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兴衰的原因_第1页
荷兰兴衰的原因_第2页
荷兰兴衰的原因_第3页
荷兰兴衰的原因_第4页
荷兰兴衰的原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崛起的原因1、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荷兰西、北两面濒临北海、东临德国、南接比利时。面积约为41256平方公里。荷兰比较漫长的海岸线有着像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这样的天然良港。这位荷兰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有力的地理条件。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航运、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转为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为荷兰的发展资本主义海上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随之又促进了造船业和商船队的快速增长。1600年,荷兰拥有10000支船,按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2、天性中对金钱的渴望当西班牙国王宣布荷兰是西班牙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荷兰人认同了;当西班牙国王重新划分荷兰行政区域时,他们坦然地接受;当西班牙国王派来新总督时,他们也顺从地臣服。但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时,荷兰人奋起反抗了。 年月日,独立战争胜利。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这个国家该交由谁来管理和保护呢?对那些领导独立战争的商人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权利而是商业利润,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由他来照顾荷兰的安全,而自己去照顾好自己的生意。 于是,荷兰人将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爽快地同意做他们的君主,派出军队保护他们。但是精明的商人很快发现,女王收取的保护费,实际上比他们赶走的西班牙国王还要高。 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3、创新精神贯穿始终从捕鱼业开始,荷兰人的这种竞争方法和思想就随处可见。荷兰渔民发明了一刀就可以取出鲱鱼肠子的办法,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开端。荷兰人在人口、土地等条件都不如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办法就是找到最关键的那一刀。在鲱鱼身上的一刀使得这一丰富的海洋资源带来的利润为荷兰所独占,而在海运贸易上,荷兰人所设计的船肚子大而甲板小,并且没有什么武器装备,使得造价降低、运量增加而缴税量减小,从而降低运费、获得了大量的客源,最后在海运贸易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经济和政治体制上,荷兰人也力求创新。从首创世界上高效健全的金融体系、到“联省共和”“市民自治”,这种创新并不是生硬地为创新而创新,甚至不是荷兰人主观上追求的结果,而是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寻求一条对本国经济、尤其是商业利润更直接更有利的自然而然的策略。二、 地理位置的相对劣势性 1)相对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等国有优势,但与英法相比显劣势。 海外贸易的发展、商船队的壮大和金融中心的确立使得荷兰在17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随着英国和法国的海上贸易的兴起,荷兰的海上贸易收到了极大的挑战。(英法两国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限制荷兰商船在英法两国的活动,极大地削弱了荷兰航运业的实力)这种挑战最终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并演化为战争。 1652至1674年因为商业利益的纠纷而与英国爆发了三次英荷交战。1667至1713年又和法国发生领土纠纷的战争。战争削弱了其实力,更为重要的是荷兰地理位置的优势被彻底取代。 荷兰的商船要出入大西洋进行海外贸易。最近的航线就是要经过英吉利海峡,而英吉利海峡是被英法两国控制的,荷兰商船在经过海峡时,经常受到两国海盗的劫掠,遭受重大的损失。 2)由于地理位置带来的地缘政治因素加速其衰落速度 当时的荷兰西部与欧洲列强法国毗邻,东部又与好战的德意志诸侯国相连。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荷兰极易遭受外国的侵略。 而相比较英国作为岛国,凭借其海上的天然优势,能够保证不被外国人入侵;相比较法国的工业实力,在战争中荷兰又处于劣势。三、资本主义在荷兰发展不平衡 1)主要集中在航运业和传统的商业,而新兴的手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存在着在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随着共和国的成立而日益严重。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主要集中在航运业和传统的商业中,而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新兴手工工厂的发展相对滞后。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并不明显的落后。因为荷兰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商业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垄断了欧洲的贸易,而且其贸易伙伴遍及其他大洲。 2)工业革命到来,资本主义工业优越于商业资本主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所显示的优越性已经超过了商业资本主义,而这正是荷兰所欠缺的。英法等国海上贸易的崛起,16/17世纪荷兰在海上引以为豪的贸易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在经济方面,荷兰缺乏强大的工业基础,商业资本发展畸形,一味地靠投机带动经济增长,失去了造血功能,只能靠外界输血维持。 3)资本主义工业在英法国家取代商业资本主义,落后的荷兰工业资本主义让位于英国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原本就落后的荷兰资本主义经不起英国的挑战,最终失败告终。荷兰贸易的兴衰和商业的没落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巨大作用,荷兰的兴衰从根本上讲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工业资本主义取代商业资本主义统治地位的一个写照。 四、 经济发展的阻力1) 经济基础相对脆弱当时尼德兰人口只有约300万,西班牙为800万,英国500万,法国1600万。它的国土面积仅2万平方公里,陷入几个欧洲强国的包围之中,几乎无地形障碍可守,却要经营、保卫万里之遥的海外殖民地。 荷兰缺乏发展工业所需的资源以及广袤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虽然它成为世界霸主,但发展后劲是不如英法的。它过于依赖外贸的脆弱的经济基础也十分容易受到打击。当18世纪时,西欧各国逐渐从内部混乱中抽出身来,他们采取高关税和对本国企业进行高额补贴的办法与已占据垄断地位的荷兰展开竞争。荷兰的优势被迅速削弱了。 年份松德海峡(波罗的海的门户)1497567159739081697超过4000178111通过松德海峡的荷兰船只数统计以后虽有好转,但也不到先前数目的一半。这反映了商业全线的衰退。与南美洲的贸易也于1713年被英国垄断。曾经非常赚钱的渔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衰退。在1736年有219艘渔船,10年后就只剩下144艘了,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过。东印度公司的高股息政策也坚持不下去了,董事们采取金融欺诈的方式来使收支平衡。为了维持高股息,使股票保持高价位,公司往往宁可以3倍于国内的利息借债也不让国内的人知道公司缺钱。1780年以后,它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2)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确立上存在先天的不足 首先,荷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城市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农村,其资本主义农场的经营形式也出现了,但是与英国农业革命出现的大庄园主经营的方式不同,荷兰的资本主义在农业的方式还主要表现为分散经营。在城市手工工厂的规模和数量上也低于英国。法国大革命胜利后,政府颁布法律,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不再像以往那样依附在土地上,这就为法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荷兰却没有这样明确的法律保障,农民在很大程度上被滞留在庄园主的土地上,再加上荷兰人口数量的劣势,使得荷兰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时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者。进一步限制了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宗教方面,尼德兰西南部的几个省仍然信奉罗马天主教,反对新教,最终导致了尼德兰地区的分裂。荷兰等北方的七个省份建立了共和国,但南方和西南有着较为丰富资源的省份却未被纳入荷兰版图,这也间接地削弱了荷兰以后发展的物质基础。 3)大量贷款成为坏账 由于经济的极度繁荣,18世纪的荷兰成了全世界的大借贷国。有个形象的比喻说,荷兰就是一个由舰队守卫的帐房。但问题在于,荷兰向每个国家贷款时,还意味着它必须和每个国家保持友好的关系。若与英国或法国开战,则意味着这些国家将立即停止支付大部分的利息,因而对总体的繁荣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更糟糕的是,不管荷兰卷入与谁的战争,将都意味着它在与自己的资本作战。出于这个原因,与任何一个国家的战争都必须不借一切代价加以避免。但现实是,荷兰不断地卷入战争中,不仅支出大量军费,也损失大笔的利息。法国大革命,也让荷兰损失了一大笔收入。五、 战争的漩涡1)工业基础落后加剧军事衰落荷兰的军力逐渐落后,而荷兰商人借给外国政府的巨款却被用于政治或军费开支,增加了借贷国家的实力,进而威胁到荷兰海上贸易。1696年,共和国拥有8艘装备有90多门大炮的“无畏战舰”,到了1741年,却只有一艘,而且已经服役42年,完全没有用处。30年后,军舰的吨位再次大量增加,英法各有两艘,西班牙也拥有了一艘装备有100多门大炮和900多名水兵的战舰,另外还有几艘装备有80多门大炮的军舰,同时期的荷兰只有4艘70门大炮的军舰,而且其中有些已经用了将近一个世纪,完全失去了作战价值。(荷兰国喝过兴衰史)没有了还放设备,荷兰完全处在英法控制之下。1781年,英国对荷兰开战,摧毁了荷兰最后的海上力量。 2)对军事力量投入不足在荷兰,海军的作战费用属于特别开支,不能由常规的税收负担,需要由联省议会特别拨款。但当时有5个海军部,各自都有独立性,当执政在时,可能还会协调一致行动,当没有执政时,就陷入了混乱。17世纪晚期的持久战争产生了巨额费用,但在战争就要最后结束时,执政威廉去世,各省突然停止提供经费,结果各海军部面临破产。由于战争还在继续,海军部便得到允许借钱。一些爱国者愿意以9的报酬借钱给海军部。但在借了大笔款项之后,仅荷兰省的3个海军部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的时候仍欠债达1000万荷兰盾。军官和水手被解雇了,他们或者过起了市民的生活,或者移居别的国家,为能付得起报酬的外国海军服役。从1713年到1770年,除荷兰省以外的6个省没有为舰队投入一分钱。作为以航运起家的荷兰来说,这是致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纷纷拦截荷兰船只,海盗也对荷兰船只情有独钟。战争就是为了更多的金钱收入而打的。荷兰人有时也注意到自己衰落的陆军力量也曾想过投入更多的军费,但也因为军费能省则省的缘故,又被人们忽视了。因此,在这样的国家里荷兰的军队特别是陆军就更被忽视了。所以可以说这个国家的陆军从共和国的成立到结束都没有真正的强大。在陆军身上始终看不到一个世界强国的踪影。2海军上面谈了荷兰的陆军是一支重没真正强大过的军队。无法为荷兰的继续强大提供保障。那么共和国的海军呢?海军比陆军看起来好很多。因为它曾经称雄世界一时。荷兰的商人利益更多在海上,他们利益需要海军来帮他们保护。“1665年柯尔贝尔估计在世界各地大海中游弋的,插着荷兰三色旗的战舰有1.5万艘到1.6万艘(占欧洲海军力量的75%)”这个数据不那么可信,但是荷兰确实也有足够强大的舰队,这点是不可不信的。我们往往会认为荷兰有这么一支如此强大的海军力量,在三次英荷战争中两国应该是发生了很激烈的战斗,战斗中荷兰人战败,慢慢的被英国挤出历史舞台。没错荷兰确实是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的,但是是在海上战斗中一步步的被英国人吃掉的吗?不是的荷兰是败在自己的手里的。在这个商业大国里海军也免不了受影响,“开始时,海军部人们常习惯说成各部海军把自己的船租给商人作商船使用。”这些海军军官这样做可能是处于无奈,以为1713年到1770年大约57年里,有6个省没有发费一分钱去维持舰队。只有与海军有着利益相关的荷兰还在尽力的保持自己的海军不至于真正的解体。本来是国家应该拨款建设的国防力量如今被当成了“租船公司”了。这样的海军状况还能指望它能有多强的战斗力呢?“1721年,荷兰省北部的 海军上将仅仅拥有3艘军舰,其中两艘的服役期分别达到20年和30年。1713年到1746年间,弗德斯兰省海军只建设了一艘小型军舰。鹿特丹的海军在1713年1725年间没有建造一艘军舰,而且也没有修复它的旧军舰。泽兰省在1700年到1746年的46年间,只建造了4艘没有作战价值的小型军舰。只有阿姆斯特丹在荷兰省议会的支持下保留了6艘军舰,能够保护它的商人免受非洲海盗的劫掠,但是在战争时期,这些军舰都是不能依靠的。”这些数据反映的是18世纪的荷兰海军建设的基本状况。从这不难看出荷兰在后来的英荷战争中的失败成为了必然。就这样的舰队能有能力去和当时拥有着两百多艘大型战舰的英国海军较量吗?所以荷兰的失败更多的是败在自己的手里。随着最后一次英菏战争,荷兰的最后海上力量被英国所败,荷兰的海军就彻底的成了三流海军了。它绝对依靠海运事业生存。而英国则控制了通向荷兰海岸的水域,欲保障生存,必须选择与英国结盟或交战。交战,就必须利用政权力量建立强大的非生产性职业海军,并且不断发明和采用最新的海军战术技术。其次,荷兰的陆疆紧邻法国,欲保卫国土就要动用大量人财物建造要塞并保持常备陆军,这迫使它的军费浩大,加重了税收和社会矛盾。第三,荷兰海军船数虽多,但多为两用型商船、体型小、船底较平、难以操纵实施新式海战,它们多为适应荷兰的浅水海湾而建造的。3)频繁战争拖垮经济英荷第一次海上战争发生于1652-1654年,残酷的大小海战达9次之多。初期,英荷海军实力相等,但荷兰舰队由各省分舰队组成,不如英军指挥统一。战略部署上,荷兰海军在次要的地中海战场集中了优势兵力,虽然取胜,由于在国运攸关的英吉利海峡地区舰队处劣势,又要护航商船队,战斗结果败多胜少。最后招致英国舰队封锁荷兰海岸,荷兰的贸易、工业、资源枯竭、百业凋零、忍辱签定城下之盟。1654年,双方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战败之后的荷兰上下总结教训,重整军备,立誓复仇。荷兰海军名将德赖特上将改革海军,声威大振。荷兰趁英国内乱外忧之际再次宣战,史称英荷海上战争(1665-1667)。德赖特几乎纠正了荷兰海军的全部错误。反观英军,却犯了兵力分散、战术陈旧的毛病。荷兰舰队在“四日海战”(1666年6月1日到4日)中获全胜,并在1667年6月12日顺泰晤士河而上夜袭伦敦,击毁并俘虏了许多英舰。英国从未造此惨败和损失,终于意识到对手已非昨日吴下阿蒙,被迫签署布里达和约。荷兰赢得了体面的和平。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荷兰面临的局势远较过去复杂和险恶:法国历史上最富雄才大略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联合英国陆海军夹攻荷兰。德赖特上将的舰队虽然与英法联合舰队打成平局,无奈脆弱的荷兰陆军远不是强悍众多的、经验丰富的法军的对手,陆域相继失陷,最后不惜决大堤以海水沿阻法军,双方损失十分惨重。它开始逐渐走下坡路,难与英国在海上争雄,英国从此取得了更大的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六、英法崛起的挤压英、法两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商船队。从1651年起批准通过的若干航海条例可作为上述立法方面的例子;这些条例规定,凡是商品均不许进、出口于任何英国殖民地,除非运送商品的船只是英国船只,即为英国或英国殖民地所制造、拥有并由它们配备至少三分之二的船员的船只。立法之后,英国商船队获得了极其迅速的发展。这些条例的通过和英国航运业的增长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至今仍是个未解决的问题。荷兰人以及对要价较高的英国运货者颇为不满的西印度群岛种植园主的持久的抗议表明,这两者间至少有若干联系。航海条例以及与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并不能完全说明荷兰衰落的原因。事实上,荷兰的贸易量在1698至1715年期间达到顶峰,而且,在那些年月里,荷兰商船队的规模仍为英国的两倍,可能等于法国的九倍。但当时,荷兰在全部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正在下降。团此,所出现的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衰落。荷兰人并没有渐渐不行,而是法国人和英国人正在迎头赶上。其根本原因在于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源。法国人拥有众多的人口、繁荣的农业和一个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海口的富裕的祖国。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置带来的巨大禆益;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此外,英国人还有其海外殖民地的迅速增长的财富和力量作后盾,而荷兰人仅在南非南端有一小块孤立的殖民地。因而,我们发现,英国输出品的价值从1720年的80O万英镑上升到1763年的1,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