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_第1页
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_第2页
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_第3页
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_第4页
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工业设计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它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统一的综合学科,融合了艺术、技术、经济等多学科知识。工业设计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国家需要有创新的机制,一个民族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能力,一个时代需要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江泽民同志曾提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温家宝同志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同志呈报的“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做出重要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反映出了工业设计在产业结构中拥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模仿不是设计,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设计教育培养的学生如果只会模仿,那不但是教育失败,更将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严重制约。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培养的多数工业设计学生模仿居多,创新不足,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质量要求。因此,必须深入探讨工业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问题,切实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2/10一、传统教育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发端于20世纪70年度末80年代初,初期的工业设计专业基本都是从“工艺美术”专业演变而来的,其教育思想、观念、课程体系等也是模仿欧美、日本等国外的一些做法。尤其是德国1919年的包豪斯学校的教学与课程体系,更是我们现在很多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所“模仿”的对象,两者之间相差不多。诚然,1919年的包豪斯的课程设置有其科学并严谨的一面,对世界近现代工业设计教育体系的产生发展起过巨大的影响,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也起过很好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21世纪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XX年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给工业设计下的定义与1980年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设计已从关注单个的机器和产品的材料、结构、形态和装饰等,转变为更为广泛的系统价值追求和各种道德规范,设计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广泛了,社会和企业对设计师的知识体系、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摈弃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积极探索那些符合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为我们的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中国梦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工业设计师。目前我国工业设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突出的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3/101创新教育思想和目标认识不足。目前我国设计教育普遍存在专业求多求全,专业界限划分过于明显,导致各设计专业间缺乏交叉融合。创新教育从教育思想观念或教育哲学层面界定的话,它应该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种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文化革新功能。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包含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三大方面创新知识又包含一般创新知识、学科或专业创新知识和相关学科创新知识等;创新能力又包括一般创新能力和特殊或学科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则包括创新个性与创新风格、创新伦理道德修养等。2课程体系设置偏于陈旧。目前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相当一部分是在工艺美术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院校的工业设计教育受传统美术课程模式的影响较重。这些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表现手段的培养,使一些学生对设计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产品造型的表达上面,导致了对工业设计目标的错误理解。有些院校是在工科院系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大多推行工程教育的模式,这种工业设计在课程设置上,一般艺术类与技术类的课程都有,看似符合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的特点,但是往往缺少起着衔接作用的综合性设计课程的训练,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之间相互割裂、缺少联系,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系统的设计程序和方法,不4/10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引发科学的思维。3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长久以来,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受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由技入道”和“临摹”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化、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学过于程式化,流于“套路”和形式,缺乏创新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些都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缺乏启发和对话研讨,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现在相当多的教师中仍然存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再加一块黑板就可以“打天下”的习惯,存在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定势认识,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头脑中没有一席之地。较多时候,未能把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工业设计教学领域。4学生成绩评价方法和措施陈旧。目前多数院校以考试成绩为主和平时出勤、课外作业为辅,来评定学生能力的评估模式,对于成绩的评定随意性和“一言堂”等问题较为突出。比如,课外作业成绩的评定,通常是以“像不像”、“做得细不细”为标准,教师的个人喜好和对作业的硬性要求往往决定了成绩的高低,就会造成对学生创新内容评判的偏颇,从而遏制甚至抹杀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另外一方面,课程作业量过大也造成了学生疲于应5/10付,无暇对设计题目进行创新构思,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学生思维的质量上不去,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学习状态。二、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着重研究与解决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只有创新教育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高等学校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壮大。当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创新教育理念已被大家所熟知并认同,创新教育对于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工业设计自身的学科特点,其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改革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在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工业设计教育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针对我国目前工业设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改善课程体系设置,强化衔接性课程训练。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的课程体系通常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一些实践环节等组成,每部分教学之中包含了一组课程,从形式上看,课程体系较为完整,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课程间内容割裂严重、彼此间的前后承接牵强的问题,结果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6/10只顾着学好每门课程,而不去思考课程间的关系,在具体课题设计时也就做不出有创意的设计来,未能将所学知识最大效用的运用。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改善课程设置并强化“衔接性课程”训练来解决。这里所说的“衔接性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科特点进行相互交叉、融合而设置的主干课程。如前所述,工业设计包含工学、美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是自然与人文、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综合而成的“大知识体”,设置适当而科学的“衔接性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造型基础课程即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衔接,这门课程包含了形态构成知识、材料与工艺技术、结构与机能原理以及美学与艺术等多学科领域知识,将产品造型中的形态、结构、材料、装饰、工艺等要素有机地联系,以协调这些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一个科学而和谐的造型形态。再如,可以设置面向具体设计的综合课题训练环节,即专业基础课程过渡到专业课之间的一个实践环节。围绕着之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一个综合性的设计课题训练,使每门专业基础课程都成为此设计课题的知识支撑。通过综合课题训练使学生能够把之前一段时间内所学的东西,综合运用到具体设计实践上,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目7/10前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知识主导型的授课,一是设计主导型的授课。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方法适合设计理论的阐述,对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较为适宜,但缺点是没有课堂上的实际训练,从而实现不了设计理论向具体设计的转化,不利于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练习法一般是围绕教师制定的设计题目展开教学,根据课题的需要教师把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授课方式突出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训练,但缺点是学生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还有教师指导设计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诸如“应该这样”、“这样做不对”等说辞频频出现,缺少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教学,这些同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两种授课方式结合起来,科学、有机地组织授课内容和训练题目,形成一个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教学方法体系。3学生、教师齐头并进。从学生角度,需要培养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团队合作意识等。学生需要在扎实的基础设计学科学习基础上树立强烈的批判意识、问题意识,头脑中充满疑问,培养创新精神。全面而系统的基础、专业设计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它是高质量、有创意的设计作品产生的基础。批判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养成一种求异的思维品质,它是提高创新能8/10力、训练创新思维的前提。网络极大地拓展了学习领域,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呈现,各种思潮和学说不断出现,这都需要学生自己必须具备独立地批判意识,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以独特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现代设计的全过程性决定了设计已不再是单个人能独立完成的,由于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有限性,设计中的合作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工业设计教育中,还大量存在强调个人的设计创意,注重作品的个人风格,缺乏培养学生的协同精神。现代高校工业设计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成为能够理解他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设计者。从教师角度,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实际项目的设计经历,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的创新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懂得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艺术,善于灵活多变地激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潜能。高校通过加强管理和教育,帮助教师树立创造教育的新观念,实现教师教学观念上的更新。教师应不断加强和提高实际设计经验,积极参加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项目,或指导学生参加含金量较高的设计比赛。鼓励教师定期到大型企业或设计公司进行实践研修,提高9/10自身的工程方面的认知和设计理论的提高,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的“双师型”教师。4制定鼓励机制,营造利于创新教育的环境。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机制管理上,需要制定更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和办法,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施展空间和可能。一方面,对于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设计大赛、获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科技创新项目等,应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工作量补偿等措施;一方面,对于鼓励学生创新方面,可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含金量较高的各种创新设计大赛,或者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设计实践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对于参赛获奖或申报项目成功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学分。通过对教师、学生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的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另外,鼓励学生自己组建一些设计类小组或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设计团体,通过这些学团、协会组织的活动,营造创新、创造环境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