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活动讲义_第1页
五指活动讲义_第2页
五指活动讲义_第3页
五指活动讲义_第4页
五指活动讲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指活动课程及方案大家好!今天我们组要介绍的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创编的五指活动课程及其方案。关于陈鹤琴先生的生平简历,大家在上“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时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这节课,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课程提出的背景、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观点、课程的具体方案以及我们对这个活动课程的一些总结。下面先来看一下五指活动课程提出的背景:中国的传统教育由于受封建主义和科举制的影响,注重灌输知识,强调死记硬背,把儿童的思想禁锢在书本中,把儿童的活动限制在课堂上。清朝末年一直到二、三十年代,西方近现代教育理论开始逐步传入,但在幼儿园那种束缚儿童思想、压制儿童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死气沉沉的现象有增无减。且当时,在中国,幼儿园的课程非常混乱,有教会幼稚园的宗教课程,有蒙养园的日本式课程,也有少数幼稚园实施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课程。中国本土的幼儿园教育又像“幼稚监狱”,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内容太简单又机械,也不管儿童的年龄和个体差异,忽略儿童的兴趣需要。针对这种现象,陈鹤琴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他认为,课程的内容应该由五方面组成,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互相联系的。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有两个。一是“做中学”。陈鹤琴曾留学美国,深受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反对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主张“做中学”。二是“活教育”。“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三大方面,即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课程论和活教育的方法论。首先看看目的论: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而这样的人应该具备的条件有: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活教育的课程论:针对传统教育书本万能、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现象,陈鹤琴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观点。他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应该包含以下九个方面,请大家看一下(让同学们自己看PPT内容)。这种活教育课程的编制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根据颁布的课程标准,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基本方法。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四步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同时,陈鹤琴还提出了活教育的17条教育原则。这些原则可以综合概括为活动性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性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原则等等。五指活动课程的方案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五指活动课程的方案: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编制与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课程目标:五指活动课程的目标有1、做人要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务的精神等等;2、身体目标,要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3、智力目标有要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4、情感目标方面则要求幼儿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养成快乐精神,打消惧怕的情绪。这些课程目标跟前面提到过的活教育的目的论的内容是基本相一致的。然后看一下课程内容: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其中健康活动是最重要的。在如何选取课程内容上,陈鹤琴提出了三条标准:1、凡是幼儿能够学的东西,就有可能作为幼稚园的教材,也就是说,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来选择教学内容,其实也就是要挖掘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但是,陈鹤琴同时也提出,在“能学”的标准下,还要有点限制,比如说,有些东西虽然小孩子能够学得会,但这些学习会妨碍他身心的发育,例如学习一些难度太高的技能,或者是一些成人化的东西,这些对小孩子来说是没必要学或根本不应该学的东西,就不必勉强他学习。2、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3、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课程组织:在课程组织方面,陈鹤琴反对分科教学,主张“整个教学法”,即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的、有系统地教给儿童。后来改称为“单元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大类环境中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而且又适合儿童的人、事和物作为中心,融合儿童的科学、社会、语言、艺术和健康活动,从而使这些活动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在组织单元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书本205至206页有具体的介绍,大家可以自己回去看一下。课程的编制与实施: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的编制,陈鹤琴提出了3种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圆周法就是各班预定的单元相同,研究的事物也相同,不过取材的内容随着儿童年龄的不同而分别给予适当的教材和分量。比如说,同样是认识图形,小班只要求区分圆形和方形,中班则会加入三角形,大班则进一步要求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等等,即各班课题相同,而要求由浅入深。直进法就是将幼儿生活中可接触到的事物,依照事物的性质和内容的深浅而分布在不同年龄的班级里,就比如小班研究猫和狗,中班研究羊和牛,而大班则研究马和虎。亦各班的课题和要求均不同。混合法就是在编制课程的时候,以上的两种方法均可以采用。亦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一般情况下,在编制课程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得较多的是混合法。而在课程的实施方面,则强调:1、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是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以小团体的形式,分组教学,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适当的教学,从而获得进步。3、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陈鹤琴强调,教师希望儿童做哪种活动或者产生做那种活动的想法,就要布置相应的环境,投放适当的材料来刺激儿童。例如,想要引起幼儿认识海洋动物的兴趣,教师就应该在课室做相关的布置,在图书角放有关介绍海洋动物的书籍,在展览区贴些海洋动物的图片等等。课程的评价:针对当时幼稚园缺乏具体的课程评价,陈鹤琴先生认为,没有具体的标准,就没法对课程的实施过程及儿童的发展进行督察与评定。他说:“考察品行,应当有品行的标准;甄别习惯,应当有习惯标准;检验技能,应当有技能标准;测试知识,应当有知识标准。”所以,他在南京钟鼓幼稚园时就尝试把幼稚生的成绩,主要是幼稚生的习惯技能作为考察的内容。1925年,陈鹤琴与张宗麟一起编制了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要求幼稚园结合儿童心理和认识上的特点,运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检查和监督,从而开创了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历史。总结五指活动课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包含的教育内容相对比较全面,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它主张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幼儿的活教材、活教具、活教师,相较于传统教育僵化的、固定的教育内容是一大进步。提出了课程实施中的“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开始意识到了幼儿活动中的一些生成的东西,对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提出了“游戏教学法”、“小组教学法”,认识到了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当然,五指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