自然的流出。所以我们讲术,也是在吸引大家去了解和理解道。我们中国古文化讲的是“道学”,现在讲的是“科学”。所以中医是道学,而不是科学。大家一直在争论中医是不是科学,当科学成为真理的代名词的时候,那么中医可以成为广义的科学。狭义的科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分科之学。现代科学的出发点是不断的细分,从哲学上来讲,它是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事物。把一个整体细分成越来越小的部分,从方法论来说,世界是由基本的微粒组成,这个称为“原子论”,这就是现代科学的起始,所以现在科学的发展一直是在寻找这个基本的粒子。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基本粒子是找不到的,因为是越分越小。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古代的庄子就说过一句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会不断无穷尽的细分下去。所以说现在科学的这个方法导致了基于它的现在医学的一个方法,它们有着很多优势,但是劣势是脱离了整体去看待一个事物。我们都是在现代教育下出来的,我们的观念都是这样一个割裂的细分的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方法已经在现代人的观念里面已经消失了,或者非常模糊,不能去运用它。所以也是因为如此,现在中医不为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因为他们认为它不科学。中医讲的是道学,不是狭义的科学,如果知道了原理,我们把它用在医上,用在人体的疾病和健康上,它称为“中医”,称为“医道”;如果用在剑术上,称为“剑道”;如果用在喝茶上,称为“茶道”;用在各个领域,都各有其道。但是它们的原理都一样,都是第一节课讲的阴阳五行。因为不是专业的讲座,所以我们只是提一下原理给大家了解,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话,我们可以继续探讨,我们以后也会提供这样的机会。所以说我觉得人少有人少的好处,这其实也是个因缘和合,是大家的选择。我不会迎合大多数人只是希望知道办法,我会介绍办法的同时去要大家了解原理,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们知道了原理,你们自己就可以发明很多合适的方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是所谓的“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二、幼儿体质的基本特点1、天道自然,天机自动我们简单复习一下上节课讲过的,小孩子的体质特点,是合于道,是没有经过人工雕琢,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受过后天的污染,大脑没有受过后天思维的束缚。所以它合于道,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它既平凡又神奇,这不光是小孩子的特点,也是人体的特点。所以说我们的先生也经常说这句话,人体是“天道自然,天机自动”,这八个字请大家记一下。天道自然为体,天机自动为用;以自然为体,以自动为用。实际上我们人体其实就是不断自我调整的过程,遇到什么问题它会自我调整,只要是给它时间。我们上次讲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时间只是不要焦虑,要等待;空间就是给它一个合适的环境。合适的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就是给它一个客观的条件,社会环境就是我们给它一个人文的环境,对于孩子而言,就是家长的心态。对于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不会焦虑。在一个比较宽松的心态和氛围里面,环境上比较清洁干燥的条件里面,孩子的身体就会恢复的比较快。【小结】无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其实体质的首要特点都是一样的“天道自然,天机自动”。人体总是在进行不断的自我调整,因此遇到生病等问题时,需要给予时间和空间,让身体完成调整的过程。这里说的“给予时间”就是不要焦虑,要耐心等待;“给予空间”就是给它一个合适的环境。因此,对于孩子生病这件事,家长首先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淡定的心态。2、稚阴稚阳稚阴稚阳是孩子体质的特点,就是它非常的幼稚,它的阴阳都是很稚嫩的,我们只能在用药和饮食方面就要比较注意,不要随便给它吃一些现在的很多零食和垃圾食品,能避免则避免,这样就不会把我们的爱变成我们的害。稚阴稚阳,易虚易实,它变化的比较快,好的快,坏的也快。小朋友的反应快,接受能力快,这就是它体质的特点,身心是不分割的。还有小孩子容易上火,容易发热,还有咽喉容易红肿,这都是它体质的特点。关于咽喉红肿这个事情,我们在发热的一个帖子里面也比较具体的介绍了。其实咽喉是人体的一个要塞,一个卫兵。外界的饮食和空气,气和形这两端,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体要去适应的时候,它是一个警戒。所以很多孩子把它的嘴张开看,里面大多数情况是红的,有时候是肿的,它也没有什么不舒服。所以孩子的咽喉除非它感觉到痛,其他都不是疾病。外界的空气变化,污染大,或者冷热空气交替,都会发生咽喉的红肿,或者仅仅发红,扁桃腺比较大,但没有不舒服,这些都不是病。但是当孩子生理性发热的时候,由于我们不少医生不理解这一点,老百姓称之为烧长,中医称为蒸变,他就会找原因,他找不到原因,他就会打开孩子的嘴,看到孩子咽喉红肿,就认为是发炎,就用消炎药,很多情况都是这样,他们找到一个用消炎药的理由,但很多情况是不必要的。上火我们上次说过,大多数的火不是用清热药和消炎药去消的,因为大多数火是因为土气比较虚,木气生发比较过产生的现象。知道了上火的原理,我们就不会去滥用消炎药,就像救火车去灭火一样,能够灭的火是实火,但大多数火(是虚火),你强行灭掉后,会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下一步我们会讲到关于寒热和功能的关系。【小结】要点1小孩子体质的第二个显著特点稚阴稚阳,易虚易实,对药物反应快。要点2小孩子容易上火,容易发热,还有咽喉容易红肿,这也是它体质的特点。孩子的咽喉除非它感觉到痛,其他都不是疾病。要点3看到孩子咽喉红肿,就认为是发炎,就用消炎药,但很多情况是不必要的。大多数情况下,上火的原因是土气比较虚,木气生发比较过。这种情况不是实火,强行灭火(用消炎药)将会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3、脾胃负担重而易受损脾胃是后天之本。所谓后天,就是小孩子生下来以后到死亡,都是后天。脾胃就是我们后天的本钱脾是吸收运化体系,胃是受纳体系,实际上胃包含了从咽到肛门的消化体系。小孩子的脾胃负担非常重,它的生长全靠它,靠它把饮食变成能量,变成肌肉和骨骼和所有的组织。(顺便提一下)孩子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新生儿那个时候如果从唯物的观点看,它摄入的远远小于它生长的,它喝奶长的非常快。所以有些新生儿刚刚生下来不吃不喝的睡觉,家长就会很担心,把它弄醒,吃东西,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这些都是自然的。它每天喝一点点水和奶,就会体重增加,这个是超出我们的理解的。所以脾胃负担很重,要保护好它。(又由于体质稚嫩)脾胃的功能又比较弱,容易受到损伤。在原来物质缺乏的年代,我们想方设法把好吃的给长身体的孩子。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物质丰富,但是营养不均衡的小孩子越来越多,这就不是因为物质缺乏产生的问题,而是脾胃吸收能力的问题,主要是脾(脾负责吸收转化)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弱了,你再吃很多好的东西进去,也只能增加负担。我们的观点大家乍看起来有点“偏”,不能吃水果,说不准就不准。还有所谓“好的东西”,比如鸡鸭鱼肉这些高蛋白的。这些东西实际上不是不能吃,这些都是给大家吃的,特别是孩子要吃,要营养均衡。但是我们不能吃的太过,因为我们要保护它的脾胃。他们现在由于饮食工业的发达和道德人心的不足,导致现在的垃圾食品和零食充斥在生活周围,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孩子,家长要严格执行的一些举措,我们不断的在提醒大家。上次我们讲了一个小面汤的做法,但是现在的面粉都很精细,是建立在营养价值损失的基础上,小面汤的面粉最好是去掉了糠,有胚芽的面粉,在中原地区都有这个做法,对人体的脾胃都很有好处。还有合理的饮食结构,我们提出了“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谷是植物的种子,每颗粮食都包括了全株的植物,我们的一碗饭,一碗面条都包含了无数的种子,实际上真正有营养的是这些东西,所以说五谷为养。五菜为充,我们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是从蔬菜里面提取的,而且蔬菜里含有很多的纤维,能促进消化道的蠕动,使食物残渣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不留后患,五菜可以很充实的进入身体里。五果为助,它对身体只是一个帮助,果类有坚果和水果,坚果还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吃多,在孩子胃口比较好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吃点,除非孩子有体质的原因,比如他不吃肉或者其他。五畜为益,是增益,养和益是不一样的,五畜给身体带来增益的营养。【小结】要点1脾胃是后天之本。小孩子生长发育迅速,脾胃负担非常重,要好好保护。要点2在物质及食品极为丰富的现代,更加需要注意按照脾胃的承受能力来饮食。水果、高蛋白、零食的摄入要合理,有节制。小面汤则有益脾胃。要点3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三、幼儿常见消化道疾病的机理与处置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就是腹泻、便秘和呕吐,这三种可以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但是我们首先要了解它是怎么产生的。首先所有的症状都可以分为虚和实,虚就需要补,实就需要泻。1、腹泻我们看一下腹泻的虚实,虚就是脾胃不足,不能很好吸收,脾虚,虚性的腹泻责之于脾,我们会用一些补药,常见的参苓白术颗粒,成药的话就是参苓白术散,家里可以常备,里面包括一些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桔梗,甘草这些简单的平和的药,对于孩子的虚性的腹泻管用,是一个时方,(里面有)四君子药(所谓四君子就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其性平和如谦谦君子故名端倪注),很平和,利益于无形,在这些方子上加上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就可以发挥作用。比如说我们教大家的小面汤,三豆饮,这些都是食物,包括花椒,生姜,葱这些我们常见的食物,如果大家知道方法和原理,就可以把这些信手拈来。像参苓白术这样的可以常备在家里,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平和,但不能常吃,能够常吃的就是我们的饭,粮食。对于虚性腹泻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方子,或者理中汤,需要专业的医生去判断。实性的腹泻我们都知道是积食,食物堆积在里面,不消化的食物产生了堆积,这个腹泻是我们身体的排异反应,它不能消化它,就要把它排出来。我们现在就要让大家知道,身体产生的各种症状首先要接受它,不要排斥它。问题出来了,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症状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害怕的这些症状,不要害怕症状,症状是我们的身体在跟我们对话,我们觉得种种不舒服的症状。我们需要用专业的方法去解读它,还有处理的方法,这就是医学。积食产生的腹泻症状有经验的家长都可以判断,比如说大便臭,不想吃东西,有点烦躁,积食引起发热。这时候实就要泻,“通”就可以治疗。如果说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方法,大家就有兴趣。比如说小朋友今天发热了,发热前一天吃了很多面食,那就是说积食积的是面食,这样的话发热持续,什么药都治不好,用消炎药的话会越治越坏。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萝卜,用中药的话就是萝卜籽,我们中医叫莱菔子,这个是针对积面食发热的。曾经有一个例子,有个孩子发烧百药无效,送回老家去养,有个老人家说这个有多大问题啊,煮了一碗萝卜籽汤喝了就好了。莱菔子炒了以后性子就比较缓和一点,如果生用通力就比较大。任何东西炒过以后都会有一种焦香之气,焦属于火之类,香是入脾,脾就是土,就是火生土的意思,对脾有一个保护作用,可以缓和药性。炒莱菔子可以治疗,如果没有莱菔子,用白萝卜也可以,有通利下气的作用,有些有经验的老人给积食的孩子吃了煮萝卜水就好了,种子的通力作用更强一点,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都有往下降的作用(因为其长在植物的上端,有向下降的趋势,成熟后终归要掉下来端倪注)。我们的五谷吃进身体以后,不光是营养人的身体,它的先后天之精可以转化成我们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它还有一个往下降的作用,可以利于消化道的蠕动,将杂质排出来,就不容易生出痰这些东西。实性腹泻有一个经常用到的方,叫保和丸,保和丸里面就含有莱菔子,同时可以健脾,再往下降一降,通一通;有一点连翘,连翘性味比较淡,有点清热的作用。饮食消下去,热就消失了。积食发热不管有没有腹泻,都可以用保和丸。腹泻分两种,如果发热,只是有一点点的水,可以用保和丸;如果腹泻的比较厉害,就不太适合用保和丸了。上一句话有点问题,没有说清楚,不知录音上我是如何说的。端倪注还有淡豆豉一把浓煎(参考一岁以下30粒,一至三岁50颗,三岁以上随手一把)也可以治疗食积腹泻,或伴发热的情况。端倪补充小结虚证腹泻源于脾胃不足,常用成药是参苓白术散,或者用理中方,具体需要专业医生来判断;实证腹泻源于积食,常用成药是保和丸(适用情况发热,腹泻只有一点点的水)。其中,积面食发热的情况,煮一碗莱菔子(萝卜籽)汤/白萝卜水喝即可。2、便秘便秘也分虚实,虚就要补。很多小孩子便秘,家长就以为用水果这些往下通的食品和药品,是有问题的。现在大多数孩子的便秘不是实性便秘,大多数的实性便秘实际上是发生在感冒发热以后,我们中医称为阳明症的时候,那个是典型的实性便秘。虚性便秘实际上是功能不足的表现,功能不足引起的便秘我们就要去增强功能,去补它。大量的消炎药用后的便秘我们都知道是因为肠道的菌群失调,是很多有益的细菌被杀死了导致的虚性便秘。这个时候我们用小面汤、淡豆豉或者蜜导煎,用蜂蜜熬熔(炼干水汽)搓成条塞到肛门里,要向大家推荐。这个方式是伤寒论里的万治之法,这个蜜导煎和开塞露不可同日而语,开塞露只是润滑,增加肠道蠕动,蜜导煎同时还可以营养肠道,有治疗的作用。实性的便秘需要医生来判断,比如按着肚子比较痛,或者摸得到有条状的大便堆积在里面的条状的突起及其他表现出实症的症状,我们就可以用消导的办法。小面汤有滑腻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养,一方面可以恢复功能,可以在中间调节虚实。小结虚证便秘是功能不足的表现,增强功能可用小面汤、淡豆豉或者蜜导煎。实证便秘需要医生来判断,对症可采用消导的办法,在这里小面汤也可以发挥作用。小面汤可以养脾胃,也可以恢复功能,能在中间起到调节虚实的作用。3、呕吐对于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呕吐也分虚实,它的病位是在胃上,胃气不能顺利的往下行。脾是往上升,而胃是往下降,胃气不能很好的往下降,就出现呕吐的情况。胃的功能不足,不能容纳了,吐出来,称为虚。如果说胃里有东西塞住了,下不去,抵着会痛,这个称为实,对于这个,我们有专业的方法,但是用药方面,我们可以不用去理,但是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饥饿,停一两餐的食物,让胃的功能恢复。口渴的时候慢慢的喝水,吃东西要少少的吃。基于上述的方法,脾胃的保护有句老话,叫“三分饥,三分寒”,三分饥是用来保护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的,就是说不能吃得过饱。现在的家长是小孩子一要吃的,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往它嘴巴里塞,一定要定时,量方面不能说它爱吃就吃的很多,这些方面大家都知道。三分饥,比如说要吃饭的时候,小孩子会感觉到饿,这种情况是最好的。如果说六点钟吃饭,孩子五点就饿了,这样很好,但是现在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就喜欢拿些点心给孩子,这个我们是反对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脾胃都不足,饭前两个小时吃任何东西都会影响吃正餐的量,还有吸收。反而在吃正餐以后,多少给小孩子吃一点东西,一些甜食可以增强消化,但是这个只能作为一个奖励和手段,不能作为调理的方法,只能作为让孩子好好吃饭的一个手段。那么孩子不吃饭,饮食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严格的控制它的零食,特别是水果。小结虚证呕吐是胃的功能不足,无法容纳;实证呕吐是胃里有东西塞住下不去,抵着会痛。保护脾胃,需要有“三分饥”,不能吃得过饱。定时定量吃饭,餐前不吃零食水果都是需要注意的脾胃养护法则。三分饥就是保护脾胃,那么寒和热对于脾胃的影响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借由寒和热对脾胃的影响,过渡到咳嗽,然后由咳嗽过渡到感冒。首先人体的寒,就是温度不够,会表现出人体功能的薄弱。人体功能不足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比较寒,人体正常的热不足;功能过亢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热。这是内部的。凡事都有个主和客的关系,我刚才讲的是“主体”的机能,就是人体自身的机能,寒就是功能不足,热就是功能过亢。那么“客”就是讲外在的寒对主体的影响。外在的寒对人体的影响,一个是从食物,一个是从皮毛。人是恒温动物,身体一年四季都是一个温度,那么一年四季中的温度超过人体体温的时候非常少,除非是特定的地区和时间,虽然就算是现在越来越热,中国有三大火炉,但是这些地区的温度超过人体温度的时候也比较少,所以说大多数自然界的温度都低于人体,因此寒对于人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也就说我们人体正常体温之下的就是寒。寒从皮肤对人体的影响,就是感冒了。寒会导致我们皮肤毛孔的收缩,毛孔的收缩是避免人体体温跑出来,是一个保温的措施。人体如果有了多余的热,毛孔就会打开,会有热出来,甚至有汗出来,带走热量,毛孔打开是使人体里热出来的一个手段。因此人体的毛孔是一开一合,是调节人体恒温的一个基本手段。汗毛孔是在皮肤上,是一个温度调节器,调节人体体温,使寒热均衡。寒的时候就会起鸡皮疙瘩,热的时候会张开流汗,带走热量。小结寒热对于脾胃乃至身体的影响从主体而言(人体自身的机能),寒就是功能不足,热就是功能过亢。从客体而言(外在的寒热对于身体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产生作用,一个是食物,一个是人体皮毛。由于大多数情况下自然界的温度都低于人体,那么人体正常体温之下面对的自然环境就是寒的。寒从皮肤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就会出现感冒,这时毛孔会收缩以便保温。为什么讲这么复杂,因为人体受寒以后,汗毛孔收缩,里面的热出不来,就会发热,产生热以后,身体会动用力量来恢复它,打开汗毛孔的功能,这时候人体脾胃功能会下降。“正气”跑到皮肤上去,皮肤会感到痛和压力,就会不想吃饭,浑身高热,没有汗,全身痛,痛就是压力,想要出却出不来。为什么会感觉到冷呢,因为汗毛孔都是收缩的,人体感觉到就是冷,冷的打颤,打颤就是要动用更多的力量把汗毛孔打开,这个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葛根汤的原理,这个时候就用葛根汤,其实很多家长都会用葛根汤了。如果两岁以上会说话的小孩,家长可以问它冷不冷,如果它冷,又没有汗,又高烧,这个时候就用葛根汤,一剂不用吃完,喝一次汗出来就好了,这时候小孩儿的发烧就好了,很多家长对中医的信心就来自于葛根汤。这个时候豆豉和葱白也是解表的,但是是比较轻的,当感冒初起的时候,有一点点发热,这个时候家里准备一点淡豆豉,几根带须葱白。先煮淡豆豉,煮半个小时,起锅的时候把葱白放进去。孩子一岁以内用30颗淡豆豉和2根葱白,这是最少的量;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往上加,这个葱白和淡豆豉叫做葱豉汤,是个很好用的小方子,用对以后效果很好,它有点葛根汤的意思,但是没有葛根汤那么全面,在风寒初起的时候用一点点。我们在调理脾胃的时候经常用到豆豉,豆类都有利水的作用,也可以补精,攻补兼施。它是种子,可以利水,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脏器,所谓利水,就是利多余的水。人体里的水分为正水和邪水,豆类利的就是邪水。讲到咳嗽,其实就是这些邪水在起作用。邪水由于浓度不一样,我们分为两个层次,浓的是痰,稀一点的称为饮。我们人体里的正水也有两个层次,稀的是津,浓的为液。不同颜色的豆针对不同的脏器,黄豆是土的颜色,作用于土上,黑豆作用于水上(肾),绿豆作用于肝上,还有白饭豆作用于肺上,水之上源,利小便的作用比白扁豆强。当小孩子大便稀,小便少的时候,把小便利出来,大便的水就少了。利水的作用有强有弱,最强的是车前子,所谓的车前就是车在前面,车做动词用,所以说治虚性腹泻的孩子我们经常用理中汤加一个车前子,车前子用的量比较重,一剂,不管腹泻多严重,一天拉很多次的水泻,都会好。小结受寒后身体出现高热、无汗、身痛等的感觉,这就是葛根汤证。相对比较轻的葛根汤证也可以用葱豉汤(适用于风寒初起)来处理。调理脾胃的时候常用豆豉,这是因为豆类可以补精利水。其中所利的水是邪水。正水分两个层面稀的是“津”,浓的是“液”。邪水分两个层面最浓的是“痰”,稀一点的是“饮”。四、幼儿咳嗽其实咳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邪水,水没有化成正常的津液,就变成邪水,变成痰饮。狭义的邪水就是饮的意思,广义的为痰饮。刚才介绍的葛根汤可以治疗那种无汗发热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不用葛根汤,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用了退烧药,就会直接作用于我们人体的神经上,让汗毛孔打开。西药退烧药的一个特点就是直接把汗毛孔打开,让热散出来。葛根汤里面有麻黄,桂枝,麻黄和桂枝就是打开皮毛的一个药,其实相当于西药的这个作用;但是它里面还有一个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生姜,大枣,炙甘草这三样就是在里面补充一个正气的作用,气就是正水,正气,生姜,大枣,炙甘草保护好脾胃的身体之本,就是补充正气;人体产生的热会使对应的功能增强,发热会使身体很多功能兴奋起来,芍药可以把这里面兴奋起来的这个功能降低一下,平复一下。总的来说,就是麻黄和桂枝把皮毛打开散热,然后用生姜,大枣,炙甘草补充身体的正水,因为出汗会丢失正水和津液。津液是从脾胃来的,先由胃吸收饮食,然后到脾,这个时候用生姜和大枣补充进去以后,人体就平衡了,不会有任何副作用。但是如果里面不补水,就像房间很热,把窗户一打开以后,里面的热就散出去了,但是同时也把房间里的热带走了,里面就寒了,功能不足了。其实这个里面就是最根本的就是脾胃,脾胃的功能就会弱。这个时候我们要强调用了西药的退烧药后,脾胃的功能会减弱,孩子就会不想吃东西。脾胃虚弱后,特别需要养护,把孩子烧退后,不能给它吃任何能加重脾胃负担的饮食。喝水要喝热水,小口小口喝,吃东西要吃很好消化的,鸡蛋和肉类都不要给它,养个两三天,等恢复以后再正常饮食。刚开始就用小米粥啊,或者小面汤和一些软软的面条。这个时候用西药的退烧药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保护好她的脾胃,因为在急的情况下谁也不可能正好有葛根汤。但是要用不是说不行,因为这样的退烧药很好找。如果说它没有采取这种正治的方法,把寒邪从表上解出去的话,就会变成咳嗽。如果感冒发热后用了错误的方法解决,就会变成咳嗽,实际上就是病往内传的一个表现。病可以从表到里,是由浅入深,表面症状是减轻了,其实病情是严重了,要麻烦一点,涉及到体质的问题了。小结对于无汗发热的情况,正治与误治的机理和结果如下西医用消炎药和退烧药,打开了人体的毛孔,同时流失了体内的热,导致功能不足,尤其是脾胃功能下降。感冒发热误治后会变成咳嗽,这是病进(即,病更加深入,程度加重)的表现。中医用葛根汤,其中的麻黄和桂枝打开皮毛,生姜大枣炙甘草补充身体的正水,这样兼顾了出汗流失的正水(津液),身体能够达到平衡,不会产生副作用。这个时候的咳嗽如果采用正治的方法,而不是去消炎的话,这个时候的咳嗽实际上是还是人体身体上的自我调整过程,特别是小孩子的咳嗽,就像发烧是身体的自我调整过程一样。下面重点讲一下咳嗽。1、咳嗽对人体疾病调节的作用帮助皮毛开合,排痰首先,肺为储痰之器。肺里面储存了一些痰,要把痰排出来,咳嗽就是排痰的一个过程,这是第一个大点,成人的咳嗽比较复杂,这里只是讲小孩子的咳嗽。第二点,咳嗽是帮助身体去适应环境的一个调节过程。适应环境是皮肤的汗毛孔做的事情,一开一合,适应外界温度,维持身体的寒热稳定,为什么现在又牵扯到肺呢中医讲肺合皮毛,肺和皮毛是一个系统,可能现在医学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为什么肺合皮毛呢,因为他们都是我们身体直接接触空气的器官,肺在里属阴,皮肤在外面属阳,一个在最里面,一个在最外面,一个太阴,一个太阳。皮肤一开一合,相当于是肺的呼吸。当汗毛孔开合调节的功能欠缺的时候,就要靠肺来帮助调节。很多小朋友有早上起来咳嗽的情况,从寒的地方到热及寒热变化的时候,这其实是外界寒热的导致的要开合;跑动的时候咳嗽,是身体内部的寒热变化导致的咳嗽,跑步会导致身体内部产生热,里面的热增加了,汗要出来,带走热量,这个时候如果汗毛孔功能不足,开合不力,就会由肺来调节,帮助身体恢复。能不能恢复到位呢,不咳嗽了就恢复到位了。肺帮助汗毛孔调节寒热,就产生咳嗽,咳嗽就是一个震荡。汗毛孔调节不力跟小孩子的体质有关。内伤饮食,外感风寒,现在的物质垃圾食品对孩子的体质都有影响,对孩子的本体功能有影响。这样的咳嗽我们是不是应该用药去治疗呢可以,但是这个时候不是去止咳,而是去帮助它的皮毛开合功能。这时候我们会用什么药呢,比较常见的就是桂枝汤。桂枝一开,白芍一合,它是很简单的,是千古第一方,很常用,也很好玩。白芍帮助合,桂枝帮助开,生姜,大枣,炙甘草在中间补正气,但是喝桂枝汤有一个前提,就是喝了汤药以后一定要喝小米粥,然后把被子盖上,身上微微发汗。这里的汗出是指遍身汗出,遍身汗出就是皮毛开合功能恢复的一个标志。用古中医的方法,药是一回事,养护也特别重要,这就需要对于孩子的病,父母特别需要花时间给它创造一个好的空间,要用心。做到这一点,它的感冒和其他就会好的特别快;没有做到微汗出,就没有恢复,汗出的太多,它也不能恢复。那么出汗以后受风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中医叫做“回风”。这里强调三点,出汗不足不能解决问题,汗出太多也不能解决问题,出汗以后没有避风,遇到风后那症状会更严重。这里泛指外感导致的发烧和咳嗽的情况。桂枝汤用了以后要用小米粥,如果没有小米,可以用白粥,来补充正水,让汗出后可以恢复皮毛开合功能,这个时候感冒和咳嗽都好了。这里还有个后效应,原来体质不好的会增强,(是因为)把那些垃圾和邪水都解决掉了。以上主要是讲了咳嗽是帮助皮毛开合功能这一点,下面我们讲第二点,咳嗽是排痰。这个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重要。老人家的咳嗽也有这个特点,所以说咳嗽不能随便止咳,纯粹的用一些降低肺机能的药,不让它产生咳嗽的症状,像西药一些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的抑制咳嗽的药,它其实就是治标不治本。关键是这种药不仅治标不治本,还会对本产生损伤,这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这种现象非常普遍。2、实证咳嗽学中医的人都知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和肺都属太阴,所谓的太阴就是水,实际上就是体液,血管外面的东西。脾为生痰之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刚才讲到,痰就是邪水,不正常的体液,来源有两个,一个就是感冒以后使身体的功能减弱,身体产生的一些不正常的水,就是痰和饮,这些都是身体要恢复正常功能而做努力的结果。我们要还原真相的话,所谓的痰是病理产物,是人体调节的过程。比如说人体哪里出问题了,人体就要派军队去处理,人体的军队就正气和正水,所以我们感冒的时候浑身痛,就是这些水多了,积在这些地方,包括我们受伤后这些地方红肿发炎,就是因为这些地方不通,他们要把它搞通。然后鼻涕呢清鼻涕不断的流,就是因为人体派了这么多的水来解决问题,最后过一段时间和空间,就会恢复。那么外受寒邪产生的感冒,引起了身体里面邪水的产生,这些邪水就要从肺里面排出来,因为它是储痰之器。那么感风寒,皮毛开合和肺的呼吸受到影响后,产生的这些痰为实症。这样的感冒实症产生的咳嗽就是通过震荡,帮助肺开合和皮毛功能恢复,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止咳,不能强行把它压下去,降低它的功能,来换取我们心里的舒服。中医有个词叫“元气”,元气强了功能就强,元气弱了功能就弱,其实就像一个国家强了,有敌人入侵,就会把它打败,如果国家弱了,就没有打仗的过程,也许敌人就会长驱直入。所以咳嗽越激烈,说明它的元气越强,功能越强。我们要读懂咳嗽的原因,读懂身体想做什么。所以医生就要侦探一样,通过这些症状搞清楚身体里面为什么要咳嗽,而且为什么有这么多痰出来,还有痰是黄色还是白色,是白天咳还是晚上咳,通过这些细节去判断问题出在哪里,用药帮助它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是实证,皮毛和肺被风寒闭住了,我们就要打开它。所以说治同样一个咳嗽,我们的方子是千变万化的,但是道理都是一个,肺为储痰之器,肺要排痰。这就是第一方面,实证的咳嗽。3、虚证咳嗽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范围特别广的是虚证的咳嗽,不是说肺虚,这里指的是痰的来源是虚,这个原因就在于脾的运化不足。脾为生痰之源,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的痰是因为我们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营养物质利用好就能成为正水,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就会产生邪水。正水有津液和气血,邪水就是痰和饮。脾是我们人体元气的来源,如果脾吸收转化功能弱了,如果吃进去很多好的东西,需要消耗比较大的阳气,脾胃运化弱了,就会产生痰,上行到肺里,通过肺咳嗽把它排出来。这个时候我们更不能用止咳的方法,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判断是脾虚弱了,我们就把脾胃之气增强一下,就用刚才说的参苓白术散,也可以治疗脾胃虚弱产生的咳嗽。一个药可以治不同的病,就是因为病因都是来自于脾虚。脾虚产生的腹泻可以用参苓白术散,脾虚产生的咳嗽也可以用。我曾经用这个方子治疗我一个师兄的女儿,咳嗽了半年多,用了一周的参苓白术散就治好了。脾的运化不足导致的痰是必须通过肺运送出来,所以咳嗽不能止,我们要治的是脾。如果痰很多的话,我们可以用一些治标的药,但是治标的药是化痰的,不是止咳的。化痰的同时也可以止咳,所以很多药应称为化痰止咳药,而不是止咳化痰药,要把化痰放在前面,痰化则咳止。上面讲的是脾弱的情况,现在很多情况下是家长饮食结构不注意,喜欢把鸡鸭鱼肉和蛋奶都给孩子吃,也许孩子吸收转化功能并不弱,但是这些东西吃多了,负担重了就导致痰的生成。这种情况下,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的摄入就可以了。我们强调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会比较容易产生痰,特别是鱼类。因为从阴阳的角度讲,植物在活着的时候属阴,动物在活着的时候属阳;植物在死了的时候属阳,动物在死了的时候属阴,就是这样一个关系。消耗动物蛋白就会动用身体里面较多的阳气,如果孩子身体比较弱的时候,增加高动物蛋白进去,它的脾胃就更吃力了,就会难以消化,就会产生痰。这种类型的痰就不是饮了,就是比较难治的。首先就要把饮食合理化,慢慢的增强脾的功能,把痰慢慢的化掉,这实际上就是个体质的问题。这就是咳嗽。4、咳嗽不止咳能不能止咳呢孩子的咳嗽是不能止的,止咳就是降低身体的功能,削弱身体的元气。但是这只是咳嗽的其中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实证的咳嗽就是肺功能太强了,身体里面的热太大,是一种应激性的咳嗽,即经常讲的肺热。其实肺热不是热,很多是虚热上来,这个时候也主要是治脾,而不是清肺。清肺的药也不是不能用,但是主要是治标的,也不治本。还有一种情况是瘟疫产生的咳嗽,那就是燎原之火,是实火,需要大剂量的专业药去处理,是比较专业的。就像非典,就是中医里的瘟疫,其实如果用对了药,非典也很好治的,但是因为来的太快,中医里面有一些很厉害的药针对这些疫症,其中就要用到大量的石膏。这些专业的病理性的咳嗽我们就不讲了,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的咳嗽让大家有一个了解,最好是理解。所以说,很多小孩子的咳嗽是体质性的问题,需要慢慢养。只要你养好了,它慢慢的就好了。我用我儿子做了一个试验,其实也是给大家做一个证明,咳嗽不会咳出肺炎,除非你不注意保养,外感风寒,其实是病情进一步发展了。肺炎会导致咳嗽,肺里有锣音,有干性锣音,湿性锣音,有它的诊断。还有喉咙里的痰是在支气管这里,发生支气管炎。大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