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城区2017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卷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 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卷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挑逗tio 挑水tio 骸骨hi 心魂惊骇hi B. 酬和h 掺和hu 喑哑 n 黯然失色 nC. 瓜蔓wn 蔓延mn 瓦砾n 闪闪烁烁shuD. 躯壳k 果壳qio 襁褓qin 强聒不舍qi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分歧 人声顶沸 锦障 根深蒂固 B. 取诀 大庭广众 真谛 语无轮次 C. 诀别 穷困潦倒 陨落 锋芒毕露 D. 诘责 吹毛求疵 连漪 诗才放旷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增江画廊景美如画,游人如织,其绿道两旁各色紫荆花开正茂, 。 我们与长辈在许多方面是 的,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排斥长辈的借口。 东门桥重建工程自去年11月动工以来,各项建设快速推进,绝不 。 课堂元神出窍,如今才从仙界回返,“学霸”只能 地聆听考试成绩。A. 美不胜收 截然不同 藕断丝连 如坐针毡B. 美不胜收 迥乎不同 拖泥带水 如坐针毡C. 琳琅满目 截然不同 藕断丝连 芒刺在背D. 琳琅满目 迥乎不同 拖泥带水 芒刺在背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谁也不会否认富士康集团在增城投资的产业园区不会对当地经济产生积极效应。 B. 随着快递实名制的正式实施,使中小学校园对包裹收寄服务的管理将更为严格。C. 广州地铁13号线首期年底开通,21号线暂不满足开通要求,增城人民对此充满期待。D. 尽管对大家生活造成影响,荔城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程仍然因为大家支持而顺利进行。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不要等到明天,”马云说:“明天太遥远,今天就行动。” B. 本次体育模拟考试,拿不了满分的同学,只占全班十分之一、二。C. 书本中古文注解记忆得牢不牢固?对考试中的内容理解题目有重要影响。D. 今年我区参加中考的考生人数只有九千多(含往届生),是近几年人数最少的一届。6. 观察关于鲁达的邮票画面,按要求作答。(5分)(1)补全对联的下联。(2分)横批:智勇双将上联:智多星计取生辰纲 下联: (2)另外补充一个与图中人物有关的“水浒”故事。(3分)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下赏。 C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食之不能尽其材。 D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E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F冬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诗歌中常有作品表述年岁已高,但志向未变,豪气不减的,如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 。”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豪气依然:“ ,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嘉肴)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三、(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 题。(10分)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B .A. 名之者谁 山间之朝暮也 有仙则名 辍耕之垄上 D .C. 而乐亦无穷也 颓然乎其间者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 把“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1.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开端概述滁州地理特点,接着依次写西南诸峰、酿泉、琅琊山、醉翁亭。B.山间朝暮变化与四时之景,令人神往,同时引出太守“乐亦无穷也”的情怀。C.宴席之上,太守“颓然乎其间者”, 是他精神不振,政治不得意的具体表现。D.宾客太守同乐,是因为大家对欢庆宴饮,游玩山林,欣赏美景有共同的爱好。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诗中的“九重天”“路八千”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描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四、(10小题,4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地球可以装下多少人龙学锋近日,美国人口资料局推出了2016年世界人口数据表。该机构预测:到2053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100亿。展望未来,地球对人类的支持会不会在某个时候达到极限?人类数量为何增长越来越快?地球的承载能力到底有多少呢?我们能否一直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资源,让每个人都开心健康地生活?答案肯定是不能。人类是如何增长到72亿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布的一段视频描述了人类数量的增长过程。10万年前,地球上的人口数量还不到100万,而人类一直到近代才开始迅猛增长。人类用了将近20万年时间,才达到10亿人口数量。随后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开始加速。到公元1世纪,地球上的人口数量约为1.7亿。但不久之后,现代科技和医学迅速发展,加上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口数量开始飙升。仅仅过了200年,如今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72亿。 人类100亿,地球将变得像坟墓?许多专家认为,一旦人类的总数达到90亿到100亿左右,地球的状况将开始变得像坟墓。哈佛大学的杰出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在其生命的未来一书中说:“生物圈的限制是固定的。”除了有限的水资源,地球能够生产出的食物总量也是有限的。即使人类以最高效的方式生活,即所有的谷物全部供人类食用,而非低效地将部分谷物分给牲畜,之后再转化成食物能源地球能够养活的人也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同意变为素食主义者,饲养少数或完全不饲养牲畜,现有14亿公顷的耕地也仅能供养100亿人,但实际上,这14亿公顷的耕地不可能养活100亿人口,因为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只吃素菜。因此,威尔森认为,从粮食的角度出发,地球养活的人数不可能达到100亿。 人类已经透支了地球资源随着世界人口数量增长,人类面临的资源困境会越来越严峻,诸多问题需要人类去认真面对。 当前,地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米,其中97.47是不能直接利用的咸水。在占比不多的淡水资源中,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利用起来的只有0.34。淡水资源分布还具有地区性、时间性差异。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40多个国家闹“水荒”。世界粮食组织预测,随着人口增加,人均占有水量相对减少24。同时,污水排放量相应增加,将加剧可用水污染和供水不足问题。随着人口迅猛增长和现代工业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按照现在的产量生产及消耗下去,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仅可维持80年左右,储量最多的煤也仅能供应二三百年。此外,地球上的非能源矿产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此前的一项统计显示,静态储量将在50年内枯竭的有锰、锌、锡、汞、硫、金刚石、石棉、石墨、重晶石、滑石等。 除了“供给”枯竭危险外,地球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也在急剧弱化。监测显示,1992年到2013年,虽有42个国家的年均碳排放量在下降,但全世界人类年均碳排放总量增加了60,达到980亿吨。由于森林被毁等因素,地球的自净能力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科学模型显示,温室气体的累积,将导致地球温度在本世纪内上升2。这将对粮食产量、水资源分配等带来一系列影响,最终不可避免削弱地球的人口承载力。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底1期,有删改)链接一:理论上地球能承载多少人?突破百亿人口,是不是地球最大的承载量呢?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大体存在三种态度:一是最大容量说,如果用已知的先进方法耕作全部适于生产栽培的土地,那么地球足以养活五六百亿人。二是最小容量说,一些生态学家以人类能得到的植物能量为基础,认为地球所能养活的合理人口为75亿左右。三是中等容量说,世界耕地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约102亿。(摘自网络,有删改)链接二:科学进步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回顾科学技术百年走过的历程,科技发明确确实实助长了人口增长。一方面,医学科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在短短100年里完成了医学史上95以上的发明和发现,使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的疾病得到有效抑制。在1940年,因感染而死的人,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5;今天因感染而死的人,比率还不到3。另一方面,营养学和卫生学的进展使人类找到改善营养、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婴儿、孕妇和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摘自网络,有删改)链接三: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全球最权威的独立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发表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该报告预测,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报告指出,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50,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森林物种减少15。报告估计,如果按照目前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和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测算,未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透支”程度将以每年20的速度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到2050年,人类所要消耗的资源将是地球生物潜力的1.8至2.2倍,换句话说,到那时,可能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 (摘自网络,有删改)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预测:到2053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100亿。 B. 随着人口增加,污水排放量相应增加,将加剧可用水污染和供水不足问题。 C. 到2050年,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未来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透支”需求。 D. 将在50年内枯竭的非能源矿产有锰、锌、锡、汞、硫、石棉、石油、石墨等。 14.对材料中“有关人类快速增长原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农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口数量开始飙升。 B. 医学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使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的疾病得到有效抑制。 C. 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资源、开心健康地生活,导致了人类数量增长越来越快。 D. 营养学和卫生学的进展改善人的健康状况,婴儿、孕妇和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15.专家对“地球能承载多少人”的看法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果每个人都同意变为素食主义者,14亿公顷的耕地也仅能供养100亿人。 B. 如果地球上水资源和生产的粮食总量是有限的,那么能够养活的人也是有限的。 C. 如果用已知先进方法耕作适于生产栽培的土地,那么地球足以养活五六百亿人。 D. 地球温度在本世纪内上升2,将会影响粮食产量、水资源分配,削弱地球的人口承载力。 16.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哈佛大学的杰出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在其生命的未来一书中说:“生物圈的 限制是固定的。”。17.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人类面临的资源困境有哪些?请你提出摆脱困境的两个措施。(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22分)你的手,我的眼许闲(1)二月,春寒料峭,两个残疾人互相搀扶着走向他们的“战场”。(2)无臂男子用肩膀艰难地顶着失明的男子爬上了一棵杨树。失明男子爬上树后,按照无臂男子的指示,摸索着砍下树枝,然后小心翼翼、慢慢地溜下了树。接着,他又按照无臂男子的指示,捡起地上的树枝放到无臂男子背上的筐子里。直到筐里装满了树枝,失明男子拉着无臂男子空荡荡的袖管,两人亦步亦趋地向远处的河滩走去。(3)到了河边,失明男子帮无臂男子脱掉了棉鞋、袜子,并卷起裤脚。当无臂男子把脚踏入冰冷的河水时,他倒吸了一口冷气。但他很快就习惯了刺骨的冰冷,驮着树枝,淌过了二十多米宽的河流。放下树枝后,他又走回来,背着失明男子再过一次河。(4)踏上了满是石子儿的河滩,他们便开始种树,石子儿地不好挖坑,得先用粗钢棍打眼,这自然是失明男子的工作,可他看不见,一不小心便一锤子敲在了自己的手上。他忍着疼痛,在地上砸出了四五十厘米的洞眼,把树枝插进去,填上土。 (5)与此同时,无臂男子歪着脑袋,用脖颈夹着装在塑料水桶上的木棍,在河边艰难地取水,一棵树枝需要半桶水灌溉,一天栽百十来棵树,他就得来回打几十趟水。 (6)无臂男子叫贾文其,失明男子叫贾海霞,他们同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人,生活在一个叫“冶里村”的村子里。从2002年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坚持与努力,他们在荒滩上种活了一万多棵树木,使河滩变得绿树成荫。 (7)曾经有一家媒体在采访他们时问:“你们这样辛苦地种树为了什么?” (8)两位朴实的男子汉回答媒体说:“我们种树,等树大了,卖了变钱。” (9)“不行,不行,你们可不能这样说,你们这样说我们可就拍不了了。”(10)可事实上,他们植树的初衷确实是为了过生活。(11)他们俩是邻居,房子就隔几米远,从小就是“好哥们”。他们一起上小学、初中,关系非常铁。贾文其三岁时因为触电失去了双臂,一路走来,多亏了贾海霞的帮忙和照顾。(12)贾文其初中毕业后去了林业队种树、看护园林,为家里挣工分。 (13)贾海霞则考上了高中,去了邻镇继续学习。高中毕业后,他娶妻生子,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两人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渐行渐远。 (14)但命运似乎注定要把他们拴在一起。2000年春天,不幸再次降临到左眼因先天性白内障导致从小失明的贾海霞身上。在采石场干爆破工作的他,在一次爆破事故中被炸瞎了右眼。一瞬间,天塌地陷。(15)但这次事故,也为他们俩再次走到一起创造了契机。 (16)2001年春天,原本跟着残疾人艺术团在全国演出的贾文其因要照顾突然偏瘫的父亲回到了村子。他回来之后,待在家中没有收入。为了生活,他决定开始干他的老本行种树卖。但想去做这样一份事,仅凭他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可谁又会和他这样的残疾人合伙呢?他想到了贾海霞。(17)同病相怜的两个人一拍即合。为了生活、为了尊严、为了陪伴,贾海霞是贾文其的手,贾文其是贾海霞的眼,他们决定在灰暗的人生中成为彼此的色彩。 (18)经过冶里村村民委员会同意,2002年春,老哥俩在河滩上种起了树。(19)第一年,他们在荒滩上种柳树,栽了八百多棵,结果只活了两棵,剩下的全都旱死了。村里人把他们当成了笑话,但贾文其并不灰心。“有驴不怕慢,只要天天赶,总会走远的。”他说。 (20)第二年,他们吸取教训,从河边离水最近的地方开始栽树,除了栽柳树,还栽了更抗旱的杨树。他们总算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但立马又碰到了困难:没钱买树苗。他们只好采用扦插法种树,可是本村的杨树和柳树少,完全不够他们获取扦插所需的树枝。于是,他们跑到几里以外的邻村四处砍树枝,为此没少挨骂。(21)春季过去,夏、秋是管理的季节,浇水、剪枝、割草,冬季,他们也不能闲着,树场需要看护,以免自己的努力在干燥的冬天付之一炬。 (22)那一年,他们种的树,成活了一百多棵。 (23)接下来的十年,他们每年种三千多棵树,总有一千棵左右的树能成活。(24)每年从农历二月到立冬,他们不知一起淌过了多少次河流,也不知有多少次一起摔倒在河中央。就这样,他们俩你借我双手,我借你双眼,你以我为眼,我以你为手,残残相助。现在两人的配合已经非常默契。 (25)如今河边的50亩荒滩,已被贾海霞和贾文其“联手”变成了绿洲,身处林中,密得要看不见蓝天。(26)“烦恼了,我们就来种树。造了这一片,我们也感到了成功。坐在树底下一看,天都被遮没了,我们好像造了一片森林。种树改变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觉得很有存在感,甚至是成就感。”贾文其自豪地告诉记者。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9期,有删改)18.贾文其和贾海霞配合默契,请结合上下文,完成表格中的相关内容。(6分)默契表现贾文其贾海霞 摸索砍树枝、溜下树、捡树枝放到贾文其背上的筐子里。过河 用脖颈夹着装在塑料水桶上的木棍到河边取水、灌溉19. 请选取一个角度,对下面的语句加以赏析。(4分)二月,春寒料峭,两个残疾人互相搀扶着走向他们的“战场”。 20.从全文看,第(11)至(14)段运用了插叙手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21.无臂男子和失明男子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22. 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成功的合作需要哪些要素?(4分)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5、 (1小题,60分)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你的手,我的眼这篇文章,表现了无臂的贾文其和失明的贾海霞因为努力和付出,改 变了自己的生命,使自己有了存在感和成就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曾经因为我们的努力 和付出,获得过大家的认同, 请以“我有我的光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 校名称。不得抄袭你的手,我的眼一文的内容。2017年增城区初中毕业班语文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6小题,20分)1. 【语音辨析】(3分)A (A. tio/tio hi/hi B. h/huo yn/n C. wn/mn l/ shu D. qio/k qin/qin)2. 【字形辨析】(3分)C (A. 顶-鼎 障- 幛 B. 诀- 决 轮- 伦 D. 连-涟 诗-恃) 3. 【词语辨析】(3分)B4. 【语病辨析】(3分)D(A项不合逻辑:三重否定,还是否定,不合实际;B项成分残缺:介词误用,使句子主语缺失;C项表意不明:期待的对象是13号线还是21号线,指代不明;D项考查关联词搭配,尽管仍然)5.【标点符号】(3分) D(A项说话人在引文的中间,“说”之后应为逗号;B项“十分之一、二”应表示概数,故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C项句子并没有疑问语气,问号要改成逗号;D项是正确的,括号内容紧贴原文是对的,原因是局部引用。)6. 【语言运用】(5分)(1)花和尚(鲁智深、鲁提辖)倒拔(力拔、勇拔)垂杨柳。(2分)(评分说明:写出人物“花和尚”或“鲁智深”或“鲁提辖”1分,事件“倒拔垂杨柳”或“力拔垂杨柳”或“勇拔垂杨柳”1分,意近即可)。(2) 示例一:鲁智深(1分)因不满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1分),三拳打死了镇关西(1分)。 示例二:鲁智深(1分)大闹野猪林(1分),救了林冲(1分)。 示例三:鲁智深(1分)单打二龙山(1分),落草为寇(1分)。 示例四:鲁智深(1分)在菜园教训泼皮(无赖)(1分),树立了威信(1分)。 示例五:鲁智深(1分)大闹五台山(1分),被逐出五台山(1分)。(评分说明:满分3分。人物名称1分,具体事情1分,事件结果1分)二、(2小题,15分)7. 【古诗文默写】(10分)(1)A、E 4分,一项2分,多选不得分。(2)无限山河泪 仍怜故乡水 断肠人在天涯 受任于败军之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4分。每空1分。错、漏、多、少一个字,此空不得分。(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鬓微霜,又何妨!4分。每空1分。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8. 【文言词语理解】(5分)(1)反:通“返” (2)异:对感到诧异 (3)白:酒杯 (4)全:完全,确定是 (5)虽:即使5分,每小题1分。三、(4小题,15分)9. 【文言词语理解】(3分)C10.【文言句子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4分)【评分说明】补充动词1分,“得”,“寓”1分,语句通顺1分。11.【文言文文意内容理解】(3分)B12. 【古诗鉴赏】(5分)第(1)题(2分):九重天,指皇帝; 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第(2)题(3分):描述了诗人回望长安,云横不见家,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的情景(1分,意近即可)。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内心郁愤(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前途未卜的感伤(悲凉)的情感(2分,意近即可)。 【评分说明】能对诗句进行翻译或解说1分,“思乡”“郁愤”“感伤(悲凉)”三种情感任答其中两点的即可得2分。四、(10小题,40分)13.【信息筛选与辨析】(3分) B B选项符合文意。B选项对应文字是第三个小标题“人类已经透支了地球资源”下第六行的文字“世界粮食组织预测,随着人口增加,人均占有水量相对减少24。同时,污水排放量相应增加,将加剧可用水污染和供水不足问题。” A选项不符合文意。A选项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A选项对应文字是第一段第一行“近日,美国人口资料局预测:到2053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100亿。”不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对象错误。 C选项不符合文意。C选项错误类型是无中生有。C选项对应文字是“链接三”的第七行第九行的文字“未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透支”程度到2050年,可能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选项中没有表示估计的词语“可能”。D选项不符合文意。D选项错误类型是无中生有。D选项对应文字是第二个小标题下的第三段文字“静态储量将在50年内枯竭的有锰、锌、锡、汞、硫、金刚石、石棉、石墨、重晶石、滑石等”,原文中没有提到石油。14.【内容理解与分析】(3分)CC选项分析不正确。C选项错误类型是混淆内容。C选项对应文字是第一段第三行“我们能否一直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资源,让每个人都开心健康地生活?”不是分析“有关人类快速增长原因”的内容。A选项分析正确。A选项对应文字是第一个小标题“人类是如何增长到72亿的”下第三行第五行的文字“随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加上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口数量开始飙升”,是分析“有关人类快速增长原因”的内容。B选项分析正确。B选项对应文字是“链接二”第二行的文字“医学科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使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的疾病得到有效抑制”,是分析“有关人类快速增长原因”的内容。 D选项分析正确。D选项对应文字是“链接二”第五行的文字“营养学和卫生学的进展使人类找到改善营养、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婴儿、孕妇和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是分析“有关人类快速增长原因”的内容。15.【内容理解与分析】(3分)A A选项分析不正确。A选项错误类型是以偏盖全。A选项对应文字是第二个小标题“人类100亿,地球将变得像坟墓”下第六行“如果每个人都同意变为素食主义者,饲养少数或完全不饲养牲畜,现有14亿公顷的耕地也仅能供养100亿人”。以偏盖全:原文有两个条件,而选项中少了一个条件“饲养少数或完全不饲养牲畜”。 B选项分析正确。B选项对应文字是第二个小标题“人类100亿,地球将变得像坟墓”下第三行第五行的文字“除了有限的水资源,地球能够生产出的食物总量也是有限的地球能够养活的人也是有限的”。 C选项分析正确。C选项对应文字是“链接一”第二行的文字“如果用已知的先进方法耕作全部适于生产栽培的土地,那么地球足以养活五六百亿人”。D选项分析正确。D选项对应文字是第三个小标题下的文字“科学模型显示,温室气体的累积,将导致地球温度在本世纪内上升2。这将对粮食产量、水资源分配等带来一系列影响,最终不可避免削弱地球的人口承载力。 ”。16. 【说明方法与表达效果】(4分) 运用引资料或引用的说明方法(1分),引用杰出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的名言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1分),说明了地球能够养活人的资源是有限的(1分),警醒人类要节约资源(1分)。(意思相近即可,答案中加横线处是得分点,每点1分。)17. 【内容分析与运用】(5分) (1)困境:水资源紧张、能源紧缺、气候变暖(地球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也在急剧弱化)。 (3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答案中加横线处是得分点)(2)能答出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节约能源(低碳生活)、开发新能源等任意两个方面的建议都得2分。18.【信息筛选并整合】(6分) 默契表现贾文其贾海霞砍树枝 用肩膀顶着贾海霞爬树。摸索砍树枝、溜下树、捡树枝放到贾文其背上的筐子里。过河先驮着树枝过河,再背贾海霞过河。帮助贾文其脱掉了棉鞋、袜子,并卷起裤脚。种树 用脖颈夹着装在塑料水桶上的木棍到河边取水、灌溉。在地上砸出洞眼,插进树枝,填上土。 (每空1分)19. 【句子赏析】(4分) 示例一: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1分),“春寒料峭”写出了植树的季节及环境的恶劣(1分),从侧面突出贾文其和贾海霞种树的艰难(2分)。 示例二:在结构上总领全文(1分),在内容上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1分),突出贾文其和贾海霞种树的艰难(2分)。 示例三:“战场”一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在河滩种树”比作“战场” ,生动形象地(1分)突出贾文其和贾海霞种树的艰难(2分)。 示例四:动词“互相搀扶”(1分),生动细致地(1分)突出贾文其和贾海霞种树的艰难(2分)。评分说明:角度(1分)+效果(1分)+内容分析(2分)。划横线处是得分点。20.【写法赏析】(4分) 【答案】交代贾文其和贾海霞两人的关系和遭遇的家庭变故以及不幸遭遇(2分),为下文写两人决定“联手”种树做铺垫(1分),拓展和丰富了文章的故事情节(1分)。 评分说明:概括插叙段落的内容2分+作用2 分21.【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4分) 自强不息(乐观向上)。两人你借我双手,我借你双眼,你以我为眼,我以你为手,残残相助种树。朴实无华(真诚淳朴)。媒体问他们辛苦地种树为了什么,他们老实回答植树是为了过生活,不欺骗别人。 有情有义。贾文其三岁时因为触电失去了双臂,一路走来,多亏了贾海霞的帮忙和照顾。善于反思。他们吸取教训,从河边离水最近的地方开始栽树。坚持不懈(不灰心、不放弃)。村里人把他们当成了笑话,但贾文其并不灰心。评分说明:性格特点(1分)+例句(1分)【五点中任意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22.【内容的理解分析】(4分) 贾文其和贾海霞为了生活,为了生活、为了尊严、为了陪伴,贾海霞是贾文其的手,贾文其是贾海霞的眼,残残相助使50亩荒滩变成了绿洲(2分)。他们成功的合作启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共同的愿望、取长补短、有奉献精神(2分)。 评分说明:请结合文章内容(2分)+联系生活实际说成功的合作需要的要素(2分)23. 【写作】(60分)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项目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内容(30分)30232216151110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情感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情感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情感不真实语言(20分)2016151010650语言准确流畅、生动语言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